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非遗软木画传承发展与文化旅游实践探析

2022-02-14

文化学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软木福州文化遗产

朱 婷

一、引言

在全球化和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失去了它们的辉煌。然而,在网络革命和数字娱乐时代,在所有这些社会独特的文化遗产被抹杀之后,当所谓的“现代观众”厌倦了现有的单一娱乐形式后,他们必然要寻找那些失落的非物质文化宝藏。因此,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的关键所在[1]。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非遗软木画为例,探寻国家非遗软木画的历史沿革,阐述国家非遗软木画鉴赏要点,分析国家非遗软木画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最终探究区域文化旅游与非遗传承发展的辩证关系,为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国家非遗软木画的历史沿革和鉴赏要点

(一)国家非遗软木画历史沿革

软木画又叫“木画”,是流行于福建省福州地区的一种软木雕刻手工技艺的别称,于2008年(第二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软木画的历史相对较短,年龄较轻,其历史发展分作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形成阶段(1914—1952年)。1914年,福州匠人陈春润受命于当时的福建巡按使许世英的安排,仿制一种德国的“风景画片”。经过陈春润与吴启棋、郑立溪等人的潜心研究,最终以软木削片,切刻零件,粘于其上,是为“软木画”。其后,吴启棋开设“启棋木画店”(1931年),并带徒传授软木画。吴启棋的徒弟陈康、陈树荣、陈树德等人于学有所成之后,纷纷开设木画店。至此,正式确立了“福州软木画”这一艺术形式[2]。在此期间,吴启棋受杭州西湖风景照片启发,创作了不少以名胜风景为内容的木画作品,畅销海外。

第二阶段,繁盛阶段(1953—1990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百业待兴。1953年,吴启棋后人率先成立福州软木画合作社;1956年,吴启棋软木画继承人陈锟协同陈庄等人,创新软木画技法,将圆雕、透雕融入其中,创作了著名的软木画作品《天安门》,开拓了软木画的创作形式和制作技法,是软木画创作领域的第一次创新;1957年,软木画作品《天安门》参加了首届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的作品展。至此,福州软木画进入繁盛阶段。在此阶段,福州软木画合作社改建为福州木画厂(1958年),成为第一家专业生产软木画的企业,所创作的《福州西湖》等作品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陈设。此后经年,软木画产品成为福州出口贸易中创汇率最高的工艺品之一。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机械加工的引入使得软木画的产量、品类和质量都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仅福州一地,便拥有软木画生产企业二三十家,从业人员万余人,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3]。

第三阶段,衰落阶段(1991—2007年)。好景不长,软木画行业繁荣的背后,危机就如影随形。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受国际工艺美术品的倾销、国人审美特征的转变等影响,福州软木画市场呈现疲软态势。以福州木画厂为例,1988年,福州木画厂的软木画出口额超500万元,而到了1990年,却不足20万元,及至1995年,福州生产软木画的企业全部倒闭,封刀休艺,工人下岗转行,软木画陷入从未有过的困境。

第四阶段,传承和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对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视日渐加深。在此背景下,福州软木画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后,福州软木画进入传承和发展阶段。在此阶段,涌现出一大批如吴芝生、林清韵等致力于普及与推广软木画的艺术家们,为软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软木画的艺术潜力。也是在此阶段,软木画脱离了原有艺术形式的桎梏,实现了同现代工艺和艺术审美的有机融合,对重塑软木画形象起到积级的作用。

(二)国家非遗软木画鉴赏要点

软木画自诞生起便受到多种欧亚文化的影响,并最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审美。软木画有着自己的传统和独特的生产技术,有着独特的图案和色彩,与福州地区其他的实用艺术作品截然不同。因此,在鉴赏软木画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要点和审美哲学。

首先,在表现形式上,软木画有各种精美的雕刻和贴片,代表着精美的艺术风格。在白天,这些雕刻和贴片古朴雅致,场景生动逼真;在夜晚,这些雕刻和贴片由于室内光线的影响,而意境高古深远,增添了另一种美感。尤其是在工艺创新之后,新形式的软木画除了原有的花卉、景观等,还将书法、几何学、动物学和宇宙特征等多种组成部分,根据软木画主题的特定形状,大小和尺寸的木质板来描绘,让这项传统技艺再次绽放夺目光彩。例如,软木画作品《闽韵水乡》(图1),运用“以小观大”的艺术手法,在原有技艺基础上,融入国画的“留白”手法,既让画面布局更加具有想象空间,同时又为画面增加了景深,十分富有意趣。

图1 软木画灯光笔挂《闽韵水乡》

其次,在艺术审美上,软木画源于自然,画面中时见宋人笔意,风格清隽秀雅,呈示出“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的艺术境界,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这种艺术形成于民族深处,其原理和技艺世代相传。它以刀代笔,精雕细镂,形成纹理纤细的复杂画面,再点缀以具有民族风格的亭台楼阁,同时利用画框内有限空间营造景物而产生立体化效果。例如,软木画作品《桂林花桥》(图2),木桥周围树木雕刻最为精细,十分立体。花桥以浮雕为主,多为半立体位于画面之中。作品充分利用软木的细腻,将桂林花桥繁花似锦之势表现在一框之中,显得别具一格。

图2 软木画作品《桂林花桥》

最后,在文化传承上,软木画作为“榕城三绝”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科学、教育、美学、娱乐、文化和其他价值。既能反映出福州特有的地域民俗特点,又深刻地融合了福州传统历史文化。众所周知,软木画工艺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意味着在创作的时候作者只能关注一些元素。在现代背景下,考虑如何呈现软木画时,总会有一种务实的需求。在理想和务实之间,以及在表达兴趣与可以实际沟通的需要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妥协。然而,如果仅将软木画视为用于特定目的的商品,那么其作为文化意义管道的作用可能会受到损害。它需要被视为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实体。换句话说,软木画固然传达了文化意义,但它也是一种经济产品。这些不同角色所拥有的属性可能会在软木画的鉴赏过程中发生冲突,例如,一方面需要软木画产生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东西;另一方面又需要软木画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如果对软木画的功能性优先,那么传达对过去的更深层次感可能被视为不必要的部分,并最终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理性消逝。反之则会导致软木画的“虚浮”。因此,无论是创作软木画还是鉴赏软木画,都需要实现文化价值和超实用的双重功能。软木画台灯系列《林浦江边小景》(图3),就是将软木画和台灯的融合,既实现了软木画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又赋予了软木画以生活功能性。

图3 软木画台灯系列《林浦江边小景》

三、区域文化旅游下非遗软木画传承与发展

(一)非遗丰富区域文化旅游的内容和纬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经从人们生活中相对次要和短暂的方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方式,竞争十分激烈。从字面上看,“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通过感受异地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产生文化碰撞和互动,从而达到了解旅游地的目的,它具有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多样性、互动性等特征[4]。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区域文化旅游”界定为依据“资源互享、优势互补、市场互动、营销互联、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区域内实现文化旅游的宣传营销互促、精品线路互育、旅游市场互惠、业态培育互助,共同促进区域内的文化旅游业繁荣发展。由此可见,在区域文化旅游领域,超过一半的文化旅游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区域文化旅游重要的子类型部分。以软木画为例,过去购买福州软木画的多为当地人,主要作为馈赠和装饰之用;现今,经过区域旅游推广,精品软木画的经济价值有巨大的上升空间,社会各界开始积极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挖掘中来,这推动了国家非遗软木画的传承和创新。

简而言之,在供给侧需求下,区域旅游文化发展增强了群体的归属感,带来更可持续的以非物质文化为基础的旅游业的参与和所有权,进而促进跨部门伙伴关系的生产,以追求共同目标。在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战略中,文化、需求和能力的区域特性被视为重要的发展因素,因为它们很难被竞争对手复制,因此,被视为区域文化旅游独特竞争优势的来源[5]。在此背景下,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构建具有战略性和区域性的旅游模式,是直面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的目的,特别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地方的可持续发展。简单来说,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构建的区域文化旅游,试图将不同但互补的部门联系起来。例如,加强投入产出或价值链联系以及这些不同活动之间的其他关系以提高协同效应。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认同”,一直是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的有利因素。

(二)区域文化旅游提供非遗传承发展动力

社会和经济力量被认为是区域文化旅游下非遗软木画的传承与发展的相关因素,这包括地方政府的宣传活动和民间社会的主动参与。这反映在区域文化旅游中,作为吸引游客到特定旅游目的地的手段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一种手段,对非遗软木画的传承和发展,被视为区域旅游文化的内在价值,并有可能发挥教育作用,因为游客可以更多地了解一个地方,并可能被鼓励更深入地研究当地历史的各个方面和文化传统。突出非物质文化的元素会培养更深层次的区域感、归属感和依恋感。当然,它们也会给区域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而这往往也是区域文化发展的首要目标。权力下放的决策和政策能力,是兼顾区域文化旅游发展和非遗保护发展的关键因素和目标。因为它意味着更好地了解较低层次的区域发展的问题、障碍和潜力;还使发展战略能够更好地针对区域人口的需求和目标。以软木画为例,将精美的软木画打造成文化旅游品牌产品,带动了当地旅游购物经济的发展,给予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支持[6]。

由此可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求,是塑造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参数。从这个角度来看,区域文化旅游实践,切实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具身化的理论解释和发展动力。以软木画为例,20世纪90年代,由于产品滞销,大批软木画工厂相继倒闭,软木画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而今,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旅游企业积极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从事软木画研究、设计、创作、生产、培训和传承,为软木画传承保护和开发、非遗的合理利用和生产性保护等探索了一条新途径。其中,一个关键思想是区域经济发展应该着眼长远,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即“可持续的区域文化旅游发展”。在实际中,以经济为导向的区域文化旅游依赖于当地文化资源,旨在为旅游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以社会为导向的区域文化旅游则旨在振兴当地文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文化认同和社会福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区域文化旅游实践的国家非遗传承与发展,在促进区域文化旅游的实质性范式的转变的同时,刺激内生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本地生产和消费,进而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为此,根据游客的兴趣,除了坚持软木画制作外,还要有意识地加入新的表现形式:将传统的软木画小品变为大型创作艺术品;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为文创产品和文创元素。上述改变代表软木画可以为区域文化旅游向游客销售礼品增加更多价值。无疑,推广这种融合的旅游品类是当今时代的需求。简而言之,通过对这种组合式旅游的刺激,最终在实现区域设施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带来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软木福州文化遗产
能自动漂浮的“软木人”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软木小马
葡萄牙软木培训活动在华遍地开花
寻味福州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