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及同伴支持护理对改善青光眼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2022-02-15张丽
张丽
青光眼是指眼压持续升高而导致视野缺失及视神经凹陷萎缩的一种不可逆的致盲性疾病,由于患病者需要终生治疗,且需定期对眼压、视野等进行监测,久而久之患者就会出现悲观、忧虑等负面情绪,离院后大部分术后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差,甚至有部分患者会为了减少家庭负担而自暴自弃、放弃治疗[1-2]。此时,患者最需要的是家庭及亲朋好友的支持,使其重建治疗信心,从而达到控制病情发展的目的,而仅靠常规护理干预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家庭、同伴支持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1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经临床医师诊断符合青光眼诊断标准[3-4];满足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或房角分离术指征;意识清晰且具有一定理解、沟通与配合的能力;对本研究所需进行的问卷调查及量表评估均已了解并接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视网膜或脉络膜脱离;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存在眼部恶性肿瘤;存在酒精依赖或药物滥用史。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34例;年龄38~68岁,平均52.64±4.28岁;病程8个月~4年,平均1.54±0.54年。观察组中男22例,女33例;年龄37~68岁,平均51.83±4.67岁;病程9个月~4.5年,平均1.68±0.6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措施有术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术后评估其视力改变情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术后叮嘱患者定时对眼部进行清洁,提醒其禁烟禁酒,饮食保持清淡;指导患者进行眼睑按摩。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支持护理,主要有家庭支持护理和同伴支持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2.1 家庭支持护理
(1)提供情感支持:面对患者的病情,患者家属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有时候甚至会在患者面前将自己的不良情绪表达出来,从而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不仅要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干预,还要关注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评估其心理状态并及时地给予其生理与情感支持,根据家属的情感表达水平,调整家属对患者的干预情况,提醒高情感表达家属减少与患者的接触,以免其加重患者的负面情绪。
(2)满足信息需求:家属是患者的主要支持系统,因此对患者病情的相关信息具有迫切且具体的了解需求,家属都希望能够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因此,护理人员可向家属讲解患者术后的康复过程及其相关表现、注意事项等,以使其能够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治疗进展情况,术后在患者床旁指导家属相关照护技能,出院时可与家属交换联系方式,让家属在遇到突发状况或疑问时能够随时向护理人员求助,从而满足家属的信息需求,以提高患者的家庭支持程度。
(3)加强亲情沟通:护理人员可鼓励家属在患者住院期间增加对其探访频率,向其说明家属支持对患者的意义,使其重视自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出院后鼓励家属与患者展开深层次的交流,让患者可以将内心感受与家属倾述,不仅能增加家属对患者的了解,还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重视与支持。
1.2.2.2 同伴支持护理
(1)遴选同伴支持志愿者:遴选10名同伴支持志愿者,要求是术后半年恢复情况良好且自愿参加的患者,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意识清晰、性格开朗且善于沟通,统一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为同伴支持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等。
(2)干预内容:将志愿者介绍给患者认识,志愿者应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介绍,并讲述自己的患病经历;倾听患者的内心想法,并表示认可;对患者的期望与诉求有所了解,然后将自己的康复过程向其分享,以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志愿者可将自己术前、术后的对比照片向患者进行展示,以缓解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感和对术后康复的担忧;与患者互加微信好友,以便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交流。
1.3 观察指标
(1)患者护理前后的视力情况[5]:主要指标有视力、眼压及前房深度。
(2)患者护理前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6]评分:该量表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完全正确”分别记1、2、3、4分,总分为40分,分值与自我效能感呈正比。
(3)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7]:涉及坚韧、力量、乐观3个维度,共25个项目,每个项目按“完全不是这样(计0分)、很少这样(计1分)、有时这样(计2分)、经常这样(计3分)、几乎总是这样(计4分)”,总分为0~100分,分值与心理弹性呈正比。
(4)患者护理前后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8]评分:涉及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3个维度,共12个条目,每个条目按“极不同意(计1分)、很不同意(计2分)、稍不同意(计3分)、中立(计4分)、稍同意(计5分)、很同意(计6分)、极同意(计7分)”,分值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及GSE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视力、GSES评分均比护理前有所改善,观察组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眼压、前房深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的视力及GSES评分比较(分)
2.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CD-RISC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坚韧、力量、乐观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CD-RISC中的坚韧、力量、乐观及总分均比护理前高,观察组的坚韧、力量、乐观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两组的CD-RISC评分比较(分)
2.3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PSS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PSSS各维度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PSSS中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及总分均比护理前高,观察组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的PSS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对青光眼患者行手术治疗虽然可以令其视力有所改善,但术后极易受患者情绪、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的影响使病情无法控制,严重者还会反复发作,最终失明。对患者来说青光眼不仅仅是生理上的视觉功能缺陷,更多的是心理冲击,视力功能检查只能反映患者的视力受损情况,无法将其心理障碍反映出来[9]。大部分家属在对患者进行照护时都是从道德、责任、亲情的角度出发给予患者支持,将重点放在了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上,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支持需求,为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对患者进行支持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0]。原因在于,家庭支持护理中家属对患者疾病的相关信息都有所了解,掌握了床旁照护技巧与居家护理的相关注意事项,提高了患者家属对患者干预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在家属的陪伴下,患者对医护工作的依从性也得到了提高,自觉养成按时用药、合理饮食与作息的生活习惯,从而促进了视力的改善[11]。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护理后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家庭支持、同伴支持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因为青光眼患者在家属、同伴的支持下建立起治疗的信念,面对疾病的能力与态度都得到了改善,增强了治疗信心,提高了在康复过程中克服问题的能力,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从而提高了自我效能感[12]。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护理后的CD-RISC评分、PSSS评分中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因为在家庭护理、同伴护理干预下,家属、同伴都以真诚、耐心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倾听其内心想法,对其思维进行正向引导,从而构建了良好的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让患者对家属、同伴的信任感有所增加,让家属、同伴的感化作用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发挥,促使患者负性情绪缓解,这是患者社会支持系统得以完善的关键,在家属与同伴的鼓励、支持下,患者处理问题的韧性与积极性均获得提升,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均有明显改善,进一步促进了患者心理弹性提升[13]。此外,家庭护理是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一部分,同伴护理增强了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通过与同伴面对面接触、微信平台交流,帮助患者建立了健康的思维模型,在此过程中患者领悟到了社会支持能力的益处,患者在家属、同伴的支持与帮助下,更加积极地与疾病进行斗争。促使其认知、行为、心态等多方面发生改变,在很多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并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14]。
综上所述,采用家庭支持护理及同伴支持护理对青光眼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改善其视力,并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和领悟社会支持能力。目前临床上关于对青光眼患者采用家庭支持护理、同伴支持护理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受样本数量少、随访时间短等因素限制,导致样本的代表性不足,日后仍需加大样本数量,并延长随访时间,以提高研究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