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会计教育教学效果提升途径探讨

2022-02-1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4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成人师生

朴 宏

(集安市成人职业教育中心 吉林集安 134299)

引言

伴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传统会计工作因技术革命而不断发生模式上的变化。可谓“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技术越先进,会计越发展”。从工业时代到网络时代,会计专业一直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记录着企业价值创造过程,赋能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社会对会计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成人会计教育作为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愈来愈受到已步入社会的群众和广大学历不高的会计从业人员的欢迎,同时成人会计教育也面临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当前的成人会计课堂教学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无法满足成人学习者的诉求,所以迫切需要建立适合成人教育的会计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成人教育会计教学效果。

一、成人会计教育教学现状及分析

1.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以网络为媒介的开放教育已发展为成人学历教育的主要方式。开放教育学习方式采用面授辅导与网上教学相结合,以适应学员学习的需要。现代社会,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固定的、集中的学习时间较少,开放教育的模式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学习时间和学习形式非常灵活,学生可整合碎片时间用于学习和进修,提高了学习的自由度,因此,这种教育方式特别强调要辅之以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习效果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1]。

成人教育会计专业的学员大致分为二类,一类是在职会计从业人员,有一定的会计实践经验,但是学历较低,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一类是想从事会计、审计、统计、税务等方面工作的人员,多数既没有实践经验也没有理论基础。成人教育是非全日制教育,与全日制学员相比具有入学门槛较低、文化基础薄弱、专业素养较低、工学矛盾突出、年龄结构偏大等特点。因此成人会计学员表现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善于独立思考,缺少会计思维,学习懒惰被动,不能够积极主动参加教学活动,不讨论不发帖,学习状态低迷。虽然学习诉求很多,但是缺少行动力,对学习缺乏持续的热情,不重视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学员中初学者认为,会计课程不好学,枯燥无味,难以理解,加之学习上投入时间少,因此,产生焦躁、懈怠;在职会计学员由于有实践经验,学习基础理论入门比较容易,但自身接触的业务比较简单,工作中很多方面会计核算都涉及不到,对于有深度和难度的会计理论不求甚解,满足于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以期末考试成绩合格为目的;对于《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多数学生反映内容繁多、不得要领、难以记忆,就如“黑瞎子掰苞米,掰一穗丢一穗”,常常是学到后面就忘了前面,影响自主学习的心情和积极性。

分析上述原因,根源在于成人会计学员没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课前没有做好预习,不能很好地利用开放教育优越的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因此课堂上难以展开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又转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唱独角戏”,影响了会计课堂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教学模式本质上局限于传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开放教育办学为主旋律的成人教育,在教学方式上也是不断改进,面网一体化教学模式也已推广多年。虽然在学习平台上大多数的课程都有视频教程,配合以习题练习,定期也会展开线上或线下的教学活动,在线下教学过程中也使用多媒体、PPT作为辅助教学,但是成人会计教学模式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仍然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甚至一些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以教师发帖为主。师生间无法展开行之有效的互动,一方面原因是学生没有做好课前的预习,没有自主地完成老师布置的题目,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无法配合互动;另一方面原因是教师也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也没有考虑设置更多的情景互动模式[2]。

成人开放教育的学习特点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但是发展至今,师生都没有摆正谁是“中心”,未能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及教师的引领作用,学习平台上的视频课程只是解决了成人学习时间、地点受限的问题。课程教学视频内容多时间长,不如微课、慕课学习方便,不便于学生利用零碎时间自主学习,目前很多学校未设置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为主的网络在线教育渠道,没有充分利用微课、慕课、讨论式教学等混合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影响了相关知识的传播和能力培养。

3.轻视实践教学,缺乏实践经验

会计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较强的应用性学科,而成人教育的重点放在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实践教学条件较差,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都很缺乏,会计实训、模拟实验室配备不全;很多学校没有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师生缺乏企业实践机会,体验不到实践的乐趣,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自身也缺乏实践经验,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毕业即从事会计教学,缺少企业实践工作经验,教师实践技能的不足必然影响着教学质量及效果,会导致教师照本宣科,使得学生对枯燥的会计理论产生厌倦、焦躁,对复杂的有难度的会计核算产生畏惧,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教材更新滞后,不关注会计学科变化

从1993年实施的统一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发展至今四十年来,会计学科可谓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会计改革大刀阔斧,新会计准则向国际惯例,尤其是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我国会计准则建设走上了一个新台阶。会计行业的蓬勃发展使会计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会计教育的内容也应追随者会计行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发展。

会计改革变化大,会计准则及会计政策调整周期快,但是会计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却滞后于会计发展、实训习题更新迟缓。适应会计改革内容的新教材很难及时配套服务于教学,教材中引入的案例也很陈旧,业务内容与数据都很脱离现实,每版教材基本使用两三年。尤其是2014年以来,会计准则及会计政策连年变化调整,教材内容更新进度跟不上会计改革的速度。例如,税法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自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数额应自取得之日起分两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这个变化在2018年9月的教材得到了更新,执行不到三年又发生改变,原规定取消,财政部等联合发文规定,自2019年4月1日起纳税人取得不动产或者不动产在建工程的进项税额不再分两年抵扣,可一次性抵扣。有些学校2020年使用的仍是分两年抵扣的教材,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惑,面临是重新还是从旧的两难选择。

另外,部分基层成人教育学校会计专业教师不关注会计学科的变化,在专业学习方面不能够与时俱进。由于教材内容更新迟缓,教师又没有接到相关变更的通知,所以在教学中仍然按照陈旧教材讲,导致传授的知识与现实脱节也全然不知。例如,2016年5月1日起已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从此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而2019年很多成人教育教材中仍然还有营业税的内容,有些教师根本不知变化还在继续讲营业税;2018年以来,增值税税率调整频繁,增值税的主要税率从17%将至16%,从16%又将至13%,而在2019年的教材中案例还是按照以前16%计算。可见,如果会计专业教师不关注会计的变化,仍然按照教材讲课,必然闹出很多笑话。

二、提升成人会计教育教学效果途径

1.启发式教学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意思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孔子的教学方法倡导举一反三,强调学思结合,这种教育思想就是今天所说的启发式教学,发展至今也同样适用于成人教育,更适合实践较强的会计教学。

教师要根据成人学习者的特征及课程特点采用微课、慕课、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员潜在的学习动力,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克服自身劣势,充分利用开放教育网络课程资源的优势及互联网下学习工具的便捷随时随地参加学习,不拘泥于时间、地点开启自主学习模式,让移动课堂走在路上、坐在车上、存在于各种可能场所。

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学习者主观上要有解决问题的追求,教师在恰当时点给予诱导、点拨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

2.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会计学专业教师要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推进适合成人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师生要转化角色,从以“教”为中心转换到以“学”为中心。成人学习者没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教师要考虑到成人学生的这一特点,将会计专业课制作成微课、慕课,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教师课前做好引导、启发,给学生布置些题目,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使学生按照要求主动参与线上、线下教学活动,调动、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力。通过翻转课堂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形式展开混合式教学,在整个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发挥好自身的作用。

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师生间展开互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能够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抓住重点,解决疑难问题,让会计课堂更有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会计实践能力培养

成人教育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会计学科更加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计专业教师要注重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况,针对自身对会计理论的理解程度,通过各种方式深入企业,增长实践能力,提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在教学过程中能联系生产实际,把会计理论与当地的区域经济特征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技能和职业知识,合理地设置课程内容,以实际行业的真实案例,让学生真实的参与实践,掌握专业技能。

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比较适合的场景,让师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实践。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与地方中小企业建立联系,让学生亲自到企业进行实操锻炼;一方面,学校要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争取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建立模拟实验室,让学生通过项目设计和实践学习,能够把专业知识和应用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加强会计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4.教师专业素养

学校要鼓励专业教师通过自学、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学习等渠道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从而促使教师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理论教学能力,关注会计学科发展,与时俱进,更好地驾驭教材、驾驭课堂。

会计专业教师还应学习不同行业会计岗位及相关岗位的知识,提升会计专业实训、社会实践及毕业论文的指导能力;能够科学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传递给学生,并能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5.会计教材更新

会计学科的快速发展要求会计教育的发展与之相适应,会计教育的内容要紧紧跟上会计改革的步伐,建议相关部门要重视会计教材更新迟缓问题,尽量加快速度,不要影响教学。成人教育学校在订购会计教材方面若有自主权,一定要选购最新版本的;若是没有自主权,统一报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集中采购的,学校可以向教材采购中心提出建议,尽可能选择最新版本的会计教材。如果所谓最新版本也没做到同步更新的话,建议教材编写部门(或编写者)对应修改部分做出更新说明传达至教材使用学校。学校规避教材更新滞后带来影响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要求会计教师关注会计学科变化,自觉参加会计继续教育。

结语

会计教育伴随着会计改革而不断发展,成人会计教学之路也必然随之不断进步,根据成人学生的特征开展启发式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据职业需求导向加强实践能力,追随会计学科发展提升专业素养,根据会计改革内容加快教材更新,落实思政引领专业教育,从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成人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成人不自在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麻辣师生
Un rite de passage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