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所有的“象”往之路都能成为更美的家园
2022-02-14孟晓东
孟晓东
时事观察
渡过元江向南走,大象踏上了回家的路。据最新监测,至2021年8月12日8时,从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离家出走”17个月的亚洲象群“断鼻家族”,已抵达元江县咪哩乡附近,距适宜栖息地普洱市墨江县仅8.5千米。为了迎接它们“回归”,在第十个“世界大象日”之际,人们在墨江县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欢迎仪式”,早早地为它们规划好了“回家”的路线,备好了充足的玉米、香蕉等食物,且仍有众多监测人员跟随在它们身边。和过去1300多千米的“‘象’往之旅”一样,众人仍将一路守护它们。事实上,自“断鼻家族”北迁以来,云南省就成立了专门的指挥部,24小时不间断勘察象群活动轨迹,及时排除险情,疏散人群,确保人象安全;会同各方专家商讨解决办法,确保大象有个安全、理想的归宿;同时,为了保障象群生活,地方政府准备了充足的食物,一路投喂;沿途民众也对象群提供善意帮助,为了不惊扰它们,大家默默避让,有人还捐出自家的玉米投喂大象……就这样,北移的亚洲象群终于安全走到“家门口”。如今,它们持续在元江南岸活动,白天“吃饭”、嬉戏、小憩,晚上赶路,继续向南。“祝我们共同的家园越来越好!”在墨江舉办的欢迎大象回归活动中,一名小朋友以大象的口吻朗读了《给人类的一封信》。这或是大象的心声,也是人类的心声。
多维解读
1.提醒人类保护好生态环境。自然界的生物都是遵从一定的规律生存与发展的,对于最简单的动物群体来说,只要能保证其种族的自然繁衍与生存,一般是不会做出特别出奇的异常行为的。正是因为这种动物群体的天性,一旦动物群体发生异常的举动,那就极可能是其生存的环境出现了问题,这就需要人们有所警惕了。此次云南野生象群的迁移,就提醒了人们,在对大自然进行开发与获取资源的过程中,切莫急功近利,而应该立足生物多样性保护,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的“象”往之路都能成为更美的家园。
2.野生动物保护已经渐入人心。保护好野生动物群体,其实也是一种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行为,人类应该有意识地采取行动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人与动物和谐友好相处才能共建更为完美的生态平衡链。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力度的加大,无论成年人还是孩子,对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这在客观上也提高了人类自身的文明程度。尤其是在校的少年儿童,通过学校的普法教育,已经对保护野生动物有了正确的认识,并能够落实到日常的文明行为上。
3.对大象的“宽容”彰显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云南野生象群在迁移过程中一路向北,所过耕田之处一片狼藉,给沿线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不小的不便和不利的影响,但人们依然对大象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和友好,而且沿线的政府部门还为大象提供食物,并且竭尽全力地开辟迁移“专用线路”,以供大象自由安全地行进。这显示出的是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法自觉的遵守行为和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
热点链接
给人类的一封信
云南发布
立秋了,妈妈说该回家了。于是,8月8日,选择奥运会闭幕这个十分吉祥的日子,我们继续南归,渡过元江,踏上了回家的路。
那是在春光明媚的四月,抱着“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我们一家一路向北,开始了说走就走的旅程。
一直听说我们生活的地方叫云南,我们也一直以为我们脚下这片雨林就是云南,不料这一趟出去,走了100多天,1300多千米路,还在云南。云南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云南这么大,确实值得看。这次旅行,收获满满。原来,在我们栖息的家园之外,不仅有我们熟悉的森林、草地、溪流,还有高楼、村庄,以及那些一天到晚都在路上跑着的机械动物,着实让我们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出门时,我们曾担心走出林子后,会不会经受日晒雨淋、风吹雨打,出来后发现,沿途也都有花花草草、参天大树。有时饿了,我们就走进玉米地里大吃大喝,主人家不但不打骂,反而看见我们喜欢吃,又一个劲儿送了许多。
云南这么美,确实值得看。沿途的村庄一个比一个漂亮,我们随便走进几户人家,拧开水龙头就喝,感觉和林子里的水一样清澈甘甜。外面的世界果然很精彩!当然,这次旅行也有小遗憾,比如传说中的过桥米线没有吃着,你们还是习惯给我们提供玉米和香蕉,没有考虑过我们也想换换口味,不尝尝,怎么知道不可以?比如原本听说COP15大会要在昆明一个叫国际会展中心的地方举办,打算去逛逛,结果没去成。比如远远地看了一眼传说中的“五百里滇池”,本打算拜访一下驰名中外的“睡美人”,又想想不要打扰美人的美梦,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借此机会,我特别想说一说的是你们人类。你们是善良的,一路给我们吃,为我们让路,还用那些高科技的天上飞来飞去的东西给我们做导航,导哪儿走哪儿,让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
但你们也是坏坏的,我们睡觉时的样子、家里的一点儿小纠纷,还有几个小孩子戏水、打闹、走路颤颤巍巍、摔跤、打斗等私生活,甚至是“私密照”,竟也被你们放到了互联网上,不但全中国人看见了,据说许多外国人也看见了,这让我们有点惴惴不安,又怪不好意思的。
当然,我们也一路走,一路发“朋友圈”,滇金丝猴、绿孔雀、黑颈鹤都表示很羡慕,也希望来看看。远在非洲的亲戚也很关注,艳羡不已。
不过,我们终究还是要十分感谢你们。这一路走来,无论是北移还是南归,我们都十分开心,是一次观光游、美食游、安心游。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你们有了更多的认识、更深的了解。你们的友善,让我们体会到,原来我们是完全可以和睦相处的,地球本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像对待妈妈一样,共同呵护好她!这次出来很仓促,没做好攻略,给你们也添了不少麻烦,有些不周到的地方,只有下次再注意了。
再次感谢!祝我们共同的家园越来越好!
一群开心回家的亚洲象
2021年8月8日
(摘自“光明网”)
时评新声
给大象的回信
马燕
来信已收到,知道你们此行收获满满,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想起你们醉小酒的可爱样子,真是萌翻了。当看到象妈妈奋力营救象宝宝的视频,我们的眼眶湿润了。这一路,你们经历了大象离群、小象出生……这一路,我们一直与你们同在。
你们说此行有些小遗憾,对于我们来说,又何嘗没有遗憾呢?
还记得6月的时候,听说你们要北移,我们等啊等。为了表达这份心情,我们隔空喊话《一路向北的大象,会来“老家”昭通吗?》,网友纷纷留言表达对你们的热烈欢迎。
网友“孤单背影”说:“欢迎你们来昭通撸小肉串喝小酒。”网友“龙教练”说:“若你们来昭通,我教你们练跆拳道,学上几招,走南闯北都不怕。”网友“HI阿强”说:“昭通脱贫了,你们回来看看家乡的变化吧。”
你们可知道,昭通是你们的家乡呢。1962年,古生物学家在昭通永乐发现了古代剑齿象的化石,古象种类多达10余种,生活在距今300万~700万年以前。2008年、2014年,在昭通水塘坝,分别发现了距今640万~600万年前的剑齿象骨架,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剑齿象骨架。为此,专家学者们将昭通称为“古象之邦”。
我们还想着,若你们能来,带你们去昭通博物馆看看,那里保存着你们祖先庞大、骄傲的身躯。
这些年家乡的变化可大了。我们还想着,你们若来昭通,是走“213”国道还是“G85”高速,还是坐高铁,又或者乘飞机直达?
这趟旅行,玉米和香蕉吃了不少吧?8月的昭通,又红、又大、又脆、又甜的苹果上市了,味道好极了,原生态的,还不用削皮,原本想给你们换换口味的。
秋天来了,冬天不远了,每年从西伯利亚飞来昭通过冬的黑颈鹤,可能和你们偶遇哟。我们还幻想着你们同框,象背上鹤群飞舞,那样的约会有多美。天知道!
不必介意“私密照”被“曝光”了,动物和人类本来就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没有什么不可说的秘密。
下次旅行,记得导航“昭通”,来家乡看看这片神奇、美丽的沃土,它曾是你们祖先快乐奔跑的家园。
好了,信就写到这里,祝全家安好。
美丽昭通
2021年8月10日
(摘自《昭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