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提升措施

2022-02-14伦新秀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辅导员

伦新秀

(晋中信息学院 山西晋中 030800)

现阶段,我国各大高校在不断进行扩招,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部分大学生不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走了许多弯路,更加剧了就业的压力。而对于家境一般的贫困学生,就业碰壁更是影响着整个家庭的生活。作为就业指导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高校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也会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指导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就业经验,教会学生学会认识自我价值,认真提高自我能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从目前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来看,其中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辅导员对于市场的形势掌握不准确,也没有对贫困学生的就业情况做出针对性方案,严重阻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步伐,使得大学生不能高效、优质地得到就业指导,错失就业机会。所以,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社会价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扩大自身优势,是各大高校需要共同努力实现的重要目标。

一、提高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竞争力

“少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社会需要新鲜血液的不断涌入,激发新老员工互相超越的工作激情,以带动企业健康发展。这就需要高校为社会培育大量人才,为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高校辅导员可应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各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方案,在提高就业指导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开展就业定位,帮助学生努力向企业人才方面靠拢,充分做好就职前的专业技能储备,积累相关工作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有助于高校辅导员自身能力的提升

各大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不甚重视,没有开展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方面的培训,再加上辅导员对于市场形势掌握不准确,对很多专业的就业理论还不能充分了解,甚至不懂得如何使用专业的就业测评平台或工具,所以不能给到学生专业的就业指导意见。目前,各大高校已全面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为大学生未来发展出谋划策。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对自我业务能力进行提升,辅导员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做基础,还要从实践中逐步探索出就业的经验性指导,再融合理论与实践知识,为每个阶段的学生提出全面具体的就业方案。这不仅维护了学生的切身利益,还能加强高校辅导员自身的专业技能,为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添砖加瓦,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职业进步。

(三)有利于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教师的特殊群体,奋战在高校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不仅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重要成员。辅导员熟悉学生情况,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有利于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辅导员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日常管理活动中,可以全程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就业引导,有利于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二、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辅导员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我国高校大多创设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如“青年创业协会”“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等,专门负责就业指导工作,这些部门都是教师管理,但因工作很多都只限于每天完成自己的日常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实现应有的职能,更没有很好地进行相应的就业培训,导致为学生输送的就业思想并不统一,就业指导成效也不显著。另外高校对辅导员的就业思想指导不够重视,只着重于毕业班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但也只是要求毕业班辅导员配合好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对低年级辅导员并没有任何就业指导方面的要求。这些观念上存在的分歧,耽误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生涯规划前进的步伐,降低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严重影响着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的生活。

(二)高校辅导员对市场情况的把握不精准

从高校毕业生没有得到有效的就业指导方面来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高校辅导员对市场把握得不精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其一,是由于高校辅导员并没有实地考察过市场现状,没有进行调查研究,盲目地对就业形势进行错误判断和给出不专业见解。其二,是由于高校辅导员对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够重视,没有积累丰富的就业经验,不能从往年就业形势中分析就业变化的趋势。这两方面的原因,都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步伐缓慢,对于就业形势的错误判断,更有可能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崩塌,影响以后更长远的发展。其三,辅导员对国家就业政策解读不够精准,就业信息推送不及时。一般辅导员关于就业指导都是从就业季开始的,组织形式多为关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基本求职技能的集中讲解。这种在就业前对学生进行“临阵磨枪”式的就业技能培训、集中辅导忽略了学生的个体特性,导致针对性指导有所欠缺,精准性服务不足。此外,就业指导仅针对应届毕业生,对学生就业后工作发展等岗位适应情况没能及时跟踪、了解和分析,因此无法及时调整和改进就业指导中的不足,影响了经验的有效积累。

(三)对学生就业心理掌握不全

在就业过程中,学生的就业心理在不同时间段发生着不一样的改变,有着多重性的心理变化。起初是踏入社会的新鲜感,而后是就业期间的焦虑,最后是实习期的紧张、害怕,这些心理变化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很多高校毕业生无法抵住初出社会的压力,半途而废,成为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只追求高工资、高福利、高起点,不想努力就躺平地生活,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十分有才华,所有人都会抢着要,但现实总是狠狠地打他们的脸。所以要继续加强就业指导,掌握学生的心理,但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庞大,不能掌握每个人的就业心理,而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就业心理把握也存在一定片面性,所以就业指导能力稍显不足。其实,辅导员可以从学生对待就业的态度分析出学生的就业心理,但是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次数较少,学生与辅导员的关系并不亲近,对学生的就业心理把握并不准确,造成了就业指导方面的一些错误指导。

(四)就业指导教育课堂缺乏生动性

就业指导教育课堂是高校毕业生唯一能有效了解就业情况的有效途径,就业指导教育课堂的不生动性也是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缺乏的一种表现。因为辅导员对就业教育理论知识的研究不足,使就业教育指导课堂上,辅导员不能为学生展开专业的指导,也无法用实践的就业内容来充实课堂,更不能就当前就业形势为学生解决实际难题,做出正确判断,直接影响了整个就业指导的价值体现。

(五)毕业生自身存在诸多主观问题

在就业过程中,许多大学生为提高自己的学历,丰富自己的阅历,在简历上造假,刻意突出自己,为自己标上许多“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等标签,还会拿出各种花哨的荣誉证书、等级证书,在成绩单上只填写成绩高的课程,不填写成绩低的课程,甚至有人故意修改分数,填写不实履历,以此来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这样的做法使就业环境逐步丧失原有的公平性,由于大学生的简历造假,使得许多优秀人才都失去了公平的就业机会,扰乱了社会秩序。更有大学生因不满实习企业的制度或者又找到了更好的单位,就随意离职、毁约,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想要一步登天,还同时与多家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投机心理较重,把诚信抛诸脑后,丧失职业操守,对大学生群体形象造成了巨大损害。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策略措施

(一)转变就业指导观念,加强就业培训

转变就业指导观念是高校辅导员提升就业指导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就业指导是个长期的过程,辅导员不仅要全面意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认识就业指导对学生的重要意义,还要积极参加就业指导培训,制订系列工作计划,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深入了解就业新形势,把工作重心放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注重自身职能学习,虚心请教,及时更新学习知识,再根据所负责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周制订新的就业指导方案,严格按照就业指导方案督促学生努力向相关职业要求靠拢,并为学生及时做出就业评估,避免学生多走弯路,浪费时间。高校也要积极为高校辅导员争取学习机会,比如,邀请专家讲座、公费参加就业指导班、开展讨论会等,增进学校辅导员间的工作交流,这样也有助于高校辅导员提高就业指导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做职业生涯规划者,为学生的就业指导“点灯开路”。

(二)加强高校辅导员对就业市场的分析能力

加强高校辅导员对就业市场的分析能力是提升高校就业指导能力的重要措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面对就业市场不断的变化,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到人才市场、用人单位、企业去做考察,调查市场要求,了解各地、各市场的人才招聘要求和人才招聘信息,充分掌握就业市场的信息。为加强就业指导能力,高校辅导员还可以和往届毕业生进行交流,从聊天信息中获取就业的形势发展,分析总结就业经验,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从而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帮助学生规划就业目标,实现就业率的增长。

(三)把握学生的就业心理,做好就业心理指导

高校辅导员要想提升自身的就业指导能力,大学生心理指导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大学生就业心理分很多种,有的人是消极心理,对就业指导和就业规划不重视;有的人是乐观心理,认为自己就业不困难,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这种人一般是眼高手低;有的人是恐惧心理,这种人一般不太自信,严重影响了用人单位对自己的第一印象,给自己的就业增添了难题。这三种心理是大学生普遍出现的就业心理,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为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高校辅导员要积极与学生沟通,杜绝此类心理,健康就业。学生就业和学生心理之间互相有着重大影响,所以高校辅导员要对各种学生就业心理展开分析,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健康就业,科学就业。

(四)丰富就业指导课堂内容,重视就业指导

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提升主要表现在就业指导课堂的生动性,平常的就业指导课堂内容总是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空洞,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就业指导课程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就业指导能力,辅导员要用心准备就业指导课堂的教学内容。辅导员可以采用往届毕业生就业的突出例子,在课上为学生展开案例分析,让学生对就业有全面的认识,而辅导员也可以通过举例分析和学生的提问,重新获得就业思考,加强就业引导能力,在这样的举例与思考中,得到就业指导能力的全面提升,完善学生的就业思想观念。

(五)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培养职业操守

各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过程,是由学校转向社会的过程,是由学生向社会建设者转变的过程,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是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社会建设者的基本要求。高校辅导员在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过程中要经过严格的把关,先从课堂理论教学开始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严格要求学生在简历、自荐材料里不造假、不糊弄,力求实事求是,打造公平就业环境,增强学生的职业感情,指导学生健康就业。

结语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引领者”,要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及时更新就业理念,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极投入到这场就业指导的工程中去,全心全意为学生、为社会未来的栋梁寻求就业道路,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辅导员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