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对音色效果影响分析
2022-02-16邵婧
邵婧
摘要:本文介绍了钢琴演奏中应用触键技巧的重要性、对音乐音色的影响、触键技巧的具体应用方式以及提高演奏者触键技巧掌握水平的关键点,以期通过提升演奏者指法与触键技巧正确性的方式,进一步提升钢琴音色的完美度,给欣赏者带来美的享受,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关键词:钢琴演奏 触键技巧 音色效果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1-0073-04
钢琴是一种具有广阔音域、较强表现力的乐器,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的触键技巧应用情况与音乐作品的表现效果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现阶段,为使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能够更好地诠释出来,提升演奏者的触键技巧,提升钢琴演奏音色效果已经成为满足人们对钢琴艺术追求的有效方式之一。
一、在钢琴演奏中应用触键技巧的重要性
现阶段,钢琴的触键技巧主要包括指力触键技巧、手力触键技巧、全臂触键技巧等,在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使用的触键技巧也有所不同,对于当前的钢琴演奏者来说,具备娴熟的触键技巧,并在钢琴作品演奏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是每一个钢琴演奏者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具体来说,在当前的钢琴演奏过程中,不同触键技巧的有效应用是营造不同音乐氛围的关键点之一,若所需演奏的乐曲节奏较为欢快,那么演奏者可以通过合理应用指力演奏技巧的方式,营造合适的音乐氛围,比方说,在演奏班得瑞音乐专辑《仙境》中的音乐作品时,由于专辑中的作品旋律较为轻柔,为更好地营造那种缥缈、愉悦的音乐氛围,演奏者可以尽量用指尖与钢琴键接触的方式,维持一种比较快的弹奏速度,保证演奏的音乐音色较为缥缈空灵。而在演奏一些情感较为深邃的音乐作品时,相关演奏者可以主要运用手力触键技巧,提升触键过程中的力量;在演奏一些情绪较为激昂的乐曲时,演奏者可以通过运用对于整个手臂部分力量均有着较高要求的全臂触键演奏技巧,比方说,在演奏贝多芬创作的《命运交响曲》时,为使音乐情感表达得更为饱满,演奏者可以在演奏过程中充分运用自身的手臂力量,全臂触键,使作曲家与命运抗争的顽强意志表现出来。
二、在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对音色的影响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不断升高,钢琴演奏作为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更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实际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对于钢琴触键技巧的掌握程度与钢琴展现的音色效果至今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具体来说,演奏者触键的角度、力度、速度等内容的不同,都可能对演奏乐曲的音色以及作品情感的阐述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现阶段,强化对钢琴演奏过程中触键技巧的管控已经成为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一)触键角度对音色效果的影响
在进行钢琴弹奏的过程中,弹奏者指尖与琴键间的角度决定了两者之间的接触面,若弹奏者与琴键指尖的角度不同,那么在手指按压力度相同的情况下,钢琴表面产生的压强将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进而导致钢琴展现出的音色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在弹奏过程中,钢琴与手指指尖的夹角越小,那么指尖與琴键之间的接触面就会越大,在手指按压力度保持一定的情况下,琴键接收的压强越小,进而导致钢琴表现出更为温润、柔和的音色;与之相反的,在弹奏过程中,钢琴与手指之间的夹角越大,那么指尖与琴键间的接触面将会越大,在手指按压力度保持一定的情况下,琴键受到的压强越大,进而导致钢琴音色的穿透力越大,琴音也越为集中。若在弹奏过程中,演奏者的手指与琴键之间的夹角呈九十度,那么钢琴在演奏过程中指尖将会与琴键进行有效接触,钢琴会呈现出更为清丽明亮的音色;若演奏者的手指与琴键之间呈水平状态,那么在演奏过程中手指肚将会与琴键进行有效接触,钢琴将会传达出一种更为浪漫热情的感情。比方说,在进行《华丽的波兰民歌幻想曲》这首钢琴曲的演奏过程中,为更好地表现出肖邦对祖国的依恋之情,演奏者需要强化自身弹奏过程中的触键角度控制。
(二)触键力度对音色效果的影响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之间、掌关节、肘关节等不同发力点与琴键间的接触会使弹奏力度产生极大的不同,进而使钢琴的音色产生较为明显的差别,在当前的钢琴演奏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完成音乐作品的演奏,演奏者需要明确不同触键发力点与触键力度、钢琴音色之间的联系,并在作品演奏过程中灵活调整手臂重心,明确手臂的发力点,提高演奏乐曲的完成度。具体来说,在实际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可以灵活运用指尖、手腕等部分进行发力,通过控制不同发力部位重量与弹奏力度的方式,保证触键速度与力度能够满足作品的演奏要求,以便为听众展示更为丰富多样的音乐演奏效果。比方说,在进行《蓝色多瑙河》的演奏过程中,为更好地展现出多瑙河中流水潺潺的景象,演奏者需要在弹奏过程中以一种较为平均的力度敲击琴键,保证琴音流畅性的同时,使乐曲整体的情感更好地展现在观众耳边。
(三)触键速度对音色效果的影响
从速度方面来看,钢琴弹奏技巧可以分成跳音、连音与非连音等三种,其中跳音的触键速度最快,连音触键速度最慢,非连音的触键速度处于两者之间。在当前的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手指与键盘之间的高度、弹奏力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弹奏者的触键速度,进而使钢琴的演奏音色发生改变。比方说,在演奏类似《克罗地亚狂想曲》这类情感较为激荡的音乐作品时,为更好地表达出作品中那种较为紧迫的情感,演奏者可以通过加快自身弹奏速度,增加演奏中泛音与琴弦基因振幅的方式,展现出较为明亮的音色效果,使钢琴的音色更具穿透力;在演奏《小夜曲》《月光》这类较为舒缓的音乐作品时,演奏者可以通过放缓自身触键速度,减少作品中泛音数量的方式,使钢琴展现出更为舒缓、温柔的音乐效果。同时,在一般情况下,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可以通过抬高自身指尖与琴键之间高度的方式提升触键速度,降低指尖与琴键间高度的方式减缓演奏速度。在实际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可以在考虑到音乐作品氛围与演奏需要的基础上,通过灵活调整自身指尖与琴键间距离的方式,达到改变演奏触键速度、使钢琴展现不同情感基调的目的。比方说,在进行钢琴曲《天鹅湖》的演奏过程中,为保证乐曲的音色较为柔和,富有变化,演奏者需要通过加强自身弹奏速度的方式,更好地将天鹅翩翩起舞的景象展现出来,为听众提供良好的感官享受。
三、在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具体应用方式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必须具备较高的音乐触键演奏能力,以便在演奏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乐曲中的情感更好地表现出来,提升钢琴的音色演奏效果,进而提升该作品感染力,切实打动听众,丰富听众精神世界。
(一)单一高抬指
单一高抬指触键演奏技巧尽管在演奏者的自我欣赏以及作品演奏过程中应用的次数比较少,但作为提升演奏者触键技巧掌握水平的有效练习方式,在当前的钢琴弹奏练习过程中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具体来说,在实际应用这种技巧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在保证其他手指与琴键之间仍保持贴合状态的前提下,高高抬起某一根手指,通过这种练习方式可以进一步强化演奏者手部的整体协调性以及手指的独立性。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种演奏练习的过程中,由于需要保证手部的手指保持一种极为自然的松弛状态,年龄比较小的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很难感知手指给予自身的各种感知反馈,因此这种练习方法更适用于具备一定感知理解能力的练习者,并且对于这种练习者来说,这种练习方法可以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过渡式触键练习方法。
(二)高抬指触键
众所周知,在当前的钢琴演奏过程中,为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演奏者需要结合音乐作品的具体形式、内涵、背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演奏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演奏方法尽管听上去较为容易,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用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于一些钢琴初学者来说,为更好地表达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必须保证初学者掌握较为扎实的钢琴演奏基础知识与触键技巧,以便保证初学者在后续的钢琴练习过程中,能够正确熟练地运用所需知识提升自身的演奏水平。现阶段,高抬指触键练习作为一种较为基础的钢琴触键练习方法,在开展钢琴弹奏练习过程中,要求练习人员保证自身在身子坐直的状态下,强化手腕、手指等部分重心、与琴键间角度等部分的控制效果,即在演奏者手指高高抬起的情况下,演奏者需要保证自身的手臂呈现自然下垂的状态,同时,在演奏过程中运用这一技巧时,练习人员需要保证自身手指的第一个直接在放松状态下存在一定的弧度,在进行不同琴键间的连续弹奏过程中,练习人员需要保证肩膀的放松、手腕的平稳移动。对于一些演奏练习时间较长的练习人员来说,若在演奏过程中,练习人员的手臂较为紧绷,那么,练习人员可以通过走路、自然摆臂的方式放松手臂,或者在演奏前通过耸肩、进行一段时间高抬指触键练习的方式达到放松手臂、放松心态的目的。
(三)不抬指触键
不抬指触键技巧是一种与高抬指触键技巧相对的触键练习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均为舒缓节奏的音乐作品中,在音乐作品演奏过程中运用这一技巧可以使琴音呈现出一种连绵不绝的态势,使舒缓音乐作品的情感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来。比方说,在进行《卡农》这首钢琴作品的演奏过程中,为使听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品中那个悲伤凄惨的爱情故事,演奏者就可以应用不抬指触键技巧的方式,使音乐呈现出绵绵不绝的态势,进一步提升音乐的感染力,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现阶段,在开展不抬指触键技巧训练的过程中,为保证练习人员能够有效掌握这一技巧,练习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对手臂力量的掌控能力,并且在练习过程中提升自身跟随音乐音节方向控制自身手指移动的平稳性与方向性的能力,面对这一情况,练习人员可以通过在演奏过程中开展踏板训练、读谱训练、指法训练等综合训练的方式,提升自身对技巧的掌握与实际运用能力。
四、提高演奏者触键技巧掌握水平的关键
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为保证演奏效果能够达到预期要求,不仅需要保证演奏者熟练掌握触键演奏的技巧,还需要保证演奏者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与良好的手指独立、灵活与稳定性。以在当前钢琴演奏过程中,提升演奏者手指灵活性为例,现阶段,为保证演奏者在进行音樂演奏的过程中琴音的清澈纯粹,在日常钢琴弹奏练习过程中,强化演奏者手指独立性练习成为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具体来说,在演奏过程中,若演奏者的手指施压时间过长,演奏出的钢琴音色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浑浊情况,进而降低乐曲演奏的音色,现阶段,为更好地提升演奏者的手指独立性,演奏者可以在日常练习过程中适当增加单一高抬触键演奏技巧练习,避免在演奏过程中其他手指对某一手指的弹奏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还需要加强对自身手臂力量的控制,以便保证在长时间的音乐演奏活动中,演奏者的手臂能够长期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避免拖沓情况出现。以钢琴曲《十面埋伏》为例,这首乐曲改编于我国琵琶曲,钢琴在演奏过程中不仅需要模仿琵琶的音色,还需要通过提升自身手指触键速度的方式,展现原曲的意蕴,在演奏过程中,为保证琴音圆润清晰,保证手指间的相对独立性,提升手指的运动速度,避免拖沓问题的出现,已经成为保证钢琴曲能够切实展现乐曲精髓的关键之一。
五、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是否能够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与演奏者的演奏水平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演奏者的触键技巧应用情况是表现演奏者演奏水平的关键点之一。现阶段,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使演奏者掌握正确的钢琴触键技巧,已经成为提升乐曲演奏音色效果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卫珊.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相关思考[J].北方音乐,2020(01):81+97.
[2]张一楠.钢琴音色效果与触键技巧的相关性[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08):176-177.
[3]楼亦欣.简析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和音色效果[J].大众文艺,2019(18):156-157.
[4]王若曦.浅析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对音色的影响[J].戏剧之家,2021(0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