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内核要义及价值指向

2022-02-14袁祥辛倩

求知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袁祥 辛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一部探索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认真把握和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理路,对谱写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

1.理论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中国应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活动的成功必须遵循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百年奋斗谱写了民族振兴的恢宏篇章,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伟业,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人民在接触马克思主义之前,为民族救亡艰难求索而不得;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有识之士们在接受这一思想体系的同时,将其普遍性原理巧妙地运用于中国大地,中国现代化探索逐步踏入正轨。马克思主义是党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引领,在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开辟现代化道路的统一,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牢牢铭记这一根本,带领中国人民艰辛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现代化发展的社会基础。马克思主义是追求人的解放的科学。一百多年来,党在现代化道路探索中不断深化和拓宽发展视野,不断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物质和社会发展条件,人、社会、自然发展更加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得到保障。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领导的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遵循的宏大事业,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现代化事业得以在危机中焕发生机,在变局中愈加成熟,中华民族不断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2.历史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延续。19 世纪4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蔓延至中国,封建文明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无数有识之士上下求索,从“器物”引进到 “制度” 模仿的现代化实验均告失败。1911 年辛亥革命胜利,彻底摧毁了中国的封建体制,民主共和成为社会主流,中国一度呈现出现代化的曙光。然而,由于革命力量薄弱和民族资产阶级自身软弱的双重缺陷,中国现代化之路惨遭夭折。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国现代化事业陷于停滞的历史时期,从此,中国人民有了新的组织和领导力量。1927 年后,随着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蓬勃进行,党逐渐探索出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新道路。新中国诞生后,面对苏联的建设经验和援助,党仍坚持独立自主式发展,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后,党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现代化步入新阶段。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主动应对百年变局,继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推动五种文明协调统筹,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党领导人民开创的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对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事业探索的创造性延续,深刻改写了近代中国的面貌。

3.现实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切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的追求。西方现代化历经数百年发展演进,一度成为人类现代化的唯一“正统”。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西方经验遍布于世界各地,无数国人目睹和亲历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强大力量,也试图复刻这一模式。从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夕,仁人志士们不断复制西方经验,但均未成功,究其原因在于,西方现代化并不具备普遍适用性,且中国作为重要原材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资本帝国主义国家断然拒绝其实现现代化。因此,中国共产党探索自己的现代化图景是应对现实的必然抉择。此外,十月革命后,俄国也开始了现代化尝试,到20 世纪30 年代,苏联宣布实现社会主义,逐步建成以军事重工业为主的现代化,这一模式在战争中显示出强大优势,战后一些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沿用这一模式。中国也曾一度“以俄为师”,然而其内生缺陷和发展机制既不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又影响中国独立自主发展方略,因此,党和人民也拒绝了这一现代化模式。西方现代化和苏联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产生并发挥出巨大效力的现代化样态。中国人民在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上,既受到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挤压,又深感苏联体制的不适,最终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人类现代化的又一发展模式。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核要义

1.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特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坚持党的领导是近代中国赢得一切胜利、取得一切伟业、创造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在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内受反动阶级压迫、外遭帝国主义入侵的历史遭遇下,浴血奋战,扫除了近代中国百年阴霾。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经济状况和虎狼环伺的外部环境,党以“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气概,捍卫了社会主义政权,为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有力保障。改革开放以后,面对波谲云诡的国内外形势变化,党审时度势、开拓创新,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增长奇迹,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事业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条件。进入新时代,复兴与变局共存,党准确识变、主动应变,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事业不断赢得新胜利、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创造了现代化新道路,中华民族真正迎来了复兴的曙光。纵观近代中国现代化探索历程,党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主角。百年奋斗,历久弥新,党领导中国人民已走过一百多个年头,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只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现代化事业一定能够取得更加光辉的成绩。

2.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属性。人民至上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属性。资本主义以人的异化为代价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开辟了其现代化模式,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我国民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升,生存样态持续向好,人的全面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进行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将人口“包袱”转换为人口“财富”、人民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意味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再受到物质发展条件的制约,人民不仅能够充分享受一切社会发展成果,而且能够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寻求人与自然关系平衡的现代化,是与西方现代化发展路径有着鲜明差别的可持续的绿色的现代化,为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百年现代化实践历程,也是一部立足于民、造福于民的伟大篇章。新征程上,必须继续秉持人民立场,尊重和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为人的全面发展积蓄力量。

3.两个文明协调统筹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突出特色。“并联”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单维度文明发展,创造出为人艳羡的物质文明,然而,这一模式在快速积累物质财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物质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断层。中国共产党对于以多文明统筹助推现代化事业具有深刻的理论认识。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充分认识到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强调“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两种文明协调并进的现代化,饱含着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4.和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不懈追求。和平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蕴。党自成立以来,便投身于维护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崇高事业中,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洗礼,党带领人民实现了独立自主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党将和平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前提,积极提出并倡导践行和平共处原则,大力开展同别国的友好互动,坚守和平正义的立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党准确厘清时代之变,迎着和平发展的历史风向,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双赢。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平稳向好,党中央准确研判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应时代潮流,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始终以“国之大者”的胸怀与担当做世界和平的践行者和维护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继续着和平发展的崇高伟业,为世界提供了一条以和平谋发展的现代化新道路。今天,百年变局与全球治理交织碰撞,国际局势扑朔迷离,然而,求和平、谋发展仍是时代主流,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望没有变。因此,必须继续秉持和平的发展方式,同世界人民一道做和平事业的践行者和维护者。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指向

1.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增强了马克思主义活力与创造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引中国发展实践而探寻出来的正确模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求索中国革命出路之时,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体系初步形成,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探索也得以深化。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敢想敢干、开拓创新的姿态开启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新征程,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不断以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指引现代化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改革开放创造出的巨大发展成就,我们党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继续把握历史主动,准确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历史之问提供了科学指南。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的行动指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正确指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既是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从而不断开创新局的过程,又是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理论与时俱进的过程,彰显着这一科学理论的巨大生命力和创造力。

2.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新时代以来的十年,我们党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在实践中显示出其强大的优越性,其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活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发展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路径。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我们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今天,我们已经顺利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新征程上,只要我们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前进,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定能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也必定能够顺利完成。

3.开辟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新图景,为世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现代化探索进程中,始终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尊重人民意愿、挖掘传统文化动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谱写了现代化发展的全新景象。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以几倍于西方的现代化发展速度,创造了世界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可以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曾经落后的国家创造出来的有别于西方模式的现代化,既有着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特色,又有着助力后发国家快速发展的特殊性,有力地说明了现代化模式的多元性。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百年实践的经验总结和道路创造,是根本区别于现存现代化模式的又一创新,其发展机制和鲜明特性已经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没有排他性,它为一切渴望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参考模式和经验借鉴。在全球经济社会深陷百年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困扰的当下,中国现代化发展事业不断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为世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