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文献功能及建设策略*

2022-02-14

图书馆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献文化

李 媛

(成都大学图书馆 成都 610106)

1 背景及研究意义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央一号文件多次谋划乡村振兴图景,“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全面部署,今年6月实施的《乡村振兴促进法》更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法治保障。

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文献价值及建设策略显得愈发重要和现实,原因有二。第一,地方文献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乡村文化是促进乡村振兴的现实力量。地方文献作为记录乡村的重要载体,是把握抽象文化概念,在乡村振兴中体现乡村文化,挖掘、展示、物化乡村文化的重要来源和依据,是鉴古思今,以文化底蕴支撑乡村振兴的思考和探讨。第二,新时期地方文献工作开拓的现实需要。将地方文献的资源特质与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和实际需要相结合,拓展地方文献的建设和应用,相关的总结和理论研究还比较少,是本文尝试探讨的内容。

2 地方文献特点及类型

杜定友最早重视并实际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和学术研究,阐释并界定地方文献概念和组成,他认为地方文献包括史料、人物、出版三部分。骆伟、刘子明、刘青、邹华享等不断完善地方文献内涵,其概念、特点、范围、类型逐步在学界得到认可和统一。

区域性和资料性集中体现了地方文献的资源特质[2]。区域性构成了地方文献收集重点和特色,资料性是地方文献价值的集中体现。骆伟提出的区域事物、区域人物、区域出版物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文献的界定和范围[3]。

地方文献包罗万象,记载内容各有侧重,按已有研究对地方文献类型的分类列举[4-5],各类型的区域性和资料性价值对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也有所不同(见表1)。

表1 地方文献类型列举及作用简述

3 地方文献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功能

地方文献一方面涉及以图书馆为主的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开发、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地方文献内容涵盖经济社会多方面,主题不断细化深入,研究、利用领域和实践内容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6]。已有相关文章对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7]、经济发展[8]的关系,地方文献的史料与学术价值[9],地方文献价值定位及挖掘利用[10-12],地方文献在中国农村研究中的利用及价值[13],村史志在村落振兴中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14],地方文献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5],传统方志等地方文献中包括的设计史料[16]等进行了探讨,体现了地方文献的多重价值。笔者总结相关文章和乡村振兴实践,归纳地方文献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为以下三点。

3.1 文化传承与保护

乡村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气韵,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乡村振兴不能独立于乡村文化。受城市文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强烈冲击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传承保护面临极大挑战。首先是传统村落日渐消失。2017年的一组中国古村镇大会数据显示,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7]。这也意味着依附村落而生的风俗习惯、传统技艺、伦理道德、民间信仰等逐渐丢失。其次,乡村人口流失造成乡村空心化、老龄化,文化传承缺乏主体,文化认同逐渐弱化,伦理失范和价值冲突引发一系列乡村治理难题。再次,乡村社会的文化与价值体系受到强烈冲击,乡村文化日渐式微和边缘化,传统节日、习俗、技艺、农耕方式、乡情被逐渐边缘化,造成文化传承环境恶化[18]。因此,我们应弘扬传承乡村文化,通过乡村面貌、精神风貌的改变,提升农民乃至市民对中国特色乡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内生动力。地方文献服务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功能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地方文献中蕴含的和谐、教化、传承内涵,对乡村振兴起到稳定、促进的积极作用[19]。例如谱牒,记录了家庭、家族视角的微观历史,体现着乡村传统的精神风貌、道德规范和世代沿袭的地域礼俗,反映真实、具体、细节化的乡村传承,发挥着调整家族内部关系、增强族群凝聚力、稳定乡村秩序、实现礼仪教化的重要作用。

第二,为重现和弘扬乡村文化提供文献证据和物质基础。地方志、地方丛书、地方人士文集等集中记载的乡村风土人情和传统村落文化是开展乡土教育的原始教材,是回顾乡村历史,传播、传承乡村特色文化的重要资料[20]。县、乡、村档案中的老照片、凭证、音视频、实物为开展乡村展览,营造文化氛围,丰富乡村生活,回顾乡村历史提供了实物基础。村落长者的口述历史、非遗传承人的实物演示既是感受厚重乡村文化的直观途径,又能潜移默化地传达家国情怀。基于地方文献考证,再现的农耕、民俗、节气、祭祀、节庆等仪式,是唤醒大众情感共鸣,重温传统,直观感受村落礼仪、传播乡村文化的重要活动形式。

第三,为乡村风貌提升、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文献依据。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因自然环境不同、历史形成过程不一、文化结构差异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村庄图景是乡村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在全国上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要克服当前乡村建设“千村一面”的危机,地方文献丰富的历史资源和人文内涵,为村容村貌保护、修缮和村镇规划提供原始依据和设计参考。如谱牒、土地文书中记载的买地盖屋、修理祖墓、捐修宗祠、创办学校、修建水利道桥,为村落建设和保护提供了研究素材和观察视野[21]。又如地方志中记录的乡村地理、气象、农业生产状况,为村落选址、布局,恢复生活形态和传统习惯提供依据。

第四,辅助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申报及保护。2002年中国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通过制定“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形成了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和中国特色。其中县级名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深厚基础,乡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的基层单位。地方志、谱牒、档案、地方人物传记或口述等地方文献为遗产申报和保护提供重要文献证据和支撑,并已积累不少成功案例。如江苏常州武进区雪堰镇回民马灯成功申遗,经多方收集档案、口述史,得到抢救性挖掘和保护,并成为当地优秀民俗品牌[22]。另外,将地方文献中包含的非遗内容整理成册,收集乡村非遗研究成果、作品、记录片、传承人口述等也是发挥地方文献价值,参与非遗宣传和保护。

3.2 文化赋能与增值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实践基础和重要资源。文化赋能是在人们对精神文化高度追求的背景下,借助地方文献中包含的独特文化价值,创造性地探索满足人们需求的新的服务模式和资源模式。文化增值指借由地方文献文化价值的全方位开发,促进和优化乡村发展模式,达到价值最大化。加强地方文献利用有助于识别和甄选乡村文化资源,加快文化资源与乡村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的重组和重构,发挥文化的赋能和增值效应,形成文化底蕴浓厚、地域特色鲜明的发展思路和发展体系。地方文献以文化赋能和增值服务乡村振兴的功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参与规划、打造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将乡村旅游作为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面。2019年,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次为30.9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次比重超过一半,乡村旅游从业人数占监测点整体就业人数的34.3%[23]。乡村旅游在城乡融合发展、农村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乡村振兴研究的高频关键词[24]。但是,现有乡村旅游普遍存在旅游体验浅层化、旅游活动同质化等问题,真正通过乡村旅游获益的村落本身具有不可复制的区位、资源和环境优势。广大乡村要通过旅游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挖掘独特、不可复制的自然和文化要素,找到乡村旅游突破口,地方文献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指导意见和信息支持。地方志记录了乡村物产、矿产、饮食、手工艺、商业、教育等自然和社会历史状况,通过梳理地方文献的记述,以乡村名人、民俗、建筑、历史人文景观、乡村生态等优势,确定乡村旅游的定位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村民口述历史为还原、丰富传统民俗提供原始内容和文化内涵,为乡村旅游、研学旅游提供开发基础。对本地谱牒的深度研究,为以名人效应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开发提供合理性依据。

第二,服务乡村文化品牌打造。要实现地方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的有效对接,需要提高品质,打造品牌[14]。不论是传统文化产品、传统手工艺,还是民间艺术、民俗表演,其起源、特征、内容、流程、传承和演变大都能在地方志、谱牒、地方史等地方文献中找到高度可信的文字记载,为提高文创、旅游、食品等品牌附加值,促进品牌保护提供依据和支撑。

第三,为设计提供史料和文化内涵。设计是贯穿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双重领域的创造性活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设计的初心和目的。2018年工信部提出设计扶贫概念,是充分运用和发挥独创、道德、情感、美学的设计力量,提升产业活力和生命价值。地域和乡村文化是设计和再创造的重要来源。地方文献中包含的历史、文化、乡村元素,可用于文化传承、区域生态、农特产品、旅游、生态景观、乡村视觉形象等项目,服务文案推广、文创开发、品牌规划、产品规划、市场营销、产品设计和包装设计,助力乡村新业态和乡村企业转型升级[25]。方志中“物产、贡赋、人物、方技、艺术、风俗”等卷目下的设计史料[26],以及物产志、水利志、矿产志、食物志、轻工业志、书院志、人物志等专志,均可为设计提供根据和灵感。

3.3 乡村记录与推介

乡村振兴要获得关注和广泛参与,离不开书写当下和宣传推介。地方文献的多面性、系统性、资料性为记录乡村提供载体,为宣传乡村提供历史和文化内涵,为乡村推介提供展示样本。

第一,为新时期乡村振兴留史存志。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说:“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有国有家者,其可缺之哉!”中国一直有“盛世修史,明时修志”的传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实施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物证征藏工程,鼓励乡村史志修编。编写史志、年鉴,抢救口头文化遗产等地方文献工作,不仅能全面翔实记录当下发展历程,展示乡貌乡情和乡村振兴成果,在乡村建设中发挥资政和对外交流作用,也是记录时代更迭,传递民族力量,传承文明,经世致用的责任担当。

第二,宣传乡村文化,吸引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城市居民下乡进村、兴利除弊,是促进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社会群体。城市居民下乡一方面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促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也带动乡村新业态发展。“市民下乡”看重的是田绿草青的生态环境、寄托乡情乡愁的农耕生活及厚重悠远的乡村文化。从地方史、谱牒、档案等纵深历史到年鉴、口述史、影像志、地方报刊等当下记载,从文本到影像,地方文献是获取关注,促进大众了解乡村,增强乡村认同的重要载体。

第三,服务招商引资和交流活动。借助地方文献摸清家底,梳理文化、生态、物产资源,可以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供文献和决策支持。同时,从传统纸质的地方志、年鉴,到音视频动态的影像志,地方文献既可以作为官方、正式的交流名片,也是兼具人文性、审美性、历史性的宣传素材和传播载体。

4 地方文献服务乡村振兴策略思考

乡村振兴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国家战略,应当成为地方文献的工作方向和服务重点。

4.1 拓展地方文献时代特色,丰富地方文献类型和建设标准

地方文献工作是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评估的重要指标,是图书馆、方志办的常规工作,也是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内容。但从实际效果看,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的深度、广度不够,存在服务手段落后、文献征集手段传统、预期目标与实际价值差距较大等问题。大量突破文献出版形式和产生形式的资源,受限于传统地方文献馆藏建设要求和职能边界,未得到应有重视。如音视频、图片、网络报道等,以及大量基于乡村的视频内容和乡村流量网红。从实际作用看,它们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了乡村生活、农耕文化的魅力,体现了人与自然、与乡村有机结合的生存文化,对大众关注乡村文化、参与乡村振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是否可被视作地方文献内涵和外延的时代扩展,需要思考。面对数量众多、分散、碎片的新型、广义概念下的地方文献,重点是要处理好地方文献收集与收藏的关系。收集和收藏是在内涵和外延上有区别的概念,涉及地方文献工作策略[9]。地方文献收集应从价值、影响力和利用的角度出发,考虑其服务乡村振兴的意义,制定收集标准,尽可能拓宽渠道,加强数字资源等新兴载体资源的收集。如果拘泥于传统概念和馆藏建设要求,势必不利于资源的收集利用。至于收藏,则要仔细考查文献是否具备较高的区域性、史料性价值,需经过专业的筛选加工、编目典藏处理,将其列入馆藏进行长期保存。

4.2 突出内容建设实用性,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文献需求

随着乡村振兴的纵深推进,弘扬乡村文化、追溯村落历史、挖掘乡村潜质、提供发展内涵等多维现实诉求,将倒逼地方文献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自我革新。突出内容建设实用性,主动提供、填补、征集、记录,服务乡村振兴多样化文献需求,应当成为新时期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内容。如昆山周庄镇注重村史志编撰的实用性,逐步构建传统志、旧志、名镇志、影像志、口述史、年鉴 “六位一体”的地方文献体系,图文并茂增强可读性,篇目设置注重结合地方特色,突出年度关键、热门和大众关注,实现了从文本到影像,从官修之书到民间口述的多重结合,服务对外推介中综合性地情文本的需要[27];苏州、常州等苏南地区依托实物、票据、照片、家谱、口述历史等,建立“乡村记忆空间”与“一村一品”特色乡村记忆档案;浙江省档案馆联合浙江传统村落与特色小镇实施的“浙江乡村记忆”工程等。这些都是以服务乡村振兴为主线的地方文献工作。

4.3 发挥县级图书馆核心作用,重心下移承上启下

乡村振兴重点在广大县、乡、村。记录和反映县、乡、村的地方文献不论从数量、连续性、规范性,还是利用广度和深度以及重视程度,都是地方文献工作的短板,应当发挥县级图书馆在总分馆体系中的总馆职能和核心作用,做好这方面工作:①积极开展区域内地方文献工作。在地理、人口、历史因素复杂的县区,要摸清区域文化家底,统筹推进县域地方文献工作的有序开发和研究。把乡村志、谱牒作为延续乡村文化的重要工作,鼓励有能力、有基础的家族续写族谱,发挥传承力量。指导推进如口述历史、谱牒收集等基层工作。借助阅读推广、乡村展览、非遗教育等形式,扩大地方文献、乡村文化影响力,坚定文化自信。②地方文献研究及沟通协调工作。承上,县馆应联系省、市文化、教育、研究机构开展地方文献专题研究与利用,寻求人才、技术等智力支持,为乡村振兴提供决策支持。启下,县馆应指导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开展地方文献征集等基础工作,可以培训聘用熟悉田间地头的村民,有责任心有文化的大中专毕业生、乡村教师[28],使其具备发现散落于乡村的地方文献、识别文献价值等基本业务能力。

4.4 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充分发挥文献价值

服务乡村振兴是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应用研究,地方文献研究应加强多领域、多学科交叉视角[29]。交叉研究不仅在研究内容上能实现多学科深度融合,同时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也值得互相借鉴。从已有文献看,地方文献受到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建筑学、设计学、民俗学等多领域的关注,田野调查、访谈等学科研究方法,对乡村生活的介入和乡村现状的了解更深入和充分,更直接体现地方文献价值。如浙江松阳“石仓契约”的研究汇集了历史地理学、历史人类学、建筑学、历史文献学和社会经济史等不同学科,通过历史地理信息、口述史资料、建筑历史遗存、碑刻谱牒和契约文书等多重证据,还原传统乡村社会中普通民众的历史记忆。各级各类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开发、保存和研究的主体,除了通过馆藏和专题研究为乡村振兴提供文献和智力支持,还可通过学科交叉和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地方文献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

4.5 加强研究成果转化,助力文献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

加强地方文献研究成果转化需推进研究机构、高校和乡村实践结合,使植根乡村的地方文献研究成果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一方面,地方文献研究工作本身耗时费力,有较高的专业依赖度,研究成果本身又缺乏与现代消费对接的能力[30],需要借助资本、技术、艺术、政策等要素的推动和转化,使抽象的研究成果可以转化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形态或产业,实现其社会和现实价值。另一方面,政府着眼于寻找区域发展突破口,资本要寻找价值和资源洼地,却缺乏有效智力支持和信息资讯。可以从政产研协同创新的思路,将文献价值、学术研究、村落保护、文化传承、乡村新业态等实际需求结合起来,通过公益项目、横向科研等方式实现成果转化。

综上,地方文献作为“有关地方的一切资料”,开发工作远远不足,研究价值未得到充分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说从需求端为地方文献工作提供了方向和应用场景。地方文献应充分借助其文化内涵和历史智慧在新时期发挥其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文献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谁远谁近?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