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士文化与构建和谐校园深入融合的实践探索

2022-02-14肖春燕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4期
关键词:赣州院士校园文化

肖春燕

(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 江西赣州 341000)

校园文化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下,会逐步提高学生能力素质、道德观念和思想意识[1]。目前,在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缺乏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明确的文化主题,制约了校园文化“以文化人”功效的发挥。实践证实,将“院士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能提高学校的品牌建设,使学校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赣州市一中蕴含着丰富的院士文化,革命前辈在赣州培育出了伟大的院士精神,而如何实现赣州一中等市属中学的和谐发展,则更需要院士文化来作为行动的精神指南。

一、赣州一中概括

赣州一中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省级优秀重点中学。一百二十年的风雨铸就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蕴,熏陶了一代代的一中人,培养了一批批的栋梁之材。战功卓著的陈奇涵上将,著名的经济学家郭大力教授,中科院院士黄克智、林皋、张家铝。赣州一中校园文化所蕴含的科学文化知识非常丰富,其价值理念健康向上、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良好,对于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苏区精神之院士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具有促进中学学科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提高中学班主任德育水平、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等方面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探究好的方式方法的同时,还要扎根于赣州地区其他中学校园的实际情况展开调研,探究院士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的有效实践方法,积极寻求赣州一中院士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意义。通过调查研究赣州一中校园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苏区精神之院士文化与构建和谐校园的深度融合的路径和方法。特别是在中学语文、中学政治、中学历史等学科的深度融合的实践方法,以及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深度融合的实践方法,从而有效促进赣州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实现赣州的和谐发展。

二、院士文化概述

院士是接受过高等教育,文化底蕴非常广博和深厚的人。他们文化素养极高,对待工作有着非常明显的人文主义倾向。同时,作为国内顶尖的科学家,他们拥有创新精神,并将现代科学的创新气质透在学习与科研中。院士文化是在院士身上所展现的特征,主要是强调以下精神品质:一是拥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具备严谨的研究态度和超前的科研视野;对于科研工作中的组织和协调工作高度重视;重视中国传统美德的弘扬。在《院士思维》一书,对几百位院士的生平和故事进行了讲述,他们的精神激励青年学生不断学习和奋进。而有着“千年书院、百年学府”之称的赣州一中,培养出了上将陈奇涵,中科院院士郭大力、黄克智、林皋、张家铝等一大批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和社会栋梁,校友遍及海内外。

三、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园文化主体结构缺失

作为一项系统而全面的过程,目前,很多中学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和作用,而将其视为是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学校各职能部门缺少沟通和联系,具有较弱的协同性[2]。而事实上,只有全体师生都具备校园文化建设意识,并且能够协同合作,才能对文化建设的主体性进行体现,并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

2.校园物质文化特色不突出

任何一所学校都拥有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校园文化是中学组织运行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是学校特色和品牌的集中体现。但是很多学校在物质文化建设上方面没有突出自身特点,具有单一的形式,跟风和从众现象比较普遍,未能与自身的特色相结合,而是按照传统方式设计建筑、植被和绿化,缺乏鲜明的物质文化建设。为了体现校园文化实体,需要对校园物质文化合理建设,所打造的文化场所要独具魅力,彰显自身特色。

3.校园精神文化展示不强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种最高层面的文化,被称为是精神文化,是学校精神追求的展现。而学校化理念与创新精神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3]。但是,目前部分中学还没有强烈的学术文化氛围。正是因为缺少精神文化建设,使学术文化不能真正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四、院士文化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1.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院士文化作为各类校园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推动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发展。实践证实,人的思想往往会受到自身认知和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院士文化又恰恰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并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纳入院士文化,突破了过去单纯地局限于校园景观建筑的布置,而赋予了物质文化更多的人文气息。同时院士文化中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和丰富的经历,能使物质文化的建设更加丰富多彩。利用院士文化,能助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学校名片为文化品牌,充分展示了学校的育人特点和优势。“院士文化”能对学校良好的教育资源进行展现,而活用“院士文化”,能对校园文化的创新、包容、优质、特色进行展现。而赣州一中拥有着清幽静雅的书香风韵,温婉恬静的学习氛围;古韵典雅的名胜校舍。正是在院士文化的滋养下,丰富了学生们的文化知识,赋予他们完美的人格和做人的准则,引导学生门在人生的道路上茁壮成长。院士因为自身的特殊性,不仅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学校的教师群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能引导教师建立一种非功利的精神呼应关系,促进自身审美情趣和内在素养的不断提升,并在教学与科研中,追逐更好的学术水平。

作为赣州一中老一辈的校友,郭大力先生是最早完整翻译《资本论》的学者。当年,郭大力曾在省赣中教授高中英文课程。他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治学态度十分严格,每次讲课文都要求学生事先预习并反复朗读,课堂上他点名要学生朗读,并检查提问,以了解预习情况,然后才进行针对性的讲授。他的教学工作至今仍得到当年学生的称赞。他教学上要求很严格,但平日对学生态度却亲切和蔼。郭大力之所以给人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记,一是郭大力先生为了“革命的需要”全身心投入《资本论》的翻译工作;二是郭大力先生在家乡的十年间,国民党当局多次邀请他做官,他一概拒绝,不为所动。他对国家的热爱与对事业的追求,成就了一生高贵的品格。

2.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为了更好地发挥院士文化的核心作用,就需要对其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凝练和突出。院士在科研工作中,对中华民族特有的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进行了展现[4]。而这些都是当代青年需要具备的品质,对于全面发展他们的德智体美劳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就要真正发挥院士文化的引领作用。由于其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品质,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需要引导学生对于院士文化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才能将学生参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校园精神文化活动的内涵更加丰富。院士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路径,为学生解决思想上和实际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指明了方向。如今,我们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只有在学生脑海中潜移默化地播种院士文化中包含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作为著名的院士,在郭大力翻译资本论期间,日军已侵占华东地区,他为《资本论》的出版,曾经绕道香港潜赴上海。学生关心抗日斗争,知道他去过上海,常常围着他问敌占区的情况。他总是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向学生讲述山河破碎,遍地烽烟,人民颠沛流离,遭受日寇蹂躏的悲惨景象,激发青年们的爱国热情和抗日意志。

3.对校园行为文化的核心作用

院士文化的内容和属性符合学校培育目标,通过学术交流、科研和教学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引领学生成长和成才[5]。在引领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方面,院士文化主要拥有的功能为: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恬淡的科研精神。而这些都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引领学生成长的方向,帮助其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生活习惯,使学生行为发生质的变化。学校的广大师生在院士文化的影响下,在正确的行为文化的引导下,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恋校情怀、爱家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师生之间能够互相帮助,并且能对学校内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

新媒体时代,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利用校园媒体,能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通过校园网、校报等形式,对院士的楷模事迹大力宣传,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行为文化,并正确把握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

四、院士文化与构建和谐校园深度融合的实践方法探索

1.制定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作为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制定完善的规划方案。学校要遵循严肃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原则,既要对学校的优良传统进行继承,又要对学校的发展历史高度尊重,更要具备超越当代的先进性[6]。为此,学校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一个统一规划方案,充分融入院士文化,真正实现“以院士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建设过程中,学校要规划方案,不能随意更改。

2.凸显文化特色品牌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而通过紧密结合院士文化,能对学校特有的文化品牌进行打造。选择一所学校,不仅要看它是否有优良的校风学风、一流的师资队伍、显著的教学成果、完善的硬件设施,更要看它是否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所没有文化积淀的学校,充其量只是知识传播的工厂。文化让学校教育有了灵魂,也只有文化才能历久弥新,才能让学校真正成为培养健全人格、塑造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学校可通过结合园林景观和院士文化,邀请知名院士协助学校进行文化建设,通过“院士景观林”的打造,展示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院士物质文化校园景观。这样既可以使院士文化气息增强,将院士旗帜作用切实发挥出来。同时,通过植树造林,代表着深刻的寓意,象征着院士们用自己的学识辛勤培育学生长成参天大树。另外,学校还要做精做细品牌,利用院士平台和资源进行教学和讲座,拓展教师学术空间。

3.扩大文化建设主体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和落实,为此,必须将院士文化和中学校园文化的内在关系妥善处理好,将院士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7]。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不断丰富其内涵和外延,使院士文化既服务于学校,同时又超越学校。院士文化涵盖了学校的全体师生,能进一步扩大学校文化建设主体,实现文化全体动员建设。为此,在校园文化建设队伍中,需要纳入教师,学生,行政部门职工等。通过群聚群力,能更好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8]。

结语

一直以来,院士文化为校园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要将院士文化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特色校园文化品牌的打造,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素养,使之成为合格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本文通过深入探究院士文化与构建和谐校园深度融合的实践方法,借鉴有效的研究成果,结合赣州一中本校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院士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的意义和有效方法,希望能为相关政府部门开展构建和谐赣州方面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院士文化,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群策群力,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升华、交融、反馈,切实发挥院士文化的作用。

猜你喜欢

赣州院士校园文化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赣州好朋友科技有限公司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赣州就业扶贫“251”模式成榜样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