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内涵研究

2022-02-14陈颖洁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内涵价值观

陈颖洁

(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 山东淄博 25504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高职院校发挥作用,就要发挥高职院校的特色,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其中,“细”就是细化、具体化,全面渗透到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中,从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具体事务着手,推动理论联系实际,使之不断植入头脑、沉淀心中,只有发自内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觉行动;“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不起眼处着手,抓好新生、优秀学生等“小”群体,将思政“大主题”转化为思政“小故事”,坚持不懈抓养成,积小德为大德;“实”就是融入课程实践、融入社会生活,注重实践养成,不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将思想转化为行动,推动落在实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引领社会风尚。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落”的具体内容是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注重顶层设计和教育公平,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推动素质涵养和实践养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的内涵研究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是落到学校、院系、教师和学生四个层面的具体行为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学校发展目标、规章制度、校风校纪、课堂学习、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使之无处不在[1]。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自律意识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毅力缺乏、自信心不强、专注力不够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上,目标要细、要求要细、责任要细、措施要细,将其内涵落到学校、院系、教师和学生四个层面的具体行为中,使其落地生根。

1.学校层面

学校是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落”的总体设计者和保障者。高职院校在学校层面要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解读、政策宣传、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学校发展目标、学生培养目标、校风校纪要求、校园文化底蕴和学校制度建设中,注重教育公平,保障民主权利,建立长效培育机制,全面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实现“三落”提供理论引导、制度支持和环境保障。

2.院系层面

院系是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落”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院系在学校发展思想和政策引导下,充分挖掘重要节日、纪念日中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本院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脉络。通过制定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落实实习实训、加强党团建设、注重社会实践、优化教育管理等一系列具体举措,落到院系具体教学安排和学生教育管理的各个具体环节中,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推动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实现“三落”[2]。

3.教师层面

教师作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落”的具体实施者,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落”:第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课程、专业课程和专题讲座在“三落”中的作用,落实课程思政,突出思政元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政课程教学充分融合;第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三落”中的作用,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搭建高职院校全方位育人平台,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向上向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觉悟,帮助他们真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三,行为模范,以身示范,教师在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的同时,亲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自身良好形象,以自身修养和自身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

4.学生层面

学生是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落”的学习者和践行者。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不浓厚,易受不良风气影响。因此,在通过课堂教学教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通过课程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生群团组织和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不断熏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三落”的教育目的。激励高职院校学生努力成长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的内涵研究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是落到入学关键期的新生中,落到身边的小事、小行为中,落到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等小群体中,以小带大,以点带面,推动高职院校全体学生自觉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1.年龄小的新生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职院校新生年龄较小,处于入学关键期,存在角色转变、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处理等困难,有在新环境树立自己良好新形象的迫切需求。同时,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思想和行为的可塑性强,必须引导他们在入学之初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筑牢思想根基。因此,高职院校要抓住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的关键期,在理想信念教育、爱国荣校教育、遵规守纪教育、文明道德教育等入学全过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新生的品格和修养。

2.身边的小行为

从身边小处着手,使“大道理”变成“小故事”,使“大思想”变成“小行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中华优秀文化中不乏从小事做起的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好高骛远的空谈,唯有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日常学习生活具体行为中,如在校园里遇到教师问好,在课堂上尊重教师劳动,在宿舍中注意相处细节,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在常态化防控背景下,鼓励和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担任校园疫情防控志愿者,提高实践意识,磨砺意志品格。在与家国发展和自身生活联系密切、可操作性强的具体行动中感悟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才能帮助他们时刻牢记、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优秀学生群体

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等优秀学生群体是成长在广大高职院校学生身边的榜样典型。相比于英雄群体等楷模,身边优秀学生群体的一言一行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影响更具生活化。高职院校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等少数优秀学生群体与本科院校相比,个性更加突出,拼劲和闯劲足,心理承受力强,在技能学习和人际关系处理上有其独到做法。用好“权威效应”,发挥“小”群体作用,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树立模范形象,以自己的积极思想和正确行为影响和带动身边其他学生,使全体高职院校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宣传和弘扬身边优秀学生群体的榜样事迹,挖掘多种类型的优秀学生典型,如劳动榜样、创业榜样、实践榜样等,营造向优秀学生群体对标看齐的学习氛围。

三、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的内涵研究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落到教育引导、实践养成、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和制度保障中,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全方位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和执行力,实现良好育人效果[4]。

1.教育引导

教育引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专业课程和专题讲座等作为落实的主阵地,为高职院校学生丰富理论知识,感悟精神内涵,提高思想认识提供理论基础。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群体特征,坚持多措并举,结合专业特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发挥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启发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的自觉,引导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

2.实践养成

实践养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的必由之路。以实践为抓手,重视实践养成,在实践中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社会实践不仅包括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也包括校内和校外的专业实践活动。高职院校专业实习实践活动丰富,开展与学生专业和就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实习活动,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促进高职学生在具体行动中实践和再认识,做到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知行合一。高职院校实践课程和实践时间远高于普通高等院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实习实践,贯穿到高职学生学习的每一门课程、每一次实践中,甚至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的特色举措。

3.舆论宣传

舆论宣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的前提。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深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增强认知力和认同感,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指引人生道路上的作用。第一,优化组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做好正面宣传,增强校园媒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优秀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鼓舞、激励高职院校学生,传播价值观正能量。第二,发展网络新媒体的舆论宣传阵地,拓宽网络宣传阵地,加快高职院校学校官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等主流宣传媒体建设,加强主流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作用,做到学生在哪里,宣传就在哪里。第三,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专业课程、校园文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全方位宣传落实到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烘托学习和践行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的学生思想和行为,使之成为行动自觉。

4.文化熏陶

文化熏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的基石。高职院校应发挥校园文化的品牌作用,构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脉络,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三个层面。其中,物质文化建设包括高职院校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校园特色标识建设等。在高职院校校园各处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识,不断完善宣传载体和文化载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精神文化建设除高职院校校风和校训以外,主要通过优秀榜样典型、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志愿服务项目等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高职院校的内在精神力量和外在行为指导。制度文化除高职院校规章制度外,还包括学校传统和仪式等,体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激励功能。高职院校应充分校园文化功能,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塑造高质量的特色校园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同时高职院校应构建技能大赛等文化阵地、心理文化节等文化节日,将相关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中来,打造独具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使校园文化成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康生长的土壤。

5.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的基本保证。高职院校学生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小到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校规校纪,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仅靠一时的突击宣传和短期的强行灌输是难以实现的,没有长久的制度保障,很难将其贯彻始终。高职院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融入学校制度建设中,形成常态化、长效化培育和践行机制,增强高职院校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的底气,形成普遍的价值共识,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持久发挥作用,落地开花结果[5]。

结语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学生特征区别于本科院校,有其独特之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高职院校落地生根,发挥作用,除了充分理解和阐释“落细”“落小”“落实”的内涵,还要推动其他文化要素融入,不断浓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蕴。本文在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高职院校当前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还探索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内涵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活出精致内涵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挖掘习题的内涵
内涵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