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病陆地棉杂交种中生棉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2-02-14王林张海鹏浦元春王远郑凯孙国清

中国棉花 2022年11期
关键词:抗虫皮棉黄萎病

王林,张海鹏,浦元春,王远,郑凯*,孙国清*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2.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肥 230036;3. 安徽农业大学,合肥 230036;4. 新疆农业大学,乌鲁木齐 830052)

1 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

早熟、优质棉花新品种选育是当前育种的主要内容[1],中生棉10 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于2014 年以早熟、优质高产品系P80 为母本,以长势强健、结铃性强的GK12[2]为父本,采用陆地棉品系和品种间杂交筛选出的优良杂交组合。利用2 个亲本性状互补、抗虫基因在F1代呈显性,在品质和适应性方面进行多年鉴定,定向选育而成新组合,命名为中生棉10 号。 2016 年12 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16)第194 号],获准在长江流域生产应用。 2018―2019 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中熟杂交品种区域试验,2019 年进行生产试验,2020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200005。

2 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中生棉10 号是中熟转基因抗虫杂交棉, 春播生育期120 d,出苗好,长势较强,整齐度较好,不早衰,吐絮畅;植株较松散,株高119.8 cm,果枝上举、较长,茎秆较粗壮,茸毛密度中等,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第一果枝节位6.7,单株结铃30.4 个,铃卵圆形,铃重6.5 g,衣分42.7%,籽指12.2 g,霜前花率97.1%,僵瓣率4.9%(参见封三彩版)。

2.2 产量特征

2018―2019 年长江流域棉区中熟杂交品种区域试验(C 组)中,中生棉10 号2 年平均666.7 m2籽棉、 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92.6 kg、124.8 kg 和121.3 kg,分别比对照GK39[3]增产13.4%、15.6%和17.3%。 其中:2018 年中生棉10 号666.7 m2籽棉、皮棉及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95.3 kg、126.1 kg 和121.5 kg,分别比对照GK39 增产13.8%、15.4%和17.8%;2019 年中生棉10 号666.7 m2籽棉、皮棉及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90.0 kg、123.5 kg 和121.1 kg, 分别比对照GK39 增产12.9%、15.8%和16.9%。

2019 年长江流域棉区中熟杂交品种生产试验中,中生棉10 号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75.3 kg、113.2 kg 和107.8 kg,分别比对照GK39 增产7.1%、7.3%和10.3%。

2.3 抗病性

2018―2019 年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鉴定,结果(病情指数取2 年高值):中生棉10 号枯萎病病情指数为13.4, 黄萎病病情指数为28.1,属于耐枯萎病、耐黄萎病品种。 其中:2018 年枯萎病病情指数为5.4,黄萎病病情指数为17.4;2019 年枯萎病病情指数为13.4, 黄萎病病情指数为28.1。

2.4 抗虫性

2018―2019 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鉴定,结果(表1):中生棉10 号抗虫株率为100%; 叶片中苏云金杆菌抗虫蛋白含量为241.9 ng·g-1,其表达量级为“中”。

2018―2019 年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根据室内抗性分级标准,对不同指标的动态抗性信息加以量化,计算各品种对棉铃虫的综合抗性值,鉴定结果(表1):中生棉10 号综合抗性值为36,平均抗性级别为3.0,抗性级别为抗棉铃虫。

表1 中生棉10号抗虫鉴定结果

2.5 纤维品质

2018―2019 年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HVI 校准棉花标准校准),结果:2018 年中生棉10 号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0 mm,断裂比强度32.5 cN·tex-1,马克隆值5.5,断裂伸长率5.0%,反射率78.2%,黄色深度7.6,长度整齐度指数86.2%,纺纱均匀性指数153,纤维品质达国家棉花品种审定III 型品种标准;2019 年中生棉10 号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 mm, 断裂比强度31.5 cN·tex-1,马克隆值5.3,断裂伸长率6.0%,反射率79.1%, 黄色深度8.7, 长度整齐度指数85.7%,纺纱均匀性指数149,纤维品质达国家棉花品种审定III 型品种标准。 2 年平均,中生棉10 号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6 mm, 断裂比强度32.0 cN·tex-1, 马克隆值5.4, 断裂伸长率5.5%, 反射率78.6%,黄色深度8.2,长度整齐度指数86.0%,纺纱均匀性指数151。

3 适宜种植范围

中生棉10 号适于江苏和安徽淮河以南、浙江沿海、江西北部、湖北、河南南部、湖南北部和四川丘陵棉区春播种植。黄萎病和枯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育苗移栽应在4 月上中旬播种,直播不能晚于4 月底[4]。 一般每666.7 m2种植2 000~2 500 株为宜。 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轻施苗肥,稳施、早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喷施叶面肥。化学调控应按照前轻后重、少量多次原则,适时适度使用缩节胺[5]。 2 代棉铃虫一般不须防治,3代、4 代棉铃虫当百株2 龄以上幼虫超过5 头时应及时防治,并注意防治棉花蚜虫、红蜘蛛、盲蝽等害虫。

猜你喜欢

抗虫皮棉黄萎病
全球首个作物黄萎病菌资源和基因组数据库正式上线
欧黑抗虫杨N12对美国白蛾的抗虫性研究
气流喷气式皮棉清理机
美国2018/2019年度皮棉总产达400万t
中科院微生物所棉花黄萎病防治研究获突破性进展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发现植物抗虫调控机制
陈晓亚院士课题组发现植物抗虫调控新机制
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的Bt抗虫基因转化芥蓝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或可防治棉花黄萎病
调运皮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