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性内科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

2022-02-14王旭东

当代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内科呼吸衰竭呼吸机

王旭东

(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辽宁 大连 116222)

慢阻肺(COPD)是常见呼吸系统受损疾病,主要表现为肺气肿及肺部支气管炎性反应,易受外界因素刺激,并随着病情加重呼吸功能减弱,出现呼吸衰竭症状[1]。因此,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进行消炎、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还需使用呼吸机提升呼吸衰竭患者通气量,以改善患者通气状况。本研究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旨在观察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综合性内科治疗方案后的实际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依据患者住院病床号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75.14±2.61)岁;慢阻肺病程11个月~5年,平均病程(3.02±0.47)年;从发病到入院时间12~31 min,平均时间(23.21±3.02)min。参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75.32±2.69)岁;慢阻肺病程12个月~5年,平均病程(3.11±0.48)年;从发病到入院时间13~30 min,平均时间(23.30±3.14)min。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WHO慢阻肺临床诊断标准;合并呼吸衰竭症状;患者昏迷时间<10 h;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危重症慢阻肺患者;中途退出综合性内科治疗方案研究者;死亡病例;新冠肺炎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接受综合性内科治疗方案。

常规治疗方案:评估患者通气状况,及时给予吸氧治疗;给予化痰药物、激素药物;静脉输注药物,调节慢阻肺患者体内水电解质;观察患者有无其他器官衰竭情况,给予强心治疗;给予患者利尿剂。

综合性内科治疗方案:无创呼吸机治疗,由研究人员协助慢阻肺患者半卧,将无创呼吸机调节至S/T模式,观察慢阻肺患者面部情况,选择对应大小面罩,为患者佩戴面罩,并调整绑带松紧,吸气压力控制(11±1)cmH2O,待患者适应后可逐渐调整,吸氧流量控制在(4±2)L/min,呼吸频率为13~15次/min;给氧过程中注意观察慢阻肺患者基础生理指征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相关参数。

两组用药疗程为7 d。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与治疗后第4天通气状况;②治疗前与治疗后第4天血氧指标;③治疗效果:病情恶化,病情未改善,各项指标均恶化;病情稳定:病情未持续进展,指标无波动;病情改善,患者通气状况、血氧指标等均有所改善;病情改善率=病情改善/本组总例数×100%。④治疗期间并发症: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肾功能不全、肺性脑病、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心肌损伤、心肌硬化、其他;⑤住院时间与抢救次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氧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PaCO2和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PaCO2低于参照组,PaO2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氧指标比较(±s,mmHg)

表1 两组血氧指标比较(±s,mmHg)

注: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

?

2.2 两组通气状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FEV1和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FEV1和FEV1/FVC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通气状况比较(±s)

表2 两组通气状况比较(±s)

注:FEV 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 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

?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病情改善率为76.67%,高于参照组的50.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4 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高于参照组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5 两组住院时间与抢救次数比较 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抢救次数少于参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住院时间与抢救次数比较(±s)

表5 两组住院时间与抢救次数比较(±s)

?

3 讨论

COPD是气道病变、肺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总称,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均属于慢阻肺疾病[2]。慢阻肺疾病成因复杂,气道反应、空气污染、过敏症状、疾病因素、职业环境等均会导致慢阻肺。慢阻肺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脓痰、喘息等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3]。临床研究[4]表明,慢阻肺疾病治疗具有反复性,多数患者出院后仍受原有致病因素刺激,导致病情持续加重。重症慢阻肺患者会出现呼吸衰竭症状,严重影响通气状况,伴有换气功能障碍,二氧化碳滞留于患者体内,引发多种综合征反应[5-6]。此外,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部功能出现障碍,导致胸内负压不足,呼吸气流相对较小,患者用力吸气会加重呼吸肌负担,进一步损伤患者肺部健康[5]。无创呼吸机是人工给氧医疗器械,能增高患者胸内负压,改善患者通气状况,减轻肺部呼吸负担,提升患者血液中氧气含量,改变慢阻肺患者呼吸衰竭症状,因此,纳入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综合性治疗方案中[7-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后,实验组Pa-CO2低于参照组,PaO2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FEV1和FEV1/FVC均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病情改善率为76.67%,高于参照组的50.00%(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抢救次数少于参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无创呼吸机能减轻呼吸肌负担,改善肺部通气状况。无创呼吸机主要为外用、无创式呼吸机,并发症发生率不高,因此,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受限情况严重,肺部呼吸负担较重,采用综合性内科治疗方案,通过无创呼吸机辅助患者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呼吸情况,无明显并发症,减少患者住院期间抢救次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内科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