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探析

2022-02-1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4期
关键词:协同劳动价值观

范 君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015)

引言

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育才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在劳动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基础,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劳动教育是重要保障,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在育人育才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劳动教育中没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没有落实劳动教育,以至于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如何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成为高职院的重要使命,而要想完成这一使命,教育工作者就必须积极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发挥出两者的合力效应。

一、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意义

劳动教育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强身健体。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育才体系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育人育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推进两者的协同融合具有重大限制意义。

1.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有利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我国新时代建设的接班人,其素质水平不仅关系着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新时代形势下,高职院校肩负着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使命,这也要求学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教育,也要注重学生的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思想价值引领、情感态度塑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主渠道,同劳动教育具有目的的相关性、内容的关联性,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可以发挥合力作用,让学生指导百年目标的实现根本上要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的道理,从而促使学生自觉肩负起自身的职责,坚定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坚定信念。

2.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有利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落实

在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下,高职院校要主动承担起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独特育人任务,有目的、有方向、有策略地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劳动教育中协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质,提升道德修养,最终在实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育人目标的同时,筑牢立德树人的基石。

3.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走在时代的前沿,很容易受到现代社会里一些不可取的价值观影响,尤其是在互联网兴起的时代,网络上扭曲的思想观、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容易让他们形成一些不可取的价值观。现行社会形势下,“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社会所需要的,这也决定了高职院校在育人育才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劳模精神,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作自己的行动指南和行为规范[1]。

二、高职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融合面临的问题

虽然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融合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融合还需要克服诸多困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刻认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融合面临的问题,唯有如此,才能推进两者的协同融合。

1.观念上的不重视

高职肩负着育人育才的重任,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一直强调学生的专业教育,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阶段来看,高职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当作两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劳动教育无非就是安排学生参加劳动,没有深入开发劳动教育的价值,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没有涉及劳动教育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围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率》《形式与政策》等基础课程来开展,根本没有融入劳动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价值就无法发挥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才培养质量。

2.重理论、轻实践

无论是劳动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践,可以增强学生的态度体验,让学生认真践行劳动精神,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就目前来看,高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重视起实践教学,依然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在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机械式地讲解劳动精神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这种以理论为主的教授方式无法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劳动精神的价值,不利于学生真正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3.专业的教师不足

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能力水平,如果教师能力不足,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就无法有效联系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现阶段来看,高校并不具备与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融合需求的专业教师。从思想政治教育来看,思政教师虽然在专业上有着一定的建树,但是其劳动精神和技能缺乏,在思政教育活动中不能很好地传达劳动教育价值,只知道指导学生学习思政方面的知识,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劳动体验,严重阻碍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

三、高职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策略

1.观念的转变

基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需要,学校要想将学生培养成才,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教育,更应当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同时也是开展劳动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当积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2-3]。首先,学校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起包括塑造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态度、劳动品德、劳动责任、思想政治理论、正确价值观等目标体系;其次,创新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上,要着重突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有机融入,以此教育学生,引导他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高尚品德。

2.深挖劳动资源

要想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劳动资源的挖掘,将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提供给学生,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参与劳动体验,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践行优秀的品德和素养。一般来讲,劳动教育资源涉及劳动价值观资源、劳动榜样资源以及劳动知识技能资源等,这些资源可以带给学生很好的心灵触动,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在劳动教育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劳动模范代表的事迹,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受这些劳动模范代表身上的劳动价值以及劳动取向,进而让学生学习这些劳动模范身上的劳动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取向[4-5]。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挖掘劳动资源时,应当选取那些贴近生活且学生容易理解的劳动资源,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积极践行正确的劳动观。

3.加强劳动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态度体验,让学生更好地认可知识。同样,在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中加强劳动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劳动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劳动教育形式是多样化的,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和简单地打扫卫生,还应适当拓宽劳动活动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参与劳动实践。一方面,学校需要在校内建立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开展提供场地、设施保障,从而方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劳动实践。如,学校可以建立种植基地,以此方便学生参与农业劳动;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结合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设计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如义务检查、义务清运、义务维修等,借助这些活动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让学生形成可取的品德和素养[6-7]。另外,学校应当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可以安排学生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劳动精神,实现自我价值。

4.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活动深受教师业务能力和素质的影响,只有依靠专业的教师,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开展,进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同样,在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融合过程中,要想发挥两者的协同融合价值,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首先,结合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校需要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包括劳动课程知识的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知识的学习、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联性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关业务技能的培训等,全面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使教师能够胜任教学工作,进而推动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协同融合;其次,加强教师职业素质教育,督促教师认真践行工匠精神,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认真负责、勇于创新,积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再者,学校需要将劳动价值观、思想政治价值观等纳入教师考核指标,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考核,以此督促教师积极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

5.注重教育考核

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通过劳动实践、专业教师的培养、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建等措施,可以有效保证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而之后,学校需要结合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融合需要,构建与之相匹配符的考核体系,以此对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劳动观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一门必修课,为了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获得好的发展,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劳动知识教育以及劳动技能的培养,还应当将劳动教育需求作为依据,对专项评分系统进行设计和完善,明确学生考核目标和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考核,学生在考核过关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同时,在教育考核中,教师需要结合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特征,模拟特定情境,安排学生完成一些任务,以此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品德,从而指导学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8-9]。另外,在教育考核中,教师需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让学生在认识自己的同时,也学习他人的优点,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结语

综上,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培育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重要目标,这也要求学校必须重视起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育才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审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加强劳动实践,同时配备专业的教师,做好教育考核,为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提供保障,促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融合价值的高效发挥,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协同劳动价值观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我的价值观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