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对精神分裂症治疗研究进展

2022-02-15

大医生 2022年23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症状疾病

孙 鹏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部,山东淄博 255100)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重性精神类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大脑结构、遗传、后天环境、妊娠问题密切相关,上述因素能共同激发疾病的发展。全球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人数超过2 300 万,而精神分裂症终身患病率在3.8~8.4%[1]。有研究报道显示,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高达13%[2]。我国数据显示,精神分裂症城市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精神分裂症终身患病率不断增加[3]。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于15~55 岁,男女发病占比大致相似,但是男性患者发病时间早于女性。而多项研究随访显示,女性患者预后优于男性[4],而该类患者以发病特点为缓慢起病和亚急性起病,疾病类型分为单纯型、偏执型、儿童型、青春期型、残留型以及未分化型等,患者存在多种临床表现,并且十分复杂,包括各类症状的综合征,比如行为障碍、情感障碍、感知觉障碍及思维障碍等,同时还伴有精神活动不协调的情况,部分患者还伴有大脑结构细微变化,造成神经功能缺陷,而对于该类疾病早期进行治疗较为重要,能改善患者预后、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因此,本研究对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对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方式进行分析,综述如下。

1 精神分裂症概述

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中属于一种慢性疾病,该疾病的病因未明,以症状各异的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同时还涉及人体行为、情感、思维及感知等方面障碍,多数患者意识清晰,但是在进展过程中常常存在认知功能损伤。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呈现恶化和加重情况。有部分患者经过药物治疗措施、心理干预后痊愈。因此,对于该类患者来说治疗较为重要。

2 治疗方式

临床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机制研究尚未明确,具有多种特点,比如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发病过程缓慢、病程迁延等,并且对社会的危害较大,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因此,如何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促进患者早期回归社会是精神分裂症的防治重点。临床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西医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容易产生较多不良反应,而不良反应的发生易对患者服药的依从性造成一定影响。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社会功能成为评估患者治疗康复效果和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为了保证患者能够最大限度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早期治疗较为重要,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使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并且能够规避各自的劣势,提高临床疗效。临床研究显示,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和其他疾病相同,在治疗过程中重视整体观[5]。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对于不同病情时期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比如当患者疾病处于急性期阶段时,选择西医治疗为主、中医治疗为辅;而在疾病巩固治疗时,需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在疾病处于维持治疗期时,以中医治疗为主、西医治疗为辅,同时与相关康复措施以及心理治疗进行配合。对于验方、单方、非药物疗法治疗,具有取材容易、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并且对于个别病例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但临床发现,临床对于其规律尚未充分掌握,故无法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中。此外,中医药对于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比如粒细胞减少、椎体外系反应等。

3 中医辨证分型

对于精神分裂症来说,中医辨证的分型十分复杂,临床一般选择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我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所制定的辨证分型标准包括6 种类型:①阴虚火旺型;②阳虚亏损型;③气滞血瘀性;④痰湿内阻型;⑤痰火内扰型;⑥阳虚亏损型。临床对于该疾病的辨证分型一般围绕火、瘀、痰、气等,其中瘀和痰占据比例较大。而根据以往文献资料显示,采用中药和西医进行联合治疗的方式,和单独中药或单独西医治疗相比,更具有优势[6]。

4 精神分裂症的常规治疗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临床一般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研究发现,临床所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症状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对于阳性症状患者可以采用奥氮平,而对于阴性症状患者可以采用阿立哌唑,阿立哌唑尽管用药起效慢,但是后期的不良反应少,患者能正常工作生活。奥氮平起始量是10 mg/d,阿立哌唑起始量也是10 mg/d,均每日一次用药。医学研究显示,阿立哌唑为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对患者神经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7],通过对患者血清素1A 受体与多巴胺D2 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从而产生抗精神分裂症作用,但对于认知损伤和阴性症状的疗效尚无明确方法,临床对于阴性症状效果良好的药物以舒必利为主。

5 分期治疗

对于该疾病,可以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自身的不同临床特点,分为3 种类型。①狂证:主要是以阳性病状为主,患者的病期短、多数患者为急性期,患者的精神混乱[8];②癫证:以阴性症状为主,也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表现,该疾病的发生频率和阳性症状相比显著增加,主要表现为人体精神功能缺损[9];③混合型:存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者,为紧张型精神分裂症[10]。

5.1 狂证治疗 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根据患者自身的不同类型实施辨证论治,治疗以调畅气血、疏肝理肺为主。给予患者加味龙胆泻肝汤和氯丙嗪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治愈率,该药方具有渗利湿热、泻肝胆实火等功效,对于该疾病具有显著疗效[11]。

5.2 癫证治疗 给予患者补心汤加减治疗,其中包含茯苓、黄芪、麦冬、生地、川芎、当归、甘草、五味子、石菖蒲,同时将上述中药配以西药治疗,效果显著[12]。

5.3 混合型治疗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木僵、肌强直等症状,需要采用安神定志法、益气养心法进行治疗,采用I 号方,其中包含山药、远志、生地、石菖蒲、五味子、生甘草、麦冬等,再联合西药氯氮平治疗,取得显著疗效[11-12]。

6 实验研究

临床有较多相关研究。如刘爱红等[13]选取70例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35 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结果证明,对于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相关症状,并缓解其睡眠障碍,治疗效果显著。李萍等[14]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2 例患者实施利培酮片治疗,研究组52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解郁安神汤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利培酮联合安神汤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等优势,能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而李海霞[15]选取106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疗法,给予患者齐拉西酮,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安神汤。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张德龙等[16]选取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 例患者采取米氮平片治疗,观察组30 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逍遥散配合治疗。由此证明,对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采取逍遥散配合米氮平片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降低患者自身抑郁和焦虑情绪,还能提高患者康复疗效,改善预后。

7 治疗存在的不足

采用中药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相关治疗工作,将中医辨证论治作为基础,具有多种特点,比如专人专方、药味十分丰富、具有较强针对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等。而通过将中药与抗精神病类药物进行联合应用,不仅能够使抗精神病类药物剂量得以降低,同时能够提高治疗安全性,将患者治疗依从性得以提高,并且能够使抗精神病的药物的效果得以提高,特别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中药在治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17],包括①中药治疗的效果十分缓慢,对于急性期患者而言,患者出现服药困难等情况;②中医辨证治疗难以实现统一化,并且用药较为分散,尚无确切的治疗方剂,与西医治疗进行比较,发现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难以在临床广泛普及[18];③在临床研究报道中,经过对疗效的观察,对于相关机制方面尚无明显定论。

8 干预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干预措施,也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例如:①待患者入院以后,需要和患者进行相关沟通,同时需要分析每位患者自身心理状态,根据不同心理状态调整其心理,并采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给予患者正面鼓励,同时为其讲解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使其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病情,使其能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给予患者一个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并将室内温湿度调整适宜,即湿度50%~60%、温度18~22 ℃,在实施各项护理时,应充分保护患者隐私,必要情况下用屏风进行遮挡。术中以及术后根据患者喜好播放轻柔的音乐,使其能够转移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和减轻疼痛感。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病房内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每日夜间注意巡视,从而防止患者发生意外情况。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行为进行控制,预防导致患者引起情绪激动、抑郁等相关不良的情绪,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观察[19]。②开展座谈会相关模式,对于每位患者自身的思想动态有效了解,更新医院内的宣传栏,同时需要指导每位患者进行训练及健康教育等,引导每位患者在集体各项活动中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定位,增强患者自身的社会能力。在患者住院期间需要对于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直至患者恢复意识,术后需要对患者饮食进行管理和干预。加强饮食运动指导,通过为患者制订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叮嘱其在饮食方面以维生素、膳食纤维饮食为主,并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使自身能量需要和营养物质得以补充。鼓励患者进行体育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而患者家属则负责监督,使患者能完成训练。③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精神分裂症方面的健康宣教,需要告知患者自身的病情,对于精神分裂症各个方面的事项进行讲解,同时还可以对患者进行活动方面和用药方面的指导,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同时,对于医嘱方面需要严格执行,与患者家属进行护理配合,能提高患者自身的康复速度。家属健康宣教主要体现在亲情支持方面,可指导家属给予患者鼓励,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9 心理干预

有研究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身的不良情绪与多种因素相关[20],例如治疗效果、疾病性质等。患者经过急性期治疗,临床症状改善,进入恢复期,患者由于残留症状常常发生烦躁不安情况,对今后生活产生迷茫、担忧情况,从而引起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医务人员在对该类患者采取治疗前,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方面的干预。在对患者采取治疗之前,护理人员可以给予患者及家属讲解精神分裂症的注意事项、疾病各方面知识等。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了解患者内心情绪,鼓励患者对内心感受进行表达,对于心理压力进行缓解。部分研究人员认为,为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在进行干预的全部过程中,需要给予每位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21]。

10 问题和展望

精神分裂症为临床精神疾病,该疾病在临床具有极高发病率和复发率,精神分裂症不良的预后能够对社会、家人及患者自身均造成较大的影响。研究显示,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多种多样[22],比如特殊的思维、情感、知觉及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同时伴有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情况,主要以阴性症状、阳性症状、认知功能缺损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阳性症状主要以幻觉、妄想、精神性兴奋等作为临床表现,而阴性症状主要以思维贫乏、意志缺乏、情感淡漠等作为临床表现;而认知功能缺损主要以执行功能和工作记忆能力受损作为临床表现。随着生物学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该疾病的认知有了深入的了解,但并没有重大的突破[23]。

研究显示,对于该疾病患者实施中西医治疗,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较少[24]。中西医联合治疗的过程中,能将抗精神病药物用量显著减少,将患者服药方面的依从性和疗效显著提高,预防复发情况,利于患者康复。但是目前临床对于针灸治疗方式研究较少,需要深入研究,但针灸治疗该疾病非常有限,主要是由于针灸的现代药理机制尚未明确,有待今后开展实验和临床研究,从多角度及多方面研究精神分裂症采用中西药治疗的新思路。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症状疾病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