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心电图的影响分析
2022-02-14闫丽
闫丽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老年病房,辽宁 阜新 123000)
冠心病是一种极易引发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的临床常见心血管类疾病。患者一旦出现VA则说明病情出现了进一步恶化,会明显提升猝死率[1]。VA会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甚至心绞痛、晕厥等症状。临床认为VA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心肌缺血、氧自由基增加进而导致心肌细胞电稳定性下降有关,因此,一般将控制心律失常、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作为主要治疗目标。目前,冠心病VA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胺碘酮是获得临床普遍认可的有效药物,但不良反应较多。有研究[2]指出,门冬氨酸钾镁是一种能提高抗心律失常同时降低肝损伤的药物。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心电图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89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单用组(n=44)与联用组(n=45)。单用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52~77岁,平均(67.15±5.98)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2.47±1.05)年。联用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51~78岁,平均(66.48±4.25)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2.51±1.10)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美国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3]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史或对碘过敏;存在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性心动过缓;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肺、肝功能不全。
1.2 方法 单用组予以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70056,规格:3 ml∶0.15 g×6支]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初始最高剂量为3 mg/kg,滴注速率为1~1.5 mg/min,6 h后降为0.5~1 mg/min,每天总量为1 200 mg。静脉滴注治疗控制心律失常症状后改为口服胺碘酮(江苏涟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397,规格:0.2 g/片)治疗,根据患者反应情况予以每天100~400 mg,最高剂量为每天0.6 g,持续治疗4周。
联用组在单用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Gedeon Richter Plc,国药准字H20130590)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次10~20 ml,与5%或10%葡萄糖注射液混合为500 ml药液进行滴注,每天1次,持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估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的影响。疗效评估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室性早搏每小时发生率减少≥90%,心电图指标回归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室性早搏每小时发生率减少75%~89%,心电图指标明显改善但未回归正常水平;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24 h后应用心电图机(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72210900,型号:H12)24 h动态监测患者心电图,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不良反应包括胃肠反应、肝功异常、窦性心律过缓、血压降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用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Table1 Comparison of total effectiveratebetween thetwo groups[n(%)]
2.2 两组心电图PR间期与QRS时限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电图PR间期与QRS时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用组心电图PR间期与QRS时限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用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电图PR间期与QRS时限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ECG PR interval and QRS time limi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两组心电图PR间期与QRS时限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ECG PR interval and QRS time limi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联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用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Table3 Comparison of adversereaction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VA是一种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症状,发病率较高且病情较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需尽早采取高效措施进行干预,以提升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4-5]。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VA主要有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2种,但由于心脏复律除颤、射频消融等技术的价格较高且适应范围窄,因此,患者与医师多倾向于使用药物治疗[6]。
胺碘酮是临床最常用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其治疗效果得到患者及医师肯定,胺碘酮能显著抑制K+外流,同时能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与动作电位,最终达到延长QT间期、控制心律失常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联用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组(P<0.05),说明相比于单纯应用胺碘酮,与门冬氨酸钾镁片联用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门冬氨酸钾镁也获得了临床的关注,该药物是一种能稳定患者体内环境、降低机体氧消耗及促使细胞代谢功能恢复正常的K+、Mg2+载体。由于该药物能帮助K+、Mg2+进入细胞,提高细胞中钾离子与镁离子的含量,因此,其能避免心脏自律细胞及慢纤维活动触发,加强心肌细胞的能量供给,改善心肌收缩功能,故疗效显著[7]。2种药物联用可从不同机制上加强治疗效果,胺碘酮可抑制钾元素外流进而降低传导速度与窦房结的自律性,门冬氨酸钾镁可提高K+水平,抑制QT间期的延长,促使QT间期回归正常,避免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因此,改善心功能效果明显。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联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用组(P<0.05)。与李延辉等[8]研究结果相近。说明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比单用胺碘酮的安全性更高。胺碘酮是一种较易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尤其是长期服用时其安全性更低。胺碘酮的生物利用度约为50%,半衰期为14~28 d,主要经由肝脏代谢,停药后6个月仍可在血液中检出。该药物在人体组织内运转缓慢且具有较高亲和力,在服用的前几天大部分有效成分会在人体组织中蓄积,数天后才开始自行清除,至数月后方达到稳定状态,然而这一过程时间因人而异[9]。以上研究说明胺碘酮的药效学、药理学与药代动力学较为复杂,且需根据患者体质差异严格控制剂量,因此,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此外,胺碘酮易引发PR间期延长及T波改变,这可能会使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肝损伤及窦性心律过缓等[10]。门冬氨酸钾镁由门冬氨酸加盐与镁盐构成,前者能促进磷酸化合物在体内合成与分解,后者可合成糖原核高能磷酸酯,这2个机制可起到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弥补胺碘酮的不足,因此,联合用药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且能降低治疗风险,改善心功能并控制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