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李家书香味更浓
2022-02-15民生周刊罗燕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李岩一家的全家福。
对于李岩一家来说,2011年是个重要的年头。那年女儿李若辰参加高考,并且考上了北京大学。
10年间,李若辰完成了本科学业,公派赴美留学,又回来成为一名教师。从小女孩到为人师表,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她从不孤单。一张张全家福记录了李若辰的成长,也记录了他们家的幸福。
事实上,他们是千千万万普通家庭中的一个,但也做了一些不普通的事。阅读将他们一家三口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那曾是女儿成长中的重要力量,也是他们这10年生活的重要主题。
高考场外
每年的高考日,考点的空气中总是浮动着紧张的气息。2011年6月8日,李岩一家三口在高考考点留下了一张特殊的全家福。
那年北京实行先填报志愿再高考,李若辰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父母都为她捏了一把汗。李岩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她的平时成绩在班上是中上,综合素质比较好,但是把北大作为第一志愿还是有一些风险,发挥差一点就可能上不了好大学。
李若辰最后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了,祝贺纷至沓来,她一下子成了亲戚朋友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但李岩还记得,曾有同学家长给他打电话,让他管管孩子,不要整天带着同学疯玩。“那时还没有‘双减’政策,但我们家一直比较放松,很少让孩子上课外培训班。”
同学大多去上培训班了,李若辰经常找不到人玩,陪伴她的是大量的书。她喜欢读书,从书中找到了很多乐趣。
“学校的学习是固定动作,她做得不错。我们在家里还有自选动作。”李岩说,他和妻子刘称莲经常带女儿出游,几乎是“逢假必出”。即便到了高三这样的学习阶段,他们同样会出去旅行。比如高三的寒假,他们一家便去了海南三亚,让李若辰尽情放松。
李岩算了一笔账,孩子从一年级到高三,12年24个假期,相当于36个月的假期,3年时间,这是一个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假期不是缩短学习差距的时候,而应该是培养孩子差异性,让孩子兴趣得到满足的时候。”
“好的青春,是玩好,也是学好。”这是李若辰信奉的。进入大学后,回首自己的中学生活,她出了一本书《一认真你就赢了》,作为学姐,分享怎么平衡学习生活、怎么处理人际关系、怎么跟父母相处等,希望帮助更多青少年成长。
这本书出版后,她参加了一些签售活动,在活动现场,经常有学生向她提问,倾诉成长中的烦恼。直到现在,李若辰还会收到读者们给她发的私信,讨论他们的困境和家庭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李若辰看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痛苦和问题,希望自己能为这种状况的改变做一些事。
书房里
李若辰的成长也给父母带来了改变。在女儿上大学之前,李岩在软件公司工作,女儿的一句话改变了他。
2012年,李若辰上大二,写完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在一次返校的路上,她跟父亲聊起了自己的感悟,“为什么我接受知识很快,学习起来很轻松?是因为你们从小培养了我的阅读习惯,阅读提升了我的学习力。”
这让李岩决定开办社区图书馆,让更多家庭能更方便地阅读。他告诉记者,女儿确实是从幼儿园起就开始读书了,妻子那时在一个教育公司工作,公司内部有一个图书馆,于是她每天从图书馆借两本书回来,晚上讲给女儿听。“一个可以借书的城市公共空间太重要了。”
2013年6月,李岩的第二书房在北京橡树湾社区开张,为社区儿童提供优质的图书,也举办一些读书会、家长沙龙,推动家庭养成阅读习惯。两年时间里,第二书房在重庆、西安、成都、淮南等地设立了分馆。
李岩的妻子刘称莲把她养育孩子的经历写成了4本书,告诉更多正在疲于“拼孩子”的家长,教育要遵循常识。
2014年,李岩一家被评为首届“全国书香之家”;2015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我们家获得这些荣誉,是因为我们不仅自己享受阅读,还让更多人爱上阅读。”李岩说。
李若辰本科毕业后选择去美国范德堡大学读英语教育硕士,回国后成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2020年,她放弃公办学校的编制,加入了北京探月学院,成为东方文学部负责人,也是一名语文教师。
“这些决定都是她自己作的,没跟我们商量。”对李若辰的决定,家人都是支持。但李若辰跟家人的互动在第二书房里越来越多。她喜欢这个四周布满图书的空间,也会在假期去那里跟读者交流。成为教师后,对于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她也尝试帮助父亲做一些阅读指导课程,跟母亲一起做家庭教育指导课程。
书房里留下了他们一家人幸福的合影。年过半百之后,兜兜转转跟女儿的教育事业走到同一条线上,让李岩觉得很开心。10年来,第二书房并没有大规模扩张,而是坚持把每一个点做好,并且找到了一些新的突破口,比如收购优质的美育课程、出版优质图书等,探索专业服务产品化之路,让更多人受益的同时事业也得到持续发展。对未来,他们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