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瘫痪肢体促分离运动临床观察
2022-02-15葛荣生单建芳
葛荣生 单建芳 沈 艳
脑中风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现有的医疗技术水平下,中风引起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存活患者往往遗留肢体偏瘫、口眼斜、语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具有病程长、致残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目前西医临床对中风后瘫痪的经典治疗以抗凝、调脂、降压等药物治疗联合运动疗法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异常的运动模式,但其疗效参差不齐,与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的配合度密切相关[2]。
中医学理论认为,中风的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属于“偏枯”“身偏不用”之范畴,与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情志内伤等密切相关,气虚无力行血,导致气血逆乱,夹痰夹火,上扰清窍,使筋肉失养而成偏瘫。治则以活血通络为法[3]。针灸是中医特色疗法,可激发经气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张力,提高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4]。本研究分析了针灸疗法与西医经典康复结合治疗中风后瘫痪肢体促分离运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瘫痪患者80例,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5~69岁,平均(54.21±8.22)岁;病程3~12个月,平均(5.36±1.75)个月;其中右侧偏瘫24例,左侧偏瘫16例。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5~69岁,平均(54.85±8.58)岁;病程3~12个月,平均(5.41±1.77)个月;其中右侧偏瘫25例,左侧偏瘫15例。2组中风后瘫痪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中风后瘫痪符合1995年《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6]和《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6]中相关诊断标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中风后瘫痪的相关诊断标准;②经头颅 CT或MRI 检查证实;③首次发病;④Brunnstrom六阶段分期属于Ⅰ~Ⅲ期;⑤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非脑血管病变原因所致的偏瘫;②恶性肿瘤;③严重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④精神类疾病;⑤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经典康复治疗,根据Brunnstrom分期实施不同的康复治疗措施。Brunnstrom分期1~2级者采取抗痉挛姿势,按摩肢体,被动活动肢体,采用兴奋性易化技术提高患侧肢体肌张力,设计良肢位,训练床上半卧位、坐位;Brunnstrom分期3~4级者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主动活动肢体,进行坐位平衡训练;Bronnstrom分期4~5者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纠正异常运动模式,降低肌张力,维持正常运动模式,提高协调能力,反复训练关节屈伸、站立位平衡,在平衡杠辅助下行走,下肢逐步负重。康复治疗每日1次,每次40~60 min。观察组给予针灸疗法与西医经典康复结合治疗,西医经典康复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中医针灸疗法取穴内关、三阴交、水沟、极泉、尺泽、委中等,根据兼症选择配穴,伴口眼斜者加地仓、颊车;上肢瘫软较甚者加手三里、合谷;下肢瘫软较甚者加阴陵泉、环跳;伴小便失禁者加中极、关元;伴头晕者加风池、天柱。消毒局部皮肤,针刺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手法,每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针灸治疗1次/d,连续治疗4周。
1.4.2 检测方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以转速3500 r/min、离心半径8 cm、离心时间10 min分离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仪器:美国伯腾公司ELX800多功能酶标仪,试剂盒生产厂家: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3 观察指标疗效判定标准:参考Brunnstrom分期评价,①有效:分期≥Ⅳ期;②无效:分期≤Ⅲ期。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包括意识水平、凝视功能、面瘫、言语、手肌力、上下肢肌力和步行能力。分数越低,说明神经功能越好。采用简化的Fugl-Meyer评分评价患肢运动功能,分数越低,说明患肢运动功能越差。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生活活动能力,分数越低,说明生活活动能力越差。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IL-10、IL-1β、TNF-α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IL-10、IL-1β、TNF-α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IL-10高于治疗前,IL-1β、TNF-α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IL-10、IL-1β、TNF-α水平比较 (例,
2.3 2组患者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ADL评分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68.77±16.24)分、ADL评分(69.55±15.82)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8.14±2.42)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比较 (例,
3 讨论
中风是一种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存活患者遗留神经功能缺损,肢体瘫痪是中风后常见的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7]。因此,寻找治疗中风后肢体瘫痪的方法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西医经典康复治疗一般是根据Brunnstrom分期实施不同的康复治疗措施,逐步改善肌张力、抑制痉挛反射亢进,促进半分离、分离运动的出现,最终获得协调运动[8]。但康复治疗的效果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不能达到满意的康复效果[9]。
中风后偏瘫导致的运动障碍、肢体麻木属于中医学理论中“气血亏损”“脉络瘀滞”之范畴,中风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气血凝滞不能荣养患肢筋脉,治则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为主[10]。针灸是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法,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开窍醒脑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针灸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脑血管紧张度,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进而改善肌张力,提高运动功能[11]。
本研究中采用的针灸疗法取穴内关以宁心安神、理气止痛;三阴交健脾和胃、行气活血;水沟主治中风昏迷、口噤不开;极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尺泽行气活络、祛瘀止痛;委中主泻四肢之热。伴口眼斜者加地仓、颊车;上肢瘫软较甚者加手三里、合谷;下肢瘫软较甚者加阴陵泉、环跳;伴小便失禁者加中极、关元;伴头晕者加风池、天柱。诸穴合用,可使经气复生、气血调畅[12,13]。本研究中采用针灸辅助治疗者总有效率高于单用西医经典康复治疗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ADL评分高于单用西医经典康复治疗者,NIHSS评分低于单用西医经典康复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中医针灸疗法与西医经典康复结合治疗可促进中风患者瘫痪肢体分离运动出现,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这是由于西医康复治疗通过改善肌力而形成正常运动模式、平衡控制能力。针灸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促进神经系统结构重组和功能代偿。2种方法联合应用时可更好地促进神经传导恢复,改善肌力[14,15]。
中风发生后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机体启动免疫炎症反应。TNF-α是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可参与中风后继发性脑组织损伤过程[16]。IL-1β由单核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分泌,参与机体免疫应答过程[17]。IL-10由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分泌,参与炎症反应的调控,可抑制TNF-α的合成和分泌,还可抑制多种黏附分子、趋化因子活性,维持机体免疫稳态[18]。本研究中采用中医针灸辅助治疗者治疗后IL-10水平高于单用西医经典康复治疗者,IL-1β、TNF-α水平低于单用西医经典康复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针灸疗法与西医经典康复结合治疗可调节中风患者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免疫炎症反应,进而减轻继发性脑组织损伤,这可能是其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机制之一。
综上所述,针灸疗法与西医康复结合治疗可促进中风患者瘫痪肢体分离运动出现,且可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提高生活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