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骨再生术联合种植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种植效果及美学效果的影响

2022-02-15王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23期
关键词:吸收量牙槽骨种植体

王军

(兰陵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山东临沂 276000)

牙列缺损是指部分牙齿缺失导致的恒牙牙列不完整,不仅会对患者的咀嚼、发音功能与面容美观造成不良影响,还会损害其口颌系统的健康[1-2]。缺损牙部位与数量的不同,使得患者所受影响的方面与程度不尽相同。现阶段,临床通常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来恢复牙列缺损所导致的功能障碍[3-4]。在行种植体修复前,通常需进行拔牙处理,而拔牙操作会使牙槽嵴出现高度降低、宽度减小等变化,从而严重影响种植成效,给患者的术后口腔功能恢复造成一定阻碍。充足的牙槽骨骨量是口腔种植修复的前提与必要条件,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拔牙位点保存技术逐渐受到医师重视,该措施能够明显减少拔牙后的牙槽嵴吸收、减少骨量丢失。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年4 月—2022 年4 月本院收治的74 例牙列缺损患者为对象,分析拔牙后行引导骨再生术联合延期种植修复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74 例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认患牙无保存意义;依从性良好;对本研究知悉,且自愿签订同意书;口腔卫生情况良好;拔牙处无炎症;无相关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免疫系统异常者;意识障碍,难以进行正常交流者;合并严重脑器质性疾病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伤者;合并传染性疾病者;存在全身性感染者。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7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4 例;年龄23~48 岁,平均年龄(34.69±2.51)岁;病因:20 例牙周炎,9 例根尖周炎,8 例根折;体质量指数(BMI)18.4~27.1 kg/m2,平均BMI(25.36±0.49)kg/m2。观察组男25 例,女12 例;年龄25~49 岁,平均年龄(34.76±2.58)岁;病因:18 例牙周炎,11 例根尖周炎,8例根折;BMI 18.3~27.4 kg/m2,平均BMI(25.48±0.57)kg/m2。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拔牙前行常规口腔处理,局麻后行拔牙;拔牙时尽可能维持稳定,以此避免患牙唇腭摇动,进而保证唇侧牙槽骨壁的完整度;拔牙后用挖勺去除牙槽窝中的感染组织、囊肿等,去除时需严格遵守微创原则,将对患者牙槽骨的损害降到最低;用生理盐水清洗牙槽窝,以拔牙窝中渗出鲜红血液为优,最后以无菌棉球行压迫止血,对创口较大者则行缝合处理。

观察组:术前口腔处理、麻醉、拔牙与牙槽窝处理措施同对照组。以不翻瓣技术将100~200 mg 的BIOOSS 骨粉[Geistlich Pharma AG,国食药监械(进)字2014 第3460922 号]完全填充至拔牙窝,填充结束后以Bio-Gide 胶原膜[Geistlich Pharma AG,国食药监械(进)字2013 第3462174 号]覆盖,在进行妥善的缝合固定后以明胶海绵进行止血,双侧牙龈行减张拉拢缝合,术毕。

两组拔牙后均行抗感染处理,于8~10 d 后拆线,经检查复诊显示拔牙窝愈合后行种植体置入修复治疗,观察至植入术后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种植效果判定标准:于术后3 个月评估。显效:咀嚼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牙齿咬合无异常;有效:咀嚼功能改善明显,咀嚼较硬或存在较强刺激性食物时产生轻微不适;无效:咀嚼功能与牙齿咬合未发生明显改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牙槽嵴骨吸收量:根据患者术前及术后3 个月CT、平行投照根尖片、曲面断层片等资料判定唇腭(舌)向骨吸收量、垂直向骨吸收量。(3)牙槽骨高度、宽度与骨密度:术前及术后3 个月,根据CT 测定患者牙槽骨的高度、宽度与骨密度。(4)美学效果:术后1、3 个月,以红色美学指数(PES)对患者进行评估,量表共7 个项目,各项目均为2 分,分数越高越好。对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根据完整、不完整与缺失进行评价,其余牙齿则通过与邻牙或相近牙进行对比评估。(5)就医满意度:以本院自制量表评定,量表总计100 分,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其中满意:≥76 分,一般满意:45~75 分,不满意:≤44 分。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牙槽嵴骨吸收量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种植效果、就医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种植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种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种植效果对比[n(%)]

2.2 两组牙槽嵴骨吸收量对比

观察组的唇腭(舌)向骨吸收量、垂直向骨吸收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牙槽嵴骨吸收量对比[(),mm]

表2 两组牙槽嵴骨吸收量对比[(),mm]

2.3 两组牙槽骨高度、宽度与骨密度比较

术前,两组的牙槽骨高度、宽度、骨密度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观察组的牙槽骨高度、宽度、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牙槽骨高度、宽度与骨密度比较()

表3 两组牙槽骨高度、宽度与骨密度比较()

2.4 两组美学效果比较

术后1、3 个月,观察组的PE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PES 评分对比[(),分]

表4 两组PES 评分对比[(),分]

2.5 两组就医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就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就医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口腔种植是现阶段临床修复牙列缺损的重要手段,能够对缺损牙齿进行有效修复,从而促进失牙患者的口腔功能恢复,以此改善其生活质量[5-6]。然而,在进行拔牙后,患者牙槽骨所受到的功能性刺激缺失,会导致其出现较多生理转变,其中以牙槽嵴的萎缩最为多见。牙槽嵴吸收速率在拔牙后的前3 个月最为快速,其吸收程度与疾病类型、拔牙过程等有关。而牙槽骨宽度、高度为牙种植体的支持构造,良好的种植位点条件要求牙槽骨存在适当的高度、足够的宽度与较高的骨密度,故牙槽骨的吸收水平对种植体的平稳度、口腔修复功效与美观度均存在较大影响。因此,拔牙后同时对拔牙窝进行规范处理,以有效保存牙槽骨与软组织,对减少日后种植牙骨量不足等问题造成的手术困扰至关重要。

既往临床在拔牙后,仅对拔牙窝行常规处理,难以阻止牙槽嵴的萎缩与牙槽骨的骨量丢失。随着口腔医学对控制牙槽骨吸收的手段持续进步,拔牙后引导骨再生术得以在缺失牙患者口腔种植修复前广泛使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种植总有效率、就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唇腭(舌)向骨吸收量、垂直向骨吸收量均少于对照组,且术后3 个月的牙槽骨高度、宽度、骨密度、PE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拔牙后行引导骨再生术联合延期种植修复能够显著阻碍牙槽骨的骨吸收,减少对牙槽骨高度、宽度、骨密度的影响,继而保障牙列缺损患者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与就医满意度。分析原因,拔牙后行引导骨再生术结合了微创拔牙与骨引导的优点,其在拔牙后采用不翻瓣措施,能明显减少对患者牙龈、黏膜的损伤,从而减轻拔牙操作对拔牙位点所带来的损害,且其对拔牙位点的血供无明显干扰,能够做到最大程度保留牙槽骨的完整度,有效防止牙槽骨愈合期间严重生理性吸收的形成,有助于确保种植体周围原本软组织的形态维持于正常水平[7-8]。同时,引导骨再生术是以骨粉材料对拔牙后的牙槽窝行充填,骨粉中的牛骨基能够诱导骨再生,加速成骨细胞增殖,并抑制破骨细胞功能,可进一步减少牙槽嵴骨吸收量,加速牙槽窝新骨形成,最终获得良好的牙槽美学效果,提高种植效果与患者就医满意度[9-10]。以骨粉对拔牙位点行填充,还可减少剩余牙槽嵴吸收,维持拔牙窝内的骨质与骨量,故观察组术后牙槽骨高度、宽度、骨密度降低较少。此外,拔牙后引导骨再生术使用的胶原膜可有效抑制上皮细胞的生长,为牙根表面的牙骨质与胶原纤维生长创造有利条件,为之后种植体的置入修复创造良好的种植环境,以此保障口腔种植体可顺利放入,最终取得更好的美学效果。但需注意的是,本研究存在纳入样本量较少等不足,可能会影响结果的精准性。因此,临床之后还需不断完善试验设计,扩大样本量,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综上所述,牙列缺损患者在拔牙后接受引导骨再生术联合延期种植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牙槽嵴骨吸收量,降低对牙槽骨高度、宽度、骨密度的影响,继而保障口腔种植修复顺利进行,利于提高美学效果及患者就医满意度。

猜你喜欢

吸收量牙槽骨种植体
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生菜养分吸收特性研究
不同灌溉方式下水肥一体化对玉米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