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教学设计变得更加完美

2022-02-16何平

课外语文·中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情教学活动文本

何平

教学设计,不仅是自己驾驭课堂的法宝,也是及时记录自己课堂教学的笔记,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通过交流不断地完善着教学流程,而好的教学设计,可以将教师课前的预设、学生课堂中的生成、课后教师的反思较好地呈现出来,教师利用教学设计可以很好地对自己进行一个审视,为下一次更好地上一节课奠定基础。

一、逆向思维,及时搜集学生的问题

有时,我们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存在误区,总以为就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教师先进行预设,然后再在课堂中实施,几乎没有学生的参与!其实教学设计里面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反映学情,而这一点往往被大家忽略了!所以,我们可以采取逆向思维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让教学设计更加真实客观,可以更好地照顾到师生,而不是单方面地推进。

如笔者在设计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时,就先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困惑写到纸上,然后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看看学生在自学这首词的时候存在哪些重要问题,进而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教学重难点,当然,教学重难点还要兼顾文本自身的关键问题,有时还要包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将学生的学情和文本自身的问题结合在了一起,让教学设计可以反映更多的问题。

学生对于这一首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文本中的意象都有哪些作用?

2.作者的“愁”是如何抒發的?

3.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词中是如何体现的?

笔者针对学生这些问题,又结合对文本自身的关键问题,设计了一些问题,又制作了学案,集思广益,让学生可以在课前就对文本进行一个深入的研究,此外,学生也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再预习。这样,课堂上大家围绕这些问题再讨论,让问题可以被讨论得更加深刻。

最后,我们再找一些同学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

逆向思维,可以让教学设计更加真实客观,还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让教师的备课更具有针对性。

二、教学活动要丰富多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以往的教师满堂灌,到生本课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让师的教和生的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将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置于课堂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笔者在课前都会组织学生进行五分钟演讲,学生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来讲解,先介绍人物的事迹,然后进行赏析,再讲述人物对自己有哪些重要的影响与触动。此外,每周笔者还会对学生进行阅读、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到文学社去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还会组织学生去使用朗读亭,提高自己的朗诵能力,有时还会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文朗读出来,形成音频或者视频,然后让全班同学们来听,实现读写的有效结合,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之中来。

丰富的教学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对于文本有深刻的了解,还可以让学生懂得,科技与语言的融合可以产生更加强烈的火花,让他们看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使他们参与语文的学习程度更深。当然,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活动的预设一定要详细周全,这一点可以在设计之前进行预演,然后在一节课结束之后,再进行新的总结,不断完善,实现教学实践的理论化。

三、教学设计要实现多元化、灵活化

教学设计一定要多元化、灵活化,因为不同学校的教学环境不同,学生的学情也是不同的,而教学设计则要适应这些变化,实现多元化、灵活化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广泛地推进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既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也可以提高教师在学生心里的接受程度。

教学设计根据不同地方的学生学情,可以有不同的设计,如针对一些地方学生的历史学科基础不好,就可以介绍一些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知识储备,如笔者讲《虞美人》时,就可以好好介绍一下南唐的变迁,和李后主统治和亡国的前后历史,给学生展现出一个清晰的历史背景,不然学生就无法体会后主的赤子之情,也就无法明白作者的愁情真正源于哪里。所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可以设计不同的内容;再如针对一些学生阅读面狭窄的问题,课程就可以稍微慢一些,不要为了赶课,而造成学生无法真实体会到文本内容,甚至会造成学生的厌倦。

教学设计是一门规划教学的学问,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着自身的规律支撑着,所以,我们教师要能够摒弃一些不良的认识,不能认为教学设计可有可无。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总是认为教学设计太浪费时间,自己又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有时就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认真撰写,导致自己的课堂无法精准到位,反而影响了课堂的有效进行。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让自己成为一个“教学理论家”,而不只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

猜你喜欢

学情教学活动文本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