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2022-02-15李静静

光明中医 2022年2期
关键词:泻心汤脾虚半夏

李静静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原因造成以恶心、胃脘疼痛、反酸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黏膜炎性病变,发病率居各种胃病首位。该病症状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进餐后加重,轻者表现为钝痛或隐痛,重者出现剧烈绞痛,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1]。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停药后病情易反复,而长期服药不良反应较多,整体治疗效果欠佳[2]。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多属脾虚胃热型,治疗的关键在于调和寒热、健脾益气,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鉴于此,本研究探讨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巩义市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88例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中女19例,男25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49.16±2.68)岁;体质量指数17~2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26±0.75)kg/m2;病程1~6年,平均病程(2.36±0.54)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5例,大专20例,本科及以上9例。观察组中女20例,男24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9.21±2.59)岁;体质量指数18~27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34±0.69)kg/m2;病程2~4年,平均病程(2.36±0.54)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5例,大专20例,本科及以上9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3]中的诊断标准:伴有隐痛、上腹不适、餐后饱胀等临床症状;胃镜下可见黏膜红斑、黏膜粗糙、出血等的基本表现;病理组织学显示胃黏膜被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中医诊断标准符合《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4]中脾虚胃热型的诊断标准:胃脘痞闷、胃痛、反酸、身体困重、少食纳呆、大便溏薄、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或数。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依从性较高,能配合完成本研究;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病理诊断疑有恶性病变者;合并消化性溃疡者;长期口服其他药物,不能排除其他药物干扰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系统疾病者;过敏体质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治疗,奥美拉唑(AstraZeneca AB,国药准字 H20181005)20 mg/次,2次/d,铝碳酸镁(湖北欧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59),0.5 g/次,3次/d。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组方如下:法半夏10 g,党参15 g,干姜3 g,大枣6枚,白及10 g,黄芩10 g,甘草6 g,炒枳实10 g,黄连3 g。肝郁者加佛手15 g;大便干结者加大黄6 g;乏力明显者减党参,加人参6 g;烦躁者加甘草15 g。用水煎成150 ml,分早晚2次服用。2组均连续治疗4周。

1.4.2 观察指标①中医症状评分:对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胃脘痞闷、胃痛、反酸、身体困重、少食纳呆5个症状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1、2、3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②炎症因子和胃肠激素水平:于治疗前、治疗4周抽取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取血清,测定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测定胃肠激素[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③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2组复发情况。

1.4.3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疗效指数≥70%,胃镜下显示黏膜红斑、出血等基本消失或存在轻度症状;有效:疗效指数40%~69%,胃镜下显示黏膜红斑、出血等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疗效指数<40%,胃镜下显示黏膜红斑、出血等症状无改善。其中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积分2组治疗后胃脘痞闷、胃痛、反酸、身体困重、少食纳呆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例,

2.2 临床疗效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炎症因子和胃肠激素水平2组治疗后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更低,MTL、GAS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炎症因子和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例,

2.4 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对照组出现呕吐、腹泻、皮疹各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5%(9/44);观察组出现呕吐、腹泻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1,P=0.024)。随访6个月,对照组出现8例复发,复发率为18.18%(8/44);观察组出现1例复发,复发率为2.27%(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1,P=0.024)。

3 讨论

西医理论认为,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防御功能下降以及自身饮食习惯有关。因此,临床多采用奥美拉唑和铝碳酸镁治疗,奥美拉唑能够抑制胃酸分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同时具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铝碳酸镁迅速中和胃酸,且能结合和吸附胃蛋白酶活性,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短期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5,6]。但长期服用对胃黏膜刺激较大,治疗期间会出现腹泻、恶心、皮疹等诸多不良反应。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属于“胃痞”“胃脘痛”等范畴,病位在胃脘,与肝、脾关系密切,其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外邪犯胃、情志不畅、素体脾虚、饮食所伤导致脾不运湿,湿气郁结而化热,胃体失荣,发为本病[7]。因此,慢性胃炎的治疗应攻补兼施,寒热并用,以调和寒热、健脾益气为主。

IL-6、TNF-α均具有参与免疫调节、内分泌调节及介导炎症反应的作用,TNF-α可诱导IL-6、IL-8等因子大量分泌,使其对细胞因子的灭活能力降低,同时IL-6、TNF-α能够激活中性粒细胞,造成胃黏膜的损伤,均参与到慢性胃炎发生、发展中,且其水平高低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8]。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较低,临床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IL-6、TNF-α水平较低,MTL、GAS水平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表明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效果较佳,能缓解患者各项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胃肠动力,降低复发率,且安全可靠。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本研究在此药方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证型和临床症状进行加减治疗,方中党参健脾益气;法半夏散结除痞、降逆和胃;黄芩调和寒热;白及敛肌解毒;炒枳实调和肠胃、理气和中、行气消胀;干姜除痞散寒;大枣温补以和中;黄连泻火清肝;诸药合用,共奏调和寒热、健脾益气之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芩可抑制多种真菌和细菌繁殖,同时具有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法半夏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同时具有抗肿瘤、镇静、解毒消炎的作用[9,10]。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可充分发挥中医药良性协同作用,降低炎症反应,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发挥显著拮抗炎性反应、改善胃动力的作用,可增强治疗效果,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综上所述,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效果较佳,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明显减轻,胃肠动力得以改善,复发率显著降低,且安全性较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泻心汤脾虚半夏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平胃散合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对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半夏泻心汤干预“菌-炎-癌”致病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半夏入药多炮制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半夏入药多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