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主体性困境与出路
2022-02-14□李闵
□李 闵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强调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实现乡村振兴要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在文化建设中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鼓励其积极主动参与,推动乡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学术界深入探讨了农民的主体性问题,农民的主体性研究成果丰硕,“遗憾的是农民的文化主体性似乎被学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1]。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农民的主体力量无可替代,如果没有广大农民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参与,乡村文化的发展就会陷入困境。当下,农民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缺少主体意识。在文化建设中主体性问题未得到重视,部分基层组织甚至忽视农民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主体性。在社会转型时期和市场经济的双面影响下,滋生了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农民思想行为发生了变化,文化自信遭到削弱,精神文化处于贫瘠状态。如何构建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马克思强调人始终是主体[2]。从理论上讲,人是主体,从事感性、现实性活动,“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3]。一切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从事实际生产活动的人、具有能动性的人。乡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现实的人及活动。农民作为乡村的主要群体,不是唯心主义者认为的抽象存在群体,而是从事现实实践的活动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乡村振兴中,农民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主体。农民是经济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文化建设的主体。马克思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明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解决农民的全面发展问题不仅是物质层面的问题,也是精神层面的问题。农民的全面发展需要考虑农民的综合需要,关注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
从现实情况来看,广大农民已经在革命、改革和建设中证明了他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者,是最稳定的主体部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性,重视农民的首创精神,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多年来,乡村文化建设基本以国家政权为主体与主导,由上而下进行,农民主体性的实现与发挥基本处于被忽视状态,加之农民自身存在局限性,潜在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农村作为乡村文化的发源地处于被动状态,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以实现,甚至被认为这股力量可以由别的力量代替。毛泽东讲“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烈女祠、节孝坊要农民自己去摧毁,别人代庖是不对的”[5]。农民群体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文化建设应由他们参与,并由他们共享成果。
2 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的主体性困境
2.1 农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薄弱
乡村文化建设离不开农民群体,但农民群体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表现非常薄弱。一方面,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明显提高,能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但出现了“缺钱用”的现象,大多数农民增收困难,只能被迫沦为常年在外的打工者,农村的家成了春节的“旅馆”。另一方面,随着城乡二元分化愈发严重,城市有更加完整的公共服务资源,农民子女毕业后选择在城市扎根,不愿返回农村。农村“空心化”问题愈发严重。村是涣散的,人是分散的,熟人社会正演变成陌生社会。“一夜跨过温饱线,三十年未进富裕门”是广大农民的真实写照。广大农村成为“空壳村”,只留下一些老人和小孩等弱势群体,导致农村文化无法延续。
乡村文化发展需要广大农民回到农村,发挥创新创造能力,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主动参与。如果文化发展离开农民群体,完全由政府主导,强调输入文化,就会导致文化没有根源,缺乏活力,难以持续。广大农民是构成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只有组织起农民,才能焕发出强大的力量,推动乡村文化发展与繁荣。
2.2 农民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缺失
人要成为主体,必须要拥有主体意识。但是农民存在自身局限性,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在文化建设中缺失主体意识。一方面,在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农民集体主义淡化,道德出现滑坡,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明显,文化自信遭到削弱,缺少文化自觉。部分农村存在封建思想的残留,攀比、浪费、赌博等低俗文化仍在蔓延,封建、不健康、低俗的文化影响着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赌博之风、攀比之风给农民的实际生活造成了影响,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另一方面,农民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意识,更多倾向于玩手机、打麻将、刷抖音,文化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以及民间小戏等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阻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农民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无论是农忙时节还是闲暇时刻,文化建设均被人们忽视。农民出现精神空虚的状态,尽管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但幸福感与满足感较低。
2.3 农民文化建设的主体能力不足
人要成为现实的主体,除了主体意识,还必须有一定的主体能力。黄琳等(2013)[6]认为,农民的文化主体性有赖于其他主体性,即经济主体性、社会主体性和政治主体性的转型与确立,只有在其他主体性相互生成促进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形成健全的文化主体性。从经济主体性来看,部分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仍然存有传统的小农生产意识。在政治参与中,尽管我国的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十分民主,在内容上赋予广大人民民主权力,在形式上农村有自治组织,但是“没有人管、没有办法”成为农民最普遍的心态。
当下,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较为传统,广大村民不能完全代表自己,尚未完全提升民主参与能力,没有真正参与到民主建设中。大多数村民对参与政治不感兴趣,缺少对民主的正确认识。在社会治理中,农民倾向于听从安排,被动参与制定乡规民约,未形成自觉参与的意识。同时,农民的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就当前情况来看,农民还未形成与建立经济主体性、政治主体性,文化建设的主体能力不足。
2.4 农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合作精神欠缺
善分不善合是当下农村的一大弱点。农民缺乏共同体意识与合作意识,缺乏凝聚力量,甚至呈现一盘散沙的状态。在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乡村文化的过程中,没有合作与集体意识,主体地位的实现较为困难,成为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主体性的另一困境。出台土地承包制度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生活质量得以改善,但是只专注于个人利益,缺乏对共同利益与共同体的意识。
在农业方面,农民宁可靠天吃饭,也不愿自发合作解决水利问题;在乡村企业中,合伙工作大多以失败告终;在公共事务中,村民抱有被管理的心态,不愿自发解决问题。乡村振兴不仅仅需要发挥个体化农民的积极能动性,更重要的是提升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和合作意愿及合作能力,将分散性和原子化的小农组织起来[7]。乡村文化建设不仅依赖于单个农民的主体作用,更依赖于农民集体的力量。当前,广大乡村缺少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精神文化氛围、缺少集体意识、善分不善合一直是未解决的问题,是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农民主体性困境。
3 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的主体性构建
3.1 以积极发展和巩固集体经济为根本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如果只谈文化建设,高喊农民的主体意识,却没有经济基础,文化建设就是无稽之谈,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就无法建立。留住农民主体,增强农民主体力量,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毛泽东认为,分散的个体经济使农民陷于永远的穷苦,唯一的办法是逐渐地集体化,经过合作社[8]。只有集体化道路才是实现农民富裕唯一的道路,才能让农村留得住人。
传统的小农经济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很难对接市场、国家资源。要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要积极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提高农民在市场上的话语权与竞争力。集体经济是农村的支柱,发挥集体经济可将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实行抱团发展。缺集体经济,村就涣散了,社会就会缺乏坚实的基础[9]。安顺塘约村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其把零星的土地集中起来,把农民组织起来,坚持走集体化道路,改变贫穷的面貌,成为全国示范性美丽乡村。塘约村的发展历程证明,单干不可能走上富裕的道路,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坚持农村土地所有制,才能发挥集体的力量,促进经济发展。
要以发展和巩固集体经济为根本,解决农村善分不善合的现状,形成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精神文化,激发广大农民的集体合作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一盘散沙的状态,营造集体主义的精神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极易滋生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很多人专注于个人利益,很少顾及整体利益,不利于形成农民集体意识。
3.2 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政治保障
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缺少吸引人才的资源,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农村“空心化”问题愈发严重。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是实现农民主体性的政治保障。党的政策要向农村倾斜,提供财政和政策支持,尽量保证农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农民主体性的核心是“还权赋能”,这需要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10]。农村的基础设施与文化资源比较薄弱,农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文化资源相对稀缺,公共服务较为落后。在物质文明方面,政府要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机制,提供政策支持,加快对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要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建设乡村文化站,发挥乡村文化站的作用,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证农民与城市居民有同等权利,为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主体性提供前提与可能。
人才是推动乡村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力量,选好一位人才,振兴一个村。在有能力、有责任心、有情怀的人才引领下,农民更容易被组织起来,参与到乡村的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引进外来人才,解决乡村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进行公平公正的选拔,提升工资待遇,实施激励机制与考核制度,留住人才,打造一支爱农村、爱农民、有情怀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使农村具备吸引资源与人才的能力,不能只靠政策引进外来人才,还要注重乡村的“造血”功能,注重教育,免费提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对本村的大学生进行资金奖励,支持大学生回归家乡创业或到基层工作。
3.3 坚持以培养农民的主体能力为重点
主体性的关键是权利和能力问题。解决农民的主体性困境,必须培养农民的主体能力。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思想文化素质有待提高,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农民主体性受限制。“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11],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与主体能力。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提高农民的科学认识,打破封建迷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理想信念。要善于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重视村落文化,倡导礼义仁智信的道德标准,引导农民心存真善美,与人为善,以和为贵。要组织农民参与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例如开展最美家庭评选、道德讲堂、家风评选等活动,让农民在闲暇时刻通过参与活动充实生活。要重视各种传统节日,举办深受农民喜欢的活动,例如端午节的赛龙舟、春节的舞狮等,让他们体验到传统节日的深刻意义和独特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自觉。总之,要想增强农民主体的力量,就要解决农民教育的问题,包括思想观念落后、思想道德素质差以及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真正实现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打造有主体能力、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民群体,使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12]。
农民文化建设的主体能力是一个全方面问题,农民经济主体能力、社会主体能力、政治主体能力与文化主体能力紧密相关。在经济生产中,农民理应是受益主体,需把农民组织起来,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在政治参与中,应重视农民的民主意识。在村民管理中,应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主动参与到公共事务中,自觉参与制订乡规民约,学会自我监督与自我管理。培养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能力,必须尊重农民在经济、政治、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农民的创新合作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鼓励农民“自我组织”,激发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与创新创造能力,实现乡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13]。
4 结束语
农民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主体性的发挥面临困境,农村“空心化”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农村文化面临衰落。农民的主体力量薄弱,主体意识缺失,主体能力不足,集体主义精神欠缺,农村发展面临瓶颈。农村是乡村文化的发源地。农民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受益者,促进农民的精神文化发展,解决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困境难题,必须大力发展和巩固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繁荣,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留住主体是农民主体性发挥的前提与根本。仅靠农民不足以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需加强党与地方政府的引导,政策向农村倾斜,提供物质、财政、人才支持,把握好党的主导性与农民主体性关系,既不忽视农民的主体性,也要有的放矢地加强引领。此外,培养农民的主体能力是一个全面问题,不是单纯文化建设能力的问题,要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农民的主体能力,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农民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由于自身存在局限性,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变化不能在短时期形成。乡村全面振兴要真正实现农民的主体性,使得农民在文化建设中发挥创新创造能力。这条道路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