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爸家书,用文字陪伴女儿成长
2022-02-15吕晶
吕晶
提到家书,你可能首先会想到《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等经典著作,也可能会觉得家书这种沟通方式有一点点遥远、陌生,毕竟在这个追求快的社会里,我们有太多快速的通讯方式。但是在广东番禺,却有这样一位父亲,从女儿二年级起,他每天以家书的方式和女儿沟通交流,10年间用温暖的文字,滋养着女儿的内心世界,陪伴女儿炜炜走过懵懂的小学、叛逆的青春期,最终进入理想大学,这位温润如玉的父亲就是人称“兔爸”的程敏。
妈妈, 我像一只流浪狗
女儿小时候,程敏夫妇也像很多忙碌的双职工家庭一样,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陪伴炜炜成长。女儿上二年级时,程敏的创业公司刚刚起步,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当他午夜时分回到家时,女儿早已酣然入梦;而早上炜炜出门上学时,程敏却还在补觉。虽然是一家人,可“时差”却让父女俩见不上面。不仅如此,那时候在银行工作的妈妈也经常忙得分身乏术,在最需要家人陪伴的童年,8岁的女儿常常一个人在家。
一天,炜炜委屈地抱住晚归的妈妈哭诉:“我觉得自己好像一只流浪狗,为什么爸爸开了公司以后,从来不接我放学。”程敏得知后,内心震动不已,自己虽然在事业上做得风生水起,但竟在无意中让女儿承受了这么多的委屈。他犹豫了,开始思考奋斗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如果最终只是赢了事业,而丢了孩子,那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但话说回来,父母拥有自己的事业,对孩子也是一种正向的榜样。他想到自己小时候,父母也曾经特别忙碌,当医生的妈妈经常在外出诊,忙起来根本顾不上家里,程敏觉得自己这种拼搏奋斗的劲头,正是来自于妈妈的耳濡目染。
在不断反思下,程敏想到了用纸和笔,通过书写的方式每天和女儿对话,虽然工作繁忙,但他依然可以在心灵和情感上陪伴女儿成长。于是,程敏提议建立一个家庭“家书互动沟通机制”,没想到这个新鲜的方式让炜炜一下来了兴致,每天她都会和爸爸妈妈分享学校的见闻、困惑,笔尖下流淌的爱与温暖让家里重新散发出温馨的气息。
亲爱的爸爸:今天我大胆举手发言,老师表扬了我,还给我加了2分,老师问我的问题,我都回答得比较准确,老师还说我阅读能力不错呢。我终于大胆举手发言了,很开心。
—小朋友6.6晚
亲爱的小朋友:凡事要有信心和勇气,有了这个就能战胜困难。你爸爸小时候也是个胆小鬼,很怕发言,后来我努力尝试,有第一步就有第二步、第三步……后来我成了一个成功的主持人,可以面对万千观众了,希望未来你能成功。
—大朋友(爸爸)6.6晚
亲爱的爸爸妈妈:今天下午兴趣课改成了语文课,董老师要求我们换座位,我被换到了一个周围都是男生的位子上。他们常说我的坏话,说我的是非,还说我智障!今天,真不开心啊!
—小朋友12.1晚
亲爱的小朋友:董老师为什么要把你调到这样的位置呢?其实董老师知道炜炜是个好孩子,不会受别人影响,不会与那些男生搭话谈笑,所以才会这样安排座位,好好学习,其他的不要理会,爸爸妈妈深爱的炜炜!
—中朋友(妈妈)12.1晚
在回复中,程敏夫妇对于炜炜提出的各种问题,都会将心比心地耐心解答引导,他们会为女儿的点滴进步点赞喝彩,也会帮她抚平成长路上的各种小烦恼。而且,程敏不会把女儿当成无知的小孩,而是希望她能对生活和世界有更宽广的认知和接触,所以有时工作上遇到的问题,他也会在留言中征求炜炜的看法。
公司两周年庆典前夕,程敏留言问炜炜对活动举办有什么想法,炜炜回复说不要太隆重铺张,但是一定要请到公司所有员工和客户,还要把已经离开的员工也请回来,因为他们都曾为公司尽过力。程敏很赞赏女儿的建议,在他的鼓励下,炜炜还给庆典带来了一个小惊喜—当众独唱了一首生日歌,这是她第一次站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歌唱才华……
尽管陪伴时间有限,但在日复一日的文字赋能中,炜炜逐渐变得自信开朗起来,从一个老师眼里性格孤僻的小女孩,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的优秀学生。
家庭教育,用心比用力更重要
进入中学后,逐渐成熟的炜炜不再像小学时热衷于和爸妈“汇报”学校生活,她的视野逐渐宽广,开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经常会针对一些观点与爸妈展开笔头讨论。
一次她留言表达,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把不好、不对的人教好,学校应该重点培养“差”学生,才更有意义。原来,有段时间,炜炜的数学成绩很不理想,甚至和班里的数学老师“闹翻了”。程敏知道后,并没有说教训斥,而是反思问题产生的原因:他和妻子疏于陪伴,而炜炜又正值青春叛逆期,数学成绩不好本身已经让她受挫,现在需要的是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帮助,而不是说教和批评。
那段时间程敏夫妇除了日常家书沟通,还轮流抽出时间提早回家,陪伴炜炜一起查找数学方面的问题,同时程敏还积极和老师沟通,告诉老师他们也在帮炜炜找问题,请老师尊重她,不要过于严厉地批评炜炜。在爸爸妈妈的鼓励和帮助下,炜炜的数学成绩逐渐赶了上来。
经常在家独处的炜炜,逐渐在读书中找到了乐趣,她尤其喜欢读情节错综复杂的破案类悬疑小说。
高中时的一天,炜炜激动地告诉程敏:“爸爸,我有个梦想,要把我喜欢看的英文小说都翻译成中文,让同龄的孩子也能看到!”说做就做,接下来的几个月,炜炜接连翻译了两本英文小说。程敏的朋友告诉炜炜,并不是翻译完的书都能出版。但炜炜却笃定地说:“我翻译这些书,是因为书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如果不能出版也没关系,我喜欢翻译的过程,我会继续做下去。”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到目前为止,炜炜已经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11本英文小說。
正是程敏温柔包容的教育方式,让炜炜在做事中能够充分从本心出发,在这种没有功利心态、宽松有爱的养育环境中,炜炜找到了自己的心之所向,即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翻译的痴迷,这也在不知不觉中铺设着她未来的职业发展之路。
炜炜于2011年考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并在大二时荣获一等奖奖学金,毕业后又考取了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研究生。由于表现优异,读书期间她被国家公派到欧洲的孔子学院担任志愿者,传播中国文化,其间还受到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
现在学成归来的吴炜炜在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从事海外小说翻译运营工作,由于是自己喜欢又擅长的领域,工作起来格外得心应手,成就感满满。
用心灵碰撞,给家庭教育赋能
一次偶然机会,广东省妇联得知程敏一家的故事,鼓励他把这个温暖的教育故事写出来,以启发更多的家庭。程敏属兔,他温和、耐心,又极富同理心的教育方式也正像兔子一样让孩子感到温暖安全,于是“兔爸”的称谓逐渐成了他所倡导的温柔教育模式的代称。
2010年程敏获得广东“十大杰出父亲”称号,渐渐地,向他请教教育问题的家长越来越多,兔爸温柔的教育理念,带动了一个个家庭的成长,这种精神上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比开公司更令他欣喜。于是2009年,程敏把公司交给员工打理,自己专心开起了传播温柔教育的“兔爸学堂”,并在2021年出版了教育手记《兔爸家书》。
《兔爸家书》让很多家长在陪伴和工作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事件中,看到了另一种教育的可能性,即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家长首先要放下身段,与孩子平等坦诚地沟通。只有家人之间敞开心扉,顺畅交流,才能让爱意在家庭中流动起来,而这种心灵的碰撞与陪伴,正是给孩子赋能的关键。
未来,兔爸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用这种温润的教育方式,让更多家庭了解到温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