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羟色胺和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
2022-02-15仝建松
仝建松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脾胃病科,辽宁 沈阳 110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病程较长、病情迁延难愈的临床常见脾胃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对生活以及工作影响明显,需予以积极的干预治疗方案[1]。研究发现,5-羟色胺(5-HT)及生长抑素(SS)等胃肠激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2]。中医药应用于胃肠疾病的治疗中疗效较好,半夏泻心汤具有和阴阳、顺升降和调虚实的功效[3],临床用以缓解腹胀及恶心及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为了更好地指导用药,文本采用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6 例,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 例。试验组男16 例,女22 例;年龄23~59 岁,平均(38.77±4.21)岁;病程7~60 个月,平均(30.11±3.21)个月。对照组男17 例,女21 例;年龄23~60 岁,平均(38.71±4.19)岁;病程6~60 个月,平均(30.62±3.18)个月。2 组平均年龄、性别及平均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存在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 参考罗马Ⅲ和罗马Ⅱ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4]:症状存在超过6 个月,近3 个月存在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烧灼感;胃镜检查不存在溃疡及糜烂。
1.2.2 中医诊断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痞满”标准。
1.3 入选标准
1.3.1 纳入标准 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患者意识清晰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2 排除标准 近期患者应用抑酸剂或对胃肠道动力存在影响的药物;经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测提示存在肝胆胃肠道器质性疾病;神经功能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等无法配合完成者;对本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参考《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6],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生产批号:20190211,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5 mg,日3 次,餐前30 min 口服;试验组予以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半夏泻心汤,处方:大枣10 g,干姜、黄连、炙甘草各6 g;黄芩、党参各15 g,气滞重者加:紫苏梗15 g,枳实10 g,柴胡6 g,陈皮6 g;胃痛严重者加:延胡索12 g,日1 剂,上药水煎取汁200 mL,早晚分2 次空腹时口服,2 组治疗时间均为4 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对患者存在不良反应和病情改变进行观察,一旦出现异常则立即汇报临床医师予以对症治疗。
1.5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临床疗效。观察2 组临床总有效率。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记录:喜太息、脘腹胀满、胁肋窜痛及嗳气的单项积分及总积分。临床疗效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与无效。临床痊愈:上腹疼痛、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体征消失,中医症状总积分为0分;显效:症状体征显著改善,总积分降低不低于70%;有效:症状、体征好转,总积分降低不低于30%;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甚或加重,总积分下降低于3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5-羟色胺(5-HT)及生长抑素(SS)水平检测。于治疗前后清晨8 时采所有入选者空腹左肘静脉血3~5 mL,经静置后2500 r/min离心,离心时间为30 min,分离血清置于-70 ℃冰箱待检,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5-HT,采取放射免疫法对血清SS 水平予以检测。(3)安全性评价。对2 组经治疗后存在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包括中医症状积分、5-HT 及SS 水平采用(±s)表示,比较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行х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11%(35/38),高于对照组65.79%(2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 组患者5-H T 及SS 水平比较 治疗后2 组5-HT、SS 降低(P <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5-HT、SS 较低(P <0.05)。见表2。
表2 2 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HT 及SS 水平比较(±s,mg/L)
表2 2 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HT 及SS 水平比较(±s,mg/L)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2.3 2 组患者主要症状及总积分比较 治疗后2 组主要症状及总积分降低(P <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主要症状及总积分较低(P <0.05)。见表3。
表3 2 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s,分)
表3 2 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2.4 安全性评价 试验组出现1 例口干,2 例嗜睡,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3/38),对照组出现1 例恶心呕吐,1 例嗜睡,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2/38),2组不良反应率进行比较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不适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与胃肠道运动失调、内脏敏感性变化、消化道激素分泌异常、社会心理因素以及Hp 感染等多因素具有密切联系[7]。本病缺乏器质性病变,症状易反复发生,使得患者反复就诊,为其造成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使生活质量降低[8]。我们对本病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应用单一西药不仅疗效不佳,而且临床复发率较高,因此寻求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理想途径尤为关键。本病归属于中医学“痞证”“胃脘痛”及“反胃”等范畴,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中药应用于本病的治疗具有简单、无毒副作用、价格便宜、用量少等特点,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具有消痞散结的功效,临床针对辨证为胃寒肠热、胃肠湿热、虚实夹杂、升降失调的患者采取本品进行治疗。本项目选择半夏泻心汤进行加减,法半夏能够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散结除痞;干姜温肺止咳,助半夏祛寒,二者发挥辛温开结、散寒的功效;黄连、黄芩苦寒降泄,清上、中二焦热;上药联用能调畅气机;陈皮、紫苏梗宽中行气、健脾燥湿化痰;大枣健脾益气和胃,补中焦之虚;延胡索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鸡内金、谷芽、麦芽能消食化滞;柴胡、枳实疏肝解郁,顺畅气机,改善脾胃功能,调畅升降功能;炙甘草能温中益气、调和诸药。上述药物合用能养胃健脾、寒热平调、祛湿除浊、消滞导积,从而促使脾胃功能恢复。药理学研究证实,半夏泻心汤能够促进大鼠胃排空,拆方后研究可见其中多种药物均能够对胃肠道系统产生药理作用,姜半夏能够改善机体内胃酸的分泌,下调机体内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胃黏膜损伤恢复[9];黄连及黄芩能够使胃窦黏膜保护因子表达水平提升;干姜水则能够对抗幽门性溃疡形成[10]。本文研究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提示经西药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后疗效优于单独应用西药治疗。研究显示,在机体内所存在的胃肠激素异常变化与脑肠轴功能失调有密切联系,而胃肠激素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进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1],其中研究最多的相关因子为5-HT 及SS。5-HT 是由胃肠道黏膜嗜铬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能参与胃肠道运动和分泌功能调节,SS 能抑制胃酸、胃动素等胃肠激素分泌,能够用于评价机体内胃肠道运动状态。
本文就院内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76 例的疗效、主要症状积分、5-HT、SS 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研究,证实了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5-HT、SS 水平有关,利于促进康复,适宜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