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甸峡库区藏族村落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2022-02-15王玉桃王生鹏

青藏高原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库区村落民族

王玉桃 王生鹏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甘肃省民族宗教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30)

黄河上游第一、二阶梯交接段——峡谷段分布着大批因修建水利工程而修筑的水库,发挥着防洪、灌溉、发电、供水、养殖等不同功能,部分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的水库还发挥着旅游功能,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布在黄河支流洮河流域卓尼县藏巴哇乡——洮砚乡段的九甸峡水库形成于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的建设,该水利水电工程从开始勘测设计(1988 年)到引洮一期工程运行(2015 年8 月)历时27 年之久,至2021 年9 月28 日,引洮供水二期骨干工程已全线通水,“引洮工程”的建设不仅解决了甘肃中部干旱地区11 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城镇及工业用水、农村人畜饮水、生态环境用水,并满足了临近县市的农业、民用、市政、小型矿产及加工工业的负荷用电,对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保障了水源和电力支撑。 而九甸峡水库优美的库区山水景色和藏族传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九甸峡库区旅游资源, 九甸峡库区民族村落文化的旅游开发, 已初步取得经济、社会效益,也是下一步库区社会、经济、生态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

一、九甸峡库区藏族村落文化构成

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在卓尼、临潭两县交界处,洮河中段河谷狭窄、岸坡陡峻的九甸峡峡谷进口处。 卓尼县境东北部,藏巴哇乡——洮砚乡的库区沿岸,分布着数个以藏民族为主体民族的村落,主要行政村包括藏巴哇乡的包舍口村、新堡村,洮砚乡的纳儿村等,村域内水域面积宽广、草场广阔、动植物资源丰富,气候温润;主要经营农业、鱼养殖业、牧业等,距周边县镇农副产品交易市集临潭新城镇三十多公里、岷县60 公里、漳县约80 公里、渭源县会川镇约100 公里,地理位置较为封闭偏僻。 因洮河流域气候差异大,九甸峡库区处于高寒阴湿和干旱温和气候的过渡地带,主要有云杉、马尾松等针叶,阔叶树种几十种;山野珍菜和天然中药材品种齐全,有狼毒菌、木耳、蕨菜、乌龙头、鹿角菜等山野珍菜和红芪、升麻、大黄、淫羊藿、贝母、柴胡等上百种天然中药材。

(一)物质文化

一是山水一体的典型村落景观。 九甸峡地处卓尼、临潭、临洮县交界处。 从渭源县峡城乡进入九甸峡,以峡中之九座峰巅而得名,亦称九甸峡。 历史悠久,有王姓婆婆开酒店而得名的传说。 九甸峡东边白石山海拔3888 米,西边针叶林阔叶林山脉海拔3578 米,莲花山余脉伸入洮河,造就了九甸峡百转千回的水库景象。 九甸峡水库高耸入云的石山、丰富多彩的苍松翠柏草木植被、碧波荡漾的水库与库区藏族村落的藏式民居建筑景观、宗教文化景观、农业景观,以及当前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宣传教育绘图等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库区藏族村落景观,展示了库区藏族村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二是农耕与渔猎结合的特色产业文化。受高山河流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影响,库区村落的经济文化为采集渔捞型和山地耕牧的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库区藏族村落主要种植小麦、青稞、蚕豆、洋芋、油菜等农作物,当归、党参等经济作物,养殖副业主要有山羊、牛、猪、鸡等。九甸峡库区水域面积广阔,是天然淡水养鱼和自然鱼种繁衍生息的绝佳区域, 近几年来在产业扶贫的政策支持下, 建立了村民养殖合作社,借助九甸峡广阔的水域面积和岸畔丰富的植物,养殖中华鲟、虹鳟、花鲢等鱼类和鸡、兔子等家畜。尤其是自然村达吾道历史久、传说多,有享誉省内外的“策墨林活佛故里、洮砚之乡”旅游文化品牌和四大名砚之一的洮砚石料的产地,青壮年劳动力主要从事种植、养殖、洮砚石开采、洮砚雕刻、旅游经营和外出务工等工作,还有一部分以采集水库野生的天然鱼种和野生植物增加收入。

三是藏族建筑文化。 库区藏族的民居建筑俗称为“苫子房”,院廓外围墙是泥土结构,内壁和房屋建筑是木结构,院廓大门是纯木式对开大门,大门两侧都装饰有“十相自在过门咒”“绀马宝”和“六长寿”图等。五间正房修筑在土台子上,两侧各有厢房三间,中间为出入门道,其余都是储藏柴草农具之所。正房较深,堂屋正面三间打通,有玻璃门窗,大部分人家的堂屋正面挂有用哈达装饰的毛主席像,柜子上或者墙上摆有祖先的照片。 靠右手设一单扇门佛龛,内供佛像和用哈达缠绕的竹制翎箭、经卷等。 西壁下置一排躺柜,上置碗架及各式瓷器家什。 东壁靠里是满间炕,前方和炕头毗连称为“连锅炕”,隔间锅灶所在的房子设为厨房。 有些人家的院落用玻璃构成封闭式结构,保温效果好,也不影响光线(图1—2)。

图1 民居院落内景

图2 民居院落大门

宗教建筑有白塔和经堂。经堂院廓用石头和水泥打底,围墙用白土夯筑,顶上砌有红色瓦片,大门为亮黄色纯木式对开的藏式结构大门,大门两侧竖立约5 米高的嘛呢旗杆。 院落内部有两处经堂,因旧的经堂年代久远,村民们集资修建了完全仿照旧经堂样式,在其西侧修建了新的经堂,经堂只有一层,式样跟藏传佛教寺院类似,大门用正红色,上面装饰有“十相自在过门咒”图案,两侧的门框绘有吉祥八宝的图案。门框顶上绘有寿桃、梅花、青松、牡丹等绘画,房顶的椽梁绘有祥云图案等,彩色艳丽、棱角分明。策墨林·阿旺慈成活佛纪念亭为六角斗拱翘角式建筑,离地面有三层台阶,六根柱子平均分布在等边六边形的六个角上撑起了整个亭子,纪念亭上面部分为两层,底下一层跟柱子对接,正面和背面形成正对门,门上写着“策墨林·阿旺慈成纪念亭”,上面一层设计镂空窗格与顶相接,两层顶上都用橙色的琉璃瓦铺缀,十二个翘脚和六个面的内顶、椽子都绘有五彩祥云等图案,色彩丰富,层次鲜明。 里面立着一个高约两米、宽约90 厘米的石碑,石碑正面刻有汉字版的阿旺慈成生平和社会贡献,背面是藏文版。

四是多元饮食文化。当地饮食文化受农耕文化和附近民族文化的影响,与牧区多有差异。因种植小麦,当地喜食面食,且以小麦面食为主,主要有手擀面、面片、浆水面,或食炒菜米饭;早餐以馍馍和牛奶为主,主要有小麦面、豆面、或其他粗粮做成的烫面油饼、蒸花卷、蒸馒头,喜食腊肉(猪肉)、鸡肉、牛羊肉和鱼。 除了主食之外,特色饮食还有手抓羊肉、暖锅、搅团、麦索、琼锅、油饼、凉拌蕨菜、凉拌鹿角菜等,酥油糌粑吃得较少。 藏族喜欢饮酒,当地自酿的青稞酒,是平时茶余饭后的佳饮,也是待客交友的必需品。

五是多彩服饰文化。 村民平时着装为现代常服,只有在节日或有庆典、演出的时候才穿民族服饰。藏族的女性服饰头饰由三根黑色的长辫子组成而得名“三格毛服饰”,正红色的帽子上系着三根“大辫子”,发辫上佩挂银制饰品,饰品刻有寓意吉祥的图案;衣服为红色、蓝色或粉色为底色的彩缎制成的长裙,上身套着花色大衣襟小马甲,给人色彩亮丽的感觉。 男子服饰用布、呢料制成,衣服样式与草原牧民的服装类似,上身着白色或花色锦缎高领底衫,左侧衣襟偏大用盘扣系在身子右侧,皆用彩色锦缎包边;外套灰色、青色或者暗红色过膝藏袍,藏袍皆用锦缎包边约5 厘米,锦缎上面绣花朵或者其他吉祥的图案。 卓尼藏族服饰在2011 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 精神文化

第一,传统宗教文化。村民的信仰有藏传佛教、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藏族几乎全民信仰藏传佛教,下达勿村民小组建有经堂,用于节日祭祀时的宗教信仰仪式需求,在传统节日或佛祖寿诞时,在附近的寺院进行礼佛活动。 这里的民众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在水边建有水神庙,在山上建有山神庙,村民有祭水神、山神的祭祀仪式,在经堂侧墙上面有一幅和谐共生关系的“和祥四瑞图”,充分体现了村民们崇尚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理念。

第二,民族语言文字。 卓尼藏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因藏巴哇地区的藏族族源多为吐蕃后裔,语言接近康藏方言,清浊对立,声调作用明显,前后置字和上下加字大部脱落,口语中带有许多古藏语词汇。 库区藏族日常用语为藏语,也用当地汉语方言,藏语一般用于本民族之间的日常交流,汉语一般用于跟外界交流或者人多时相互交流。 当地使用的文字有藏文和汉文两种, 在日常建筑或展览品说明上一般使用藏文和汉文两种文字的标识。

第三,历史文化。其一,农耕区藏文化。据当地人讲述,九甸峡藏巴哇地区的藏族来源于西藏后藏地区,他们的祖先在吐蕃时期或较后期随军从后藏迁徙到此地,在唐末宋初兴起的青唐吐蕃驻守于县境东部的懂戳后裔留居的戍边军士部落, 后在洮河沿岸繁衍生息至今, 后来藏巴哇地区的藏族归卓尼杨土司、会川赵土司和岷州马土司管辖,他们自称为“蕃”,语言属于卫藏方言。[1]库区行政村下辖的村民小组都修建了文化广场, 尤其达吾道的藏文化主题广场具有鲜明的藏文化特色。 广场总面积1000 平方米,广场设有两层,下面一层由“策墨林阿旺慈成纪念亭”、白塔建筑群、健身设备和广场构成;上面一层是村民小组议事的办公室和广场,旁边是经堂。其二,策墨林活佛纪念地。洮河沿岸的纳儿村山水灵秀,出生于此的策墨林活佛在涉藏地区有着极高的声望, 对安多地区的藏文化发展有重要的引领意义。 策墨林活佛是清朝西藏有摄政资格的四大林活佛之一,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系统,驻于拉萨策墨林(崇寿寺)。 在西藏任职期间重视民生,为当时西藏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在中国与尼泊尔发生的廓尔喀战争中坚决主张抵抗,并解决了战争中的遗留问题;赴京参与了乾隆皇帝七十大寿的举办工作,加强了西藏与中央及班禅系统的联系;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奔赴藏、汉、蒙古、满族等地区,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维护了民族团结,在藏族历史上和藏族群众心目中留下了不凡地位。 1791 年一世策墨林·阿旺慈成圆寂于色拉寺,家族将其骨灰迎回故乡卓尼县洮砚乡纳儿村下达勿安置,在“磨那石”洮河南岸建成了“策墨林墓地”。 该墓地遗址位于下达勿村北一公里处,是当地、外地藏族群众和佛教信徒虔诚膜拜之胜地,环境清幽,树木蓊郁,东南面有一条小溪从山间缓淌而来,身临其境能给人无比厚重的历史感。

第四,洮砚文化。 洮砚是中国四大名砚①之一,全称洮河石砚和洮河砚,因石材所产地在历史上归洮州管辖,石料产自洮河沿岸的石崖,因此称为洮砚。洮砚的制作对石料的要求较高,目前主要产地有卓尼县的喇嘛崖、水泉湾、阳坡崖和岷县的纳纳沟、板达沟等地,在所有产地的石料当中,以九甸峡库区喇嘛崖老坑的石料当为上乘。 洮砚石材色彩丰富,文人墨客根据产地颜色的不同给予了美称—— “鸭头绿”“柳叶青”“羊肝红”“阴阳石”等。洮砚的雕刻方法主要有浮雕、透雕和铭文雕刻,以前用手工,现多用手工和数控结合雕刻。 洮砚的制作一般视石料的形状而设计形状和图案,尽可能地保持原石料的自然形态,减少浪费,除自然形态外,还有一些椭圆形、梨形等;洮砚的雕刻图案丰富,大都以传统文化中寓意吉祥、长寿等为主要题材,如松鹤延年、福荣有余,也有梅兰竹菊四君子,莲花荷叶的造型和生产工具尤其是簸箕形态也颇为普遍。此外,洮砚制作中还有一些故事类的创作题材,如1997 年香港回归时甘肃省人民政府将以“龙的传人”为主题的“九九归一砚”献礼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既寓意欢迎龙的传人荣归故里,又寓意了砚台上的老者“林则徐”愿望成真的思想主题。洮砚自唐宋至今历史悠久,得到了许多文人名士的赞誉,纳儿村的下达勿村民小组和丁尕村民小组大部分村民都会洮砚雕刻技艺,2008 年,洮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3—4)。

图3 洮砚石艺术品加工

图4 洮砚成品

第五,莎姆舞。莎姆舞是一种以巴郎鼓为舞蹈器具并融说、唱为一体的舞蹈,“莎”是藏语宽大广阔之意, “姆”是欢聚或相聚之意, 莎姆舞就是在大广场跳舞欢庆之意,是库区达吾道村特有的年俗。[2]莎姆舞的主要道具是“巴东”, 也被称为巴东鼓舞,巴东鼓用羊皮制作而成,光看形状,形似放大了数倍的民间小孩儿玩具巴郎鼓,部分巴东鼓鼓面上装饰有吉祥八宝图、太极八卦图等图案。 因莎姆舞在当地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起源与古羌人的原始祭祀和吐蕃宗教的法舞有密切关系。 莎姆舞舞步庄重含蓄;唱词朴实且富有哲理,种类有库加(祭祀神舞)及柔(长调)、尼给刀羊(神剑舞)、春芽撒(卓舞)、沙艾(种子舞)、主如么(龙舞)、鲁莎知(歌词问答),唱词内容可因场合而变,包括生产生活、宇宙万物、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神话传说等。自大年初二始,在广场中间燃起一堆篝火,几十名英武的藏族男子(或者女子队伍)围绕着篝火跳起莎姆舞,直到正月十七才谢将。 在节庆通过跳莎姆舞这种庄严肃穆的舞蹈祭祀、祭山神、祈福,还可以娱人娱神,联络不同村子村民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莎姆舞文化(见图5)。

图5 九甸峡水库沿岸的莎姆舞表演

(三)制度文化

首先是村落组织。 受农耕文化和山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库区藏族村落以半封闭地理环境而形成自然村,且每个自然村有“主姓”家族,通俗来讲,自然村的形成是以传统地缘、血缘、亲缘构成的村落组织,进而形成了即使属于同一个行政村, 不同村民小组有不同的村落文化。库区村落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民族村落组织以血缘宗族观念、乡规民约、宗教信仰等形式存在, 传统组织形态和组织制度文化在村落里有大事商议的时候同样发挥作用。

表1 九甸峡库区旅游资源的归类、调查及旅游价值分析表

其次是节庆文化。村民最重视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春节。当地春节习俗结合了藏族礼佛等仪式,在农历正月初一,家家“煨桑”,去寺院或在自家佛龛前点酥油灯烧香礼佛,敬供点心、水果、青稞酒等贡品,男女老少着民族服饰或新衣,长辈、晚辈互相拜年祝福,从大年初二开始,跳莎姆舞祈福、娱乐,有些村民小组有耍社火活动,当地村民还会参与寺院举行的毛兰木大法会、插箭节等。 藏历新年和春节一样在纳儿村备受重视,当藏历新年和春节重合时,节日的气氛格外浓烈。 此外,劳动节、四月八、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都是村民们必过的节日。

二、九甸峡库区旅游资源分类及旅游价值评估

九甸峡库区旅游资源丰富,库区旅游资源多为地文景观,藏族村落旅游资源多为人文资源,两者构成了九甸峡库区旅游资源的整体。 依据TC210(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7 年12 月29 日发布,2018 年7 月1 日起实施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号GB/T 18972—2017)国家标准,将九甸峡库区文化旅游资源归类如下:

续表:

九甸峡库区旅游资源丰富,共归纳为8 个主类,16 个亚类,46 个基本类型。 地文景观、水域景观、历史遗迹、人文活动等八个主类都有相对应的资源,且拥有不同的旅游资源要素价值,开发潜力巨大。 相关部门③通过修建基础设施、推广旅游品牌等方式,对九甸峡库区的地文景观、水域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购物、人文活动旅游资源类进行了开发。

三、库区藏族村落文化旅游开发成效

库区村落藏族文化特色明显,是卓尼文化名片的具体发源地,在卓尼县文旅宣传和网络媒体的宣传之下,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在和库区旅游互动之下,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纳儿村成为特色文化开发载体

九甸峡库区的藏族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信仰真诚,村民文化素养高,村落景观、村民谈吐、信仰建筑、文化艺术无不体现着藏文化之美。 卓尼县近几年打造的洮砚、藏文化文化“大观园”,而洮砚乡纳儿村集两大核心文化的发源地及原产地于一身——巴郎鼓舞(莎姆舞)和洮砚制作技艺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卓尼藏族服饰是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服饰也是纳儿村藏民族的传统服饰。 由卓尼县洮砚镇人民政府投资新建的甘南州卓尼县洮砚镇洮砚产业园建设项目已经启动,即将竣工,该产业园位置设在洮砚镇古树坪村洮河临岸,总建筑面积4349.63 平方米,包含洮砚文化展览馆、青少年学习体验基地、大师之家、产品展销中心和旅游接待中心等项目,配有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 该项目建成以后,将成为九甸峡库区最大的洮砚文化展示中心,为游客全方位展示洮砚文化。 九甸峡库区的文化旅游开发,已将洮砚乡纳儿村发展成为藏文化、洮砚文化的特色文化载体。

(二)旅游开发成为助推九甸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九甸峡库区民族村落以独特的山水景观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吸引了一部分游客, 大概分为游览观光型、休闲垂钓型和科研考察型游客,大都来自于附近县区,通过朋友介绍等各种渠道,带家人和朋友到九甸峡库区旅游观光和休闲垂钓,或是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的教授学者、高校学生,对九甸峡水利枢纽的科学价值、对藏巴哇地区的藏族历史文化、洮砚文化及洮岷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有研究兴趣的科研人员, 他们对九甸峡库区美景和纳儿村民族文化有浓厚兴趣, 体验当地农家生活,品尝特色野生菜品。 还会购买带走当地村民的洮砚及附属艺术品和合作社养殖的水产鱼类、山珍野菜,形成了基本趋于固定的“老”游客群。据调研问卷统计,如图6 所示,有27%的村民表示有农副产品被游客购买的情况。纳儿村的旅游开发,促进了当地洮砚、渔业和农副产品的销售,加快了老百姓生活富裕、产业兴旺的步伐,成为助推九甸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此外,在九甸峡旅游开发中,一切开发以人与生态和谐的自然美为前提,美化了库区环境,优化了村落景观布置,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图6 纳儿村农副产品被游客购买情况④

(三) 旅游开发成为促进当地社会和谐的抓手

九甸峡库区村落文化旅游开发, 优化了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硬化、路灯亮化、乡村绿化美化等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家书屋、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长廊的建设,使村落公共文化设施完善,满足了村民的日常文化需要,提高了村民文化素养;村约村规的设定,规范人们行为,促进了村民自身的和谐发展。 村落文化旅游开发以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了外地游客, 增加了民族村落内部与外界的人际交往交流途径。 在保护九甸峡库区环境的基础上发展文旅产业, 利用库区青山绿水发展经济;旅游开发中服从政府统一规划,积极参与文化展演和旅游经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民族村落文化旅游开发,成为促进九甸峡库区民族村落社会和谐的新抓手。

(四)旅游开发形成了九甸峡库区文化交流的纽带

九甸峡库区纳儿村是集库区工业文化、山水文化、藏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洮砚文化、农耕文化、采集文化、渔猎文化于一体的传统民族村落,文化基础深厚,文化类型丰富多样,村民信仰虔诚、文化素养高。村落景观、建筑院落、民风民俗等无不体现着藏文化之美。纳儿村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了附近县、区乃至全省的各民族游客,尤其是洮砚雕刻的静美和节庆时期莎姆舞表演的动美,吸引了一大批洮砚爱好者和藏文化研究学者纷至沓来,这种以特色文化为焦点的互动增加了黄河上游各民族的交往交流。民族村落文化旅游开发,充分发挥了旅游的文化交流功能,将库区及民族村落的特色文化展示给游客,成为九甸峡库区丰富文化的“集散地”,是黄河上游库区水电工业文化、民族文化等各种文化互动交流的纽带,这种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团结的情感和精神上的认同。

四、九甸峡库区纳儿村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九甸峡库区旅游资源丰富、类别齐全,结合民族村落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拓展民族文化体验内容和游乐体验内容,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并进一步构建完备、连续的文化体验系统,可以打造品牌优势突出、体验内容丰富、配套服务完善的九甸峡库区民族村落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通过调研发现,还存在着一些基础性问题。

(一)旅游开发加速了库区民族村落文化的文化变迁

库区民族村落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水库建设具有重构性,加之社会经济发展,导致库区民族村落文化变迁的动因复杂,而库区民族村落的旅游开发,进一步加速了民族村落文化变迁。首先,库区的旅游开发,使库区民族村落从居住环境,到生产生活方式的文化发生变迁;其次,旅游开发使库区民族村落的生产方式和物质文化发生了外延的变化, 同时也引导人们的生活观念、 信仰文化和节庆仪式发生变化;第三,随着库区民族村落的旅游开发,旅游公司、文旅局和政府的介入,在传统村落管理的基础上,叠加了一系列旅游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制度规章,改变了以往民族村落的组织制度,传统的农牧型社会形态变成了农牧社会形态与旅游服务社会形态兼具的社会形态,传统民族村落的制度文化也发生变迁。

(二)库区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进程滞后

从2012 年始至今,卓尼县文旅局、原卓尼县扶贫办公室多次规划九甸峡库区的旅游开发项目,但最终该项目仅修建了部分观景台、停车场、旅游厕所(关闭状态)、栈道等小部分基础设施,并建有1 处农家乐,其他各种旅游开发项目都因多种因素使得项目开发断断续续,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持续性规划,使得九甸峡库区乡村旅游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 2021 年始,卓尼县计划将达吾道(上、下达勿村民小组)加入“一十百千万”旅游专业村建设项目,以招商引资形式实施建设,初步计划在下达勿村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道路硬化、旅游步道铺装、观景平台、旅游卫生间、景观指引标识、路灯、休闲座椅、垃圾箱、绿化及植物配选;同时将打造藏家风情体验区,承载观光、朝觐、藏家风情体验、餐饮休闲、文化娱乐、特色住宿等功能业态。 主要规划内容包括策墨林活佛纪念亭纪念馆、文化广场(巴浪鼓舞非遗表演)、藏家风情客栈(餐饮、住宿、休闲)、手工作坊、游船码头、采摘园等,项目估算总投资3000 万元。 村民也有积极参与旅游经营的意愿。

但是,截至目前,十几所农家乐、1 个文化广场、路灯、藏文化广场等项目已完工,验项目手工作坊、游船码头等项目未见有具体的施工,如图7 所示,通过问卷统计发现有19%的村民参与了旅游经营,但总体上发现参与旅游经营的村民收入占比较低。 虽然目前整体旅游收入过少,但仍有91%的村民愿意在有资金扶持的情况下参与旅游经营。 九甸峡库区的旅游开发正处于设计和初步建设阶段。

图7 村民参与旅游经营情况

总体来说,九甸峡库区的旅游开发项目开发断断续续,始终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库区村落文化也为充分发挥价值,未达到旅游开发的预期效果。

(三)库区村落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需求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开发的第一实施项目,旅游交通运输设施、游客接待中心、旅游休憩点、游客接待宾馆、娱乐环境设施、旅游餐饮购物设施等,都是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 九甸峡库区民族村落,在上一期的精准扶贫项目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中,农(渔)家乐、文化交流广场等项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但是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卫生间、景观指引标识、休闲座椅等设施仍是乡村振兴实施中迫在眉睫的建设项目;旅游道路由于雨水和地质原因造成了严重损坏,迟迟未得到修理,因此道路硬化、旅游步道铺装、文化体验中心等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开发机制协调程度欠佳,民族文化优势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自2015 年始,卓尼县旅游局已进行了九甸峡库区旅游开发项目的招标工作,卓尼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九甸峡库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编制有关工作的通知中, 也提出要充分发掘九甸峡库区文化旅游资源,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洮砚开发和库区景区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工作。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和相关工作部门都在努力推进九甸峡库区民族村落文化的旅游开发工作。 但在后面的实施过程中,因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等方面的原因,与甘肃电投九甸峡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双方协议未达成,致使有些项目搁浅。

政府部门和九甸峡库区企业没有协调好开发机制, 导致九甸峡库区民族村落文化旅游开发进度缓慢。 水库开发企业在承担水电开发责任的同时,也应该与地方文旅部门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负担起库区地方发展的责任,在不损害库区生态环境和污染水源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负起库区村落的发展责任,为库区发展担一己之责。

(五)民族文化品牌影响力亟待扩大,客源市场亟待拓展

九甸峡库区景色宁静、闲散,藏族村落的景观和文化处在静谧的环境中尤显其倔强而独立的个性,而为此美景跋涉而来的游客,也显现出了闲散、自由的特点。库区游客以私家车自驾游、家庭游、科研游、文化游类型为主,游客主要来源于附近县区居民、附近省市的科研人员以及部分洮砚文化爱好者,他们到库区旅游的时间短、时间自由,无法在“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形成规模旅游,当地能达到的旅游收入也有限。 因此,在九甸峡库区民族村落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实施的同时,客源地市场的拓展和旅游品牌的宣传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黄河上游库区民族村落文化的旅游开发原则

库区民族村落文化受库区水电开发的影响较大, 民族村落文化旅游开发与库区旅游开发的双向互动关系十分明显,在库区生态的影响下形成了复合的文化类型,因此,在旅游开发中要首先尊重库区民族村落文化特性,秉持民族村落文化开发和库区旅游开发双向互动开发原则、民族村落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原则、开放性思维原则、经济效益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重等原则。

(一)民族村落文化与库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双向互动原则

库区民族村落文化的形成受库区水电开发的影响较大。 一方面, 村落景观的形成受水库建设影响较大。 例如,由于九甸峡的水电开发,原有的河谷村落文化景观消失,洮砚的采石老坑被淹没;因水库建设需要,原库区1035 户4724 口人被外迁安置,将约47%人口搬迁到酒泉广至乡,库区人口大量减少;水库建设淹没了原来村落的宗教文物,因此导致藏族村落的文化结构也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库区民族村落与水库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九甸峡的建设对库区的地质环境、水质、水生生物和库区陆地生物、水文水温、库区气候都有着较大影响,水库建成后,库区村落逐渐适应依赖于水库形成的生态环境、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将原来的的生产生活方式调适为适应库区环境生存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在实践过程中保护水库环境和生态,与水库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

因此,介于库区民族村落与水库双向互动明显的关系,库区民族村落文化旅游开发要秉持库区村落文化旅游开发与水库旅游开发双向互动的原则,在旅游产品的规划和设置上,将民族文化体验项目和水库体验项目相融合,民族文化景观与水库景观相融合,尊重民族村落与水库的双向互动关系,让游客看到“一方水土(水库)养一方人”的库区村落文化展现。

(二)民族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原则

在旅游市场打开后,旅游目的地封闭、保守的环境也被完全打破,旅游者的介入影响了传统民族村落的方方面面, 旅游带来的经济收入提高与少数民族对自己文化保守观念使得少数民族产生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们想通过旅游开发来提高收入达到生活富裕,也愿意通过文化旅游展演来提高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以达到本民族文化复兴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旅游开发过程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改变,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再难保持原样。这种冲突和矛盾使得库区民族村落的旅游开发不能像一般景区的文化旅游开发那么简单。 因此,保护性开发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一种思路。 保护性原则下的库区民族村落文化旅游开发是指将库区民族村落文化的生活习俗、道德观念、宗教信仰仪式、文学艺术、建筑文化、生态文化、自然环境等视为一个整体,考虑每一个子系统对整体村落文化的作用,开发形式和展现形式的转变尽可能少的影响民族文化的传统功能和内涵,避免过度的商业化、形式化和舞台化,把民族文化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又能将民族文化以新的形式和方式得到展示和弘扬,达到库区民族村落文化复兴的目的。

(三)产品开发与经营理念的开放性思维原则

旅游经济是开放性经济,旅游文化也是开放性文化,开放性思维原则是旅游业发展必须秉持的原则之一。 库区民族村落的旅游开发就是将库区村落对外完全开放的发展过程,因此,必须打破库区民族村落固守的、传统的封闭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观念,在旅游开发、经营管理中秉持开放性思维原则:在旅游开发主体方面,村民要改变传统固定思维定式和狭隘的眼界,以长远发展思路积极配合政府规划安排,引进外资和专业的旅游开发企业;在旅游交往中,村民应积极对外开放,从心理上、行为上接纳游客,满足游客需要,服务游客;在旅游经营中,学习先进地区的旅游经营理念和经验,与当地的发展特色相融合。只有运用好开放性思维,才能更好的经营库区民族村落的文化旅游产业。

(四)秉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原则

库区民族村落的文化旅游开发,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方面的成效显而易见:库区民族村落旅游开发,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带动了乡村养殖业、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乡村生活富裕,取得了经济效益;库区民族村落的旅游开发,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建设,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得了社会效益;旅游业属于无烟产业,库区民族村落旅游开发,是将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过程中,对库区生态和库区生态文化的保护与建设发挥了生态效益。库区民族村落文化旅游开发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是对“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⑤的良好实践,也是库区民族村落旅游开发长远发展的原则。

(五)经营管理的责、权、利平衡原则

旅游开发中为了库区的生态保护和长远发展,要明确其中责、权、利的主体:责的主体,即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责任的承担者;权的主体,即库区民族村落文化旅游资源的拥有者;利的主体,即库区民族村落文化旅游开发的获益者。 第一,在库区民族村落文化的旅游开发中,介于库区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成本方面的考量,“政府主导开发+村民参与”的类型是水库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库区少数民族对水库资源拥有一定的保护责任和管理权,库区河长(分段管理库区河道的人员)基本都属于附近村民,因此政府在开发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划定库区文化资源和库区生态保护的主体责任,采取政府担责、村民负责的责任规划;第二,黄河上游库区生态关系整个流域的生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民族村落文化是库区旅游开发的重点,村民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是库区民族村落文化开发的主要承担人,因此民族村落文化所有权应属于当地村民;第三,很多旅游开发先例中都出现过较为普遍的以民族村落文化为资源发展的旅游业,面对无法真正给村民带来利益,就业机会、旅游收入的利益分配不当等问题,在库区旅游开发中,应从库区村民的角度出发,明确、平衡库区旅游开发的受益者。 因此,在库区民族村落文化的旅游开发中,责、权、利不可失衡,应该明确库区生态保护的主要责任人,库区民族村落文化的所有人,及库区民族村落文化的利益获得者,只有责、权、利三者平衡,才有益于库区文旅产业的长远发展。

结 语

库区民族村落文化旅游开发,引进“外资+农牧民主体参与”的经营方式,完善和改革了农村的传统经营制度,走的是共同富裕之路;带动农村其他产业兴盛,深化了库区民族村落的供给侧结构改革,走的是质量兴农之路;提升了民族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文化的影响力和宣传力,促进了文化复兴,走的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库区民族村落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走的是绿色发展之路。 黄河上游库区民族村落文化的旅游开发,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都大有裨益。第一,库区民族村落的文化旅游开发,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开发和推广,可以有效促进实现民族文化自信。 第二,黄河上游库区民族村落文化的旅游开发,是黄河上游在实践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优良途径,可以有效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第三,黄河上游库区民族村落文化的旅游开发,是对黄河上游少数民族在农耕文明中勤劳质朴、敬重自然的民族精神的继承,大大增强了各民族的“家人”意识、中华民族的血脉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和例证,有助于中华民族共有家园的建设。 将黄河上游民族文化纳入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对民族村落文化在库区旅游开发中如何发挥功能的一种探索,更是在旅游开发背景下民族村落文化如何寻求新的传承与保护路径的一种探索,对促进黄河上游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传承和保护,促进库区民族村落乡村振兴建设,实现库区高质量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砚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采用甘肃的洮河石、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制作的砚台,被分别称作洮砚、端砚、歙砚,史书将洮砚、端砚、歙砚称作三大名砚,清末,又将河南洛阳的澄泥砚与洮、端、歙,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砚。

②主要按GB/T 18972—2017 标准的“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及“附加值”三个项目进行评估。

③参与九甸峡库区旅游开发和建设的相关部门有卓尼县文旅局、洮砚乡政府、乡村振兴局等。

④本论文运用到的统计数据,均为田野资料统计所得。

⑤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猜你喜欢

库区村落民族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我们的民族
湖南省大中型水库库区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以皂市水库为例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丹江口库区旧石器考古调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