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字立骨,梦回繁华
——初中语文群词整合教学初探

2022-02-1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44期
关键词:词人文本课堂

冯 曼

(惠州大亚湾区外语实验学校 广东惠州 516083)

《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的作者本田直之曾前往北欧国家,他发现幸福指数最高的北欧居民,已经摒弃了物质至上主义价值观,崇尚物质简朴、精神充盈的生活方式。而更珍视精神和体验带来的幸福感。“这个时代,每个人越来越渴望从复杂走向简约,希望自己拥有通透、简单而纯粹的生活。”

王君老师曾经推崇过关键词咀嚼法,就是因为慢慢认识到“少即是多”,渴望教学过程从复杂走向简约,希望拥有通透简单纯粹的生活。

所以我想,人生要追求简约才能走向真正的丰富,课堂也要追求简约才能实现真正的高效。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如何把语文课上得聚焦和简约,很自然地就成为我们每一个语文人的教学追求。

一、一字立骨法

关于一字立骨法的定义,百度百科是这么说的:“一字立骨法,也称一字经纬法,或称安设文眼法。它是指以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炼语(经过提炼而含义深长的语句,如谚语、俗语、格言、警句等)作为艺术构思的焦点,并以之贯通全文的构思写作方法。”

陈晓东老师在《我赠你一个名字——“一字立骨法”,好么?》文中也解释得很清楚:“古人在运用这种方法创作时,就是由一个字生发、延展开去,借助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层层剖析,最后又由这一字回归、拢合而来,从而发挥了一字之帅总揽全局的艺术作用。各个部分也因这一字的制约与驾驭,而能更好地表现作品的思想,使立意显得更为明确、凝练而深刻,从而使文章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笔者深以为然。

教材中所收录的文本基本都是经典文本,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无论从哪一个侧面切入,都可见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景。无论你处在人生的哪一个年龄段,都会收获不同的阅读体验。一般来说,越年长,你从文本中看到的越多,你由文本想到的也就越多。所以,当这一个自然文本变成为一个教学文本,我们便必须有所斟酌有所取舍:在学生的这个特定的年龄阶段,我们教什么?怎么教?

笔者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一瓢便是“一字立骨”。

笔者选取了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三首词来进行整合教学,包括“一字立骨”的方法学习和“梦回繁华”的内容整合。

二、一字立骨法的分析运用

“一字立骨法”不再只是一种写作方法,而是要从语文教学的具体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一“字”(词、句、标点等)贯穿课堂始终,撑起文章骨架的同时兼顾文章的神韵,抓住一点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以简驭繁的效果。所以“一字立骨法”构思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骨”字的确立,“骨”字的确立基本遵循以下步骤:整体感知内容,理清行文线索,挖掘文本细节,体悟作者情感。

(一)整体感知,择取“骨”字

整体感知,是阅读者在读完一篇文章后的心理感触,是对课文的整体领会和把握。

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为例,通过整体感知,可以得知词中通过写醉里挑灯看剑,梦中驰骋杀敌,醒时发出悲叹,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一位悲愤的爱国将军的形象,他在梦中披肝沥胆,忠贞不贰,勇往直前。从这一点来分析,词的关键字——即“骨”字可以考虑为“梦”与“可怜”。

(二)理清线索,提炼“骨”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由“醉里挑灯看剑”开篇,紧锣密鼓而至的是刀光剑影中的吹角梦回、连营分麾、的卢飞快、沙场点兵,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这是驰骋沙场的梦境。而当词人的雄心壮志得到满足,功业已成之时,陡然下跌,感叹出“可怜白发生”!这是梦醒后的叹息。由此可见,词的主体内容是梦里梦外的壮烈与悲凉,“可怜”是梦醒后的情绪,是片面的情绪解读。而“梦”字作为词的线索贯穿了词的始终。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该词的“骨”字,会发现“梦”是最合适的。

(三)挖掘细节,确定“骨”字

上阕写词人深夜醉酒以期借酒浇愁以抚慰闲居在家的痛苦之时,他拿出曾伴随自己征战杀敌的宝剑细细端详着,在一次次挑亮的烛火中,他看到了曾经战场上英勇杀敌的自己。他渴望再次重上前线,挥师北伐。他的梦想映射在他手中熠熠闪光的宝剑上。继而入梦,分麾下炙,沙场点兵,预示了战无不胜的结局,而结局也正是如此。然而,站在所谓的人生巅峰,还未来得及庆祝,就一落千丈,猛然跌落回到现实。

戛然而止的写法,通过梦内与梦外,将理想与现实、壮烈与悲凉刻画得淋漓尽致。综合作品的内容与主旨,这时便可以确认“梦”的确可作为本词的立“骨”字。

(四)体悟情感,把握“骨”字

在这场反击战中,将军不仅是爱国的,他也是追求功名的士人。梦中他是一位勇往直前的将军,他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壮哉!梦境通过叙写沙场的英勇杀敌,酣畅淋漓地将词人的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自己的豪情壮志推向顶点。结尾猛然跌落,回归现实,这是梦内与梦外形成的强烈对照,极致地宣泄了词人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好像一杯无人饮用的烈酒,伴着孤灯,在天明时分凉透心扉。通过“梦”一字,将情绪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绕“梦”字展开对文本内容的讨论、对主题的探讨和对情感的分析,一气呵成。有同学提出《破阵子》中有词人的三个梦:卫国之梦、将士之梦、过去的梦,将自己对梦的见解带入文本中,带入词人的创作背景和情境中,基本实现了文本和读者的结合。也有同学说到“梦里梦外的人生状态”,由词人不同的境遇生发到不同的人生观,再而体现词人的理想追求。可见,在提供一定背景资料的情况下,学生可通过对关键字的找寻和理解把握,基本实现课堂目标。

三、一字立骨法的迁移运用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的实施中有必要举一反三,让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一字立骨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就贯彻了“择取骨字”“提炼骨字”“确定骨字”和“把握骨字”的方法。在课堂上的具体呈现如下:

在《渔家傲•秋思》的教学实践中,结合词的写作背景,学生几乎一眼便找到了“思”字,围绕“思”字,学生提出了《渔家傲•秋思》由“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开篇,“塞下”“秋”“雁去”等意象的综合使用营造了凄清、悲凉、壮阔、深沉的意境。上阕写塞下萧条寂寥的秋景,写四面八方的边声和号角,写层峦叠嶂的山势和紧闭的孤城,词人穿过一片萧索,将视野投向边防军人。而就在这悲凉、伤感中,尽显词人的惆怅和悲壮的英雄气,这是词人对战事的“思”虑。下阕起笔“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是全词的灵魂所在,边塞将士在萧瑟的晚间秋景中,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万里之外的家乡。但却因战事未休而不得不坚守岗位,以至于无法安眠,这种乡愁染白了将士的头发,泪湿了将士的衣服。同时,这是词人的自抒怀抱,这是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通过剖析词人对当前朝廷和战争处境的“思虑”及对将士们“思念”家乡的复杂情感。词人将爱国激情与浓重乡思全部聚焦于“思”一字。由此可见,抓住立骨字“思”便是抓住了文本的内核。学生抓住“思”字便是搭上了理解文本的直通车。

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教学实践中,结合本词写作于1075 年作者担任密州知州期间的写作背景。学生提出了本词以“老夫聊发少年狂”开篇,语惊四座。他用一“狂”字笼罩全篇,以粗放的笔调抒发心中的气壮山河的磊落之气。通过写围猎的装束和盛况表现出词人的“狂”劲和豪兴。下阕由实写转向虚写,酒酣之后,胸胆开张,虽年事虽高,鬓发已白,却兴致益浓。词人将自己自比少主孙权,希望自己能够像孙权那样成就一番事业。他又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能够赴边疆杀敌。届时,他将力挽雕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学生认为全词围绕着“狂”来展开,无论是出猎的意气风发,还是守卫边疆、斩杀敌人的雄心壮志,都要通过“狂”一个字来呈现。在解析文本时一旦学生能够围绕着“狂”这一立“骨”字,便可轻易剖析出词人在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深沉情感。

事实上,在“一字立骨法”的课堂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设计会始终围绕着立“骨”字展开,学生的课堂活动也将围绕着立“骨”字进行。学生会在论证立“骨”字的过程中深入地挖掘文本,完成对文本的解析和对主题、情感的探讨,从而帮助学生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文章主旨,从而使文本教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更深入、更立体也更简单。可以这么说,“一字立骨法”为学生学习古诗词提供了一条便捷且有效的路径。

四、回归文本,梦回繁华

在多次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只有学习方法的贯彻是不足以理解文章形成完整课堂的,所以要想真正实现文本的整合,需要在学习方法贯彻的前提下,进行内容的整合。

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透过梦境看辛弃疾,会很容易发现战马奔腾的军旅生活和保家卫国的执着信念是辛弃疾梦中心心念念的所在,那么便可以将“战场”理解为他所向往的“繁华”之处。在这里,他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继而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繁华之处体现的是辛弃疾高昂而深沉的爱国之情、献身之志的雄心抱负。

同样,在《渔家傲•秋思》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词中,词人也有自己的“繁华”之处.

《渔家傲•秋思》中,词人处在萧瑟、悲凉的孤城之中,他心心念念的是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深处战乱因责任无法孑然离开,所以范仲淹在本词中的繁华之处就体现在他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对家乡亲人的怀念之情,他渴望早日平定边患、建功立业、志士还乡。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出猎的盛大场面里包裹的是苏轼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借孙权和魏尚的典故,希望自己能够像二位古人那样被委以重任,成就一番事业。由此可见,苏轼所追求的“繁华”所在正是如此。

总之,学完本课后,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并运用“一字立骨法”的基础上,通过“梦回繁华”的内容串联实现诗词内容上的整合,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整合诗词的核心,挖掘文本,感受整合的魅力。

诗歌整合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可以尝试着改变传统的单篇诗歌教学方式,采用专题式古诗词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扩大教学容量。但在整合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方法性的引导,让学生在感悟诗词内容的同时学习古诗词鉴赏的方法。从这三首词来看,这个方法显然就是“一字立骨法”。

结语

总的来说,“一字立骨法”中对“立骨”字的选择最见功力,我们不仅要有眼睛,还要有眼光。正所谓:智者选得智,拙者选得拙。课堂的高度,就是思想的高度,就是情怀的高度,信然!所以无论是文本解读还是讲课的过程中,不必讲那么多,因为少就是多。那立“骨”字就是文章之魂,要有聚焦的意识,始终牢记“骨”字,反复捶打,只有这样阅读才会实现随着学生成长不断地发生。

而对于学生来讲,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找寻并挖掘“立骨”字的过程正是理解文本的过程,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直通文本内核,深入领悟作者的所思所想,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

总之,在教学的道路上,我们都走过那么一段自得的路,而在回首时,才发现,那看似最简单最容易的道理,其实才是我们语文教学最值得品味最值得珍视的东西。语文教学,应从最初的“一”字出发。

猜你喜欢

词人文本课堂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词人的职业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浮世清欢,岁月安好》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