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山市隆阳区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

2022-02-16刘云侠颜麟陈鑫陈思瑞彭建松

南方农业·上旬 2022年1期
关键词:古树名木

刘云侠 颜麟 陈鑫 陈思瑞 彭建松

摘 要 為实现云南省隆阳区古树名木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结合现有古树名木档案,通过实地考察、测量和走访等方式,对隆阳区古树名木的资源、空间分布及生长特征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隆阳区古树资源共3 275株,隶属32科52属70种,以木棉、杧果和榕树等为主要优势种,树龄较低龄化,呈典型金字塔型结构;2)空间分布极不均衡,沿水系和山脉呈线状分布,集中分布在潞江镇和芒宽彝族傣族乡,呈现多聚集少分散的分布格局,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3)胸径、冠幅和树高之间呈线性正相关(木棉为主)。

关键词 古树名木;资源特征;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1.021

古树名木不仅是历史文化的有形载体,而且还是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佐证者,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科研和历史价值。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的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多样,但是一直以来由于数据不完整、摸底不清晰,导致无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绿色遗产。通过对隆阳区的古树名木进行调查分析,全面掌握当地古树名木资源特征,从而建立相关的保护管理体系,能为开展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在保护自然与发展社会、弘扬先进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现将保山市隆阳区古树名木资源总结如下。

1  调查区概况

隆阳区隶属于云南省保山市,位于高黎贡山的中部、怒江山脉的尾端,北纬24°46′~25°38′,地跨东经98°43′~99°26′,素有“滇南锁钥”之称,是滇西交通的重要枢纽。全区地貌类型丰富,形成了滇西南山原亚区内典型深切割中心地貌。境内平均海拔1 653.50 m[2],地势北高南低。年均气温15.90 ℃,气温垂直变化大,季节变化小,立体气候明显[3],属中亚热带高山区气候类型。这为古树名木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地理环境条件,因而繁衍出数量众多的古树名木,使其成为保山市古树名木集中分布的区域之一。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1  调查内容

1)资源特征(数量、种类、树龄);2)空间分布特征(密集度、海拔);3)生长特征(树高、冠幅、胸径);4)生长状况。

2.2  调查方法

以《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云南省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古树名木鉴定规范》[4-5]为参照,以隆阳区各乡镇、街道为调查单位,对古树名木实行逐片、逐株调查。利用电子测高仪、围尺、GARMIN MAP60GPS等工具对古树的树高、冠幅、胸径、经纬度和海拔进行精准测量;树龄在研究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文献追踪法、年轮样本估测、针测仪测定法、访谈估测法的顺序测定;详细记录每株树木生长的立地条件、生长周围的伴生植物和保护管理情况;并对每株被调查的树木进行编号,为相关单位进行古树和古树后续资源的建档和识别提供参考。

以《中国植物志》《云南植物志》为依据对隆阳区古树的科、属、种进行鉴定;通过Excel、SPSS26.0和ArcGIS10.2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树木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和预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资源特征

3.1.1  资源总量

经统计隆阳区现有古树资源3 275株,包含32科52属70种,表1为隆阳区现存主要古树名木资源情况。隆阳区共包含被子植物29科47属64种,裸子植物3科5属6种。以桑科(Moraceae)榕属植物为主(1属11种),占总株数的36.34%,这取决于植物区系的热带属性和隆阳区的优越地理位置。木棉(Bombax malabaricum)、杧果(Mangifera indica)、榕树(Ficus microcarpa)、聚果榕(Ficus racemosa)及高山榕(Ficus altissima)所占比例较大,是该区域的主要原生优良种质资源[6]。从树种结构分析,木棉的数量居首有953株(占比29.10%),其次是杧果514株(占比15.69%),榕树394株(占比12.03%),高山榕325株(占比9.92%),聚果榕221株(占比6.75%),占全部古树资源的73.50%,成为该区域重要的树种资源。其他树种数量分布较少,研究区内不同树种之间数量存在差异显著,优势树种突出,特征明显。

3.1.2  树龄结构及等级

树龄是划分古树名木等级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7],隆阳区古树树龄结构如表2所示。三级古树所占比例最大,共2 718株,占总株数的82.99%;二级古树408株,占总株数的12.46%;一级古树149株,占总株数的4.55%。其中树龄大于7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有41株,主要现存树种为杧果、菩提树、榕树、大叶榕和木棉。古树名木资源呈现金字塔特征,即:随着古树年龄的增加,古树数量逐渐减少。

3.2  空间分布特征

3.2.1  密集度

由图1可知,隆阳区古树呈现较强的空间聚集性,各乡镇分布差异显著,在空间上形成两个聚集区,南部聚集区(潞江镇、保山市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和北部聚集区(瓦房彝族苗族乡、芒宽彝族傣族乡),总体呈现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沿山脉和水系呈线性分布,且集中分布在生态环境涵养较好的区域。从分布区域来看,大部分古树名木集中分布农村地区(3 219株,占98.30%),林地和绿地周围的古树分布更为集中,城区生长的古树稀少(56株,占1.70%)。古树名木可以保留下来受其生存的自然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相比城市近自然程度更高,这使得古树资源可以较好的留存和延续。

3.2.2  海拔分布情况

隆阳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森林植被资源丰富,海拔成为影响古树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8]。运用GIS和SPSS技术(见图2、图3)对古树分布的海拔进行相关研究。经统计发现隆阳区古树海拔落差较大,分布范围在658~2 553 m,且在600~800 m的低海拔地区分布的古树最多。从整体趋势看,古树的海拔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即:随着海拔的升高,古树数量呈现十分明显的递减趋势。

3.3  生长特征

为更好的研究古树名木各生长因子间的关系,解决实际测量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木棉为主)。通过SPSS建立模型对古树的胸径、冠幅及树高进行回归分析[9]。在进行异常值剔除后,结果表明,两两之间回归响应较强,拟合精度高,树高与冠幅、胸径,冠幅与胸径均呈一元线性同步增加趋势。且满足以下方程:胸径与冠幅的回归方程式:y1=2.84+0.03x1,R=0.817,随着胸径的增加,古树的冠幅也呈现增大的趋势。当自变量为胸径,因变量为树高时,R=0.846,方程为y2=4.32+0.04x1。冠幅为自变量,树高为因变量,R=0.777,得到的方程式为y2=4.65+0.94y1,其模型解释符合生物学实际[10],增加范围也呈相应方程关系。

以冠幅为因变量,胸径和树高为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见图4),F检验的结果显示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R=0.817。精准表达出古树生长特性因子胸径、冠幅及树高之间的影响关联,以系统化的观点显现出各因子间的数量关系。

3.4  生长状况

由表3可知,大部分古树均有个人或相关单位管护[11],长势良好,处于良好环境的古树约占91.05%,极少数古树因自身树龄较大或外部自然和人为等因素影响而长势不佳或濒危;隆阳区古树的权属以集体为主,国有和个人为辅,其中集体所有占比96.55%;通过生长位置的统计,隆阳区古树名木总体上乡村多于城市,分布于乡村的古树有3 219株,占总株数的98.29%,分布于城市的古树仅占1.71%,乡村地区人类活动较少,这为古树的自然生长、发育、代谢和更新保留了优越生存环境[12]。因此古树保护的措施总要重点集中在农村地区,摸清古树的生长状况,更有利于开展古树保护和复壮措施。

4  结论

隆阳区古树种类繁多,结构稳定,古树资源共3 275株,隶属于32科52属70种,主要优势种为木棉、杧果、榕树、聚果榕和高山榕,这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因此建议当地乔木树种的选择可优先考虑这些树种,因为它们不仅对当地的灾害性气候和人为破坏行为有较强的适应和抵御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凝聚着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13]。

以古树名木鉴定规范为依据,对调查范围内的古树进行等级划分,隆阳区一级古树有149株,其中1 000年以上的古树有30株,二级古树有408株,三级古树2 718株,總体呈典型金字塔结构,即随着树龄的增加,古树的数量也在减少。

从古树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位于低海拔区域的潞江镇古树分布最为集中,其次为芒宽彝族傣族乡,且不同的海拔梯度分布的树种和数量也不同,随着海拔的升高,海拔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性。这表明隆阳区古树名木沿山脉、水系呈线性分布,且大多数树种集中在低海拔区域生长,部分树种温度适应能力强,在较高海拔地区也长势良好,为隆阳区等高原山地城市树种的选择提供了可参考依据[14]。

利用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模型对胸径、冠幅、树高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在进行异常值剔除后,发现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且各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强度较高,系数R值均在0.8左右,各因子间的回归响应较强,即古树的冠幅和树高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增大,具有合理的生物学特征,且大部分古树整体生长状况良好,并未因树龄的增长而生长畸形。

隆阳区在古树名木保护中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工作开展得很不平衡,总体而言是城市好于乡村,风景名胜区好于一般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好于经济落后的地区。鉴于古树名木保护的严峻形势及其存在的许多不和谐现象,我们应该在掌握古树资源特征的基础上,了解隆阳区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上存在的许多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让古树名木为隆阳区在森林城市建设中提供强有力支撑,为隆阳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詹运洲,周凌.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方法及实施机制的思考——以上海的实践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6(1):106-115.

[2]  徐坚,单欣,王儒黎.国土空间视角下的高原山地民族聚落空间格局研究——以保山隆阳区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0,43(5):17-22.

[3]  陈静,左翔,彭建松,等.基于MSPA与景观连通性分析的城市生态网络构建——以保山市隆阳区为例[J].西部林业科学,2020,49(4):118-123,141.

[4]  LY/T 2738—2016, 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S].

[5]  LY/T 2737—2016, 古树名木鉴定规范[S].

[6]  邹嫦,康秀琴,罗开文.广西北海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7(3):128-132.

[7]  张艳丽,杨家军.四川省广安市古树名木树龄估算及空间分布特征[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0,37(5):841-848.

[8]  李程,罗鹏,邓秀秀,等.古树名木生长状况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以浙江省古樟树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35(11):86-93.

[9]  郝建,贾宏炎,杨保国,等.柚木冠幅与树高、胸径的回归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34(3):144-148.

[10] 杨家军,张艳丽.基于回归模型的广安区古树名木资源特征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8,47(6):50-56.

[11] 尹惠妍,张志伟,侯磊,等.西藏昌都市居民点散生古树分布特征及主要保护策略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0,40(8):147-154.

[12] 易善军,姚晔,崔健,等.玉屏侗族自治县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分析及保护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20(2):37-45.

[13] 刘大伟,王宇健,谢春平,等.安徽省一级古树的资源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29(1):59-68.

[14] 朱坤,代继平,庞婧,等.云南省芒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特征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20(1):22-29.

收稿日期:2021-09-22

基金项目:云南省高校质量工程项目“园林品牌专业”(515006056)。

作者简介:刘云侠(1996—),女,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森林城市。E-mail:985996061@qq.com。

*为通信作者,E-mail:1006489155@qq.com。

猜你喜欢

古树名木
咸宁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