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本地化策略提升省级党报评论品牌
——以北京日报近5年的评论实践为例
2022-02-14胡宇齐
○胡宇齐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在社会深度嬗变之际,世象纷繁、利益复杂,思潮多元、众声喧哗,导向鲜明的评论有更多需求、被更多重视。自上世纪90 年代末起,时评之风勃兴,各大报纸的时评栏目、评论版面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各地方党报也积极参与其中,直面挑战、主动发声、引领潮流。北京日报评论版“七日谈”于2008 年3 月正式推出,刊出时间从每周日变成每周三、周五,版序从“最末一叠”跻身“打头一叠”,重要性持续提升。
当各家报纸皆更重视评论言论,当传播环境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地方党报评论工作当如何立足、如何突围?又当如何形成特色品牌?本文通过分析北京日报近5 年的评论实践探索,给出自己的思考分析,并为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参考建议。
一、采用本地化策略的必然性
(一)避免同质化倾向
随着新闻竞争进入“观点时代”,评论版块备受瞩目。直面热点、积极发声、引导舆论、做强品牌,几乎成为一众党报评论的共识,由此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但另一方面,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党报评论热衷于在全国新闻、国际热点中寻找选题,对于本地新闻事件却避而不“评”,如此“隔山打炮”,容易导致话题重复、观点雷同,造成新闻时评的“同质化”,[1]让党报评论的发展陷入被动。
毋庸讳言,放眼世界、关注全局等当然是重要的,但对于地方党报,哪怕是身处首都的北京日报而言,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上,[2]可能并不如中央媒体消息来源广、反应速度快、阐释角度准、解读论理深。一股脑陷入对国内其他地域热点新闻的评论言说中,既难免有“异地监督”的嫌疑,也可能遭遇“鞭长莫及”、不了解实际情况的尴尬。如此“舍近求远”的被动局面,亟需扭转。
(二)契合新传播环境
曾几何时,网络媒介尚未普及,在以纸媒为主要传播渠道的环境下,报纸评论的传播范围确实相对有限。彼时某些党报评论的“隔山打炮”现象,被从业者认为是由于评说本地事件“顾忌太多,而对外地事件,则可以放开胆子,以尖锐的语言展开批评”。[3]但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之下,此种考量一定程度上已经不成立了。
眼下,评论上网是趋势所在。任何一份省级、地市级党报,都在进行全网传播,其面向的受众是全国各地的网民,同样面临的监督也来源于全网。即便是不评本地,而是探出身子远远地去评价别地的新闻,别地民众也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做不到“避险”不说,反而可能因为不了解情况而更加“露怯”。
传播环境的变化,要求评论选题与写作思路的更新。如今的传播环境之下,真正可行的“避险”方式,不是在选题上舍近求远,而是提升评论写作技能,磨炼讲道理的本领,充分把握好评论的“时度效”。在丰富纷繁的选题之中,最具贴近性的本地评论,正是最好的切入口。
(三)提升特色与品牌
某种程度上,关注身边现实、深挖本地新闻、理性引导舆论,正是地方媒体摆脱同质化倾向,做强特色、提升品牌的关键所在。仔细思之,无论是省级还是地市党报,其相对于其他党报而言,最突出的优势,普遍来看正是对本地情况的深度了解,正是明确知道公众与官方关于某一事件的敏感点、冲突点、利益点。
现实如此,从功能定位来说,把与本地相关的新政方针、治理议题、热点事件等搞明白、说清楚,事实上也是地方党报的职责所在。把这部分功能担当好、践行好,出于贴近性原则,在受众细分的大背景下,就会很容易俘获当地的读者,也会收获更多的认可,初步形成自身的形象和品牌。
从更大的视野来看,新闻题材与文章受众有地域界限,但互联网却没有界限。本地化评论凝聚的关注度,在互联网上同样也可能成为热点。而只要成为一地的评论权威,除了在当地构筑良好的舆论生态之外,在当地新闻“出圈”之时,评论的特色与品牌也将被持续擦亮。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传播环境之下,采用本地化策略提升省级党报评论品牌,有其必然性、必要性。朝着这一方向,探索最适合本报的具体策略,不只关乎现实处境,更会影响未来长远发展。
二、做好本地化评论的实践探索
近5 年来,北京日报尤其注重加强本地题材评论的比重,除了增加要闻版评论员文章的频次、主动为本地新闻配评论之外,还在评论版“七日谈”栏目中,有意增加北京题材所占比重。尤其是2021 年之后,在版面固定设置“城市小议”栏目,以每周至少1 次的频率,取代了此前不定期推出的“首都之声”栏目;同时,在版面其他重要位置,及时回应中心工作、民生热点等议题。而在数量之外,也非常注意减少文件传达等“硬评论”的比重,有意识地向时评等“软评论”倾斜,提升本地题材评论的质量。持续的努力探索,已初步取得了一系列效果。
(一)更好服务中心工作
作为省级党报评论,服务政府中心工作、创造良好舆论氛围,是义不容辞之责。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一使命的完成在大部分地方媒体中,都主要是以“硬评论”的形态凸显出来的。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评论员文章,它们几乎都是代表各级党委在重要节点、重要事件上发声,深度契合官方口径,却时常陷入套路化、格式化的窠臼,语言生涩、说理枯燥,以讲站位、提要求居多,说道理相对较少。在讲究传播力的时代,此类文章多少面临“不叫座”的尴尬。
着眼于此,近年来北京日报在做强本地化评论的过程中,努力增强说理能力。刊发在“七日谈”版面的署名评论,不仅覆盖题材更加丰富,而且明显拥有更多说理空间,能够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让读者更好认识中心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比如,2021 年6 月4 日,刊发在北京日报头条位置的评论文章《以制度力量推动接诉即办向前一步》,在接诉即办进入立法的重要时间节点,立足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创新,着眼“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价值依归,深刻阐释接诉即办的重要意义,提升了全社会对于这一“北京方案”的认识,有力配合了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
(二)深度参与城市治理
对于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而言,城市治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态化课题。这不仅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直接对接着市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城市生活中有哪些不便,市民对小区治理有何建议,对城市有哪些期待等内容,都是值得关注的评论议题。
评论员既是新闻工作者,要善于从新闻热点中去捕捉选题,同时也是普通市民,要善于从生活中去寻找题目,并且针对其中的典型性问题进行剖析论述,以特殊的形式为城市治理贡献力量。比如,2017 年7 月27 日,一条“葛宇路”以近似黑色幽默的方式闯入公共视野,“长安观察”栏目刊发《城市治理中还有多少葛宇路》一文指出,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对精细化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各方都应有意识地多走一步、多问一句,类似的漏洞才能真正补起来。这一事件之后,北京开启了持续近一年的整治无名路专项工作,全市1006条道路不再“无名”。
(三)理性回应民生诉求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治理必然讲究以人为本,回应民生诉求也应该是党报评论的应有担当。但民生诉求纷繁复杂,解决进程有快有慢,未见得立马就能得到充分回应,甚至也不见得所有民生诉求都是应该用现实举措来回应的。当此之时,针对民生关切,充分发挥评论的作用,解疑释惑、理性分析、回应焦虑,便有助于搭建起与读者的沟通桥梁。
比如,2021 年3 月19 日,整顿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消息引发社会普遍关注,在北京这样的教育高地激起的舆论涟漪更是巨大。“七日谈”刊发《整顿校外培训让教育回归本义》一文,解读了政策的现实针对性,指出在北京深化改革、推动教育均衡化的持续努力之下,一定能构建起更好的教育生态。这篇直面教育焦虑的文章,说理均衡、观点清晰,充分体现了对社会情绪的理解,也发挥了一定的疏导作用。
(四)有力引导社会舆论
首都北京,同时也是思维多元活跃、新兴业态发达的地区,各项工作都处于显微镜、聚光灯下,思想交锋、热点案件、新规发布等,都更容易升级成为热点事件,引发舆情。这也对党报评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密切关切社会舆论、理性引导社会舆论。
比如,“吴亦凡事件”本就吸引着许多粉丝及吃瓜群众的目光,舆论纷纷扰扰、莫衷一是。而在北京警方通报调查结果之时,案件的复杂程度、离奇程度,再次超乎公众预期。针对汹涌舆情,北京日报与北京晚报联合策划系列评论文章,从何为应有的上网姿态、必须坚守的价值底线、涵养理性的公共空间等多个角度论述维护舆论空间风朗气清的环境。据不完全统计,“吴亦凡事件”系列报道与评论全网阅读量超过46.2 亿次,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案件所引发的舆论偏误。
值得欣喜的是,数年侧重本地化策略的评论实践,不仅基本没有造成一度顾虑担忧的困境,反而进一步提升了北京日报评论的品牌价值——获得了政府部门的更多肯定,而且也增强了在舆论场上的存在感。也诚如前文所论,网络时代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舆论界限,只要能够成为本地新闻事件的权威发布者,也就能够以此为支点、撬动增长、做出品牌,在舆论场上收获足够关注。这样的具体实践也说明,用本地化策略提升省级党报评论品牌的路子,值得继续走下去。
三、本地化策略的未来发展
通过多年实践,用本地化策略提升党报评论品牌,已经带来了一些正面利好。随着关注度的增加,评论言论也会面临着更多舆论监督。这也反过来要求从业者们,进一步磨炼本领、提升能力,继续向前发展、谋求突破。
(一)扩展选题视野
细观近年来北京日报的本地化评论实践,选题主要分布在城市治理、新政发布、热点事件、民生诉求等方面。当然,这已经涵盖了不少本地舆论关切,都是值得认真思考反复研究的题材。而在未来发展中,本土化视角依然可以继续扩展,贴近性还可以继续增强。
此处有必要重申“本土化视角”的概念。所谓本土化视角,不仅是指更多关注本地人、本地事,还有一层更隐蔽的含义——在论述地域外的国内外重大事件时,也可以建立本地化链接或进行本土化解读。比如,当论及他地优长时,能否借鉴一二;当说到别处短板时,也可警醒自身。就目前的实践来看,前者确实更好把握。在未来的评论工作之中,多考虑并应用后者,无论含而不露,或是直接点出,让评论文章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效果,也能实现选题的有效扩容。
(二)锐化评论针对性
有论者指出,党报不少评论记者撰写的评论作品,事实来源皆是“据报载”。由于评论员缺少“脚力”,直接造成文章无的放矢、隔靴搔痒、枯燥无味、苍白无力。[4]毋庸讳言,这也确实道出了一部分评论文章的通病。也正因如今的评论文章往往直抵受众,我们就要进一步磨炼“脚力”。能身至者则身至,即便不能身至者,也要想方设法,查阅资料、了解情况,找到所论话题的关键所在。
比如,2019 年7 月10 日,北京日报“七日谈”栏目的《高质量发展呼唤升级职业教育》一文,作者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结合国家的发展阶段以及北京的城市特点,论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培养高级技工之难。由表及里、全面周到的论述,深获有关部门认同。
(三)增强文章说理性
出于贴近性,地方党报在当地政府部门等拥有相当大的读者群。当谈及相关工作,或者附近地域事件之时,人们往往有相当强的动机去关注和讨论。只要对于本地题材的评论说理足够巧妙到位,提炼更加均衡的观点、输出更具能量密度的论述,尤其是辅以一些琅琅上口的金句,就会实打实地提升文章的流传度。
比如,2018 年6 月5 日,北京日报头版的《胡同之治重在宜居》一文,作为新闻稿件《街巷巧做“减法”老城重返宁静》的配合评论,标题凝练扼要,说理流畅柔和,多用短句、贴近事实,既把现象描绘得生动形象,还把背后的道理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来。文章刊发之后,其中“胡同之小在空间,胡同之大在生活”“胡同之治重在宜居”等句子,在相关政府部门中流传甚广,这算得上是对本篇评论的最直接认可。
结语
用本土化策略提升党报评论品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参与治理、建言献策,回应民生、解疑释惑,既是党报评论的本分职责所在,也是其面对媒体融合时代激烈竞争的优势所在、出路所在。继续深化本地化策略,选题具有深意、观点一针见血、论述有理有据、语言凝练到位,省级党报评论定能打造出自己的“升级版”,在纷繁的舆论场上居于更有利位置。
注释:
[1]郝锴.地市党报时评去“同质”的“本土化”策略[J].中国记者,2013(04):100-101.
[2]李鹏.让地市党报言论立起来[J].新闻爱好者,2007(09):28-29.
[3]黄保才.运用本地化策略激活党报评论——以台州日报“台州湾时评”栏目为例[J].新闻实践,2008(12):34-36.
[4]孟亚生.党报评论记者的“脚力”不能“短腿”[J].新闻世界,2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