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

2022-02-14归桑旺姆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4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长生活

归桑旺姆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小学 西藏林芝 860200)

引言

自从1982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80和90后中出现了非常多的独生子女家庭,这部分人群的教育问题也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独生子女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家庭教育问题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国家的未来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1]。

一、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

1.教育观念不合理

教育是为了提升一个人的综合素养,但是当前教育环境的偏颇,对教育内容理解得不透彻成了当前十分严重与普遍的问题。当前社会,比较普遍的教育问题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长期以来“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成为社会上比较普遍的一种思想,多数家长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各种思想问题导致对于独生子女期望和要求过高。第二,部分家长对于教育的认知比较片面,认为教育就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成绩能说明一切,而那些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就绝口不提。第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让孩子少走弯路等一些短视频和心灵鸡汤的渲染下,部分家长开始急功近利,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孩子“成才”。第四,部分家长认为孩子顺其自然就可以,所有事情都不能强求,给孩子更大的自由,才能让其茁壮成长。但是对于孩子过于宽容地对待,导致孩子在成长中缺乏正确引导,以至于教育目标匮乏。

2.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家长对孩子有比较浓烈的感情,对孩子充满期望,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会成为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量。但独生子女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和期望就会更加强烈。在过于高的期待之下,会导致各种问题出现。

3.家长对孩子的娇宠溺爱

现在大城市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良好,尤其隔代亲问题普遍,六个家长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孩子成为整个家的焦点,全家人对其过于宠爱和关照,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冷漠、自私等性格,以及对生活目标不明确,对未来发展迷茫的问题,甚至会将其愿望、价值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都丢弃掉。此外,不少独生子女家庭存在家长对孩子的包办过多,导致孩子没有任何的劳动能力,久而久之,家长就会成为孩子的依靠,导致孩子依赖心理过重,素质不够高,缺乏克服困难和实际处理事务的能力[2]。

4.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现代社会中,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会更加努力,日夜辛劳地工作,以至于和孩子之间缺乏沟通,甚至不少家长和孩子很难见上一面。虽然家庭生活越来越好,但是彼此之间的隔阂却越来越大。加上孩子在不断成长,长时间缺乏交流,导致彼此矛盾也越积越多。

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存在的原因

1.社会原因

(1)生活方式的改变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大,家长忙着挣钱,希望让全家人过得更好,孩子忙着学习和考试,以应付学习压力,一家人在家里团聚的时间少之又少,家庭成员的交流也变得很少。此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子设备涌入,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少。而电视、电脑等都在向孩子传递着各种思想观念,导致孩子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多,自然对于家长的教育会失去兴趣。

(2)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对孩子的素质教育问题。但是“应试教育”也是当前不可忽视的问题,这种教育模式依然是学校和家长们十分看重的部分。在考试、分数以及学校的压力之下,家庭教育实践成了“上补习班”“请家教”“学习资料”等方面,而缺少对孩子基本生活能力、获取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孩子成为学习机器,其创造力和个性逐步被抹杀。

(3)信息技术的冲击

当前社会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之中。青少年本身思想活跃,成为上网的主力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已经不再是孩子思想教育的主导者。网络提供的世界丰富多彩,还能给孩子提供各种社会指导,自然成为孩子们非常钟情的内容。但是由于青少年对于互联网内容的认知和分析能力不足,很容易被一些不健康的网站荼毒。而不少家长为了控制孩子,对孩子的上网问题只是一味打压和禁止,反而会取得不好的效果[3]。

2.家庭原因

(1)家庭结构的特殊性

多子女的家庭里,一个孩子出现其他情况,还有其他孩子作为安抚。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就会把所有精力放在这个孩子身上,由于这种独特的家庭环境,父母乃至于老人的所有关注都在这个孩子身上,自然容易因为处于过高的期望而对孩子产生加压以及溺爱等问题。

(2)家长自身素质不足

在独生子女家庭里,孩子最先接受和主要接受的就是来自家长的照顾和教育。不少家长缺乏家庭教育和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相结合的远见,加上家长们自身的心理学、教育学内容匮乏,自然无法达到引导孩子身心发展的目的。另外,家长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和教育方式缺乏反思,不懂得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由于社会上没有针对家长的素质教育问题,以至于很多家长素质无法提升,自然也导致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匮乏。

三、改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对策

1.加强独生子女社会化教育

(1)从智育到提升综合素质转变

一些专家预测,综合性素质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将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任何单一形式的教育都是片面的,不够丰富的,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进入社会之前进行“演练”的场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孩子进行最基本的道德教育,那就是让孩子“学会做人”,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教育孩子文明懂礼、爱护他人、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爱憎分明、明辨是非等等,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也要懂得和他人合作与竞争等。由于社会在变革和发展,竞争也会日益激烈起来,家长们做好家庭教育,将把孩子的智育转化为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2)重视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中站稳脚跟,获得更好的发展,创新思维以及创造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教育中,不应当只是追求分数和成绩,而是孩子获取知识的这个过程,懂得思考和创造的过程。如果只看重孩子的成绩,忽视其创造能力,那么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对人才的要求都是背道而驰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大胆猜测和尝试,勇于探索和创新,还可以帮助孩子创设一些情境,让孩子应用已经获取的生活经验来展开想象,激发其潜在能力与创造力。

(3)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也关心精神需求

人是有思想能思考的动物,单纯的物质生活只能带来身体的享受,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会让人思想丰富。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也要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按照孩子的兴趣点和热爱的方向去帮助其获得更大的发展。家长在日常教育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动态和思想需求,爱孩子、尊重孩子,帮助孩子认真思考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及时处理社会中给孩子带来的负面思想和错误观念。同时精神富足的孩子拥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容易被生活压倒,也不会轻易被挫折打败。

2.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是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的。家庭教育是其他二者的基石,是一个人一生中全部教育的起点。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家庭需求,提升家庭教育方式,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模式显得十分迫切。

(1)认识到家庭教育在生活方面的教导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而这些基础技能的或缺往往来自家庭教育。但是由于不少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对于孩子过于溺爱,对于各种事情进行包办,导致孩子缺乏对于基本生活能力的掌握。为了让孩子能掌握更多基础技能,可以独立走向社会,家长应当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基本生活技能掌握方面的重要引导作用。

(2)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保障作用

家庭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良好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更大的成功。如自古至今广为传颂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都是良好家庭教育的体现。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自然也是孩子学习的对象。因而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导人,在言谈举止方面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而,父母应当加强对于家庭教育的认知,避免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3)认识家庭教育在孩子思想上的指导作用

由于不少独生子女被家长们给予了更高的要求以及更大的期待,导致家长们对于孩子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的指导过于极端,甚至希望能“遥控”孩子的行为甚至未来。但是这样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人生目标的形成十分不利。家长们应当正确地引导孩子适应社会生活发展,帮助其树立更远大的目标,让其在人生道路上自主选择,做出更有价值的事情。

3.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1)树立平等家庭教育观念

家长应当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和孩子多沟通交流,当成孩子的朋友和参谋,以民主的姿态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其养成健康的人格,形成独立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

(2)把握好期望的尺度

独生子女不应当是父母完成一切希望的源泉,父母也不要给他们过高的压力,否则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身心。家长应当多观察和了解孩子,根据其性格特征、心理期望和爱好来为其提出一些切实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其在人生的发展上作出更好的选择。而且在孩子的成长中,要给他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更大的主动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改变应试教育思想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不应该是应试教育的枷锁。独生子女面对的社会竞争是激烈的、复杂的,因而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个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拥有面对社会的能力,有对抗压力和挫折的勇气。让孩子能健康发展,不被社会淘汰。

4.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

家长的教育能力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成果。因而,家长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帮助孩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家长素质的提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始。

(1)家长素质的提升

①提升家长素质可以从培养自身高尚道德和文化素养开始。由于家长的行为是影响孩子行为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因而独生子女的父母应当不断完善自身水平,端正自我行为,诱导孩子向着健康的方向不断前进。

②家长应当有不断提升自我的认知。家长可以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以教育学和心理学教育为基础,对其身心发展进行把控,做好家庭教育。

③家长应当积极实践提升教育能力。学习教育知识是为了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帮助其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因而家长要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针对孩子的独特情况针对性地探索一个适合的家庭教育方式。

④家长注意培养对教育活动的兴趣。家庭教育本身是比较复杂且辛苦的工作,想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需要家长共同努力,持续坚持。家长们提升对家庭教育和教育活动的兴趣,可以在教育过程中形成更坚定的意志力、高度的注意力,对于家长教育能力提升会十分有利。

5.社会的指导作用

不少家长都是在没有任何指导和帮助下成了父母,他们对于家庭教育也并不知晓,这就需要社会来提供一些帮助。一方面,社会可以对家长提供关于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内容,让家长更快掌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社会还可以为准家长提供相关的角色体验课程,让他们可以尽快认识到作为父母的重要性和责任。此外,还可以设立专门的服务咨询机构,可以及时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以提升家庭教育效果。

结语

在针对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本身是一项基础教育,也是主导教育,对于孩子未来成长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这种教育模式和内容也是社会上任何教育方式所无法取代的。因而,为了更好地促进独生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家长以及社会都应当加强努力,为了家庭教育的成效付诸行动,帮助孩子可以在健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家长生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家长请吃药Ⅱ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