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幼儿户外活动游戏质量探索与研究

2022-02-14王冬青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4期
关键词:玩法动作游戏

王冬青

(青岛市市南区延福花园幼儿园 山东青岛 266073)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常常思考如何在实践中保证和提高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在以往的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教师关注点很全面,如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品质发展及动作发展等。例如,在户外场地组织幼儿参与角色扮演、绘画等游戏,游戏场景热闹非凡。但是当活动场地和材料变得单一的时候,我们可能更需要关注孩子的体质健康,包括游戏的质量、活动量、活动强度、幼儿对游戏的持续性和递进性,更加关注游戏给幼儿带来的运动效果。

一、对抗竞争与挑战性游戏激发幼儿顽强意志

3-6岁的幼儿每天应有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一般分为上下午两个时段,而且包含了幼儿出入场地、喝水、小便等过渡环节等。但目前幼儿园体育游戏存在着开展样式、种类单一的问题,无法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幼儿肢体健康。现在的幼儿户外活动貌似丰富多彩,绘画、表演等活动也搬到了操场上,教师们根据自身经验开展经典体育活动,如“老鹰提小鸡”“小兔找山洞”“捉龙虾”等游戏,但这类游戏多以锻炼大肌肉群为主,不能对幼儿其他关节肌肉、器官起到锻炼和帮助作用。在体育活动中开展单一的类型游戏违背了幼儿年龄特点,长此以往会使幼儿产生厌烦情绪,无法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且部分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没有考虑幼儿的年龄、模仿特点、兴趣、好动特征以及身体发育水平等,更没有开展健康、生动有趣的体育游戏,全面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心肺功能。因此,如何用好有限的材料提升游戏挑战性,是需要教师开展研究的。

简单的沙包、棉棒、积木块、跳袋等玩具在幼儿园使用频率是最高的,用简单的材料使幼儿腿部、上肢、躯干等肌肉的力量逐渐增强,并随着锻炼时间的增加,能够使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也随之增加,真正达到促进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力量、平衡、敏捷、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发展的目标。

“小小快递员”是一个进行平衡木练习的小游戏,但是如果单纯让幼儿来回在平衡木上行走是十分枯燥的。通过创设快递员送快递的游戏情境,可大大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让幼儿在竞争中感受到游戏到趣味性,从而增强幼儿游戏的持久性。

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具体要求,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是幼儿园体育游戏一物多玩的基本要求。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要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鼓励去尝试不同的“挑战点”,将体育游戏内容的选择权交给幼儿。

教师可在“好玩的跳跳袋”的游戏中,让幼儿自主设计游戏内容和玩法。这样一来,有的幼儿选择增加障碍物挑战跳跃高度,有的幼儿和其他幼儿进行“袋鼠妈妈运果子”的比赛挑战跳跃速度,这不仅实现了一个游戏多种玩法的教学目的,还激发了幼儿的挑战欲和竞争欲。另一方面,教师要将创编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如在“好玩的跳跳袋”游戏中,一般情况下,幼儿基本只会总结出要跳得高、跳得快等挑战模式,久而久之,幼儿容易对游戏失去兴趣。对此,教师要让幼儿亲身参与到游戏中,根据自己的喜好创设不同的玩法。如,有的孩子根据自己玩篮球的经验,把跳跳袋摇身一变,变成了篮球筐,创设出投篮游戏的玩法;幼儿把自己放进跳跳袋变成毛毛虫,在地面爬行、翻滚;有的孩子根据自己滑冰的经验,创设出摆上锥形帽跳“S”弯的游戏法,以寻求更高的挑战,获取更大的乐趣。幼儿在这样一种自由的游戏环境下,不断地变换游戏花样,创设出适合自己的游戏内容和玩法,实现了游戏的一物多玩。

此外,还有跑酷、体能大循环活动,目的是利用有效的空间,使更多的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其设计原理为依据不同年龄段孩子发育特点,结合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设计练习动作。其形式为对练习动作分类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并将功能区之间以固定的线路连接起来,将空间与体育活动内容最大化的结合起来,在运动互动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程度上体能的循环及锻炼,增强幼儿的体质,提高幼儿的身心素质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幼儿和老师共同设计把场地打造为“八关十二卡”循环活动场,用身体和器械作为障碍,翻滚跨跳不停歇,让户外游戏变得时尚、新奇、有趣,S形绕跑、前进跳跃、翻山越岭、横扫千军、飞跃跨跳、飞车滑跑、腾空跨跳、速度与激情…一个个挑战,对孩子们是极限速度的考验,也给予他们超越自我的信心。

幼儿在户外体育游戏中的挑战性行为浅层目标是为了幼儿达到该年龄段的动作以及力量耐力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其深层目标则是通过户外体育游戏的形式引发幼儿挑战性行为的产生,建立良好的挑战过程给予适当的教师支持。幼儿在户外体育游戏时不仅能锻炼其跑、跳、爬、跨等能力,同时还对幼儿的社会性行为有一定的发展与提高。幼儿在户外体育游戏中的挑战性行为是在新的体育游戏开展时产生的,这时的幼儿对游戏的规则和玩法是陌生的,也无法预知自己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幼儿通过对新游戏的挑战来感受游戏的魅力,体验经历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培养幼儿敢于挑战,不怕困难的能力。

二、跑、跳、爬等基本动作的深度游戏提升幼儿动作敏捷性

跑、跳、爬等基本动作完全可以采用徒手体育游戏形式,无须器材,只要有一块不大的场地,教师就能引导、组织幼儿玩起来的趣味体育活动。疫情期对于幼儿户外活动的要求更加严格,很多体育器械不方便消毒,因此徒手游戏是户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运用的范围较广,实施起来不受场地的制约,组织自如,其玩法也是灵活多样的。

徒手游戏的种类也很多,为了均衡幼儿的肢体动作发展,在《3—6岁幼儿发展指南》的基础上,除了各年龄段地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将徒手游戏的目标按照体能发展重点划分为耐力、力量类、动作协调灵敏类,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控制与运动能力、有身体平衡能力和沉着心态、具备全面的技能和技巧,且运用自如,在运动中表现出良好的熟练性和准确性。

耐力与力量类中有持续跳、持续跑的内容,相关游戏有《切水果》《小雪花》《跳跃龙舟》等。教师需要在这类游戏中掌控好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对孩子的耐力挑战性越大,而且随着时间累积,可以达到增加耐力的作用。动作协调、灵敏类中有分散跑、追逐躲闪跑的内容,相关内容有《冰棍救》《老狼老狼几点了》等。此类游戏中,教师要掌握好游戏场地的范围,让孩子有充足的场地练习奔跑、躲闪、实战动作,以保证活动量达到的的基础上保障安全性。

曲线跑对身体的锻炼价值以及运动技能有别于直线跑,它是以变换不同的跑动方向而进行的跑动活动,相比更有助于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快速变相的反应能力及身体的平衡能力。幼儿在曲线跑时身体自然向内倾斜,外肩高于内肩,膝内侧略外展,膝外侧略内扣,跑动中主要以内侧脚的脚掌外侧和外侧脚的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幼儿在奔跑时,根据跑动的方向变换身体的重心,并且有效地控制重心,在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进行快速奔跑。“小鸟飞”“穿树林”等多种游戏情境,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曲线跑的技能,在一定的情境和氛围中体验曲线跑的动作感觉,尽快掌握曲线跑的运动技能,教师通过障碍密集度、距离远近等方式逐步提升幼二动作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层次难度的活动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一次次挑战中突破自身的极限,通过游戏情景的变化激发幼儿持续参与游戏的兴趣及游戏“深度”逐步递进。如《切水果》游戏,在幼儿熟悉玩法后,增加跳跃的次数,增加听到炸弹就原地蹲下躲避炸弹的情景,大班幼儿增加切石榴的玩法,短时间内跳得越多越好,还可以让大班孩子自己计数,以分数高者为胜,增加竞争性。《跳跃龙舟》游戏中,针对中小班幼儿可以选择双脚跳,针对大班幼儿可以选择单脚连续跳,增加游戏的难度和挑战性等,让徒手游戏的玩法逐步深入,幼儿参与兴趣不减。

当然,不同幼儿的身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相对体弱的幼儿应适度提高他们的关注度,从低运动量至高运动量,循序渐进提升。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兴趣、模仿特点、好动特征性,结合幼儿游戏情况以及身体发育水平等,循序渐进地开展相应健康、生动、有趣的户外体育游戏,提高幼儿运动机能,促进多种动作技能协同发展,并使其体验到成功与快乐。

三、传承民间传统体育游戏让中华瑰宝代代相传

民间传统游戏是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幼儿身体、智力的发育和文化认同感的发展,早年民间游戏材料也是便于取材的、简单易学会的,如炒黄豆、丢手帕、跳房子、跳皮筋、跳房子、丢沙包、斗鸡等民间游戏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游戏种类,此外,“弹拐子”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之一,幼儿将一条腿自然抬起搁在另一条腿上并用手扶住,单脚跳跃,不仅能够提高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还能促进幼儿单脚弹跳力的发展。教师还可调整游戏玩法,将幼儿分成多组进行游戏,幼儿站立在起点,用手抓住一条腿,脚腕处抬起搭在另一条腿的大腿处,听教师口令迅速跳跃前进至终点绕回,到达终点后用相同方式换另一条腿弹跳回起点,先到达者为胜。为激发幼儿兴趣,教师可适当增加游戏难度,在直线跳跃中设置障碍物以提高游戏的乐趣。夹包跳是常见的民间游戏,使用常见的呼啦圈和沙包,用脚夹住沙包,在跳起的同时将沙包甩到前面的呼啦圈里。简单的游戏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腿部力量,发展下肢动作灵活、协调性,还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充分体验了玩的乐趣。

教师想要在传统游戏的基础上创新玩法,就需要在活动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注重运动强度与密度的搭配,动静交替,将游戏规则多次变换创新玩法,将传统游戏单一发展跑的目标延展为单脚跳、钻、爬、平衡等,推动游戏向前发展,如增加单脚跳、增加材料、增加障碍物等方式,充分调动起幼儿活动的兴趣,让幼儿时刻保持游戏的新鲜感,既增加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动作发展的技能,又将民间传统游戏科学、合理、创新地运用到一日教学活动中,让民间游戏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

四、在团结合作中提升户外游戏质量

许多体育游戏活动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如赛跑、接力、游戏等,教师用灵活的方式激发幼儿去尝试合作的能力,采用双人一组、三人一组、多人一组的形式,让孩子们再合作中学会协作,如三人合作“踩荷叶运粮食”、五人合作“不让气球掉下来”等,将“整合式”改为“分散式”,既要尊重个体发展,又要注重群体的交往合作,并改变游戏的评价方式,将重“名次”改为重“配合”。从前强调幼儿间的输赢,现在更强调幼儿间的密切配合,把个体创造和团队的合作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多给幼儿自由结伴的机会,这样避免了幼儿只顾输赢而不愿意与能力弱的幼儿合作。教师可在游戏后和孩子们一起反思回顾,找出失败或成功的原因,及时调整策略与分工。变化的游戏形式与团队成员会使幼儿感到新奇,从而愿意去尝试,并在合作游戏中养成谦让等良好品质,让幼儿体会到胜利的喜悦,感受与别人合作的快乐,从而期待着下一次的合作活动。

教师需要学会把控幼儿在户外游戏中的运动量,运用观察法、询问法、测量法等诊断运动量,了解幼儿运动生理负荷的科学变化规律,对幼儿运动量进行观察和诊断,更加科学地进行保教指导。做好户外活动“三部曲”:教师要户外活动前检查安全隐患,如鞋带是否散掉、衣服是否厚重等,户外运动中要观察孩子的脸色、出汗情况、动作的幅度、情绪变化等并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指导。此外,户外运动后要放松5分钟后再坐下,用毛巾将额头、身上的汗擦干,出汗较多的换下内衣等。

时代变幻,未来的日子需要健康、自信、勇敢、会合作的建设者,从幼儿园开始提高幼儿户外活动游戏质量,想方设法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早早在幼儿心里种下参与体育运动的种子,让体育运动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习惯,这关系到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也关系到我们全民族身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猜你喜欢

玩法动作游戏
零跑的新玩法
动作描写要具体
鸡蛋托的创意玩法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TPP的新玩法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