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南粮仓 廪实物丰

2022-02-15李腾宇宁都县农业农村局

江西农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早稻大户种粮

文/李腾宇(宁都县农业农村局)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宁都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把稳定种粮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作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落实种粮扶持政策、推广种粮先进技术。多年来,宁都县粮食年产量均稳定在4亿公斤以上,保质保量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巩固了粮食主产区地位,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

党政齐抓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纵使三年两不收,仍有稻米下赣州。宁都县素有“赣南粮仓”之誉,多次被评为全国和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县农村劳动力25万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06元,耕地面积69.2万亩,水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居全市第一。2021年,在县、乡、村、组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该县粮食播种面积达101万亩,水稻面积89.26万亩,其中早稻25.73万亩、中稻30.11万亩、晚稻33.42万亩,全面完成了生产任务。

政策扶持 激发农民种粮热情

粮食生产关系国家安全大局,农民收益关系家庭幸福祥和。当前种粮的经济效益低于种植经济作物,导致部分农民倾向于种植白莲、蔬菜等高效作物。为此,宁都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实施国家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一次性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县财政对集中连片种植早稻200亩以上的种植户,每亩补助200元;农业大灾保险中农民个人应交的保费由乡镇财政全额补贴支付;给予“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信贷支持,对农民贷款进行贴息;鼓励乡镇出台优惠政策,乡镇政府出钱购买水稻种子进行集中育秧,增加购买机器设备的补助,统一复耕复种。如赖村镇,集中育预备秧1000亩,购买种子8万元,购买抗旱设备25万元,统一翻耕大田3000余亩,早稻生产总共支付100余万元;长胜镇集中育秧500亩,统一直播1000余亩,大户种植早稻每亩增加补助100元,共计支付50余万元;黄石镇对种植100亩以上早稻的农户奖励3000元,200亩以上的奖励5000元。在早稻生产中,县财政对集中连片种植的9.57万亩早稻补贴1914.2万元,各乡镇兜底种植(直播)近4万亩,乡镇财政支出1000余万元。

扶持政策的激励,推动了土地流转,涌现了长胜镇的黄江、田头镇的黄木生、东山坝镇的曾福生等一批种粮大户和众诚农机合作社、虔农农业等一些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发展水稻生产,共流转土地15万余亩。今年种植水稻面积50亩以上的大户已有1522户,种植面积153292亩;100亩以上的大户有456户,种植面积80262亩;500亩以上的大户有10户,种植面积6963亩。

科学指导 确保水稻优质丰产

为抓好粮食生产,在强化政治责任的同时,宁都县做好技术指导,加强科技支撑,推广选好种、育好秧、管好水、下好肥、防好病等一系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确保优质丰产。

加强现场指导。宁都县农业农村局抽调24位中高级职称的技术骨干组成6个指导服务组,在县域内分片包干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同时要求乡镇技术人员到田到户,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和集成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指导服务,面对面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在早稻生产过程中,全县110余位种植业技术人员到田间指导5000余人次,解决问题1万余个。

强化技术培训。根据水稻生育进度,结合农业大讲堂下基层宣讲活动,宁都县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培训,分别讲解了惠农政策、选种育秧要点、直播操作要点及田间管理技术等内容。在青塘、长胜、石上等24个乡镇组织了50余期集中培训,共有1300余人次参加,有效推广了早稻轻简高产栽培技术。

印发技术明白纸。针对大量青年农民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宁都县大面积推广直播技术。为了让农民熟练掌握该技术,县农业农村局在加强培训的同时,印发了“早稻直播技术要点”明白纸2万份,分发到各村各户,让农民在田间管理时能对照生育进度进行操作,使直播技术得到了成功推广;同时印发了5000余份病虫情报,张贴到各村各组,及时指导农民进行绿色防控,减轻了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利用网络新媒体。当前互联网覆盖乡村,信息传播迅速,在利用传统手段进行技术指导的同时,宁都县充分运用微信群、公众号、“云上智农”和“中国农技推广”APP等新媒体,及时宣传政策、推广先进技术、发布病虫情况和灾害天气预报。此外,该县还通过在线视频交流指导,及时解决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大户结对指导。宁都县对种植50亩以上的大户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台账,要求各乡镇农技人员对他们进行结对指导,在农资供应、面积落实、育秧准备、田间管理上做好跟踪服务,并在政策扶持上给予倾斜,1522名大户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开展试验示范。为推广先进技术,宁都县积极争取农业项目,并对试验示范产生的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在会同乡、田头镇实施水稻产业协同推广计划,开展了优质稻品种在不同肥力下生长情况的对比试验,早稻直播、机抛、机插,晚稻机抛、机插、手抛、手栽的产量对比试验,再生稻—鸭共作示范,水稻绿色防控等多项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为水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探索了新路径。

猜你喜欢

早稻大户种粮
农资价格上涨不是小事
农资价格上涨不是小事
撮粮之术(下)
种粮大户连续7年给农民发巨额年终奖
国家统计局解读2017年早稻生产情况
愿招聘大户来的更多!
船祸
2016年早稻产量同比下降2.7%
船 祸
今年全国早稻稍有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