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过滤假说视角下高职生英语学习困境及对策探析
2022-02-14王秀利
王秀利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安徽·宿州 234000)
“情感过滤说” 最初是由Dulay和Burt在1977年提出,他们认为情感过滤是一种内在的处理系统,它潜意识地通过情感因素来组织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并影响外语学习的过程。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吸收了该理论,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一套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式。情感过滤假说是这一套理论中的一个部分,该假说的核心是情感过滤器理论。根据这一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克拉申把情感因素看作是可以调节的过滤器,这个过滤器可以起到促进或阻碍语言输入的作用。情感过滤假说强调,语言输入只有通过过滤器才能达到语言习得机制,为大脑所吸收,如果学习者目的明确,学习动机强,自信,焦虑适度, “情感过滤” 就弱,反之, “情感过滤” 就强。在语言习得中,如果 “情感过滤” 太强,大脑中会形成障碍,结果无法产生语言习得。如果 “情感过滤” 降低,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便能顺利进入语言习得机制,加速语言习得的进程。只有降低情感过滤,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才能积极地学习。因此,情感过滤假说又被称作 “屏蔽效应假说” 。[1]利用该理论分析高职生英语学习现状,有助于探究其学习困境的原因,并为解决 “教与学” 的矛盾探寻可行的具体路径。
一、二语习得的情感因素分析
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涉及两个不同的过程,即习得过程和学得过程。 “习得” 是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 “学得” 是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一般是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的过程。 “无意识地习得” 与 “有意识地学得” 是二语学习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第二语言习得的第一步是要有大量的可理解输入,然后这些可理解输入通过情感过滤变成语言 “吸入” 。情感过滤假说解释了为什么习得者获得了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却仍不能(有时是远不能)达到母语者水平,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情感过滤的结果。情感过滤假说抓住了情感变量和二语习得过程间的关系,指出习得者在情感过滤的力度与水平上各有不同。那些二语习得的情感态度欠佳的习得者不但欠缺寻求更多输入的努力,而且即便他们理解所传达的信息,其情感过滤值也偏高,输入不会到达大脑负责语言习得的部分。那些对二语习得态度更积极的习得者则不但寻求并获得更多的输入,而且过滤值也偏低或偏弱,他们对输入更加开放,输入的影响也 “更深” 。[2]
影响习得语言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动力。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目的明确,则动力大,进步快,反之则收效甚微。(2)性格。自信,性格外向,乐于置身于不熟悉的学习环境,自我感觉良好的学习者,在学习中进步较快。(3)情感状态,主要指焦虑或放松。焦虑感较强,情感屏障高,获得的输入少。反之,则容易得到较多的输入。
二、高职生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困境及情感因素分析
(一)动机(动力)
首先,学习是一种能力,具备学习能力的孩子,他们会主动、自觉地学习,学习的目的性比较强,也就是说,他们具备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对于这类孩子,学习已经内化为他们自我的一部分,他们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监督。而有的普通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可能在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学习习惯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除了少部分有语言天赋、爱好英语的学生之外,有的学生把在中学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带到大学,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这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动力。部分自律、有学习英语意愿的学生,虽然具备学习的动机,但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有畏惧情绪等原因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无法进入理想的学习状态。
(二)性格(自信)
造成高职生英语学习困境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性格因素带来的影响比较突出。由于家庭条件和其他一些方面的局限,他们错过了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一个是2-6岁的语言敏感期,一个是6-12岁的语言黄金期。对于这些错过了最佳语言学习期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家长和老师不断地鼓励和鞭策,没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即便是在语言方面有天赋,也很难在英语学习上有好的表现。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学习成绩不理想给他们的自信心的养成带来了各种不利的影响,所以,在英语课堂上,老师看到了不自信,以及因为不自信而放弃学习英语的现象。部分学生虽然有很强的学习英语的意愿,但是因为基础弱、不自信带来的胆怯心理,怕出错而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怕读错单词而不敢张嘴,这种心理阻碍了他们的学习进程。[3]
(三)情感状态(焦虑)
分析高职生出现焦虑心理的原因,发现学习并不是其中的主要因素。这和影响二语习得的情感因素中的第三条( “焦虑” 是情感屏障,阻碍了对可理解输入的吸收)有很大的出入,二语习得里面提到的 “焦虑” 是在愿意学习的前提下的 “焦虑”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即便少了这道障碍,他们也不会因此就更容易获取知识。这类学生就是克拉申理论中提到的 “情感态度欠佳的习得者” 。
由于专业的不同,高职生的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分化现象。一般来说,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教育类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比机电、计算机、农艺、畜牧、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要高一些,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也高。有些小教、学前教育专业以及个别其他专业的学生会有进一步升学的要求(专升本),也有小部分学生对语言感兴趣,有继续学习英语的意愿,甚至打算将来从事与英语相关的工作。对这些学生,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就要有针对性,可以把他们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
三、高职生英语学习困境的对策分析
情感过滤假说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多要求。高效的语言教师不但提供输入,并能够使学生在低焦虑环境下可以理解。面对这些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要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和思路,让 “教与学” 都变得轻松起来。英语教育作为人文素养教育的一部分,可以在兼顾 “成才” 与 “成人” ,尤其是 “成人” 方面做出一些努力,一些尝试。
(一)提供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1.输入的可理解性
可理解输入的语言材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输入对于习得者而言只是一种噪音。那么什么是可理解的输入?输入的内容怎么能让有不同需求的学生都产生共鸣?要使语言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关联性越强,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
当前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高教社、外研社这类出版社出版的专门针对高职生的英语规划教材。教材的品类和难度可以选择,但是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教材是统一的,这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要做到 “因材施教” 和 “因人施教” 同时进行,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考验。教师要考虑在完成学期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把要传授的知识点传授给那些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学生,同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在传授知识点的时候,加入文化因素,把传授英语知识和传播英语文化结合起来。比如,在讲到健康的话题的时候,可以结合一些年轻人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健身、运动;在讲到旅游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讨论曾经在网络上比较热门的话题: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同时老师可以反问学生一个问题:世界那么大,你为什么去看看?(这个话题可以深入下去,可以结合学习的目的和人生的规划等方面);再比如讲到东西方社会对年龄的理解,可以列举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例子说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 “老” 的不同态度。这些文化元素的加入需要教师提前做大量的功课,要浅显易懂,要从学生能够理解的角度,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课堂教学的环节里去。[4]
2.语法讲解具体化
单纯的语法教学理论性太强,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可以结合句子进行语法知识点的讲解,不要为了语法而去讲语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法。比如在讲解 “Have you ever wanted the earth to open and swallow you up?” 这句话的时候,顺便把现在完成时穿插进去,结合课文的语境,让学生体验作者说这句话时心态,再结合中国的一句俗语 “恨不得地上裂开一道缝钻进去” ,让他们回忆一下在自己有没有过这样的尴尬时刻,如果有,是否可以分享给大家。这样做,让那些对英语没有兴趣的学生也会产生代入感,即便他们只是说几句调侃的话,也可以带动课堂气氛,让语法的讲解变得生动活泼。
3.充足的输入量
要习得新的语言结构,仅仅靠几道练习题,几篇短文是不够的,它需要连续不断的有内容有趣味的广泛阅读和大量的会话才能奏效。高职生英语学习面临的问题是输入量的严重不足,不是书本和教师提供的材料有限,而是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果不采用加压的方式,很少有学生会主动自觉地为自己加大输入量。在高职阶段,教师可以采取多鼓励的方式,一点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阅读习惯,提醒他们语言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但是这种方式也只适用于那些有进步需求的学生,从根本上来说,学习是一种内在的需求,英语学习更是如此。[5]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一直以来都是各位外语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可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关键点。措施有很多,但是要发挥作用,要看具体情况,更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吸收新知识。
英语不同于其他科目,语言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英语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历史、地理、政治,都要有所涉猎。比如,在讲到一篇短文《一封来自阿拉斯加的邮件》的时候,可以先展示阿拉斯加的地理位置,然后问学生:这块远离美国本土的 “飞地” 为什么会是美国的领土?然后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学生一百多年前那场交易和交易背后的原因,也可以提前让学生在百度上了解阿拉斯加的由来,把它布置成课前预习作业,下次课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结果,看看谁的表达更受欢迎。所有提问环节都有加分,把分数当作直接的激励措施,而且告诉他们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以此激励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还可以根据问题的大小和难易度把不同问题的分值设出来,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分值的问题,答对了就直接给相应的分值,这样课堂气氛就会变得非常活跃。
英语教学要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考虑到高职生的现实情况,教师在准备教案的时候甚至可以把趣味性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真正做到 “寓教于乐” 。[6]
(三)创造情感过滤低的语言环境
所谓情感过滤低的语言环境,就是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减少学习的障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学习的难度,找到学生能够接受的切入点,让他们重拾信心。要降低情感过滤,必须先解决动机问题,建立自信,然后才会有情感过滤低的语言环境。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尽管英语基础弱,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但是有在课堂上选择回答问题的机会,这些机会可以为自己争取一个比较好的平时成绩,学期结束的成绩是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综合,如果平时表现活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就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这样的话,大部分学生都会认真考虑老师的建议。
(四)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苏格拉底说, “教育的真谛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一万次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 。作为高职院校的老师,需要角色调整和心理建设,理解、鼓励、去做学生的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首先要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愿意靠近而不是疏远,不能高高在上,要放低姿态,让学生从你的眼睛里看到信任和鼓励,让他们试着努力让自己变得和以前不一样,每天进步一点点。
学生喜欢玩手机,那么就让他们在课堂上光明正大地 “玩” 。比如,在词汇学习的时候,先不给他们解释,让他们用手机里提前下载的 “有道词典” 查找要学习的单词或短语,在对话或短文里找出这些词汇,试着翻译句子,然后老师再讲解。听力部分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扫码听力材料,然后老师在全班放听力,检查答案,最后把听力材料展示给他们,找出他们听不懂的或者疏漏的词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习语言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让他们知道手机不仅仅是消遣,也可以帮助他们学习。这个过程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除了个别学生,大部分学生一般都会配合老师完成任务。学生接受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因为你取得了他们的信任,这种信任的建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和耐心。一旦师生关系变得和谐,每次上课便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 “表演” ,而是师生共同完成的一次 “合奏” 。
结 语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方向是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未来的教育趋势一定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可以采用分类学习的方法,针对不同学生、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从教材的选取和使用、教学方式方法的调整,到课堂管理,都要有针对性。
总之,高职生的英语学习一定要和他们未来从事的职业结合起来,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情感态度, “按需学习” ,而不是 “一刀切” 。未来的职业教育会更注重培养方向、培养目标、课程安排、课程设计、教材选用等方面的平衡,英语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相信未来一定会和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发展理念同步进行,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