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的综合防治

2022-02-15

山东畜牧兽医 2022年12期
关键词:患牛牛群养殖业

李 雨

(江苏省睢宁县畜牧兽医技术指导站,江苏 睢宁 221200)

随着牛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饲养密度的增加、跨地区运调和饲养水平的问题等,导致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给养殖者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牛支原体肺炎在牛养殖业当中流行十分广泛,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本病主要导致患病牛只出现肺炎、乳腺炎、角膜炎、关节炎以及生殖系统炎症等,诱发患牛的多种病症,本病主要是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引发的疾病,非常容易与其他致病菌发生混合或者继发性的感染,在临床上常与多杀氏巴氏杆菌、嗜血链球菌以及溶血性曼氏杆菌等发生混合性感染,给诊疗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饲养者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掌握本病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征,通过科学的防治手段,降低本病的危害程度,促进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 病原学及流行特点

1.1 病原学分析

本病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引发的一类传染性疾病,该致病原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小型微生物,没有细胞壁存在,外型多种多样,常见有球型、螺旋体形、杆状或者颗粒状等。本病原在体外培养时对营养物质的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加入 20 % 的动物血清才可正常生长,并且在固体以及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十分缓慢,一般情况下需要在浓度 5 % 的 CO2环境中培养5~7 d才可长出小菌落,菌落呈典型的“荷包蛋”样,经过瑞士染色后可呈现出淡紫色,经过吉姆萨染色后呈现出蓝色[1]。另外,该致病原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差,在 70 ℃ 的温度下作用1min或者在65 ℃ 的温度下作用2 min即可将其杀灭,使用普通的消毒制剂也可以快速令其灭活,但在低温环境下,该病原能够存活较长的时间,在 -20 ℃ 的环境下能够保存半年,甚至更长时间。

1.2 流行特点

本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并且潜伏期的长短视感染牛只的体质或者年龄差异而不同,潜伏期在1~14 d不等。任何品种或者年龄段的牛只均可以感染本病,特别是对 1周龄以内犊牛的危害性更强,可造成犊牛较高的传染率、发病率和致死率。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蚊虫叮咬或者损伤的皮肤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交配传播,养殖场中一旦发生疫病感染,而没有及时的诊疗、防控、净化,则非常容易导致牛场内的牛只发生反复性感染[2]。由于不同品种的牛只对于本病的抵抗力不同,在发生感染后的死亡率也不同。

2 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

2.1 临床症状

患牛发病初期体温可升高到 42 ℃ 以上,同时出现食欲降低,甚至废绝的情况,患牛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特别是在清晨和夜晚咳嗽加重。还有的患牛会发生继发性感染,出现腹泻,排水样稀便、血便等,有的患牛则会出现关节炎症,走路跛行,并伴有结膜炎症状,刚断奶的犊牛症状更为明显。

2.2 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的患牛可见其肺部和胸部的病变严重,在肺脏表面能够见到灰白色的坏死灶,随着病情的加重,肺部病变也更为严重,在肺尖叶、心叶和部分的隔叶的局部具有红色肉样病变,同时在肺叶的周围还弥散着明显的化脓点。病牛的肺部存在着十分广泛的干酪样坏死灶。胸膜与肋骨、肺脏等发生粘连,心包存在大量的黄色的澄清液体。急性发病的患牛还可见到肝脏和肾脏出现明显肿大,且表面存在较多的出血点,胆囊严重充血。

3 诊断

根据疾病的流行特点,患牛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可以对本病做出初步的诊断,若要进一步确诊,则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采集患牛或者疑似患牛的血液,进行分装、标记后送至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实验室进行肺炎支原体 ELISA检测,若检测结果呈现阳性则可初步确诊为牛肺炎支原体感染[3]。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提高饲养管理措施

(1)养殖人员应根据牛群不同的生长阶段科学合理的搭配饲粮,保证牛只的营养摄入充足、均衡,同时控制好圈舍的温度和湿度,防止牛群发生应激反应,导致自身的免疫能力降低,增加疫病感染的发生几率。(2)在日常养殖过程中还需注重清洁和消毒工作,制定符合本场养殖实际的清洁消毒策略,及时清除圈舍内的粪便、饲料残渣等污物,每周最少进行 2~3次彻底的消毒,可使用 2~3种不同的常用消毒制剂轮换使用消毒,避免耐药菌的出现,同时还可有效切断致病原的传播途径。(3)还需控制好牛舍等生长环境的温湿度,空气中湿度过大时可促进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滋生,而湿度过低则会刺激呼吸道黏膜,损伤黏膜免疫系统,增加牛只患病的几率。

4.2 做好引种管理工作

患病牛只和隐性感染的牛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养殖场应尽量保持“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本病的传入几率,同时养殖场还需根据实际的养殖情况合理安排牛群的结构,确保牛群健康的生长。确需进行对外引种的,需要提前做好动物疫病检验检疫工作,确保引进牛只健康无异常情况,待引入后还需进行30 d的隔离饲养,隔离期结束以后经兽医工作人员检查无传染性疫病或者其他疾病后,方可进行混养。此外,在运输牛群的过程中还需注意做好准备性的工作,给牛群提供充足的全价饲料和饮水,避免发生应激反应,影响牛群的健康情况。

4.3 治疗措施

对于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尚未出现特效治疗药物,在临床上主要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对症治疗措施,对于患病牛只及时进行隔离诊治[4],可使用泰勒菌素注射液,按照10 mg/kg体重的剂量进行肌肉注射治疗,用药 1次/d,连续用药3 d;或者按照 30 mg/kg体重的剂量,肌肉注射壮观霉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用药1次/d,连续用药3 d。对于食欲废绝的患牛,可使用10 % 的葡萄糖溶液300 ml + 氯化钠注射液200 ml + 10 ml的维生素C混合均匀后进行静脉滴注,连续用药3 d,可有较好的补液作用。

5 小结

综上所述,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可对牛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害,且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在日常养殖中饲养者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掌握本病的发生特点和诊断方法,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防控等措施,以降低该病所带来的危害,促进牛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患牛牛群养殖业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牛昏睡嗜血杆菌病与疥螨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与牛共眠
救治奶牛卧地不起症的一般步骤
牛瓣胃阻塞的中兽医疗法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牛前胃弛缓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