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商业为主导的物流空间规划设计
2022-02-15刘青
文/刘青
引言
本文提出以商业为主导的物流空间规划设计探究,在分析了商业驱动影响物流空间规划设计方式的基础上,对其作出了相应的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可以助力区域经济整体综合实力在物流发展中发挥更大价值,助力物流业的资源配置逐步实现优化。
1.商业驱动影响物流空间规划设计的因素
在以商业为主导的时代背景下,物流空间的规划设施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因此,在对其发展情况进行探讨研究之前,本文首先分析了商业驱动影响物流空间规划设计的因素[1]。
1.1 交通发展因素。受物流业特殊属性的影响,其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设施基础之上。其中,公路、铁路是设施中最基础的构成之一[2]。物流实现物质调节离不开上述关键渠道的多式联运机制,在商业发展的驱动下,具有不同属性的运输方式之间建立协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流的运输效率[3]。此时,为了确保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不会出现冲突,物流空间规划设计需要充分协调各区域间基础设施的建立情况,以提高物流质量为前提,结合运输线路的长度,以铁路、公路、内河航道为边界对其进行合理设计,以此最大限度降低物流运输的成本,提高运输效率[4]。
1.2 经济发展因素。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情况是决定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经济水平较高将增加其对商品的吸引力,提高“输入”物流的总量;另一方面,自身经济水平的发展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商业基础之上的,对应的,势必会存在一定规模的“输出”物流。因此可以认为,整体经济的提升将有效带动物流空间规划设计的发展,从更加微观的角度分析,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此时相关生活物资的潜在需求得到更大挖掘,以此为基础的商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所需要的物流服务随之增加。通过对现有的物流空间规划设计情况可以看出,以GDP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情况与之存在明显的关联性。
1.3 信息因素。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价值被无限放大,物流产业的发展也同样受其影响。在高效可靠的信息技术、信息平台支持下,物流商品信息的质量呈现出开放化的趋势,更加便捷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得生产企业、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均可直接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直接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物流信息的完整性和可获取性成了顾客与商家交互认知建立的基础,对应的决策经营计划准确率得以提升,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商业的发展程度,物资调度的准时性和效率随之改善。在这样的商业格局下,物流空间规划设计的重点表现出更加明显的侧重,快递业务量是最直观体现信息发展程度的变量指标来源,也成了物流空间规划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1.4 劳动力因素。虽然机器化逐渐成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构成之一,但是劳动力的价值仍然是不可忽视,受成本限制,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区域商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物流集散中心,可以利用机器人实现对物流货物的筛分,但是在具体的派送阶段,仍然表现出对劳动力较强的依赖性。在此背景下,商业发展水平越高,吸引的劳动力资源越多,对应的物流成本越低。这不仅对于加快物资的流通和合理配置程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拉动物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劳动力因素也成了物流空间规划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之一。
2.物流空间规划设计分析
在分析商业驱动影响物流空间规划设计的因素基础上,本文对商业主导下的物流空间规划设计进行分析讨论。本文总结的物流空间规划设计特征主要分为以下三点:区域性、动态性、复杂性。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2.1 基于客观环境的物流空间区域性设计。作为物流空间规划设计最明显的特点,区域性不仅仅体现在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划分上,同样体现在以社会资源为基础的空间上。上文中已经提到,受不同环境基础条件差异的影响,物流活动的开展程度也不同。物流空间规划设计在范围上表现出了大小不一的特征,同时空间之间的竞争力、影响力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多样化属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环境依然是物流空间规划设计的主要参照指标。以空间范围大小为基础的不同区域间资源配置也具有更高的合理性,对应同一空间内部各种资源的调整与配置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在这种空间规模下,区域经济利益可以实现最优化发展,大大降低了由于空间差异带来的物流成本。
2.2 基于市场环境的物流空间动态性设计。从本质上分析,物流空间规划设计是对某一区域内各种物流企业和消费者、用户进行一体化整合,同样地,在1.3部分也提到了信息对于物流空间规划设计的影响。在这种作用下,当规划空间内的构成要素信息发生变化时,对应的物流空间规划也会作出适应性调整,因此可以理解为,物流空间规划具有动态化属性特征。一般情况下,在商业的主导作用下,影响其动态属性的因素主要是市场环境因素,包括最基础的物流产品价格、市场对于物流产品的需求量、厂家可供给物流产品的总量。当物流产品的需求量增加时,对应的空间规划将适当增加;当市场对于物流产品的需求量降低时,对应的空间规划将适当缩小;当厂家可供给物流产品的总量降低时,对应的空间规划也将适当缩小。借助这种灵活性物流空间规划设计,提高物流行业对于市场环境要素变动的适应能力,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更好地利用经济新形势带来的发展机遇。
2.3 基于资源环境的物流空间复杂性设计。结合1部分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商业驱动下影响物流空间规划设计的因素是相对复杂的,因此,为了适应这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物流空间规划设计也表现出了较高的复杂性特征。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空间的环境资源储备上,包括空间内的地域资源储备、基础设施资源储备、劳动力资源储备等。在可利用程度范围内,物流空间规划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环节的衔接需求,并且结合资源的功能属性,分别从地域和时间两个角度对空间的跨度进行设计。就现阶段的物流空间规划设计而言,其首先是以不同的区域为对象进行研究的,通过对区域内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进行调查,当区域内资源能够满足物流对于资源配置的需求时,则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空间。否则,则需要以运输方向为基础,进行区域间资源的评估分析,确保最后的空间划分满足区域内和区域间的运输传递需求。这种复杂的延伸性和扩展性,也使得物流空间规划设计表现出了明显的复杂性特征。
3.物流空间规划设计实现方式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以共同交通相比,物流的货运交通发展相对缓慢,因此设计实现阶段,本文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首先,要积极发挥区域地方政府的带动作用,加强对规划空间内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力度,打造更加有利于物流的基础环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推进作用,建立以物流业的服务本身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导致更多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其次,为了提升货运交通的运输效率,可以建立货运交通的公共化和共同化运行模式,借助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强化货运交通在公共属性方面的强度。其次,要提升物流空间的公共性和市场性。实现该目标首先要以政府的政策支持为基础,同时企业发挥其在市场中的主体作用,打造以货运交通核心的市场环境。利用市场的自适应能力实现对资源的配置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保障物流行业的活力,同时也可以打造更具物流空间发展需求的经营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在环境建设阶段,投资效益是以一种长期回报的方式反馈的,因此其表现出投入大而产出低的特征为正常情况。在对资源进行适应性配置优化的阶段,物流空间的社会效益价值将大大提升,此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空间内物流企业的经营目标,最大化空间的价值潜力。其次就是物流本身也要以物流空间规划设计目标为基础进行体系化调整。当物流一件商品从仓库发出后,对应的一系列快递分拨中心、快递站点要及时落实其在运输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商品到达消费者的整个运输过程中,中间的物流环节要以目的地为中心,对应的空间设计也要围绕目的地布局,此时可以借助物联网的信息化技术,实现物流空间的网络化。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物流链条中的服务效率为首要指标,其次是物流成本。部分设施在物流空间内的功能不仅局限于基础的运输服务,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责任,包括临时存储等。上述已经提到,物流空间市场环境的建设是由政府主导的,其在极大程度上缓解了物流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进一步降低由于稳定性带来的物流空间规划设计问题,还需要以市场企业的需求为核心,将具体的细化空间布局进行灵活化处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挖掘空间内的物流潜力,同时也可以降低空间建设过程中的投入成本,以更低的运营成本提高物流空间的市场竞争力。部分区域由于物流的属性差异可能出现一定的排他性,这种结合了临时仓储空间和物流中转的运营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物流空间的良性发展,为规划设计的落实提供良好的客观环境条件。
4.结束语
物流空间规划设计是服务于商业的,而商业的本质是通过提供用户满意的服务实现资本的置换。因此,在商业驱动下,物流空间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在合理控制运输成本的基础上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本文提出以商业为主导的物流空间规划设计探究,分析了商业驱动下,交通、经济、信息以及劳动力对物流空间规划设计的影响,并综合环境作用下物流空间规划设计表现出的区域性、动态性以及复杂性特征作出了客观分析,最后指出了物流空间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提高物流空间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引用出处
[1]李航,张雅雯.长江中游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J].物流技术,2021,40(12):17-22.
[2]曹泽,刘兴.物流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安徽省地级市的空间计量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6):11-16.
[3]刘文龙,陈方,戢晓峰,等.工业大宗物资的铁路物流网络空间结构特征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2,38(02):163-168+177.
[4]李苑君,吴旗韬,张玉玲,等.中国三大城市群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网络空间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2021,41(08):1398-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