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雷亚尔银币环绕地球

2022-02-14许诺

看世界 2022年2期
关键词:银币雷亚尔美洲

许诺

1545年,玻利维亚的波托西山发现了世界上最丰富的银矿,西班牙征服者使用本地劳动力来开采白银

电子支付高度普及的当下,实体的钱币似乎已经悄然退出我们的生活,面额小重量大的硬币更是绝少被人提及—人类货币史正在翻开崭新的一页。金属货币仿佛是无言的旁观者,见证了人类文明从稚嫩、孤立的鸿蒙初辟,走向成熟、联合的全球化时代;又好似煞费苦心的导演,以财富和利益驱动着人类创造出复杂的组织,开拓出广阔的天地,编排了一幕幕历史剧。

而那位把所有演员调动在一起的伟大导演,促成了全球化雏形的世界货币,正是八雷亚尔银币。

八雷亚尔银币源自西班牙对美洲的殖民和开发。

1492年,哥伦比误打误撞地开辟了欧洲人的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先扬起了探索新世界的风帆。拉丁美洲无穷的矿藏成为西班牙殖民者的囊中之物,而金银被寄予了最大的希望。他们最想要的是黄金,但美洲给他们的是白银。

墨西哥和安第斯山脉中分布着储量丰富的金银矿,西班牙人到来后扩大了开采规模。墨西哥的萨卡特卡斯和瓜纳华托、玻利维亚的波托西,成为了产量惊人的银矿基地。

1536年,墨西哥城造币厂开始生产西班牙殖民地的第一种银币。此后几百年,由于打造技术和印制图案的变化,西班牙银币的形制分为多种样式,直到18世纪晚期霸业衰落,西班牙银币的形制才稳定成大众熟悉的样子:正面刻西班牙国王头像,背面刻王室盾徽和双立柱,并配有相应装饰图案、文字、年份、面值等内容。

1776年造的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八雷亚尔银币

八雷亚尔是单枚银币的最大面值,也被称为Pieces of eight。

如1776年造的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八雷亚尔银币,正面为国王半身胸像,铭文为西班牙文“DEI·GRATIA·1776·CAROLUS·Ⅲ·”,意为“蒙神恩宠,1776 年,卡洛斯三世”。背面纹饰为西班牙王室盾徽,徽内以椭圆圈为中心十字分割,徽上有皇冠,两侧有大力神赫克力斯立柱,柱身有卷轴缠绕,卷轴内有字,左书“PLUS”, 右书“VLTRA”,意为海外有天地。边缘铭文“·HISPAN· ET·IND·REX·OM·8R·F·M·”,分别意为西班牙与西印度之王,墨西哥城铸造,面值八雷亚尔,最后两个字母为两位铸银师姓名的缩写。

雷亚尔(西班牙语Real,又翻译为里亚尔)是西班牙的货币单位,八雷亚尔是单枚银币的最大面值,也被称为Pieces of eight,类似于今日美元纸币的最高面值为100美元,八雷亚尔也成为财富最直接的象征。

银矿的开采,给殖民者带来了无尽的财富,也给被奴役的矿工们带来无穷的痛苦。

西班牙法律规定:殖民地的所有地下资源全部归王室所有,任何矿区都必须把矿产品的1/5交给王室,并且严格限制私人矿的规模,大片矿产只能由王室开采。不过,因为有利可图,大量的移民来到新大陆,小型白银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为了节省成本尽快牟利,小矿主们很少会采用科学的开采技术、购置昂贵的先进机器设备,而是残酷奴役印第安人开采,甚至建立“委托监护制”强迫印第安人劳动。“殖民者认为把一个印第安人累死,再替换上另一个,比花钱照顾他便宜得多”。冶炼银所用的汞齐化法,需要把银矿砂和水银搅拌,印第安人不得不冒着汞中毒的危险,光着脚来搅拌,直到18世纪末期骡、马才代替了人工。

16—18世纪美洲白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近八成,美洲白银带来的巨额财富,使西班牙国王拥有充足的储备发动称霸欧洲的战争。16世纪中期,西班牙帝国的领土在欧洲大陆从三面包围法国,伊比利亚半岛、尼德兰、意大利和地中海的众多岛屿均在囊中;大西洋的对面,帝国还统治着除巴西之外的中美洲和南美洲;在太平洋,它掌管菲律宾群岛—全盛时期西班牙帝国领土面积达到了1054万平方公里,超过古代罗马帝国的两倍。国王骄傲地宣称:“白银乃我王权稳定与强大之根基。”

仅建造无敌舰队的费用就高达1000万金币,而一场战争就让舰队全军覆沒。

16世纪西班牙的银币兑换商

穷兵黩武也把帝国拖入泥潭。西班牙几乎和欧洲所有国家交战,并且卷入了与伊斯兰教和新教的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为支持庞大的军队开销,西班牙消耗了大量财力。殖民地运来的白银再多,也不能填补财政漏洞。16世纪40年代,来自美洲的收入大约是20万金币,到80年代,达到了200万金币,但仅建造无敌舰队的费用就高达1000万金币,而一场战争就让舰队全军覆没。国王不惜债台高垒,将未来的收入都抵押给了外国的债权家。

然而,这还不是西班牙最大的麻烦。

大量白银的输入,解除了15世纪以来困扰欧洲的“货币金属缺乏症”,短期内的贵金属货币过剩,导致白银价格下降、货币贬值、物价上升,这场持续的通货膨胀被称为价格革命。从1540年代到1640年代,不仅仅是西班牙,整个欧洲的物价上涨了3倍,英国的生活费用则增长了7倍!

首当其冲的西班牙物价涨幅远远高于英、法等国,使得发展工业、出口商品变得不再可能,西班牙人不愿把资金投入工业生产,致使本国工业萧条。同时,西班牙也并不发展殖民地的加工业,只把其作为原料产地加以严格控制,这也造成后来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缺乏工业基础。

本国和殖民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只能进口外国的商品。学者的统计显示:17世纪末,西班牙运往美洲殖民地的货物,总值5100万~5300万埃斯库多(葡萄牙前流通货币),其中25%属法国、22%属意大利、20%属荷兰、10%属英国、10%属佛兰德斯、8%属汉堡,只有5%来自西班牙。几个世纪以来,西班牙用白银培养了竞争对手的产业基础。

在西班牙国内,王室和贵族占据了绝大部分财富,西班牙沦为了一个贫富极度分化、基础生产受到打压的“消费型社会”。依靠特权获得财富者,不用白银进行投资生产,反而投入“炫耀性消费”。社会也形成了鄙视劳动、追逐奢侈消费和投机的不良风气。

白银像水一样从西班牙流过,却并没有给西班牙带来财富,反而让它变得一贫如洗。“西班牙像一张嘴、它进食、咬碎、嚼烂,立即送到其他的器官,除了一瞬即逝的味觉或者偶然挂在牙齿上的碎屑之外,自己什么也没留下。”

在殖民地,由于宗主国的高压统治和资源掠夺,大量白银外输,产地反而会出现白银稀缺的情况。由于特权阶级突出,殖民地经济和社会高度分层,甚至形成了双重货币体系。

往返于美洲和菲律宾的帆船(左)

东方的吞噬

在东方,西班牙白银洪流浩浩荡荡地流向大明帝国。

一直以来,中国苦于贵金属匮乏,缺乏能够长期稳定有效供给的贵金属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直到明代中叶之前,白银都未能取得本位货币的地位。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发生了两项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一是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的“银、钱兼使”,一钱以下的,只许用钱(铜钱),说明国家从法权的形式上确立了白银的主币地位;二是宣布在漳州开海,允许民间私人出洋从事海上贸易,“准贩东西二洋”。

明代中国,外来白银的主要来源一是日本,由葡萄牙人充当中介,广州—澳门—长崎的航线完成了中日之间的丝绸白银贸易;二是美洲,以马尼拉为基地进行贸易,白银来自横跨太平洋的美洲银矿。学者粗估,1570—1644年,美洲白银共约有12620吨流入了中国。在1540—1644年,从日本流入的白银有7500吨左右。同时,占欧洲产量一半的白银流入了中国,这些加在一起,总数极为庞大。

大量商品和白银在东南沿海聚集,为商品市场的扩大和资金的周转提供了有利条件,极大促进了商业发展、市场扩大和专业化生产,刺激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迅速增长。百姓财富迅速增长,人们开始追逐物质消费,八雷亚尔银币“绘就”了多彩斑斓的晚明风情图。这一切都成为晚明大变局的一部分,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

明朝中后期,欧洲产量一半的白银流入了中国

输入中国的白银一段时间内剧烈下降,成为了压垮大明的诸多稻草之一。

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张居正力主一条鞭法,白银从此成为国家命脉,危机的种子也就此埋下。对海外白银的严重依赖,使国家财政货币体系的风险性大增。在明代末年一系列外部事件的影响下,输入中国的白银一段时间内剧烈下降,成为了压垮大明的诸多稻草之一。

17世纪中叶,美洲白银产量开始下降,西方殖民者在东南亚的异动也造成了白银输入的短暂断绝:1639年,西班牙人屠杀马尼拉华人,导致福建与马尼拉贸易陷于停顿;1640年,葡萄牙脱离西班牙统治独立,澳门与西班牙之间的贸易基本中断;1641年,荷兰人攻占马六甲,彻底改变了贸易体系格局。

白银生产和流通都在缩减,社会动荡加剧,百姓无银纳税,朝廷发不出兵饷,明末危机的总爆发,与全球的白银危机有着一种不可忽视的联系。

“美洲金银矿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拉丁美洲殖民地白银的输入,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东方,古老的中国在白银和银币的吸引下,也卷入了初见规模的全球体系之中。这短暂的相遇,还不足以改变中国按照自身文明的惯性前进,但银本位的确立,确实是一條无法斩断的丝线,把中国和世界紧密相连,直到双方下一次的碰面。在此之前,来自遥远美洲的八雷亚尔银币,则一直默默陪伴中国度过漫长的银本位时代。

特约编辑荣智慧 rzh@nfcmag.com

猜你喜欢

银币雷亚尔美洲
面包里的银币
水稻与瓜蒌上应用新美洲星的实践效果分析
谁发现了美洲
一枚银币
变变变
谁发现了美洲
谁发现了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