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高校舞蹈艺术人才培养与创新对策
2022-02-16王珊
王珊
摘要: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高等教育正逐渐迈向国际化方向。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高校要重视对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解决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人才培养适应舞蹈市场的需求,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本文首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进行分析,再提出现阶段高校舞蹈艺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舞蹈艺术人才的特点与培养要点,并对人才培养的具体对策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校 舞蹈 艺术人才培养 创新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1-0089-05
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渐迈向国际化方向。我国高校要积极响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对舞蹈艺术人才进行针对性培养。作为表演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舞蹈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不管是舞蹈创编还是舞蹈表演,均需要专业的舞蹈人才。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为了使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就要让人类接受高等教育。当人们接受教育后,人们会拥有更高的思想觉悟、更加丰富的知识、掌握更加专业的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高等教育国际化伴随我国加入WTO后而获得进一步发展,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愈发明显。
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加强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了解各个国家的教育优势,吸取先进国际的教育经验。第二,教育市场面向国际,变得更加开放。第三,高等教育体制、模式、方法符合国际交往与发展需求。第四,重视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国际化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善于创新,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二、高校舞蹈艺术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愈发重视对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由于舞蹈专业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影响了教学效果。大部分艺术学生虽然具备扎实的舞蹈功底,但文化课成绩偏低,缺乏良好的人文素养。在后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受到自身文化能力的限制,导致其缺乏扎实的舞蹈功底。
为了确保舞蹈艺术教学实现顺利改革,高校通常会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由于各大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招生中,部分高校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并没有考虑到其所招收的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舞蹈基础和学习舞蹈的条件,这样就会造成所录取的学生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同时还增加了舞蹈教学的难度。对于一些缺乏良好基础的学生而言,如果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或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学生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排斥感,缺乏信心。对于舞蹈功底比较扎实的学生而言,如果现有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就会导致学生缺乏成就感。此外,部分学生并不配合教学活动,不仅降低了教学效率,还影响了教师参与舞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总之,由于高校在招收舞蹈专业学生时并未考虑到学生的整体质量,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类,缺乏针对性教学理念,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缺乏扎实的专业技能。
(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校在进行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时,由于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凸显出舞蹈专业的优势。部分高校不能对市场需求进行合理分析,导致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不仅如此,高校在设置舞蹈课程时,无法保证课程内容合理,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导致学生能力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专业知识的灌输上,并未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鉴赏能力,无法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使得学生的能力与社会的需求脱节。在设置舞蹈人才培养目标时,高校并未考虑到社会的需求,也没有积极对舞蹈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
与音乐和美术等艺术教育相比,我国舞蹈教育的起步时间比较晚,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有待完善,而且部分教学内容已经与社会脱节。随着文化艺术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舞蹈艺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保证人才具有专业和扎实的舞蹈知识之外,还要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技能与人文素养。
(三)教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进行舞蹈艺术人才培养时,要由专业的教师负责开展教学。尽管高校舞蹈教师具有扎实的舞蹈功底和理论知识,但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却无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使得学生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教学方法和形式缺乏创新
虽然许多舞蹈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接受过系统而专业的教育,而且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并不重视对学生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而是将更多注意力放在舞蹈动作和形体训练之上。教师依然会将动作模仿和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并没有将舞蹈教育作为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比如,长期以来,舞蹈艺术教师在为学生展示舞蹈动作时,会采用示范的方式,让学生模仿教师做出动作,进行练习。简而言之,教师主要通过课堂传授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虽然能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但缺乏创造力,无法跳出舞蹈作品的精髓,不能正确传递作品的情感。
此外,现有的舞蹈教学结构比较单一,除了相应的基础训练课程之外,与综合素质培养相关的课程数量有限。在开展舞蹈动作训练时,并未将即兴创作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部分选修课缺乏相应的深度和广度,无法实现对学生视野的拓展,也不能保证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舞蹈艺术人才的特点与培养的要点
(一)舞蹈艺术人才的特点
在高校艺考招生的过程中,其生源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中专艺校毕业生,二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大部分中专艺术学校的舞蹈艺术学生具有较为完善的舞蹈专业基础,但却缺乏足够的文化知识积累,而且缺乏良好的文字思维逻辑能力,与之相比,普通高中毕业生拥有恰好相反的特点。
艺术类高校在进行招生时,通常会将中专艺术学校的学生作为学校的招生对象。这些学生接受过专业的训练,这一类高校会将学生培养成与舞蹈表演、舞蹈创编有关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也能选择专业的舞蹈团体,从事专门的舞蹈、表演和编导等工作。综合类高校在招收舞蹈专业学生时,其生源主要以普通高中的舞蹈特长生为主。这一类学生在高中接受的是正常的文化课教育,经过系统而完整的学习,拥有较深的综合理论素养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学生经过严格的艺术考试之后,会进入到舞蹈专业进行学习,普遍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
(二)舞蹈艺术人才培养的要点
第一,对舞蹈艺术人才进行培养时,要确保人才符合舞蹈市场的需求。目前,我国舞蹈市场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舞蹈作品的要求日益苛刻。为了提高舞蹈作品的质量,满足观众需求,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使人才能够充分胜任舞蹈创编、表演、管理等工作。第二,由于舞蹈专业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开展个性化教学。第三,高校要培养专业的舞蹈艺术人才,使人才获得市场的认可,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高校的口碑。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视角下高校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途径
(一)更新人才培养理念,科学定位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视角下,高校要将学生培养成国际化人才,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秉承国际化教学理念,积极开展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提高高校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教师要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开展个性化教学,使学生释放自己的个性,激发自身潜能,教师要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打造系统、科学的终身教育体系。
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思想,重视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因为舞蹈教育者的观念将直接影响到舞蹈教育改革的成效以及人才的培养质量。教师只有真正拥有崭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技能。在开展舞蹈教育改革时,教师要将创新贯穿教学始终,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实际情况,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保证学生能够做到融会贯通。教师要不断学习,积极吸收前沿知识和信息,进一步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善于将信息技术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积极开发优质舞蹈资源,对学生展开全方位和多元化教育,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与舞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拥有舞蹈创编能力,潜移默化之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舞蹈艺术素养。在舞蹈教育中,还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转变单一的舞蹈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高校要对现有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确保学生素质符合舞蹈市场发展的要求。高校要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舞蹈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舞蹈相关工作,为舞蹈艺术和优秀文化的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我国舞蹈市场蓬勃发展。高校要结合本地的特点,充分挖掘本地舞蹈文化与风俗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能继承和发扬优秀的舞蹈文化。高校既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加强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打造完善的课程体系,因材施教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高校要积极响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打造完善的课程体系,将学生培养成符合国际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已经与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实现文化、经济、教育的交流合作。为促进各领域交流更加顺利,就要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打造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既要加强专业技术的培养,又要使学生了解各种领域知识。要科学设置课程,在课程中融入国际化内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要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课程与文化课程,可开设国际教育课程,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国际领域的知识。
舞蹈艺术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展开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做到以学生为本,设置完善的课程体系,明确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使学生拥有多样化选择。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必修课,以提高学生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前提,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设置专业选修课时,可将其设置成不同模块,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结合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
高校在开展舞蹈艺术教育时,要保证其所培养的人才充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现阶段,高校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对舞蹈教育进行统一的指导和规划。学校可邀请社会机构参与到舞蹈教育之中,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制定联合培养计划,使学生能够拥有实习机会,并对现有的舞蹈教育管理体制予以完善,还能发挥出专业人员的作用,确保舞蹈教育实现顺利改革。
(三)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整合资源
为了实现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教师能够承担重要的职责,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与高校科研水平。第一,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到高校讲座,组织广大教师参与其中,使教师能够了解最新的学术知识和业内最新动态。第二,鼓励教师进修和学习,提高教师的学术能力。第三,制定完善的奖励机制与优惠政策,留住优质人才,为打造专业、强大的科研队伍奠定基础。
高校要对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结合舞蹈艺术的特点对教师进行针对性培养。高校除了要拿出内部优势资源之外,还要整合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第一,要加强对教師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自我提升意识,使其能够通过实际行动学习更多知识,掌握扎实的技能,鼓励教师来到实践基地进行训练,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在教学中融入实践经验,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第二,引进学历高、经验丰富的青年人到学校担任重要工作,优化教师结构。第三,从舞蹈院团中引进优质人才,聘请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具有更加强大的艺术表现力。第四,加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交流,使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为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保障。
(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要积极拓展人才培养的空间和渠道。高校在开展教学和学术研究时,要善于和国际先进的院校进行交流,展开合作,获得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了解国际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从而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高校与其他国家的高校开展交流时,可制定完善的教学改革计划,通过开展完善的外语教育、国际教育,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国际化知识。鼓励学生、教师、学者积极参与到国际交流之中,重视外语教育,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国外文化,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为了培养出优秀的舞蹈艺术人才,教师可通过比赛促进教学,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对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将舞蹈比赛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形式,还能完善教学内容。专业舞蹈比赛类型多种多样,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到比赛之中,为学生提供了一展才华的平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赛完毕后,可将学生的比赛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一项指标,使学生充满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比赛和舞蹈训练之中。不仅如此,学生通过比赛还能够了解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有裨益。
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使学生能够不断精进舞蹈技能。通过这种方式还能使学生了解舞台表演艺术、流程、舞美设计、编导等方面的知识。在具体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自身能力进行合理评估,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从而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要将舞蹈专业与其他学科专业相结合,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多种文艺活动演出,提高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并将其成绩纳入到毕业考核的范畴之中。发挥实习单位的作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此外,还要考虑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通过多元化的规定,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实践方式。比如,组织学生参与到采风活动、文艺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之中,鼓励学生参加大型歌舞团体艺术演出活动。
五、对高校舞蹈艺术人才现状的反思与展望
在高等教育迈向国际化的今天,高校要仔细审视现阶段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思考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国际化的优秀舞蹈艺术人才。舞蹈教育理论家吕艺生在对舞蹈教育进行剖析时,不仅对舞蹈教育美育功能的内涵和价值进行深刻阐释,还对舞蹈中所体现出的文化性和思想性予以关注,他充分肯定了舞蹈教育所具备的艺术性,并认为舞蹈教育还具备人文功能。他认为,要进一步夯实文化基础,才能促进舞蹈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培养出优秀的舞蹈人才。在进行舞蹈课程设置时,要考虑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保证课程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比如,综合类高校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更加全面的舞蹈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胜任与舞蹈文化和理论建设相关的工作。
在开展舞蹈教学时,除了要凸显出舞蹈的艺术性之外,还要从多个角度展示出舞蹈的价值。舞蹈是人类通过恰当的肢体语言所展示的一门艺术,舞者具备优美的舞姿,伴随动听的旋律起舞,就能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同时,舞蹈本身也具备调节身心的功能,使人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而柔美。因此,在开展舞蹈艺术教育时,除了要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跳舞技能和技巧之外,还要对学生开展通用性公共艺术教育。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要根据舞蹈市场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舞蹈专业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使其成为合格的舞蹈人才。高校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健全的课程体系,对各项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充分适应舞蹈市场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药海桃.“互联网+”时代舞蹈高等教育对艺术人才的培养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15):75-77.
[2]张桂雪.如何提高我国高校舞蹈教学水平[J].北方音乐,2017(13):232.
[3]普慧.论普通高校音乐舞蹈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0(06):38.
[4]曹丽芳.高校舞蹈专業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研究[J].山西青年,2021(22):75-76.
[5]欧锐.新时代下高校舞蹈教育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评《舞蹈教育学》[J].教育发展研究,2021(21):85.
[6]金海泉.基于教学实践的艺术类中专院校舞蹈人才培养探究[J].戏剧之家,2021(28):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