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眼视觉训练对小儿间歇性斜视术后眼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2-02-14章翠华刘姣占丽丽胡婧婷

江西医药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字母表眼位斜视

章翠华,刘姣,占丽丽,胡婧婷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儿童眼科弱视治疗室,南昌 330006)

小儿间歇性斜视,为介于共同性外斜视、外隐斜之间的一种斜视,指视轴分开状态,发病早期多在远看时发生,随病症进展,间歇性外斜视维持时间延长、发生次数增加,近看时同样会发生斜视,影响其外表形象及视力功能[1]。手术治疗为该病主要治疗方式,通过眼位矫正以改善其视功能,但患儿在发病期间多伴双眼视功能不同程度功能损伤,术后康复期间可能会出现眼位融合功能、同时功能下降等情况[2]。双眼视觉训练,为利用视知觉学习原理,通过对患者进行完成双眼分离、交互平衡等训练,以促进其眼功能恢复。为此,本次研究选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期间80例接受间歇性斜视术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接受双眼视觉训练对其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期间80例接受间歇性斜视术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12岁,平均(7.20±1.35)岁;斜视度-20△~-90△,平均(-47.43±5.31)△;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12岁,平均(7.14±1.29)岁;斜视度-20△~-90△,平均(-48.06±4.72)△;两组基础资料相近(P>0.05);本次研究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术前三棱镜加遮法检测外斜度数>-15△;可间歇控制正位;术前双眼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小数视力>0.5;术前屈光度检查,柱镜+0.5~-0.5D,球镜+1.5~-1.5D;患儿家长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存在高度近视、高度散光、高度远视;眼部手术史;合并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研究期间失访;合并慢性病、全身性疾病;患儿沟通障碍。

1.3 方法 (1)两组患儿均接受斜视矫正术治疗。(2)术后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即应用左氧佛沙星滴眼液(生产厂家:中山万汉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203122)、普拉洛芬滴眼液(生产厂家:日本千寿制药株式会社;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0682)治疗、盐酸金霉素眼膏(生产厂家:北京双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342),持续治疗1个月。(3)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反转拍、字母表训练:①反转拍:使用±2.00D双面镜、20/30E字视力卡,放置在视线平行40 cm处,训练期间,将+2.00D先放到眼前,快速翻转±2.00D双面镜,要求患儿必须看清视力卡上字母,依据子母卡上1~40号顺序依次大声朗读;单眼、双眼均开展训练,10~15 min/次,1~2次/d;②字母表:将远用大字母表放在视线平行3m处,手持小字母表放置在视线平行40 cm处,嘱患儿注视小字母第一行,依次朗读,并逐渐将小字母表移近,直至视线模糊后再移远2~5 cm,维持距离;交替阅读大字母表、小字母表第二横每个字母。持续训练7d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1周,持续训练3个月。两组均持续随访至术后6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眼位情况,以角膜映光法、三棱镜交替遮盖法检查33 cm、5 cm斜视度数,并单眼遮盖30 min后检查其单眼眼位、斜视度,比较两组患儿正位(≤±10△)、过矫(>+10△)、欠矫(>-10△)占比;(2)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双眼视功能,包括同时视、视觉融合、视立体功能占比。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 24.0软件统计计算,(±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不同时间眼位情况 术后1个月,观察组眼位中正位、过矫、欠矫占比分别为95.00%、2.50%、2.50%,与对照组87.50%、5.00%、7.50%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眼位中正位占比分别为95.00%、95.00%,均较对照组80.00%、77.50%高;欠矫占比分别为2.50%、2.50%,均较对照组15.00%、17.5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后不同时间眼位情况[n(%)]

2.2 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双眼视功能 术前观察组同时视、视觉融合、视立体占比,与对照组相近,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同时视、视觉融合、视立体占比均较对照组高,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双眼视功能[n(%)]

3 讨论

间歇性斜视为临床常见眼部疾病,发病原因与外展、集合功能失调引发,当集合能力不足、融合能力下降时,外展能力对抗作用下降,会出现眼位向外偏斜倾向。发生间歇性斜视后,视觉未成熟儿童会出现暂时性复视,并伴畏光特征,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3]。对其手术治疗中,通过眼位矫正,增强眼位融合能力,促进其正常视功能恢复。但手术治疗主要为眼位恢复创造条件,部分患儿术后不接受康复训练,随其正常用眼,其双眼功能会逐渐恢复。但部分患儿术前在长时间、经常发作斜视作用下,可能会造成双眼视功能损伤,缺少双眼视觉质量恢复能力,难以依靠患儿自身情况完成视功能、眼位功能康复[4]。

双眼视觉训练,其主要训练方法为通过纠正异常视网膜对应、建立同时知觉、增加融合功能以促进恢复眼部生理复视,消除抑制,扩大融合范围,促进立体视功能恢复[5]。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儿术后应用双眼视觉训练,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眼位中正位占比分别为95.00%、95.00%,均较对照组80.00%、77.50%高;欠矫占比分别为2.50%、2.50%,均较对照组15.00%、17.50%低,且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同时视、视觉融合、视立体占比均较对照组高,考虑原因为,手术治疗会矫正眼位,为双眼视觉重建提供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应用双眼视觉训练,通过增加患儿眼睛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增强其眼球运动训练及图像融合训练,以增强双眼黄斑区及周围视网膜视细胞兴奋性,并在同时闪烁刺激下提升双眼图像同步性,脱去抑制作用,以增强双眼交互平衡、多维空间感知能力,促进患儿视立体、视觉融合功能恢复[6];而本次研究中显示,术后6个月,两组在眼位及视觉功能比较中,观察组仍具显著优势,考虑原因可能与患儿用眼逐渐恢复正常有关,可持续促进其双眼视功能恢复,满足其眼位及眼功能康复需求[7]。张晓利[8]研究结果显示,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治疗中,应用功能训练可改善其术后眼位、双眼视功能,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但在其训练中应用多功能视觉训练系统、综合视功能检查康复训练系统完成训练,对设备、场地要求较高,难以满足普遍训练需求;而本次研究对设备、场地要求较低,且可获得满意效果,提示本次研究具积极研究价值。

综上,对间歇性斜视术术后患儿实施双眼视觉训练,可改善其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字母表眼位斜视
Picture-writing
远用瞳距的测量方法与眼位的关系
地球字母表ABC
白内障术中局部注射麻醉导致的术后斜视及治疗
下斜肌切断术与下斜肌转位术治疗V征斜视的效果比较
6.82实用眼位攻略
IMU/GPS测量误差对斜视条件下机载重轨干涉
DOTA2终极眼位攻略(夜魇篇)
手筋发现法
斜视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