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2-02-16钟佳利孙强魏成轩
钟佳利 孙强 魏成轩
摘 要 位于大都市近郊区的都市农业具有集约、高效利用生产要素,并为城市居民提供多功能服务的特点。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拥有良好的都市农业发展条件,在中国西部农业发展进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结合成都市都市农业发展概况,总结了成都市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盘活土地资源,创新供给模式;健全发展机制,完善行业标准”等促进成都市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都市农业;大都市近郊区;发展模式;四川省成都市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1.026
随着天府国际机场的开通,不仅加快了成都机场国际化发展,也进一步加大了成都市对外开放的能力,成都市在持续巩固中国西部地区金融、经济、科技、文化中心等地位的同时,也全面开启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在全国大都市快速发展背景下,社会对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需求不断加大,对休闲农业的向往不断加强,大都市近郊区农业集约高效、多功能复合的发展都市农业成为必然趋势,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也从城郊农业发展阶段逐步进入现今的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阶段[1],都市农业已经成为成都市近郊区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模式之一。
成都市都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完善,形成一系列符合当地区域战略、目标定位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作为西部经济中心,成都市对西部地区各城市的发展起着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其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对西部地区城市近郊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查阅论文发现,近五年关于成都都市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2-3]、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1]、成都市休闲农业[4-5]、推进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6]等方面,较少论文针对成都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1 发展概况
成都市水资源丰富,年总降水量为798.3~1 541.0 mm,地形地貌多样,其中平原占40.1%,山地占32.3%,丘陵占27.6%,种植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71.9亿元,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达72.7%,同时,成都市左临龙门山,右靠龙泉山,具有优质的生态环境,拥有悠久的古蜀农耕文化,促使都市农业载体逐年增加,到2020年末培育家庭农场达9 223家,全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达1.3亿人次,龙泉驿区双槐村、温江区幸福村、崇州市五星村、蒲江县金花村、新都区回南社区、郫都区青杠树村、彭州市宝山村、郫都区战旗村、蒲江县明月村、大邑县祥和村10个村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成都市开发的一系列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为居民提供了较好的休闲农业观光、研学、体验、游玩的空间。
随着成都市不断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口越多,越需要都市农业来支撑,都市农业支持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也推动着都市农业的发展。成都市农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落地的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项目以建设农业“硅谷”为目标[7],逐步构建成都市领跑西部地区农业科技的局面,同时,成都市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通过集约高效、绿色生态的技术手段,保障城市农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使得无公害农产品比重不断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持续增强,现今“天府源”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已经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6],成都市都市农业正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
2 主要模式
2.1 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形成生产型农业
1)通过规模化种植,配套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聚焦主导产业,通过土地集约利用,促进都市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打造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如成都市天府优质粮油融合发展功能区、成都特色水果产业功能区、简阳伏季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天府蔬香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重点农业项目,通过聚焦相应的粮油、水果、蔬菜等主导产业,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并延伸发展加工业和旅游业,配套开展冷链物流,保障城市建成区农产品供给。
2)围绕当地特色农产品,应用复合高效种植及综合种养手段的特色高效种植模式。如成都市的中国菌乡融合发展功能区,通过菌-稻、菌-菜、果-菌、林-菌等复合高效种植模式和菌渣综合利用生产模式进行食用菌周年化生产,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多样的农副产品。
3)注重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品牌知名度的高端精品农业模式。如成都市青白江区对外开放农业合作示范园区、新都区绿色蔬菜电商小镇等农业项目,通过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提升农业产业管理水平、提高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创建区域知名品牌及优化包装等方式,从农田到销售全方面地提升农产品质量。
2.2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驱动创新型农业
1)依靠现有高新先进技术、专业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发展高新技术模式。成都市依托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智能感知等现代高新技术,建设技术创新基地、成果孵化基地、人才培育基地等,打造城市农业“硅谷”[7],为成都市都市农业发展提供高新技术成果展示服务、配套技术服务以及高科技生产的农产品。
2)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建设专家实验田,发展影响西南种业的农业科研创新模式。如天府现代种业园,构建以粮油(杂交水稻)种业为基础,以蔬菜、花卉、水果、畜禽、水产、中藥材等种业为突破的“大种业”格局,打造“育繁推”一体化项目,从而实现西南的种业辐射中心的目标。
2.3 现代农业功能拓展衍生出服务型农业
1)“农业+观光娱乐”打造市民乐园。如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项目——成都龙泉山“梦里桃乡”水蜜桃产业园,依托“中国水蜜桃之乡”和丰富的北周文王碑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农文旅融合发展,同时成都市近郊区还散点式分布着大量的家庭农场以及农业休闲景点,如锦江区三圣花乡、新津梨花溪、龙泉桃花沟等[5],以满足城市居民闲暇时间近郊休闲、游憩、观光的需要。
2)“农业+休闲康养”打造近郊旅居康养基地。如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旅游功能区依托都江堰精华灌区优质的生态环境,结合功能区内精美川西林盘,为居民提供生态田园风光的农业休闲康养圣地;大邑安仁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园采取“产业园+特色镇/景区+林盘”模式,通过突出都市边、乡野间、古镇旁、林盘里的独特韵味,营造一定的康养氛围;另外,位于成都市温江区的成都都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依托医养健康、生态旅游,构建“都市农业+”产业生态圈,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和医养健康产业。
3)“农业+博览”推广农业大品牌。如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采用“窗口+基地”模式,提供全球化的对外展示和推介窗口,服务四川,辐射全国,营造“农博+”产业生态圈;“绿色战旗·幸福安唐”乡村振兴博览园,集成展示乡村振兴制度成果、示范样板和发展模式,为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郫都模式。
3 存在的问题
3.1 农产品质量追溯技术不完善,推广力度不够
1)农产品质量追溯技术不完善,成都市现有农业项目的农产品质量追溯能力参差不齐,多数农业项目生产的农产品质量保障力度依然不够,农业的肥料、农药,以及畜牧业使用的饲料、兽药等依然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2)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成都市农业高端环节的辐射带动作用依然不足[3],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较弱、合作方式较为松散、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2],农产品质量追溯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不够。
3.2 都市农业项目所需配套的建设用地指标短缺
由于城市建成区面积、农业项目数量及规模等的扩张,土地利用结构需进行不断地调整。在严格控制“非农化”“非粮化”背景下,都市农业项目的拓展延伸空间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如成都市耕地面积最大的市县——简阳市,其各乡镇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先后出现缺少配套建设用地的现象,甚至出现争地现象。
3.3 缺乏统一规范的都市农业管理规范标准
市面上对于高质量、精品农产品的标准不统一,行业具体的高标准考核指标不明确、监管标准不清晰,部分项目存在“打擦边球”、监管不严格等现象。实际农产品依然与高端精品农产品存在一定的差距,农产品实际质量与品牌营销宣传内容统一性有待加强,成都市近郊区农业管理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4 对策建议
4.1 盘活土地资源,创新供给模式
1)实地了解调研撂荒闲置土地的发生原因等情况,根据实地情况和发展需求,选取合适的方式,合理调整现有土地资源,提高区域土地综合利用率,避免土地资源浪费,为需要用地的项目尽可能地配套足够的用地。2)创新土地供给模式,优化用地专用程序,实现更有效、更高效的区域土地管理和利用,有利于区域经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2 健全发展机制,完善行业标准
1)从社会、民生、环境、生态、旅游等多维度综合评价,建立行业多维度长效评价机制,逐步加强对成都市近郊区农业项目的引导和管理。2)建立健全的高标准农产品评价指标,规范监管标准,逐步统一市面上对高标准农产品的认识,减少“打擦边球”“钻空子”的现象,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技术的完善和推广,不仅要让生产的农产品高质量,也要让居民吃得更放心。
5 结语
成都市近郊区在现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已经拥有一系列类型丰富的农业项目和发展较好的农业模式,但依然存在土地利用效率待提升和缺乏较为具体的高标准参考准则等问题,要求区域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不断创新供给模式,合理化配置资源,激活成都市近郊区农业农村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参考文献:
[1] 杨坤,罗永,李根,等.成都都市現代农业发展思路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4):208-210.
[2] 宋艺,关丽丽,许鲜.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经济师,2021(2):272-274.
[3] 宋艺,关丽丽,杨林.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现代农业,2020(12):4-5.
[4] 谭志蓉.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2):231-236.
[5] 汤世斌.成都市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7.
[6] 矫健,聂雁蓉,张仙梅,等.加快推进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基于成都市对标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7):201-206.
[7] 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将打造农业“硅谷”[J].四川农业科技,2019(5):20.
收稿日期:2021-09-28
作者简介:钟佳利(1992—),女,四川遂宁人,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规划研究。E-mail:670482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