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异类毛装古籍的修复研究
——以清抄本《百花诗 一木堂诗尘》修复为例
2022-02-14耿宁
《百花诗 一木堂诗尘》为安徽省图书馆藏的一本异类毛装清抄本古籍,由蝇头小楷精写,此书的独特之处在于,虽为毛装但并没有用蚂蟥襻进行草装,而是在前后书皮外用两根竹签卡在书脊处,再用两根皮纸搓成的纸绳分别穿过书背的上下两个眼,再在竹签外缠住,是十分罕见的毛装装帧形式。此书因严重虫蛀而无法进行阅读和数字化扫描,亟待修复。因此,笔者尝试以此书的修复过程为例,结合版本信息和修复数据、图片,对修复的重难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思考出修复过程中的经验方法,以期能够为此类装帧形式古籍的修复提供借鉴作用。
1 版本信息及文献价值
《百花诗》不分卷附和十二咏诗,明吴可荣著,明吴守周校;《一木堂诗尘》二卷附诗规提要,明末清初黄生著。清雍正元年(1723年)婺源汪高骥抄本。每半叶十四行三十六字,题注小字双行同,开本高26.1厘米,宽13.1厘米。有朱墨笔句读,诗百首首句书眉题序数。有浮签二,无行格界栏,无叶码。行文中有“玄”字缺笔避讳。
农业植保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必然环节,但是传统的农业植保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而在小型无人机设备的使用下,能够对各区域进行规范化作业,弥补人工植保、机械植保的不足。同时,要想更好地展现无人机设备在农业植保中的地位,则需不断优化无人机结构、提高无人机质量、优化植保手段等,为农业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现场对支撑靴板进行了固定,并模拟了竖井掘进机面临的部分偏斜情况。将模拟偏斜情况输入到偏斜测量系统后,检测和记录支撑油缸的油压变化峰值。为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将控制输出量乘以系数0.2进行输出。部分试验结果见表3。
《百花诗》存世较为稀见,唯《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中国社科院图书馆藏足本,行款为九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单边,著录为“明万历二十七年吴守周刻本”。此抄本行款不同,且据所录吴守周《跋百花诗后》,原底本编校刊刻时间应在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是为徽州休宁吴氏家刻之题咏诗集。诗集自“梅”诗始,至“腊梅”诗终,上题百首,附和诗自“粉竹”至“月露”,计十二首。《一木堂诗尘》初刻遭遇禁毀,徽人抄录以传,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红格抄本二卷,收入黄山书社1995年点校出版的《皖人诗话八种》。嘉庆浣月斋刻本讹误较多,且缺小目,黄生序引置于卷末,体例稍逊于抄本。
该书虫蛀最严重的破损面积超过单张书叶的50%。全书33叶的破损面积大致分为单张破损面积20%~30%、30%~50%、50%以上三种类型,相对应的破损数量分别是10叶、18叶、5叶,分别在全书中占比为30.3%、54.5%、15.2%。
曼飞龙塔在当地及中国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之所以建造此塔,是因为在曼飞龙塔正南向的佛龛下的一块原生岩石上,留有一人的裸足印,相传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足印,于是便建塔进行顶礼膜拜。
汪高骥,生平不详,清中期徽州婺源人。汪氏此抄小楷精写,合徽州二位前贤著作草订为一册家藏,《跋百花诗后》末题“大清雍正元年癸卯孟冬月,婺邑古畂汪高驥抄於宅西居室”小字一行,可知抄录时间在雍正元年(1723年),所录较为完整,存世孤罕,是珍贵的徽州文献。
“果果你出去。”爸爸命令道。我冲着果果嚷嚷:“谁要你假惺惺。”果果仍然用身体护着我,我一把推开她,谁知她被身后的桌腿绊倒,倒在地上,额头撞在了床头柜上。爸爸放开我去扶果果,果果额头上竟渗出了血渍,她眼睛里通红,嘟着嘴央求道:“爸爸不要打冻冻,爸爸不要打冻冻……”爸爸扶着果果走出门,我扭过头,不看她。
2 原书信息及破损状况
馆藏《百花诗 一木堂诗尘》共33叶(含破损书皮2叶及护叶1叶)、夹签2张,出库时外用1976年的报纸包裹,且报纸老化变色严重;前后书皮污损褶皱较严重(如图1);书芯书叶无页码,大面积虫蛀尤其是中部的二十余张书叶,虫蛀形成了很多大小碎片(如图2),虫蛀严重处有的碎片掉落丢失,有的书叶和碎片因黑色书虫排泄物粘连在一起无法翻阅。此书的2张夹签连同书叶一同被虫蛀,书叶颜色呈自然的旧黄色,纸张属性为竹纸。
对此美国部分医院采取的解决办法为:在固定资产上放置无线标签,使用RTLS(Real-Time Location System,实时定位系统)对设备进行自动化搜寻与定位,对资产使用状态(使用中、消毒中、已消毒、运送在途或可以使用)与地点实行实时地可视化地图定位与管理,降低寻找时间,提高设备取用效率,并且减少资产遗失和被盗的情况,从而降低总购置成本(TotalCostofOwnership)。
古籍修复工作流程的第一步就是点收,这也是此次修复正式开展前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一般印刷的古籍在版心处都印有页码,点收时只需按照页码进行登记有无缺页或颠倒页即可。然而毛装抄本与普通印刷古籍不同,往往未标注页码。遇到这种情况,一般的做法是按顺序逐页在书叶的右下角用细铅笔轻轻写上号码,装订时再按号码理顺书叶
。然而随着修复理念的改变,笔者觉得这种在书叶上直接进行书写的方法可能会对书叶造成“二次污染”,为了避免在古籍上留下过多人工痕迹,笔者采用的点收方法是按顺序抄写每半叶的卷端前两个字,虽然这种方法比较费时费力,但可以做到古籍的“零污染”。
3 修复的重点和难点
3.1 毛装抄本的点收
根据国家图书馆主持修订的《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WH/T 22-2006)中的5.4项,该书单张虫蛀面积30%以上,且虫蛀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69.7%,属于二级破损;同时全书有超过70%的书叶书口开裂,依据标准的7.2项,属于四级破损。结合两者,最终该书被定为二级破损。
在对《百花诗 一木堂诗尘》点收抄录完成以后,由于此书页虫蛀情况复杂,于是用相机逐叶拍摄了修复前书影,留下图片资料,以便修复时比对,让修复者对古籍的整体情况有一定了解,修复时更有把握。
3.2 补纸的选择
(1)干清洁。拆书后将拆下的竹签和碎片做好标记并保存好。取出待修书叶用镊子轻轻刮去虫洞边缘的黑色书虫分泌物和粘连物。
在对《百花诗 一木堂诗尘》的纸张进行纤维检测后(如图3),确定了其纸性为竹纸,于是在馆藏纸库竹纸大类中对补纸进行颜色和厚度的比较选择,最终选用了安徽泾县小岭宣纸厂生产的古籍修复用纸,该纸以竹料为主,添加少许皮料以增加修复用纸的拉力。原书的破损除了虫蛀外,书口开裂也很严重,溜口用纸选用的是安徽潜山县一付古皮纸厂生产的特薄桑皮纸,同时用少许橡子壳煮汁进行染色,呈现出比书叶颜色略浅的淡黄色。
3.3 修复方案的制定
在实际开展古籍修复工作前,需根据破损情况设计制定修复方案,有利于明确修复目的、选择最佳修复方法,体现出保护古籍的高度责任感,保证古籍能得到更有效的修复处理,从而达到确保修复质量的最终目标
。针对《百花诗 一木堂诗尘》的独特装帧和严重虫蛀等实际情况,本着“整旧如旧”“过程可逆”“最小干预”等修复原则,从修复操作手法上拟定了三种修复方案:第一种是干补,即在书叶自然干或略喷湿有潮气的状况下进行溜口、碎片拼接和虫蛀补洞,黏合使用稀浆糊;第二种是湿补,即进行干清洁以后,将书叶完全喷湿、展平,固定在铺有塑料薄膜的玻璃板上,用吸水纸将多余水分吸干后进行溜口、碎片拼接和补洞,使用玻璃板的好处就在于可以随时从反面确定拼接字迹的完整和笔划的流畅,黏合使用比干补用略稠的浆糊。这两种方案都属于传统的纯手工修复的方法。第三种是用纸浆修补机先进行修补,再辅助于手工修补。在专家导师的指导下,考虑到机补既可以提高效率,且过水脱酸,还能保证书叶的平整度,最后选择了按照第三种方案实施修复。
3.4 具体修复步骤
“补缀,须得书画本身纸绢质料一同者”
,选配修复补纸是古籍修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补纸的质地、颜色、厚薄是否合适关系到整册古籍的修复质量与修复效果。选择补纸时要遵循“宁浅勿深”的原则,既要考虑保留一定程度的可辨识度,又要兼顾修复后书叶的和谐之美
。
(2)纸浆补书机修补。先在正面把褶皱处喷少许水润湿展平,将碎片拼接归位,用皮纸固定好(如图4),再反过来平铺在纱布上,打制纸浆,用纸浆修补机进行修补。
(4)书皮修补。先将书皮放在塑料纸上喷水展平,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反复几次,可去除书皮的脏污,再分别进行书皮和原托纸的修补,最后将托纸托回原书皮,增加了一条折边;同时撤换后书皮,添加新护叶。
点评 “编筐织篓,全在收口”,通过对本节课的回顾,阐明了知识、方法、策略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能力、意识和数学思想之间的关系,最终将落脚点放在很难落实的数学思想上,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思想的存在,充分彰显了复习课的高远立意.
(3)手工修补。逐页仔细检查机补晾干后的书叶,有裂缝或修补不到位的地方再用手工修补溜口或重补;然后将机补前不方便拼接的小碎片按照形状、笔画尽可能还原归位。
(5)还原独特毛装装帧。为保持其特有的装帧形式,重新用皮纸搓制了两根纸绳,将皮纸绳依照原眼穿过绑住竹签,固定书册。
(6)关于包裹古籍用旧报纸的处理。由于旧报纸酸化变色严重,继续包裹势必会影响古籍的保存,但考虑到1976年的报纸也有一定的年代价值,且是代表前人对古籍保护的一种方式,于是将撤下的旧报纸仍保留了下来,用宣纸包裹起来标注明信息单独收藏。
除了以上修复步骤,贯穿始终的修复前、中、后书影留存也十分重要。图像的记载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出修复的过程,使得修复档案更加科学、完整、准确。
4 修复经验与思考
4.1 纸浆修补机的纸浆定量计算与修复效果
纸浆修补机是利用打碎的纸浆纤维作为修补原料。为了保证修复部位的厚度与书页厚度相近,纸浆的用量应与古籍破损处的质量相同。从理论上来说,古籍纸张的缺损质量=古籍纸张的缺损面积×古籍纸张的“定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具体精确的量化,只能由操作者自己把握选取略大于书叶破损面积的相当厚度的纸张,来打制纸浆,先进行试修补,再根据修补的情况进行纸浆浓度的调整。
在本次修复过程中,纸浆修补机对于前后数叶只有虫蛀但无碎片的书叶修复效果很好,但对于撕裂的书叶和碎片拼补后的书叶修复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碎片太多,需用大块皮纸条由正面进行固定,但在后期将皮纸条去除后再用补纸进行修补的时候,呈现的修补效果与纸浆不同,稍显突兀;二是机补后在干燥的过程中,由于纸浆和书叶纸张的伸缩性不同,有时会在补洞的边缘露出一丝缝,影响修复效果。因此出现以上两种情况的机补书叶后期全部都重新进行了手工加固或重新手工修补。
4.2 拼接碎片时的注意事项
拼接书叶碎片是此次具体修复操作中的一大重难点,因此尽可能减少翻动的次数,在逐叶揭取时尽量保证每张书叶的完整性,及时把碎片拼好,用皮纸固定后再进行修补;在揭叶时若暂时无法判断位置的小碎片可以留在书叶修复完成以后再依据形状、笔画的规律进行复位。需要注意的是,在碎片拼接时一定要保证每行字迹的整齐和笔画衔接的自然。
(9)规划方案中一般包括矿井及配套的选煤厂建设、电力企业建设、煤矸石等综合利用项目(劣质煤电厂、矸石砖厂、水泥厂、凝石厂等)建设等,这些项目在建设和营运期间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其排放对地表水水质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矿区地表水体功能区划、规划中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的处理程度也会对规划方案构成制约。项目建设运行会产生噪音以及废气、煤矸石等污染物,影响环境质量,这也是规划实施的制约因素之一。
4.3 异类毛装装帧形式的还原
按照古籍修复“整旧如旧”的原则,在修补毛装古籍的书叶时,因为毛装的书叶大小不一且参差不齐,所以在修补时要保持原始毛茬的状态,并且用皮纸溜口的时候也不能超出书叶。在最后装订成册时,由于原书的装帧形式为罕见的竹签毛裝,为了保持原始状态,曾设计了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完全还原古籍本来的装帧方法,用皮纸绳穿过旧书眼固定竹签,但缺点是容易松散,不够牢固;第二种方案是在不改变外观的情况下,在书芯书脊处加装两个纸钉,保证书芯的牢固,但缺点就是需要打新的书眼。最后在考虑到“最小干预”的原则下选择了第一种方案,但仅凭竹签的牢固性问题仍待解决。
5 结语
《百花诗 一木堂诗尘》进行修复时严格遵循古籍修复原则,在科学的修复方案指导下,利用现代化机器与古法修复相结合的方式,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修复质量,又保持了异类毛装的原始装帧形态,最终呈现出令人满意的修复效果(如图5)。
该书修复后又逐叶进行了数字化扫描,使这本珍贵的徽州文献得以重现在读者面前。我们在做到古籍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的同时,也发现了工作中仍需改进的短板,如检测设备和仪器的标准化使用、纸浆定量的研究和科学化计算等。因此,在工作中除了要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技能外,还需增加物化学科的知识储备,使古籍修复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1]潘美娣.古籍修复与装帧(增补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93.
[2]周嘉胄,尚莲霞.装潢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2:67.
[3]汪帆.论古籍修复中“度”的把握[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5):76-79.
[4]林明,周旖,张靖.文献保护与修复[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