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弹性冰敷袋在埋伏阻生齿拔除术后的应用
2022-02-14刘娟英彭涛许勇胡乐兰
刘娟英,彭涛,许勇,胡乐兰
(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西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口腔重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昌 330006)
下颌阻生齿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种之一,由于下颌阻生齿尤其是低位阻生齿受到邻磨牙阻挡、骨质包绕、相邻组织的阻碍导致完全萌出困难,常发生冠周发炎、邻牙受损、关节异常、颌骨囊肿等疾病,主要通过手术拔除埋伏阻生齿进行治疗。由于下颌第三磨牙解剖结构各异,位置偏后,操作视野小,加大了手术难度,术后常容易引起拔牙窝出血、疼痛、肿胀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好的就医体验,容易对治疗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情绪[1]。外科医生通过改善手术治疗方式和医用治疗器械等方法,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2-4],或者通过药物和物理方法减轻术后出血、疼痛、肿胀等不良反应[5-6]。手术后越早对术区进行冷敷,越能有效地减少伤口出血、疼痛和肿胀的发生[7-8]。目前临床传统的物理方法多采用毛巾、布袋或无纺布包裹冰袋放置在患者的面颊部,此法缺点是冰块坚硬,不易固定,冰块不能塑形,冰敷接触面积少,需患者或家属用手持续托扶,降低患者依从性,影响冰敷效果。为适应临床需求,运用弹性绷带制作成可以固定冰袋的装置,冰袋内是生物凝胶蓄能材料,此装置同时对患处起加压作用,本试验观察该冷敷装置的临床使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务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在口腔颌面外科病房住院,通过查体和影像检查确诊为下颌第三磨牙低位阻生,并在全麻下行下颌阻生齿拔除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30岁;术前双侧面部对称,张口度正常;语言沟通无障碍,具有正常沟通能力的成年人;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冷疗刺激会产生过敏的患者;颊面部有开放性伤口的患者;颌面部已有感染的患者;躯体其他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者。将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22.65岁,给予颌面部弹性冰敷袋。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22.43岁,采用传统冰袋冰敷。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方式一致,性别、年龄比较(表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颌面部弹性冰敷袋的制作方法 弹性绷带一卷(上海医用敷料厂),宽10 cm,取弹性绷带自然长度96 cm,对折成双层长48 cm,两端分别设置有3 cm宽魔术贴(即一端是勾面,另一端是毛面)方便调节大小,带体中部设置有耳部固定孔,在两耳部固定孔之间的带体内缝制两个长10 cm,宽9 cm的口袋作为储冰袋(图1)。为能使冰敷袋与颌面部更好的贴合,选用生物凝胶,其主要成分是糖、纯水、羧甲基纤维素钠,这种储能材料的特点是既可蓄冷也可吸收热量,质地柔软,形状成凝胶状,另一特点是在零下25℃不结冰,经过长时间冷冻也不凝固,可塑性强[9-10],用在颌面部贴合性好,将上述材料装入长10 cm,宽8 cm的透明PE复合尼龙袋内,制成冰袋。
表1 两组观察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
图1 颌面部弹性绷带冰敷带(图上长方形粗线部分均用线缝制起来,储冰袋有两处开口)
1.2.2 使用方法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由同一术者行手术,同一麻醉医生实施麻醉,同一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术后护理。两组冰敷方法如下:①试验组:手术后早期给予佩戴颌面部弹性冰敷袋。冰敷时,先将凝胶冰袋置于冰箱冷冻层(-10℃以下)30 min以上,把冻好的凝胶冰袋放入患侧术区的储冰袋,将冰敷带带体沿颏下经两侧耳部至颅顶,使其耳部固定孔分别固定于患者双耳,根据患者的头围大小调节松紧度后粘好魔术贴,固定牢固即可。邓益君等研究显示[11],患者冰敷局部皮肤温度控制在10~15℃左右,冰敷袋接触皮肤面温度保持在5~15℃(高于15℃则更换,低于5℃增加包裹巾),是相对舒适的温度。使用电子测温计每20~30分钟监测冰敷部位皮肤温度,当皮肤温度低于10℃则暂停冰敷30 min,否则持续冰敷,如果患者感觉冰冷不适则适当休息20~30 min后继续冰敷。②对照组:术后给予无纺布包裹传统冰袋进行冰敷,每冰敷30 min,暂停20~30 min,如此反复至术后24小时,不测量冰敷局部皮肤温度。两组患者术后均持续冰敷24小时。冰敷时护士至少每20~30分钟巡视1次,注意观察冰敷部位皮肤的情况,及时了解患者的感觉,以防冻伤发生。对两组在术后出血、疼痛、面部肿胀度分别进行效果评价。
1.3 观察评价标准 随机分组后,分别测量和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同侧口角至耳垂距离、眼外眦至下颌角的距离。术后出血情况:术后24 h出血情况:0级(无出血);Ⅰ级(少量出血),术后24 h内唾液呈淡红色;Ⅱ级(中量出血),术后24 h内唾液呈鲜红色,术区有渗血;Ⅲ级(大量出血),术后24 h内唾液全部是血或有血块,需经医生处理方能止血。疼痛评分: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护理人员用数字评分尺让患者自己描述疼痛程度。其评分标准(0~10分):1)0分(0级,无痛);2)1~3分(Ⅰ级,轻度疼痛,不影响睡眠);3)4~6分(Ⅱ级,中度疼痛,影响患者睡眠);4)7~10分(Ⅲ级,重度疼痛,患者无法忍受,严重影响睡眠)。
肿胀程度评定:用软尺测量患者术后24 h同口角-侧耳垂、眼外眦-下颌角距离(图2)。面部肿胀程度用测量法和主观评估法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公式:面部测量距离=(口角-耳垂距离+眼外眦-下颌角距离)÷2,算出面部测量距离,从以上公式基础上再算出面部肿胀率,面部肿胀率=(冷敷后面部测量距离÷术前面部测量距离-1)×100%。主观评价肿胀标准:0度:面部肿胀率≤3%,几乎无肿胀;Ⅰ度:轻度肿胀>3%,面部肿胀率,≤6%;Ⅱ度:肿胀明显,有皮纹,面部肿胀率>6%,≤12%;Ⅲ度:肿胀明显,皮纹消失,面部肿胀率>12%[12]。
图2 测量方法与测量点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24 h后对80例观察对象进行访视,两组患者术区出血、疼痛程度、面部肿胀情况比较,见表2、表3、表4。
表2 两组观察患者术后出血程度比较[n(%)]
表3 两组观察患者疼痛程度比较[n(%)]
表4 两组观察患者术后24h肿胀度比较[n(%)]
3 讨论
拔除下颌低位埋伏阻生齿的每个步骤都是破坏性治疗手段,术后软组织和骨组织都受到了一定的损伤,引起拔牙处疼痛,损伤组织的渗出液扩散引起面部肿胀。术后肿胀起始于手术后12-24 h,到第3天后逐渐消退,故要求患者术后早期持续冰敷,再观察对象手术后24h测量其面部肿胀程度[13]。拔除阻生齿后为使患者更舒适,临床上常用药物或物理治疗方法缓解术后不良反应。药物治疗必需在医师指导下用药,需注意禁忌症,并存在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而物理方法安全、简单、经济、有效,对颌面部冷疗具有一定的镇痛、消肿效果。冰敷是利用低温传导致术区,局部皮肤、组织温度相应地下降,有利于控制急性炎症、水肿,并刺激冷感受器,收缩血管,增加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液流向手术周围组织,从而达到减轻术区水肿、控制炎症的目的[14-18]。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痛阈传导而减轻疼痛。术后24 h访视试验组患者时,伤口出血、疼痛、面部肿胀度较对照组减轻。由统计数据分析结果可推论颌面部弹性冰敷袋效果比传统冰敷袋效果好。颌面部弹性冰敷袋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方法,使用简单方便,无临床医师在场指导,患者也可自行佩戴使用,其安全性较药物治疗高。
颌面部冰敷带用弹性绷带双层制作带体,使其既起术后患处加压止血作用,又便于冰敷治疗,冰敷使用生物凝胶状储冷材料,冷冻之后可根据面颊部塑形再冰敷。与传统冷疗方法比,改进了冰块形状不规则、接触面小、容易融化的缺点;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取材和使用方便,冰敷效果达到了口腔术后止血消肿的目的。生物凝胶冰袋不用包裹毛巾,直接放在弹性冰敷袋内。魔术带粘贴,佩戴及拆卸方便;带体耳部固定孔的设计,使其不易滑脱、移位,易固定于颌面部,绷带颏部区可直接将袋体往内折调节宽窄,不阻碍患者呼吸,冰敷时不会冰敷到颈部大血管,不限制患者活动,冰敷袋较软舒适度好,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该装置也可加热作为热敷带进行热敷治疗。弹性冰敷袋可重复使用,用后清洗消毒,凝胶冰袋用后卡瓦布擦拭消毒。
经过临床应用,患者反映使用简单、方便、舒适,医生对此装置也认可。与其它方法相比效果佳,可考虑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