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专科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2022-02-14张洋
张 洋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产出导向法(POA)来自文秋芳教授,该理论体系的形成依靠的是全球化发展的大视野。21 世纪是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凝聚的关键时期,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深受全球化意识的影响。在此环境中,故步自封得不到进步,而突破发展的第一步就是要熟练地掌握国际通用的语言——英语。英语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三大主力学科之一,其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不言而喻。大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业收尾就业开端的重要时期。在这一转变阶段,英语的优势非常显著,首先英语在就业过程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岗位开始增设对英语水平的基本要求。因此从全面发展和实用性的角度来看,大学阶段的英语学科建设是学生发展自身语言实力的最后关卡。但与之相对的,目前我国大学专科对英语必修课程的教学模式建设并不到位,英语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非常普遍的“学用分离”“重学轻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而产出导向法立足于发展需求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文化交流说”及“关键能力说”。该教学理论遵循“驱动—促成一评价”的教学程序,本研究将以产出导向法为基本导向,以大学专科的英语教学为主要内容,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对目前大学专科英语学科教学活动进行深入剖析和对应设计。
一、产出导向法在大学专科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
首先,需要明确在如今大环境的影响下,英语学科的教学是必然且必要的。但同时大学专科英语教学的质量,显然不能满足大环境发展的需求。所以改变现有教学制度,引进新的教学方案和指导方法是必要的。目前我国大学专科英语教学过程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教学效率低、教学主动性差、教学时间不够等。教学效率低是因为大部分学生并不将英语作为主要学科来对待,虽然是必修课程,但是学生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自己的主修课程上,对传统必修课程的重视度远远不够。大学环境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环境大有不同,学生从不同的教学环境中转换而来,在没有有效推动性力量的监督和督促之下,很容易就放松学科的学习主动性,这直接影响英语的教学效率。教学时间不够也主要在于大学课堂对传统必修类课程时间规划得不合理。大部分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都负责对学生进行单向的内容输出,互动性差、实践效率差。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教学的环境不再积极,学生包括教师对学科教学时长的要求也会放松。
通过以上问题可以初步得知,在当前大学专科英语课堂教学中,发展新的教学观念是必要且紧迫的。而选择产出导向法的主要原因在于两点:一是产出导向法可以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可以直接解决学生主动性不强的问题,间接解决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产出导向法比较看重学生的个体学习意识,教学和实践是一体的,因此教师不再是执掌学科教学主体的角色,而成为学科内容和学生之间的中介。这样一来学科内容与学生有了更亲密的接触,自然能够很好地缓解现存的应用型问题。二是能够促使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产出导向法并不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学科课程和课本的教学中,而是寻找更加符合大学阶段学生应用的教育方法,将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地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实践的出路。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意识到大学阶段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并且很多的学科知识能够直接转化成有效的应用类智慧,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甚至是就业中应用,这样学科教育价值被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也能充分增强。
二、产出导向法在大学专科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一)产出任务的驱动性
产出教学法非常看重驱动力的建设,因为整个教学理论就是建立在驱动性基础之上。驱动代表一定的真实性,也就是让英语学科教学“落地”。以往传统教学环境下,教师在没有驱动力推动时,对于周身教学场景的建设缺乏敏感性,这也是直接导致大学专科英语教学环境闭塞、过程缓慢死板的主要原因。而当前产出导向法指导下,一定要保证产出任务具有驱动性。教师可以将驱动性看作是对学生有吸引力和应用价值的版图,构建版图的过程就是发展驱动力的过程。拿电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赎》)举例,很多教师会将其作为展示美国文化的一种符号,但于学生而言,一是对美国文化的理解程度不深,无法将电影和国家甚至一种文化符号结合起来看待。二电影本身的上映时间是1994 年,即便其经典程度已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但是很多大学阶段的学生对其并没有根本性的认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播放或者是应用该电影进行展示,对学生来说都是艰难且晦涩的。产出导向法的驱动型功能要求教师要看清任务的根本性价值,学生在认知和完成该教学任务时,需要抱有怎样的目标,抑或需要与课程中的哪部分内容结合起来看待。这都是驱动力形成的关键。产出任务具体代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课题,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作业。任务的建设和完成与传统作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可以用实践行为来表示。而教师在产出任务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两点内容:一是否能够围绕课程主题进行作业,因为产出任务完成的基础在于与学科基本内容相关,学生在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能够熟练地达成教学任务的目标,之后才能在驱动力的影响下脱离课本探索高于课本的一些知识和内容。二是对于不同教学程度的学生不能够一概而论。产出任务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不受传统教学行为的束缚,所以必须考虑该任务的建设过程是否满足了学生的个体能力。对此教师可以进行分层任务发放,对同一个任务进行不同难度的设定,让学生自由选择,如果有难度较高不好完成的任务,相应地扩大成绩积分,给学生一定的完成动力。
(二)教学主题的层次性
教学主题的层次性与产出任务之间的关系密切,前文中已经提到,在任务完善和执行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对主题的接受度和完成实力。在此根据英语学科特性和大学专科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教学主题的层次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基于课本内容并大部分归为课本内容。教师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学科内容的输出,学生需要先认识到本次课程的讲解重点,将基本的课后作业完成,才相当于对学习行为和学习对象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根据教师给出的几个层次的教学任务,选择自己认为能够胜任的部分予以执行。第一主题的层次感较低,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科知识的基本学习标准,和加工过程。输出的前提是进行系统且有效的加工,以往学生对加工过程的认知度不高,因此参与度严重不足,也就进一步影响了学生的开放性表达。第二部分基于课本内容但有一定的开放性。在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锻炼之后,开始尝试性进行“实战”。学生此时已经有了对学科内容的全面认识,已经能够对课程讲述的基本知识进行80%以上的吸收,此时进行实践能够很好地进行知识系统巩固。同时还能抒发学生的自由意识,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践方式。以往在产出导向法实践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和英语口语能力,很多教师都会主动向学生推荐情境表演和即兴演讲。情景表演能够让学生通过环境认知更好地学习课本内容,而即兴演讲能够考验学生的即兴发挥能力,对后续语言在实际场景中的使用有很大的帮助。第二层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表达欲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从对知识的吸收真正地转入知识的产出。第三部分,跳出课程内容的束缚,完成自己认为有兴趣或有意义的内容。教学主体的层次感最终目的还是要锻炼学生的语言实用能力。因此当学生有意识地对学科内容进行产出,就代表学生对某部分知识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将平面场景转换为立体场景,让学生对已经得到的这部分内容进行多维的运用。比如在很多英语学科教学中都会进行的对话模拟练习,学生不论是在学习阶段还是练习阶段,输出的内容都十分有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英语比赛,或者是制作完整的、具备一定参考和观赏价值的成品作业,在班级甚至全校面前进行展示。场景化教学有助于学生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不断提升,正契合了产出导向法推崇的“关键能力说”和“学用一体说”,将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实践可用的“经验”,才是帮助大学专科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重点[1]。
(三)教学评价的对应性
产出导向法为引导的大学专科英语教学,其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转变和突破,相应地,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考查,缺乏针对性。产出导向法要求教学评价要与教学的导向和行为有最基本的对应,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多元的,教学评价的内容也须多元化。因此从教学主体层次性的设计入手,教学评价也应该满足三个层级的发展要求。但是由于教学评价系统存在一致性和对应性的特点,在此将其总结归纳成两大部分,实现与层级教学内容对应的同时,也可以尽量少地变动评价模式,减少不必要的系统工作量。首先第一层级和第二层级教学目标的建设都涉及了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面对这部分书面成果,教师可以沿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以考试、论文、试题的形式进行评价。但是在原始评价标准的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加入一部分量化指标,比如学生在完成了固定评价作业之后,又根据自己的兴趣相应完成了一部分自我评价内容。虽然在规定评价内容系统中学生没能做到优秀,但是自我评价却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对应地拆分评价指标,提高学生的分数,用来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对于实践类型的评价内容,教师需要实事求是,对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是具有一定普适性和可参考性的演讲或即兴表演,教师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评价[2]。而对于一些书面成果和实践成果相结合的评价内容,教师可以酌情参考学生本人的意见,在了解学生本人想法之后,顺着理论体系进一步完成评价。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的评价方法外,产出导向法将评价系统内的整体评价行为分为了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即时评价是指在学生选择对应评价内容和评价任务并完成之后,教师当时当刻按照对应标准进行评价的行为。延时评价一般应用在大型作业之上,学生需要长期准备和大量工作才能完成的作业类型,在一个单元或者一个学期结束之后进行的评价作业,需要应用到延时评价。前者比较具有普适性,但是后者在学生学科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应用价值要更高,本研究目前重点对即时评价方法进行规划。本研究选择的即时评价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教师评价和同伴互评。其中教师评价占70%,同伴互评占30%。教师评价又分为了日常评价、定期评价、最终评价。日常评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以便调整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定期评价有助于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效果来分配任务,有助于提高教学成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最终评价有助于教师查漏补缺,既保证了整体教学质量,也能够从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进行及时解决。一般日常任务和定期评价任务都可以以汇报的形式或者简单测验的形式完成。学生可以组成小组进行口头汇报,也可以将任务成果书写在纸面上。教师主要考查的是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其次同伴互评,主要集中在日常评价和最终评价两个环节。由于学生组成了不同的小组,因此在日常作业完成时,小组内成员可以自由对本组进行日常作业任务的考查,小组内成员可以分享作业成果和作业经验,查漏补缺。而最终评价环节,互评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组内互评,第二种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评。首先组内互评主要是评价作业完成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小组内成员进行匿名式评价,这样能够用较为柔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小组参与度。其次是小组间互评,不同小组间学生的互评有助于打开输出思路,让学生在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同时,也尽量吸收其他小组的教学成果,最终达成了成果的共享,也是满足教学效率升级的一种方法。互评这样的评价形式让教师从评价的主导者转变为示范者和指导者,学生第一次享受到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这让师生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提高对学科的认同感,并对应提升语言应用的能力。
三、以产出导向法为基础的大学专科应用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一)产出任务设计
本研究选用《新视野大学英语3》中Lesson9《Flying cats》这一课程进行学科教学方案的设计。产出任务的明确首先需要考虑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本课程主要对于传统认知中“猫有九条命”这一说法进行解读。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引导,先向学生抛出问题,《Flying cats》这一课文本身教材对于猫与人类相处的情况进行叙述,同时又通过“cats have nine lives”这一俗语引出本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首先对学生和猫相处的经历进行调查,比如是否有饲养宠物猫的经验或者家庭周围是否存在流浪猫等。教师在了解的过程中能够准确掌握学生对于猫的饲养经验以及对于猫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因此也会发现学生对于“cats have nine lives”这一概念认知存在的偏差。大多数学生对于“cats have nine lives”这一文化的认知主要源于传统故事等,内容主要是猫可以由高处下坠但是不会受伤,并未从科学角度对于这一俗语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因此针对这一课程的学习首先可以从学生与猫接触的经历入手,通过这一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能够被课程教学内容所吸引,然后教师可以以此作为突破点,进行进一步的教学。通过对于研究数据的解读,教师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向学生讲解猫由高处落下不会受伤的原因,并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过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学主题设计
本次教学的主体和目标分层为三类,首先第一层是内容性学习,第二层是引导性学习,第三层是探究性学习。第一层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主要的教学内容,从课本以及自身经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这一教学过程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课程英文课程内容,能够灵活地应用表达方式,来进行叙述。第二层教学中需要首先强调引导性和主动性,由教师引导学生对于“cats have nine lives”这一概念进行解读,激发学生研究兴趣,使学生能够对于“cats have nine lives”的原因进行思考。第三部分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从现有内容出发,阐述自己对于“cats have nine lives”相关研究结果的认知。三层主题的设计实际上是从课本向学生个体的延伸。课本知识如果无法与学生个体产生强烈的联系,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会提高,相应地学习效率也会降低。因此三层教学主题,一步步向学生个体发展和意识靠近,能够更好实现对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评价设计
根据教学方案,本次教学评价的设计需要考虑纸质作业和实践作业,教师可以先通过纸质作业形式来了解学生对“cats have nine lives”的基本了解程度,之后实践作业可以先递交一份纸质报告,教师按照报告中的内容对实践作业的完成度进行打分。学生互评可以放在最终的评价环节,占据最终分数的30%,以此来突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情况,也进一步地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
大学专科英语学科教学问题由来已久,产出导向法从问题的根本情况入手进行分析,进一步地解读了可能存在的诟病和问题,从学生出发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实际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发现这可能是目前最适合大学专科英语教学的实用方案之一。本研究主要突出方案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希望能够为后续大学英语必修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辅助,改变当前应用现状,提高教学的质量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