APP下载

穿透与唤醒:传统影视叙事的新实践

2022-02-16李叙乐

艺术评鉴 2022年1期
关键词:李焕英传播学叙事

李叙乐

摘要:2021年春节档电影《你好,李焕英》一经上映便获得了社会和权威媒体的一致认可,这是对传统叙事电影的一次新实践和新探索,由此对大众的普世情怀起到唤起作用。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影片叙事。

关键词:《你好,李焕英》  叙事  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1-0158-04

2021年1月12日由贾玲执导,贾玲、张小斐、沈腾、陈赫等主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引起了一阵票房高潮和大众热议。上映九天,电影总票房超38亿,连续多日占据日票房冠军,排片上座率位居榜首,位居口碑第一。贾玲也打破了刘若英《后来的我们》13.6亿的纪录,成为中国电影史票房最高女导演。相比春节档的其他电影,《你好,李焕英》在春节档必备的喜剧搞笑元素背后,引发了观众对母亲、对亲情、对家庭关系的深思和共鸣。不少豆瓣网友观影后对影片发出高度肯定和感叹:“温暖感动却不过分煽情,正是春节最需要的电影”“妈妈远比你想象中更爱更爱你”。中纪网发文评价:“电影用真挚的艺术手法呈现了细腻、无私的母爱,感动了无数人的心。”同时,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也在官方微博上为电影做宣传,发布相关的电影片段,并加上了#这是我的李焕英#等等电影的相关话题。

2016年,《你好,李煥英》同名小品在浙江卫视综艺节目中首播,历时几年地修改雕琢,其电影版于2021年春节档正式上映。导演贾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自己的母亲为故事原型和故事主要人物,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弥补心中一直以来对已经逝世母亲的亏欠和遗憾。这是贾玲献给母亲的一份礼物,也是贾玲献给全国观众的一份礼物,导演通过自己的一片赤诚和饱含的深情打动了所有观众。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其叙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你好,李焕英》叙事符合传统电影叙事逻辑,影片讲述了女儿贾晓玲在经历了升学宴造假学历被发现、母亲骑车出车祸后,悲痛欲绝的她意外穿越到了1981年,希望以自己的“先前之见”改变母亲命运的故事,可以说影片的成功,也是传统影视叙事新实践的成功。

一、叙事框架的编排

影片叙事框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穿越之前,女儿贾晓玲只考上首都戏剧学院成人教育,托人办假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却在升学宴上被发现。升学宴后,母亲骑自行车载女儿回家却不幸发生了车祸。根据升学宴和骑车两场戏,交代了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玉梅阿姨的一句“天大的好事儿”,为穿越后她极力鼓动母亲参加排球比赛埋下了伏笔。第二部分讲述了穿越时期,跟随着广播声,通过贾晓玲的视角,画面由黑白逐渐变成彩色,她穿越到了母亲年轻时的年代,1981年。穿越后的她希望通过自己对未来的知晓让母亲做出不一样的决定,要让母亲高兴。来到1981年的贾晓玲帮助李焕英抢到了全县的第一台电视机;鼓动并帮助李焕英参加排球比赛,使李焕英得到了厂长的赏识,促成了其与厂长儿子的相亲;帮助沈光林追求李焕英。贾晓玲使出了浑身解数,希望李焕英不要再走老路和自己的父亲贾文田结婚,但最后,执意认为“你怎么知道老路不幸福呢?”的李焕英还是坚决地走了老路。第三部分为结局反转,贾晓玲发现,其实现在看到的李焕英也是从2001年穿越过来的,即使知道了未来的一切,李焕英仍然做出了曾经同样的选择。

影片由病床前悲痛欲绝的贾晓玲对母亲的亏欠起,在人物完成“改变母亲命运”核心任务的故事发展之下,以结局反转,从李焕英视角为观众展现了贾晓玲和她的回忆闪回片段。电影遵循传统影片的叙事顺序,符合“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故事线,叙述者贾晓玲在经历了穿越前:升学宴和车祸——穿越后:过渡——核心任务——反转,完成了她个人心路历程的几个转折:对母亲的亏欠感——为母亲抢到电视的得意——得知因排球赛被厂长看重,母亲与沈光林相亲的纠结——决定帮助李焕英做出更好的人生选择——得知母亲也是穿越而来的感动和自我和解。影片将排球赛和因球赛促成的相亲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作为故事发展最重要的叙述主体,推动剧情达到影片第一个高潮:贾晓玲和沈光林表演出丑。高潮之后叙事节奏变缓,贾晓玲与李焕英吃饭谈心,这也是影片第一个煽情点,也诞生了“我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这一句催泪金句。结局的反转是最大的高潮点,为整个影片增色不少,也增强了故事和人物行为的合理性。导演以个人故事为根基,融入个人感情,整体风格符合贾玲式的喜剧风格,而贾玲作为女性导演细腻而敏锐的感情也让影片泪点十足。

相比其他的穿越电影,这部影片并没有着重去解释穿越,相反把重心放在了穿越后的发展,在如何帮助母亲“改变命运”上进行发挥。影片整体叙事完成度高,节奏稳扎稳打。结局的反转也打破了大多数影片穿越者只有一个的设定,这样的安排使得主人公的穿越具有更别样的含义,不仅仅是帮助母亲改变命运,而更是通过一次穿越完成自己与自己、自己与母亲的一次和解。

二、基于传播学理论看影片传播的唤醒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

该理论由卡兹等人在1974年提出,“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1.“心绪转换”的完成

影片作为“贺岁”片,即有“贺岁”的目的。春节乃合家团圆举国欢庆的日子,所以多数春节档影片都选择用喜剧的方式来讲述故事,《你好,李焕英》也不例外。影片中由于穿越导致时空错位带来的笑点,从最开始的穿越贾晓玲从空中坠入,到贾玲假装盲人为李焕英夺得电视,和沈光林在台上表演“二人转”情节都是由喜剧包袱完成的,几个笑点都不显尴尬,小品演员出身的贾玲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优势,并延续了开心麻花在喜剧方面的优势。观众通过两小时的观影过程,通过喜剧完成了情绪和压力的释放,具有娱乐性也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收获了感动。

影片的色彩,音乐以及置景都极具20世纪80年代色彩。整体色调是偏暖调的暗黄色调,具有时代的复古感;影片中的配乐选择了张蔷翻唱的《路灯下的小姑娘》,将观众轻松代入那个年代,而且电影还选择了方磊的《依兰爱情故事》作为插曲和片尾曲,以一种趣味性的歌词和曲调非常符合电影的整体基调;影片取景地为襄阳境地的卫东厂,该工厂在1964年开工,到现在仍保留着20世纪的烙印。影片中出现的职工食堂、球场等场景以及工厂门口暗红的五个大字“胜利化工厂”都很大程度上还原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风貌;除此之外,影片道具使用也颇为用心,演员张小斐的碎花裙子、红袖章、二八自行车,还有20世纪80年代滨江牌的老汽水成功营造了年代氛围感,透过荧幕观众可以暂时逃离繁忙的生活压力,感受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代色彩。

2.“自我确认”的反省

该影片贾玲其实讲述地是一个自己的故事,导演贾玲的母亲在2001年由于一场意外去世,而那时候的贾玲还在北京求学。母亲的去世一直是贾玲心中的一道伤疤,所以她创作了这部作品来缅怀母亲。而观众在看完这部作品之后,也不由得进行反思:自己有好好爱母亲吗?正如电影中那几句催人泪下的台词“我当你一回女儿,连让你高兴一次都没做到”“下辈子咱俩必须得做母女”“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观众将影片中的情景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连接,电影中所表达的“子欲养而亲不待”和与父母的和解也让观众进而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和审视。每个人都有父母,贾玲用极其平常极其普通的中国化本土故事,用最日常的对话,让每一位观众都能找到连接点和共情感,联想到自己和母亲之间的故事,触及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角落,通过电影的不断传播让子女更多地去关心关注自己的父母,理解自己的父母,去体会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对协调家庭父母子女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时代飞速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鸿沟的越来越大,导致当下的年轻人与父母的交流逐渐减少,代沟逐渐加大。我们总是以工作、学业繁忙为借口,却忘记了曾经年少时父母给予的陪伴与关怀。影片的广泛传播对于年轻人对父母关系的重新审视起到了唤醒作用,唤醒和调动了我们对母亲的爱和大众的普世情感,传递了一种积极正面的普世价值取向。

(二)培养理论

培养理论又被称为涵化理论,是由格伯纳于1960年提出的。该理论提出了“主流效果”和“回响效果”理论并提出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所以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媒介,一定要利用好这一特性,在主题表达和电影选材中,要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积极正面的舆论,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

1.正确价值观的输出

互联网发达的今天,通过网络平台的交流、评论和讨论,《你好,李焕英》的价值观也对观众的价值观,特别是年轻观众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随着电影的从一开始上映就捷报不断,屡创新高。全球商业性杂志《福布斯》也关注到了电影票房的极速增长,并在期刊中表示:如果电影票房超过《神奇女侠》,那么贾玲将成为世界票房最高的女导演。影片的高度好评势必会引起国内外的关注,文化软实力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之一。《你好,李焕英》输出的价值观更是作为国内展现亲情类型电影的一大代表,向国内乃至国外观众传达中华民族忠孝的传统美德和和谐、友善的核心价值观。

2.传统文化的展现

孝道一直是中国由古到今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孝道是中国人老生常谈的话题。孔子著有《孝经》,言之:“父子之道,天性也”;《诗经》中也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样的句子。《你好,李焕英》这样一部以亲情为主线的影片,弘扬了中华文化的“孝道”文化。同时将“孝道”文化和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相结合,通过导演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在荧幕上,解开了年轻一代与父母的心结。对于年轻一代,即使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叛逆,与父母有过争执,但绝非对于父母之爱毫无感觉,影片的上映正是唤起了他们一直藏于心中不敢言出的对父母的感激;而对于父母一辈,从影片营造的时代环境下,可以找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时自己的影子,如同电影中的李焕英和贾文田拥有着自己年轻时的青葱岁月。

(三)情绪传播

情绪具有适应功能和唤起功能,这就决定了情绪传播区别于一般传播活动,而具有生理调动的特点。影片中李焕英把敷完面膜的黄瓜炒了菜,但自己吃了黄瓜而给贾晓玲吃了另一盘菜;排球比赛输了,还安慰贾晓玲说输了就当玩了,一直说着奖品很好;看到女儿想让自己嫁给厂长儿子,但却坚决“走老路”,和贾文田直接领了证;看到贾晓玲从天上掉下来,没有一丝犹豫地去接住她;没等自己的伤上好药,就急着跑出去为女儿解围。通过这些情节的推动使观影者的情绪完全进入导演所营造的环境中,并且调整自己的情绪与传播者保持共鸣。在观影过程中,观众体会的是贾玲电影中所传达的对母亲离开的切身之痛,更从体验导演情绪中体验自己的情绪——对母亲的亏欠和愧疚感。贾玲是这场感动的诱发者,而观众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最终使得自己情绪与导演想表达的情绪保持一致。

三、结语

《你好,李焕英》的广泛传播唤起了大众对亲情的感知,这种唤醒也给春节的贺岁片在欢笑之余增添了一份暖流。作为亲情类型电影和传统叙事电影,在新时代该片也进行了新实践,开创了一条新道路,使观众产生共情感是该片最值得借鉴的高妙之处,这正如李安导演所说:“观众希望在电影中看到他自己”。《你好,李焕英》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鼓勵我国更多的女导演,通过电影去讲述自己的故事,当然影片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影片在镜头语言上有一定的匮乏,也被批评剧情多服务于喜剧而与内容较割裂,影片主旨未进一步升华等,但不可否认的是贾玲饱含深情的创作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破15亿!贾玲超过刘若英成中国影史票房最高女导演[DB/OL].网易娱乐,2021-02-15.

[2]韩思宁.《你好,李焕英》,何以如此打动人心[DB/OL].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1-02-17.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赵云泽,刘珍.情绪传播:概念、原理及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地位思考[J].编辑之友,2020(01).

猜你喜欢

李焕英传播学叙事
探析中西传播差异 彰显华夏传播魅力
《你好,李焕英》 观后感
优秀的贾玲背后站着一个李焕英
《你好,李焕英》:如果这就是TA想要的呢
你永远是我心中的女神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