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洗折戟认前朝 且共从容
——对战争题材诗思想情感的梳理
2022-02-14谢来达
□谢来达
古典诗歌在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匿(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在高考中,时有战争题材诗歌的身影闪现,其久远的岁月和特定时空下的情绪情感,常让生长于和平年代的考生无法深刻理解。现在请跟随本文,随风穿越,想象你是古代一个曾到边关服兵役的战士,戎马倥偬,半生沧桑,而今暮年归来。展卷品读,在一句句诗中,打开那一幕幕为时间所尘封,却又无比鲜活的往昔场景,于唏嘘和感动中,去感知和梳理高考战争题材诗的思想情感,从而得窥此类诗歌思想感情的门径。
一、惜别亲友
军旗猎猎,在亲友的泪水里,你模糊成了远方的旗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岑参《碛中作》)
此诗描写作者在惜别亲友后,辞家赴安西在大漠中行进时的情景,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思亲之情。第三句好像在提一个眼前急需解决的宿营问题,但下句诗却不作正面回答,而转笔去写荒凉大漠无际无涯的苍茫景象。诗歌隐含着作者内心的坦荡和苍凉,但情感并不低沉、哀伤。在诗人笔下,戎马生涯的艰苦、边疆地域的荒凉,之所以被平视和忽略,正是因为诗人有献身边塞的壮志豪情。正如诗人所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每一个刚穿上战袍的战士,都会有着这样一份豪迈的气魄吧。
我们来看2015年新课标Ⅰ卷的命题思路。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该题目的设问是“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第一问可以作答为: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可以作答为: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该题考查诗歌的情感,解答时需要对战争题材诗歌惜别亲友这一场景进行分析。岑参怀有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并没有纠结于儿女情长。尾联“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是说,尽力王事怎么敢在路途中耽误,只能在梦里回到家乡看看。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虽难以控制,但想到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离乡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这就把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故乡之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表现出作者把国事放在首位的爱国无私精神。以议论作结,升华了全诗的情感。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杜甫《新婚别》)
和前两个例子不同的是,杜甫的两首送别诗因为是生离死别,其感情的炽烈程度让人惊心动魄。诗中体现了普通百姓对生死未卜的前途的担忧,对亲人、爱人天涯两隔的愁苦,这种疾痛惨怛的情绪引发我们反思战争的目的和意义。
时代赋予同一事物以不同的基调和味道,同是唐代,在盛唐时节,岑参的离别是雄阔洒脱的;而杜甫在中唐之初,所发出的就已经是王朝没落的悲歌了,大家要引起注意。
二、使至塞上
这一方世界是从未经历过的异域,你感动着,没有一丝哀伤。在这一阶段,和千千万万初到边塞的士兵一样,你会暂时忘却离别的伤痛,你的驻所,可能是轮台、夜郎、楼兰、阴山、瀚海、凉州、玉门关,不同肤色、各种口音的羌人、羯人、鲜卑人亦敌亦友,同时,扑面而来的开朗壮阔的边塞风光与风格迥异的生活图景,会让你兴奋不已。如下面这首诗: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这是一首刻画宁静边塞风光的诗。它仿佛以新兵一样的满腔热情,讴歌了边塞初秋时节雨后新晴的明丽风光,使人感到清新、宁静和安谧,洋溢着浓厚的诗情画意,令人神往,从中寄寓着诗人希望和平的良好愿望。
驻守边关,耳边的羌笛、胡笳、琵琶让人讶异,充满边塞风情的《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通过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来表达出对异域风情的喜爱。
三、爱国热忱
塞外的狂风,犹如敌人的刀剑一样凛冽,但你依然一往无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战争题材诗少不了战斗,最典型的就是盛唐边塞诗所表现出来的豪迈无畏。虽然是艰苦荒凉的边塞,但我们还是能读出征人意气风发、快慰平生的壮志豪情,其本质是勇于献身的爱国精神和必胜信念,是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这是军心所在,是抗拒孤独、蔑视死亡的灵丹妙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对当代青年人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除了在作文中,也可能在诗词鉴赏题中考查。
四、心怀边关
边境线的争夺还在继续,异族的铁蹄可能明天就会踏入腹地,“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你,一方面苦闷于壮志难酬,一方面又忧心于战事未宁。
我们一起看一下2017年高考江苏卷诗歌考查的特点。
秋 兴
陆 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①,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题目设问要求“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这依然是针对诗歌情感设题,隶属于“心怀边关”这一典型场景。本题已经把情感告诉考生——“愁”。“醉凭高阁乾坤迮”这一句,“乾坤迮”,是说国土狭窄,是因国土沦丧,只有半壁江山,这是一“愁”;“病入中年日月遒”,“遒”,迫近,中年多病且时不我待,这是二“愁”;“空许国”,“空”,白白地,徒然而无措,空有报国之壮志,却无法施展,这是三“愁”;“画角”,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相当于出操和休息的信号,发音哀厉高亢,振奋士气,而心怀边关的陆游,听到五更的画角之声更添愁思,这是四“愁”。
以上文字凸显了戍边战士的几个关键节点,对其经历见闻做了简要的轮廓勾勒,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边塞诗人可能经历的心路历程,希望给在枯燥的知识点中苦苦求索的同学们带去一丝感性的温暖,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战争题材诗的浸润和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