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建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02-15李俊楠苗蕴慧

中国储运 2022年12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领域建筑工程

文/李俊楠苗蕴慧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快速普及,对整个人类社会都带来了深刻影响。伴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类型的建筑工程不断出现,与电子商务的结合越发深刻,电子商务加快了建筑工程从传统型向现代化的转变,显著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都有着重要影响。本篇文章通过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明确建筑工程与电子商务结合的必要性,进而对建筑工程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剖析,这对于指导新时期建筑工程电子商务的高质量发展都有着非常好的参考作用。根据国家住建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近十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实现了快速发展,国家投入其中的财政资源显著增多,每年都保持了5.7%~6.3%的增长速度,极大加快了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各种类型的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对满足现代人的生产生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建筑工程不同于以往,融入了更多的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的发展更是加快了建筑工程领域的智能化、信息化变革步伐,对提高整体层面的发展建设潜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现代互联网背景下,建筑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持续加快,但是实际的影响因素也不少,虽然国家及建筑工程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重视,但是在法治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规章制度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足,影响了建筑电子商务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电子商务发展基本现状

2014 年全国两会提出了互联网+理念,互联网技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影响全面凸显出来,对于建筑工程领域的影响也尤为深刻,极大释放了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潜力,对我国建筑工程从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注重从法治层面上来探索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注重对各种矛盾问题的法治化解决,有力推动了建筑工程领域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进步。在建筑工程领域的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非常多的小型电子商务企业,虽然促进了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但是由于缺少统一规范协调,进而出现了不同类型的问题,例如,建筑工程电子商务在运行上的恶性竞争,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电子商务领域的健康发展,也增加了建筑工程领域管理的实际难度。基于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指导,我国加大了在建筑工程电子商务领域的法治化探索,从而开启了我国建筑工程电子商务法治化的新征程。但是从实际来看,虽然我国在建筑工程电子商务发展上进行了各种法治化探讨,但是很多法律法规在内容的规定上过于宏观,难以对具体的电子商务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增加了法治约束难度,也使得建筑工程电子商务在发展管理上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都是今后必须重视的。在建筑工程电子商务发展上,人才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各级政府对于建筑工程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不少地方出台了专门的建筑工程电子商务人才引进计划,这对于丰富现有的电子商务人才,加快建筑工程电子商务人才队伍的高质量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建筑工程电子商务的发展,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涉及的环节相对复杂,都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来更好的支撑,在各级政府支持下,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电子商务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来,这对于加快不同层面规范化探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实际来看,管理制度的建设及有效落实主要集中到了一些大型的建筑工程电子商务企业,一些中小型的建筑工程电子商务企业在发展上实际建立起的管理制度还明显不够,很多管理制度的内容比较空洞,缺少足够的可执行性,很多管理制度的内容过于陈旧,没有很好与现代化的施工建设技术、理念、工艺等结合起来,这些都影响了管理制度价值作用的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建筑工程电子商务领域的混乱性。

2.建筑工程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层面的竞争越发激烈,建筑工程领域更是如此,大量的建筑工程企业相继成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建筑工程企业创造了新的契机,增加了建筑工程发展、改革、创新、突破的底气,能够让建筑工程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更好地了解自身发展建设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情况。例如,建筑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让建筑工程企业对市场层面建筑材料的价格等进行精准了解,随时把握材料市场供应的动态,这样建筑工程企业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施工建设情况,科学合理的购买各种建筑材料,而且电子商务当中还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政府政策、市场动态等,这对于建筑工程企业都有着非常好的参考指导作用。同时,借助电子商务发展,能够让建筑工程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管理运行情况,这对于管理工作从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都有着重要推动作用,能够让建筑工程企业更好的落实现代企业制度。依电子商务发展,可以让建筑工程领域的沟通交流更加深化,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对既有的数据信息、资源内容等进行共享共用,不仅减少了重复性研发创新的成本开支,而且还加快了建筑工程领域的整体性发展突破。建筑工程电子商务发展的深化落实,对于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国际化也都有着重要作用,能够让建筑工程企业实现更好的资源整合,这对于我国整体层面的发展突破都有着深刻影响。

3.互联网背景下加快建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人才,是影响建筑工程电子商务发展的根本所在。从以往建筑工程电子商务发展上来看,专业技术人才的多寡、质量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对国家电子商务政策措施的深化落实也有着重要影响。在现代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电子商务发展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态势,这种情况下更加需要抓好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一方面,要对建筑工程电子商务企业当中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电子商务的本质内涵、基本要求等,从而更好激发他们的责任实干意识;另一方面,建筑工程电子商务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建筑市场基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计划,通过年轻血液的输入,优化建筑工程电子商务企业的队伍结构,这对于加快新时期不同层面各个领域相关工作的深化落实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3.2 法治,是影响建筑工程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要注重从建筑工程电子商务发展需求上切入,注重结合最新出现的困难问题制定更加完善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加快法治层面的探索,让法律法规的内容更加完善,确保为建筑工程电子商务各项工作的开展、矛盾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建筑工程电子商务企业需要加快制定符合自身的各项规章制度,注重发展运行的规范化,确保所有的工作都按照既定的章程进行操作,这样才能让建筑工程电子商务发展更好的开展起来,对于规避各种人为的不利影响都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3.3 技术,是影响建筑工程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所在。提升建筑行业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将BIM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兴技术融入建筑行业的生产、设计、施工、维修等各个环节与流程当中,使其能够更好地和建筑电子商务服务内容相衔接。同时,需要不断提高建筑电子商务的服务意识与平台技术,建筑电子商务不应当停留在单纯的信息发布等方面,而是应当在业务范围的广度与深度上最大限度地进行延伸,例如增加不同类型的产业服务、信息共享等服务内容模块,为相关材料设备的采购提供非常好的使用价值,这样才能让建筑工程电子商务朝着更加专业化、现代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也能够更好的跟上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要求。除此之外,还需要有效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建筑电子商务平台的技术升级,结合用户实际需求与业务流程进行技术升级,这样才能让建筑工程电子商务服务作用更好凸显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是对建筑工程电子商务的基本现状进行了分析,清晰的认识了这些年我国建筑电子商务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并对建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于我国今后建筑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会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同时对建筑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探索,明确了电子商务是建筑工程领域发展趋势所在,进而对新时期建筑工程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介绍,这对于现代建筑工程电子商务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引用出处

[1]胡炜.“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16):222-223.

[2]杨兴龙,赵宪军.“互联网+”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探析——以河北省望都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7):196-196.

[3]张韫.“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和O2O融合战略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06:100-100.

[4]衣洋,刘登科.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5):236-236.

[5]林荷,郑秋锦,陈佑成.“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企业转型O2O电子商务现状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5,12:79-79.

[6]李维国.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发展政策及其现状分析[J].办公自动化,2020,25(18):47-47.

[7]欧秀芳,陈秉彬.“一带一路”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04):21-21.

[8]蒋丛萃.大数据背景下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评《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J].电镀与精饰,2020,42(08):49-49.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领域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