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派表演的“体验”刍议
2022-02-16吴文东
“体验派”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表演艺术流派,从诞生至今,一直在戏剧与影视的创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早已成了必然,但是,对斯氏本人实践了解的匮乏和时空的改变,难免导致我们对斯式体验的审美核心产生模糊与误会。本文立足于斯氏体系,梳理了与体验相关的“从自我出发”、情绪记忆、形体动作方法等论说,从体系语境和体验的原理角度,试图厘清三者的区别与联系。最后,从当今表演环境和对表演的需求出发,再度肯定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验美学的价值与意义。
一、“自我”是体验的关键
众所周知,斯氏“体验派”的最显著特征,就在于“体验”,即便真正的体验或“化身”只存在于理想中,演员与角色的根本矛盾,也决定了演员永远只能“有条件地体验”,但一百多年前,是这种现实主义的表演美学观,开创性地给现实主义戏剧和艺术送来了陪衬的表演呈现。斯氏提道:“在舞台上失掉自我,体验马上就停止,做作马上开始。”[1]认为体验的关键在于“自我”,并且据此提出了“从自我出发”的演员创造角色的论说。虽然斯氏提出了“从自我出发”,但他对这一论说的阐释,较为模糊,他也没有来得及完善相关的理论,由此导致了后世在对此论说的解读和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困惑和争议。
一些该论说的“反对派”认为,如果“自我”过于强大,那岂不是将本就难以消弭的演员与角色的矛盾越搞越大,如果演员本人与角色的共同点太少,创作就会举步维艰;另一些则认为“从自我出发”不能创造出性格化的角色。其实他们对于“自我”在演员创造角色中位置的模糊,甚至对斯氏“从自我出发”论说的质疑,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没有将“自我”放在整个斯氏体系中来观照,是来源于对“体验”的望文生义。斯氏在《演员自我修养》中,论述情绪记忆的时候,强调了“自我”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现实中或想象中体验什么,你始终要保持你自己。”[1]只表现自我而不演角色,斯氏显然是不可能认同这个价值观的。强调自我的重要性,一部分原因是,他看到很多所谓的演员想当然地“搬弄角色”和装模作样地“表演结果”。客观上看,角色的存在,其实是建立在演员本人存在的前提下的,恰恰是这个基础出了问题,导致很多演员并不能熟练表达自我,连“演自己”都不能演活。斯氏提出这个论说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破除当年大环境中,演员表演的“拿腔拿调”,更是为追求那最好的有机创作天性。
在表演艺术创作中,演员既是工具又是被塑造的材料及最终的呈现。“演自己”是令很多演员闻之色变的大忌,于是,在与“演自己”抗争的过程中,顺便也否定了“自我”在角色创造中的位置和价值。演员正在做的这件事,就叫作创造角色,在戏剧假定性的前提下,演员在表演中,做的一切行动,就不再属于演员了,任何表演行动,也都不应该被判定为演员本人的行为,那么演员实质上,是担心自己的强烈个人特质,会影响观众对角色的认识与接受。演员不想“暴露”自己,但客观来说,演员在表演中,又不可能完全消灭自己。反之来看,只要按剧本来演,角色就不可能被演员完全给消灭,因为矛盾的双方,就是永远不可能把对方消灭的,所以,即使是性格化,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演员本人,斯氏也认为演员不可能真的做到“化身”。在这个背景下,演员作为现实中活人的局限性,其实应该被看作演员的个人形式与风格,演员不仅不应该排斥它,还应该正视它和发挥它。
当然,还有一种常见情况,那就是演员与角色毫无交集、毫无共通之处,自我距离角色实在太遥远。演员与角色的矛盾,如果到了这个程度,在现实主义戏剧和表演的层面上讲,其实也不太有必要去挑战这个角色了。很多人认为,能够演一切角色的演员才是好演员,而演员职业生涯的现实情况是,演员接的戏会越来越像。这是由于职业发展和艺术成就的矛盾导致的,一般成年人是不会放弃正常的工作机会而冒险去挑战自我的。演员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先把跟自己接近的、有把握的角色演好,顺便再找机会循序渐进地去完成那些与自己相距较远的角色,就像创造体育记录,应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提高自己的水平。更何况,很多演员甚至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连提高自己的工具和方法都未掌握,演员训练阶段的功课都没能力完成,那就更不可能在创造角色时,突然“演技大爆发”了。
二、体验是手段也是呈现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从现实中取得而运用到角色身上去的我们自身的体验,是使角色在舞台上具有生命的东西。”[1]从这里使用的表述:自身的体验,据此应该将“‘从自我出发’可以理解为从‘自我的体验’出发,而不是从‘体验自我’出发。”[3]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自我的体验”是“用自我去体验”,而“体验自我”的意思是“用自我去体验自我”。那么斯氏要演员“用自我去体验”,去体验什么呢?他说:“演员不可忘记,特别在戏剧性的场面中,他必须经常从自己本人出发,而不是从角色出发去生活,从角色那里取得的只是它的规定情境罢了。”[1]角色的规定情境不可忽视,将“从自我出发”简单地理解为“假使我是角色,我会怎么做?”从而忽视角色的规定动作和演员的表演任务。演员与角色的矛盾,决定了演员永远只能“有条件地体验”,这个条件就是角色,角色即规定情境。“从自我出发”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有限制地展开想象和体验,通过案头工作的准备,演员对人物有了一个大致了解,有了体验的方向,然后再用自我去体验角色,體验角色的“动作”背后的冲动。彼得·布鲁克对演员创造角色的过程,有过一个描述:“冲动来源于支配表达的态度,这个过程在剧作家体内产生,又在演员体内重复。演员寻找说台词的过程和作家创作台词的过程类似,没有捷径,也没法速成。”这个“重复”,很好地阐释了演员表演二度创作的本质。不同于表现派表演,体验派要求演员每次表演都必须重复体验,而不是只在某一次体验中,领悟和感受到了剧本文本背后的人物情感和冲动就行。每次都要重复体验,是因为人物动作这类看得见的东西背后,都应有其“当下”的内在依据,如果没有“当下”的依据,那就是“为了做而做”。而“真实的体验”即“当下”,体验派需要被看到的,也是表演的每次“当下”。
这个意义上的体验,其实已不仅是一个表演的手段或思路了,还可以作为一种呈现。体验的工作原理,就是在表演时,由各种内外部的刺激,促使演员身体本能地做出相对应的反应。与其说演员在“体验”,不如说是“正在经历”,“经历”这个词能更好地阐明这是一个“过程”,作為“过程”,体验就可以在肉眼上可见。既然能够被看见,那么体验就不再只是一个表演审美和思路,更是表演的“结果”。很多演员的表演没有过程,而观众需要看到反应的“过程”。演员直奔剧本和导演要求的那个“规定动作”或“结果”,而没有判断和选择的过程,就成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口中的“搬弄角色”。每次都力求重新的真实体验,就是为了突出和展示这个过程,这个当下的“经历”,而这个过程运作的基础就是自我。体验就是演员自我的判断、选择和适应,体验的过程中,演员一定是做好迎接刺激的内外部准备,是有技巧地主动体验,而不能等待灵感和情感冲动被动地到来。这种使演员处于表演创作中主动位置的手段,就是表演训练中的应该习得,也是区别于非职业演员的创作思路。体验派的表演创作技巧,其实也就是:演员为了最高任务,按照单元任务和贯串动作,用自我去感受每一个“当下”。
上面说到体验即呈现、体验的关键是自我,那么呈现体验的过程中,自我又是如何工作的呢?无论体验的是外部还是内部,都是演员以自己的名义,在做动作或流露着自我的情绪记忆,只有“真听真看真感觉”,才能有人的反应,才能“生活在舞台上”。接下来的问题是:呈现体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究竟是情绪记忆,还是形体动作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通过动作的逻辑和顺序,来激起体验,“习作失败,不是由于缺乏情绪记忆,而是由于学生们的动作没有顺序和不合逻辑。”[1]“演员不是经由直接的途径,而是通过对演员——角色的形体生活的正确组织来达到体验的。”[1]斯氏晚年不再企图直接去唤起以前体验过的感觉的回忆——情绪记忆,而力求为演员提供一种更具体、更可靠和更简单的能够激起和控制创作过程的手法。他认为,形体动作的执行逻辑和顺序,就是激起情感的更高效手法,不过这是一种间接的方法。斯氏后来给此方法命名为“形体动作方法”,由最高任务推出单元任务,然后给单元任务匹配相适应的贯串行动,并且要合理化行动的逻辑,并说服自己接受它。在这个过程中,演员本人既是动作的执行者,也是动作的体验者和被影响的对象。
形体动作是如何影响情绪记忆的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如是说道:“时常因为感觉到一个小小的真实,感觉到对动作真实性的瞬间信念,演员立刻就会恍然大悟,就会觉得自己已经生活于角色之中,就会相信整个剧本的大真实。”[1]这不就是通过形体动作,来影响情绪记忆,唤起内心的真实吗?不仅是看得见的形体,看不见的形体也能够起到影响情绪记忆的作用。“舞台任务一定要用动词来规定”,[1]因为用动词来代替名词,可以加强创作意向的积极性和动作性,这是演员自己选用的,让自己有冲动和动作欲望的词,由此就明白了情绪记忆和形体动作的关系。如果说,情绪记忆是较直接的方法,而形体动作是间接的方法,那么形体动作的本质,其实也就是一个推动情绪记忆、唤醒情绪记忆的手段,是情绪记忆的补充,因为人的精神天性和形体天性,本来也是不可分割的。
三、表演需求决定表演供应
先找到角色的情感逻辑和形体逻辑,然后在演员的自我中,找到适配角色逻辑的真实材料,但这个材料,必须是来源于演员本人在现实生活阅历的累积,这个阅历中,当然也包含了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来源于演员的积累,斯氏晚年工作的重点,看似在动作,然而,动作其实也是为了激起内心的真实或情绪记忆。
在影视表演的创作中,要求的甚至就是一种完全基于自我的“直觉表演”。今天观众的观剧或观影经验,已经大为丰富,开始对程式化的表演套路,司空见惯到麻痹,因此,他们愿意看到真挚的,甚至是“自然稚拙”的表演。而影视作为现代表演传播的主要载体,是一个中性媒介,其展示出的画面,是十分写实的,影视镜头前的表演,特别是在拍摄近景和特写的时候,甚至会要求演员提供低于生活的表演,就是比生活中还要再自然、再收敛一些,因为镜头,也就是观众的眼睛,距离演员实在是太近了,演员眼周肌肉的一个细微松紧,观众都能看得很清楚。
说完观众的需求,再进一步看演员在影视表演中的工作,即影视导演想从演员这里得到什么,其实是表演素材。在影视剧的制作中,如果说,摄影师提供的是摄影素材,演员贡献给导演的产品,就可以被称作表演素材了。影视的本质是由一个一个镜头构成,而只要是有人出现的镜头,就需要演员来贡献表演素材。在剪辑二次创作的帮助下,演员更多时候,其实是在与蒙太奇对戏。
“如果演员出色地做出了(即使他没有怎么感觉到)这些正确的动作,同时避免了刻板表演,那么他就可以用这个名角的停顿骗过观众,加强观众的印象,而且使自己不至于过度劳累(这是很重要的)。”[2]体验派演员应该学会“省劲”,一种是走程式化的道路,用套路的惯性来表演;而另一种则是为了保存能量、放松肌体,从而使演员能够更好地体验,因为体验需要释放自我,而实际中,自我又很容易受到干扰。形体动作能够影响情绪记忆,那么演员之外的其他因素,同样也能影响演员。演员要认识这个影响,不仅不被干扰,还要去利用其帮助表演,而尽量少的去强迫自我,体验的载体——演员自我,更是本身就存在于表演的当下现实中。戏剧和影视都是综合艺术,演员的表演只是整个项目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精致的服化道,已经帮助演员“看起来是角色”,演员需要的,只是作为活人动起来。影视表演只需要给出刚刚够的表演即可,对手戏演员、美术、音乐、音响等,演员要加以利用,帮助体验。另外,根据剧情发展,戏演到高潮,整个气氛已经烘托得很好,演员有时只需要使很小的劲,就能融入这个氛围,还能避免因为强迫自我和天性造成虚假。演员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生怕观众看不明白,而逼自己必须演得滴水不漏,那样就会费力不讨好。
四、结语
良好的体验能给表演带来真实清新的气息,体验的基础,是演员对自我的积极探索和释放。这不仅是演员创造角色阶段的技巧与呈现,更是演员训练阶段的重要功课。在媒介大发展的今天,市场对表演的需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苛刻,观众的需求也倒逼现在的演员掌握一种不表演的表演、一种掩盖表演技巧的技巧。其实,这是向演员自我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今天的演员更加充分地了解自我、解放自我,也只有演员自我,才能带领演员去到各个角色的体验中。
参考文献:
[1][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2卷)[M].郑雪来,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4卷)[M].郑雪来,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3]万松玲.理性分析 真实体验——再议“从自我出发”在话剧表演艺术中的现实意义[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07):62.
(作者简介:吴文东,男,硕士研究生在读,吉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戏剧影视表演)
(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