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中职院校旅游服务专业课程改革策略研究
2022-02-15靳宏伟叶张煌
靳宏伟 叶张煌
摘 要: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中职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单一技能的学生已经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中职旅游服务专业课程设置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难以支撑优秀人才的培养,所以学校应紧跟文旅融合的时代要求,改革课程设置,努力培育出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复合型人才,来满足文旅融合背景下对于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文旅融合;课程设置;旅游服务专业;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2;F590-4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0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JC20107);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21YB140);2019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JD19038)。
2018年3月13日,国家通过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正式將国家旅游局和文化部合并,组成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与旅游结合,实为一种共赢,一方面既能利用旅游传递文化知识,壮大文化产业,另一方面也能利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和提升游客旅游体验[1]。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一站,中职院校势必要为人才后期的发展打好基础。本文具体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方面进行论述,力求优化课程设置,进而满足整个社会对于旅游文化人才的需要。
就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来看,文化和旅游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充分,相对应的文旅产业属性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我国很多地区发展最快速的行业。目前,国家已经把文旅产业发展和文化事业发展放在同一高度,在文旅产品供给过程中,给予了优质的团队以及品牌足够的重视,加强了区域内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的有效结合,使我国旅游业走向品质化发展的道路,可见国家扶持文旅产业的决心[2]。就个人层面而言,人们不再单一地追求“旅”,而是更多地希望能够以“旅”见“文”,这对旅游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旅游产品供给要越来越优质,旅游服务要越来越周到、越来越人性化,同时也提高了旅游业的准入门槛,不再是凭借一张“导游证”就可以一步跨入的行业,需要的是懂“旅”又懂“文”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大批量向旅游业输送人才的中职学校有义务承担起提供高素质人才的责任。
(一)学校课程设置与文旅产业联系不紧密
中职院校作为文旅产业优秀人才的输送基地,文旅产业的发展壮大无疑对中职学生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仍然只注重通用知识技能的培养,与旅游业的联系不紧密,而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导游证只作为一个基本项,企业招聘时并非只看导游证的获得情况,更多时候是把着眼点放在复合型技能人才上,要求中职院校增加实践课程,课程内容要更贴近现实。虽然现在的中职学校已经有意识地将行业企业发展现状、社会的多方面需求纳入到课程设置的影响因素当中,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因素的影响地位还有待提升,同时课程设置在改进的时候仍然具有较大阻力,种种因素都使得学校课程设置脱离产业发展实际状况,目前培养的人才无法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后期储备力量[3]。
(二)课程结构安棑不合理
学校根据国家课程大纲对学生课程进行安排,各学科课程结构设置比例不同,学生岗位能力掌握程度不同。目前,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其中出现了餐饮、客房等不相关的专业课程,这些不仅占用学生的专业课时间,降低学生学习效率,也使得学生专业方向模糊,对未来的就业产生迷茫。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极为重要的历史、地理课程被划分到了选修的行列,导致学生在从事讲解服务时一知半解,蒙混过关,严重违背了导游工作文化性的特征[4]。即使是一些课程设置较为全面的学校,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顺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理论课与实践课脱节,只有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而缺乏实践到理论的查漏补缺。另外,大部分中职院校的课程跟高校的课程衔接不畅,而且在难易程度上缺少明显区分,让学生难以适应。
(三)信息化程度较低
信息技术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但就目前我国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实际发展来看,虽然一定程度上应用了一些信息化手段,但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学校在信息化教学设施上投资不够,导致一些基础建设不够完善。目前,部分教师只是利用计算机播放一些文稿、课件,不能真正利用信息化手段让课堂“动起来”,课堂依旧延续以前的风格,教学效果不够显著。
(四)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学校重视学生成绩,教师也一直着眼于学生分数的高低,除了最基础的文化课,其他教学都是围绕考取导游证和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展开,并且大多时候都是以课本为准,讲解为辅,就连案例也不够新颖真实,使得学生有一种距离感,不能产生共鸣。例如,事故紧急处理类的课程,如果单纯是教师在讲,学生的切身感受不足,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动手动脑去处理,才能积累经验,练就胆识[5]。尽管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开始进行工学结合,但是合作仅仅停留在表层,走形式主义,到岗学生各方面素质均不达标,企业还需费时费力再次培训,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
(五)职业情感教育弱化
中职院校现阶段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把重心放在导游证通过率和就业率方面,并未把学生对于职业的认可度教育归纳到课程的范畴,较多从业者并未建立起对于职业的忠诚度和认同感,对于未来缺乏规划和向往,盲目投身于旅游业,感受不到这份职业的魅力,导致后期退出该行业的人员基数过大,该行业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六)课程评价体系缺乏多元性
目前的评价考核主体上过于单一,不能做到多方协调,未能厘清学校和企业的主次关系,评价时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往往是一锤定音,缺乏企业行业以及社会的广泛参与。而且现在仍然存在片面地以书面成绩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而忽视学生实践技能的现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只有理论没有实践,专业能力不过关。中职学生大多数以往学习基础不太理想,仅依靠书面成绩评价学生会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厌学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就业。
(一)课程设置要与文旅产业紧密结合
文旅融合作为当今时代的一个大主题,对于学校的课程设置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摒弃以往闭门造车的习惯,要将大门敞开,广泛接纳企业、社会的声音,以企业的需求为重点,以社会的需求为重心,只有这样才能为旅游行业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知识底蕴、熟练操作技能以及良好职业素质的高技能复合型旅游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肩负起行业企业发展的重担。同时,中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应具有前瞻性,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1]。学生入学前和毕业前的社会需求是不同的,对人才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学校与企业应在其入学前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需要,预测社会对学生毕业时的需求,并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相互沟通,相互配合,根据社会变化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力求使学生成为旅游行业适销对路的人才。
(二)優化课程结构
首先,在文旅融合的趋势下,中职学校要构建职业教育特色课程结构群,以文化为基础,以专业为方向,将基础文化课和旅游专业课程相关联。在专业课方面,学校应该减少与旅游无关的酒店等课程,增设与旅游关系紧密的路线规划、大数据分析等课程[4]。历史课和地理课要同时进行,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旅游景点的由来、发展及其地理特征和特色,进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让文、旅充分结合。其次,实习课程要形成一种“学校-企业-学校”的模式,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切实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并在实习结束后总结自身差距,再次回到学校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的二次学习。最后,中职学校应调整课程结构,增设与高校相衔接的基础课程,并依据学生水平合理选择课程内容,循序渐进地增加课程难度,剔除重复课程,将重心放在专业培养上,促进“中职-高校”联合培养现代化文旅人才。
(三)促进教学信息化发展
随着文旅融合的进一步加深,要充分发挥当今社会信息化的优势,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完善基础教学设施,提升教学水平,如在实训过程中利用慕课来模拟计调和一线导游的实务课程,同时创新教学方式,在导入部分、互动部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程的丰富度、课堂活跃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团体性任务让学生互相沟通交流,互帮互助,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引进案例分析、微课程、文旅课程情景设计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促进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发展,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效益。
(四)三方联动,加强实践
“三方”指中职学校、高校和企业。首先,学校不能把实践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外部,要主动出击。学校要在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利用地方资源,开设当地旅游景区的选修课,让学生亲身实践,定期去景区做志愿讲解服务,自主处理各种事务和突发问题,进而锻炼学生的导游业务能力和应变能力,并将学生的实践心得进行总结,定期进行沟通交流,来提高整体的实践水平。其次,校企合作,形成“理论+实践+就业”的课程模式,采用“订单式”培养方式保证学生在毕业时符合企业需要,帮助学生与企业签订用人合同,为学生解决工作问题,为企业定向输送人才[3]。最后,中职与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强沟通合作,共同研究升学的标准和要求,加强联合培养力度,共同培养人才。例如,将中职生升入高校的要求定为学分修满以及导游证的取得,并依据高校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保证中职学生顺利升学。
(五)重视学生职业情感教育
一个人的职业道德决定自身对于职业的忠诚度和奉献力,而他所具备的职业道德和他的情感教育密不可分,所以在新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要从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情感教育方面着手,培养全面发展的旅游服务人才,进而满足当今社会需要。除了最基本的旅游行业的法律法规教育,还要注重公序良俗的教育,更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提升学生个人修养,线上可以通过慕课、网易公开课、职教云等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线下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礼仪、茶艺、风景鉴赏以及导游风采等选修课程,在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职业道德水平,进而使其做好景区的宣传者、代言人,增强职业忠诚度和使命感[2]。
(六)多方协同,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首先要保证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由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为主改为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企业作为专业人才的接收者,在人才方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可以明确指出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与当前要求间的差距,以便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向,并在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学习。其次,课程评价要摒弃以成绩定高低的习惯,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文化知识作为一个基本项,为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对于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和职业素质评价同样不可忽视。最后,将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二者同时进行。量化评价是把评价内容进行数字化分析,保证一个最基本的定位,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辅之以质性评价,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描述课程价值与特点,加入一点主观因素,主客制衡,能够更加公平合理地改革课程评价体系[1]。
中职学校作为为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的基地,要根据社会需求及时有效调整课程结构,调整学生学习步调,做到多方协同参与,切实将文旅融合贯彻到课程改革中去,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会得到全面提高,旅游行业的发展才会更加迅速。
[1] 姜燕.文旅融合背景下中职旅游服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20:6.
[2] 曹炳政.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9(3):50-54.
[3] 杨志玲.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思考[J].天工,2019(8):8.
[4] 王慧.能力本位视角下的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长江丛刊,2020(26):136.
[5] 张洁.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优化途径[J].当代旅游,2021(6):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