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温度管理预防一类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
2022-02-15王文静阎颖陈鹏
王文静 阎颖 陈鹏
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不仅使患者承受较多痛苦,还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同时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其经济压力,因此减少切口感染是临床亟待解决手术相关问题[1-2]。有研究提示围术期低体温可并发如寒战、出血、切口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3]。手术室环境温度是影响围术期患者体温的较为直观的因素,有数据证明了手术室环境温度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4-5]。采用有效的温度管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维持手术患者的围术期体温稳定,促进切口愈合[6-7]。本研究探讨围术期温度管理对一类手术切口感染风险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医院2018年9月—2020年4月接受一类手术治疗的1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经临床核实符合一类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18~60岁;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精神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正常的患者。排除条件:术前存在感染、脱水等导致体温升高的患者;近期因此次手术以外其他原因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研究所需临床资料欠完整的患者。将患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内容,并且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对照组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19~60岁,平均47.29±3.10岁;急诊手术患者9例,择期手术患者81例。观察组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18~57岁,平均48.04±3.52岁;急诊手术患者12例,择期手术患者8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干预,包括术前评估生命体征、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训练及呼吸训练,术中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及配合程度、注意手术体位摆放及皮肤受压情况,观察患者术后反应等。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基于手术室环境温度及患者体温管理的品管圈活动干预。首先由手术室护士负责各项工作的护理文员组成品管圈活动干预小组,围绕术中保温主题制定工作计划。术前30 min打开手术室空调控制室温24℃~26℃、湿度40%~60%,患者加铺医用升温毯、术前30 min使用升温毯对手术床垫进行预热,术中持续加热并维持温度38~40℃。所有患者术中所用输液体、冲洗液等均恒温箱加温至37℃后使用。手术结束后,根据患者体温维持状况和干预措施执行情况,客观评价品管圈活动干预的实施效果和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小组讨论总结出干预注意事项,下一台手术中特别关注改进情况,逐渐优化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
监测记录术前(麻醉开始前)、术中(麻醉后30 min)、手术结束时手术室环境温度以及患者在术前30 min、麻醉后30 min、术后30 min的体温,并进行比较。出院时观察比较两组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愈合类别分为甲(切口愈合良好)、乙(切口愈合欠佳)、丙(切口化脓)、其他(出院时切口愈合情况不确定)[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室环境温度比较
观察组术前、术中、手术结束时手术室环境温度稳定,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室环境温度比较(℃)
2.2 两组患者体温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前30 min体温均接近正常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后30 min、术后30 min体温降低,但观察组患者各观察时点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体温比较(℃)
2.3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结局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丙级愈合及其他情况。见表3。
表3 两组切口愈合结局比较
3 讨论
一类手术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即其手术切口是无污染切口,这也是手术中常见的切口类型,但是如果围术期各种操作不当,也会出现感染,切口感染情况较轻会影响患者的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如果情况较严重则会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9-10]。据报道术中低体温是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之一,而手术室温度控制可以保证手术患者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避免由于低温带来的并发症,应当引起临床关注[11-13]。
本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干预,观察组则增加基于手术室环境温度及患者体温管理的品管圈活动干预,结果发现观察组术前、术中、手术结束时手术室环境温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麻醉后30 min、术后30 min体温降低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基于手术室环境温度及患者体温管理的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维持手术室环境温度,利于保持手术患者的体温处于稳定状态,能够促进切口愈合。一般情况下人体是能够通过机体体温调节系统维持体温36.5℃~37.5℃,使得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而手术患者因为麻醉药物在镇痛镇静的同时抑制了体温调节系统,打破了机体的产热与散热平衡,再加上术中患者体表及体腔长时间暴露、低体温液体的输入以及大量低温冲洗液的使用等,使得患者术中及术后容易出现低体温[14-15]。低体温使得机体生理和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在手术患者机体内形成恶性循环。低体温时直接影响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如巨细胞活动、抗体生成、粒细胞趋药性和吞噬作用等方面,还会导致组织内氧气可用度降低,削弱中心粒细胞的氧化杀伤力,低体温调节血管收缩、降低了患者皮下组织摄氧力,而且加重患者术后蛋白消耗、抑制切口愈合,不利于切口愈合[16-17]。因此,围术期维持机体正常体温显得十分重要,尤其在患者身体暴露和麻醉用药后以及大量应用静脉输入体、冲洗液后容易发生低体温,因此以上环节更应注意防止低体温的发生。临床上相关的防止低体温发生的方法很多,本研究中观察组建立品管圈活动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合作、集思广益,根据手术进行程序依次进行保温措施的制定,通过空调控制室温、手术台加铺医用升温毯以及术中所用静脉输入液体、冲洗液等均恒温箱加温后使用等主动预防措施,为手术患者提供额外热量以使其达到机体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保持患者核心温度维持在36℃左右,避免体温下降导致的一系列低体温刺激现象出现,维持机体各种代谢和生理功能的稳定,有利于患者康复[18-19]。
综上所述,基于手术室环境温度及患者体温管理的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一类手术患者,能够更好地维持患者围术期机体温度,有利于术后切口愈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