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尾寒羊品种发展问题与建议

2022-02-15许晓彤范敬常霍翠梅郝晴晴商爱国

山东畜牧兽医 2022年12期
关键词:保种场小尾寒羊保种

渠 珂,许晓彤,范敬常,霍翠梅,郝晴晴,商爱国*

(1.山东省济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济宁 272037;2.嘉祥县国家级小尾寒羊保种场,山东 嘉祥)

小尾寒羊闻名全国,温顺和善的品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一脉相承,具有较强的合群性,温顺、易管理、适应性强,对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质和饲料等变化都能通过体内调节,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多胎绵羊品种之一,被我国著名养羊学专家赵有璋称为“中华国宝”[1]。2006年的农业部最新公告中,小尾寒羊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据考证,小尾寒羊起源于宋朝中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迁移中原时,把蒙古羊带到黄河流域。近代,小尾寒羊最早产于山东省西南部、河南省东部和东北部、河北省南、皖北和苏北一带。在山东省内,小尾寒羊的中心产区主要分布在梁山、郓城、巨野、嘉祥、东平、汶上、鄄城等七个重点县[2]。由于气候环境、饲草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加上嘉祥县优越的生态条件和饲养者的精心选育,嘉祥县小尾寒羊孕育而生,逐渐形成了生长发育快、体格高大、繁殖能力强且舍饲为主、适宜分散饲养的农区优良绵羊品种。嘉祥县自 1980年被农业部正式批准为小尾寒羊品种资源保护区以来,经历多年的发展,小尾寒羊已成为嘉祥县优良的地方品种资源,也被山东省畜牧兽医局评定为“山东省十大畜禽地方品种名牌”。

1 外貌特点和性能分析

1.1 外貌特点

小尾寒羊全身被毛白色、异质,有少量干死毛,少数个体头部有色斑,按照被毛类型可分为裘皮型、细毛型和粗毛型三类[3]。小尾寒羊体形结构匀称,侧视略成正方形;鼻梁隆起,耳大下垂;短脂尾呈圆形,尾尖上翻,尾长不过飞节;胸部宽深,肋骨开张,背腰平直;体躯长,四肢高,健壮端正。公羊头大颈粗,有发达的螺旋形大角,角根粗硬;前驱发达,四肢粗壮,有悍威、善抵斗;母羊头小颈长,大都有角,形状不一,有镰刀状、鹿角状和姜牙状等,极少数无角[2]。

1.2 生产性能

生长发育快,3月龄公羔断奶体重 22 kg以上,母羔断奶体重20 kg以上;6月龄公羔38 kg以上,母羔 35 kg以上。产毛量适中,成年公羊剪毛量 4 kg以上,母羊 2 kg以上。羔皮皮板以大毛羔皮(30~60日龄宰杀剥取的毛皮)的品质最好,毛股紧实,长5.04 cm,粗7.79 mm,毛股弯曲数 3.2个。育肥性能潜力比较理想,6月龄小尾寒羊幼龄羊能够看到明显大理石纹状结构,躯干宽深,肌肉较为丰满[4]。可全年发情配种,发情不受季节时间限制,性成熟早(一般公羊在12月龄以上,母羊在8~12月龄时开始第一次配种较为合适)[5],而小尾寒羊的公母羊成熟精子和初次发情的时间均为 6月龄前后,多胎性稳定,繁殖率高。据王景元(1990)统计资料,小尾寒羊第 1~4胎的产羔率平均可达到265.16 %[6]。

1.3 改良方向

(1)小尾寒羊生产性能的区域性差异明显,繁殖力高、生长发育快、体格大的小尾寒羊大多分布在山东省内鲁西南地区。

(2)小尾寒羊的体型骨架大小与肌肉丰满程度不一致,四肢细长,但前胸肌不发达,体躯狭窄,肋骨开张不够,后躯肌肉并不饱满。

(3)肉色肉质方面,成年小尾寒羊的肉色偏白,且口感和风味不理想。

2 当前嘉祥县小尾寒羊养殖现状

近代以来,小尾寒羊养殖范围很广几乎已经遍布全国,在河南、安徽、内蒙古等省份均有养殖[7]。但纯种、大面积饲养的小尾寒羊主要集中在鲁西南地区,尤其是以嘉祥县国家级小尾寒羊保种场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周边多个县区扩展。形成了以国家级小尾寒羊保种场为核心,以周边乡镇养殖户为依托的群选群育的育种体系。

(1)为详细了解当前嘉祥县小尾寒羊的养殖情况,笔者首先到国家级小尾寒羊保种场,咨询了具有 20多年工作经验的员工,了解到小尾寒羊作为优质地方品种,也是收录入《国家级畜禽保护名录》的重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充分发挥品种群选群育的优势,在小尾寒羊主产区(济宁市嘉祥县)开展小尾寒羊协作育种,在保种、育种、留种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发挥物种优势。但是随着人们对家畜经济利益追求,定向改良纯种小尾寒羊已经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繁育者将产肉率和多胎性作为育种重要参考指标,进而导致市面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混血或杂交小尾寒羊以假乱真,基因污染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遗传多样性正在逐步减弱,纯种、纯血统的小尾寒羊需要得到“拯救”。

(2)笔者随后实地考察了周边村庄农户等一线养殖者,当前小尾寒羊以地方“斗羊”的风俗需求为主要卖点,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即大部分养殖户花大气力选育高大威猛、体格健硕的优质公羊,对于基础母羊的保护不够重视。走访周边乡镇还发现,在鲁西南地区,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各个乡镇都会举行“斗羊会”,周边慕名而来的养殖企业、散养户也会进行与“斗羊”相关的交易,对于当地小尾寒羊选育也能起到去粗取精的一种侧面辅助作用。但综合分析发现,仅凭小尾寒羊公羊的“好斗性”作为评选指标不够全面,需要综合评判其精液质量、肌肉分布和被毛浓密等重要经济指标,因此这种没有系统体系的“斗羊会”不利于充分发挥纯种小尾寒羊的选育辅助工作。

(3)综合种质资源相关统计分析,当前嘉祥县的小尾寒羊存栏量不容乐观。截止到 2022年3月,济宁市的小尾寒羊存栏量仅为 7.3万只左右,但按照济宁市 3个重点县(嘉祥县 70万人、梁山县 73万人、汶上县 68万人),平均每县每 20人至少饲养一只小尾寒羊来预估,济宁市小尾寒羊存栏量应至少10.5~21万只。按照饲养环境来看,目前小尾寒羊主要可分为规模化饲养(约5.9万只)和散养(约1.4万只)。按照生产成年羊来看,可分为成年羊(能繁母羊约 2.9万只和0.38万只)和幼龄羊(约4万只)。

3 实地考察国家级小尾寒羊保种场

当前小尾寒羊的保种育种工作迫在眉睫,需要将保种育种工作和经济效益有效融合,当前的保种育种模式需要更新。嘉祥县种羊场(即国家级小尾寒羊保种场)一直担负着济宁地区小尾寒羊的保种、选育、科研和良种推广工作,但作为国营农场和“国家级重点种畜禽场”保种育种工作任务艰巨且资金较少。

针对当前小尾寒羊的遗传多样性衰减严重和纯种小尾寒羊竞争力不断下降的现状,嘉祥县种羊场为确保小尾寒羊品种的特异性,保障血统纯正,通过自繁自养为主的方式,在嘉祥县范围内逐步形成“以场为主、场户结合”的三级繁育体系,即在嘉祥县种羊场建立基础群(包括核心群和繁育群),在小尾寒羊饲养量大的主要乡镇、村户(协作育种户)登记选择优良种羊作为二级繁育群(种羊场有能力的情况下应集中到场内统一进行饲养管理),在各乡镇饲养村户的未登记种羊,作为二级生产群,由协作育种户为其提供服务,优秀种羊可作为协作育种户的补充。

自2021年10月到2022年4月期间,笔者多次实地走访调研嘉祥县种羊场(国家级小尾寒羊保种场)。截止到今年 4月,种羊场投入用于饲养的生产区占地约8亩,共有5个棚舍,基础设施完备,布局合理,小尾寒羊数量共有 500只左右,其中成年羊300多只,幼龄羊150多只。

4 存在的问题

鲁西南地区的小尾寒羊闻名全国,最主要得益于小尾寒羊的稳定多胎和骨架高大的优良性状。济宁市嘉祥县是小尾寒羊品种资源保护区和发源地及产地,嘉祥县种羊场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小尾寒羊保种场,是对外宣传和认识嘉祥小尾寒羊的重要“品牌名片”,是极其重要的地理标志品牌推广的载体。尽管如此,当地小尾寒羊保种、选育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4.1 饲养量不足

作为“品牌名片”的嘉祥县种羊场,其小尾寒羊的饲养量不高,存栏量无法满足对外种质资源交流的基本数量;集约化程度较低,有相当数量的纯种小尾寒羊在周边普通散养户手中,但农村散养户管理粗放、饲养环境差、缺乏疾病预防意识。小尾寒羊数量根本无法支撑本省乃至全国小尾寒羊的保种育种或经济繁育的需求,进而不能充分发挥其优秀的生物性能和经济效益。

4.2 品种选育不规范

小尾寒羊作为市级特色的优秀地方品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品种选育不规范等问题。实地走访调研发现,由于规模化的饲养管理、育种繁殖技术相对落后,在嘉祥县种羊场养殖的羊只较为瘦弱,种公羊和基础母羊的体重普遍低于标准体重。而周边散养户由于饲养水平和发展理念有限,普遍存在良种选育意识差、重视程度低的现象,缺乏相关养殖档案、系谱记录等,不利于羊只轮转交流。

4.3 开发力度不大

产业融合差,缺乏专业技术力量进行育种开发。遗传资源开发利用墨守成规,人才力量薄弱,育种技术支撑程度不够。保种育种工作等相关经费仅靠国家政府的财政拨款,缺乏专门从事小尾寒羊深度育种的企业,开发力度不大,不利于小尾寒羊真正走出济宁、走出山东。

5 对策及建议

5.1 加大政策性资金扶持力度

种质资源是拯救和维护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核心,保种、育种是地区物种多样性的支撑,经费保障是保种、育种工作开展的根本。建议加大对地方特色品种保护及开发工作的政策性资金扶持力度。一方面可以支持小尾寒羊的国家级保种场的规模化标准化提升,改善生产设施设备,提高品种选育扩繁能力,带动周边纯种小尾寒羊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业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引导有能力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参与小尾寒羊的开发和利用,逐步建立保种与育种的生态平衡,通过保种保证地区种质资源的多样性,通过育种开发利用产生经济效益反哺于保种工作。

5.2 优化标准化养殖模式,提高品种优质率

促进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和专业基础,提高对小尾寒羊的遗传资源研究、开发,对规模羊场进行饲养管理、育种繁殖技术的更新,定期测量培育小尾寒羊的重量,实时监控羊只品质;对散养户进行饲养水平和良种选育方面的培训,安排专业防疫员或育种师进行防疫档案和养殖档案、系谱记录的梳理。积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人才优势,通过更多专业保种、育种管理人员为地方品种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5.3 增强市场主导,实现遗传资源创新性发掘

加大对本地小尾寒羊的宣传力度,树立小尾寒羊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品种信誉,进而吸引更多优秀社会资源去深入研究开发其应用价值。从市、县两级政府部门加大对小尾寒羊优质品种的保种、育种政策经费争取,实现遗传资源开发再利用的良性资金经费保证。支持优秀龙头企业对小尾寒羊等相关品种的开发应用,积极培育小尾寒羊的品牌,提升整体市场认可度。逐步推广合同代养模式,形成“保种场+养殖农户”或“保种场+合作社+养殖农户”的品种养殖模式。也可以通过引进优秀龙头企业,吸纳先进技术为本地保种、育种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通过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将小尾寒羊与其它品种进行杂交,培育出高经济性状的杂交羊,不断推动市场经济效益反作用于小尾寒羊的进一步培养,实现小尾寒羊应用的“产学研,销加育”一体化全链条的经营。

猜你喜欢

保种场小尾寒羊保种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牛保种现状及对策研究
保种育种场种牛编号方法与应用
小尾寒羊什么季节配种最好
夷陵黄牛的保种及杂交改良利用
山西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现状与对策
浙江省畜禽遗传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繁育生产性能分析
小尾寒羊脑膜炎的分析与防治
200万元保种选育里岔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