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期支持性照顾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2-13陈丽君

微创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支持性宫颈癌癌症

刘 莹 陈丽君

(1 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南宁市 530021;2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南宁市 530021)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1],2016年我国宫颈癌新发病例数为11.9万,死亡病例数为3.7万,分别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6位和第8位[2]。目前,宫颈癌根治术(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宫颈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因其术式的特殊性,患者在术后康复期仍面临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困扰,显著影响患者的康复质量[3]。有效的康复干预需要先了解患者的需求,为明确癌症患者的需求,Fitch博士提出癌症支持性照顾理论框架,将支持性照顾需求定义为:为癌症患者或曾罹患癌症而目前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在癌症诊断、治疗和随访阶段,提供的围绕癌症生存、癌症缓解和丧亲等问题的必要的服务,以满足患者情感、社会、心理、信息、精神和实际的需求[4]。因此本研究调查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期的支持性照顾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以期制订针对性的康复策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方便抽样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广西某肿瘤医院妇科肿瘤病区治疗出院的135例患者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接受腹腔镜或开腹宫颈癌根治手术;年龄≥18岁且已婚;自愿参加并能够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因复发或远处转移来院,或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伴有其他严重疾病;既往精神疾病史。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在查阅文献及专家讨论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年龄、民族、宗教信仰、文化程度、职业状态、医保类别、居住地、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治疗方式、手术日期等。

1.2.2 34项支持性照顾需求问卷(34-item supportive care needs survey, SCNS-SF34) SCNS-SF34是由Boyes等[5]研制、杨璞等[6]汉化验证,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0~0.964,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3。共34个条目,包括心理需求、卫生系统和信息需求、生理与日常生活需求、照顾与支持需求以及性需求5个维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不需要,无关”~“高度需要”分别计1~5分,总分34~170分,得分34~68分、69~102分、≥103分分别表示支持性照顾需求处于较低、中等、较高水平。

1.3 资料收集方法 通过医院随访系统进行电话随访和问卷星电子问卷调查。问卷星电子问卷通过短信或微信分享给患者或其家属,无法填写电子问卷的患者建议由家属协助其完成或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填写。共电话回访135例患者,发放问卷135例,有效回收130份,有效回收率为96.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n)和构成比(%)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康复期支持性照顾需求情况 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期支持性照顾需求总分为56~155分,各条目均分由高到低排序为:卫生系统和信息需求、生理与日常生活需求、心理需求、照顾与支持需求、性需求。支持性照顾需求总分、各维度均分、条目均分详见表1。

2.2 支持性照顾需求单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术后时间的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期支持性照顾需求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民族、宗教信仰、职业状态、医保类别、居住地、病理类型、手术方式及治疗方式宫颈癌患者的术后康复期支持性照顾需求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支持性照顾需求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n=130)

续表2

2.3 支持性照顾需求多因素分析 以支持性照顾需求总分作为因变量,将表2中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术后时间是影响宫颈癌患者在康复阶段支持性照顾需求的主要因素(均P<0.05)。详见表3、表4。

表3 自变量赋值方法

表4 支持性照顾需求的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 讨 论

3.1 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期支持性照顾需求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期支持性照顾需求总分为(106.44±20.06)分,处于较高水平,与曲玉新[7]的研究结论一致。总分、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任金颖等[8]对食管癌术后康复期患者的调查结果。分析原因可能是其调查对象80%为男性患者,而本研究的女性患者更易受癌症及治疗副作用等产生身心不良反应,在术后康复期对支持性照顾的需求程度更高,更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照顾。本研究各条目均分以卫生系统和信息需求最高,其次为生理与日常生活需求、心理需求、照顾与支持需求,性需求最低,与Doubova等[9]对宫颈癌患者的调查结果一致。Maguire等[10]对宫颈癌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的系统回顾也证实卫生系统/信息、心理/情感和身体需求是最常探讨的领域,但是与结直肠癌[11]、食管癌[12]患者的调查结果有所差别。蒋燕[13]认为,不同癌种患者的支持性照顾需求维度及程度各有不同,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提供适合患者的支持和照顾。对需求最高的卫生系统和信息需求分析,发现问题主要集中于疾病的康复、并发症护理、转归及随访等方面,与任金颖[8]的研究结果类似,说明术后康复期患者更在意疾病康复及进展情况,电话随访中发现,患者渴望通过电话随访、微信群交流、返院复查等方式得到信息指导,这提示临床医护人员现提供的出院指导尚不能满足患者较高的信息需求,需要加强对患者的院后健康教育,适当增加随访次数,丰富网络、手册等健康教育形式,提供及时、科学的信息支持。

3.2 宫颈癌患者康复期生理及心理需求 本研究随访中还发现多数患者在康复期因胃肠道反应、睡眠障碍、排尿问题和淋巴水肿等并发症而感觉不适,使其不能较好地恢复至以往正常活动,即存在较高水平的生理与日常生活需求,因不适症状产生对疗效的怀疑和担心,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强了患者的信息及心理需求,这也说明各维度之间相互影响,在处理不适症状时也应注意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针对患者需求给予有针对性且全面的支持。心理需求排序与何江月等[14]研究结论不同,分析原因可能是其调查对象约六成处于确诊3个月内的治疗期,患者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流而致心理负担重。本研究调查对象是康复期患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身体及心理调节,心理负担较治疗期轻,主要是担心癌症扩散等预后问题,也说明不同治疗阶段患者的问题不同,需求自然大不相同,应针对患者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鼓励患者配偶、病友等积极参与到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减少其心理负担。照顾与支持需求得分虽然较其他维度低但是也未得到满足,可见患者出院后由于不良身心反应,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认可和支持,并且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居住地偏远等原因患者来院复查不便,希望能有其他的医院和专家可供选择,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康复期患者的人文关怀,提升延续性护理质量,医院方面应提供省时、简便的就医方式以满足患者需求。性需求维度得分最低,可能与本研究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有关,随访发现仅极少数患者恢复性生活,且几乎所有患者报告性生活感觉不适,并存在害怕、抗拒的性心理,从而导致性生活频率降低。多数患者尚未恢复性生活,因宫颈癌病因的特殊性,相较于性生活,患者更担心自身的生命健康会受到感染等影响;另一方面患者对性伴侣的信任度也因感染而降低,因此导致性关系的改变。性健康也是健康内涵的一部分,医护人员应当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性认知并做好相关指导。

3.3 宫颈癌患者康复期支持性照顾需求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中青年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得分高于中老年患者,与蒋燕[13]的研究结论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对比老年患者的家庭社会责任,青年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疾病和治疗导致家庭与社会角色相冲突,加重其心理负担,并且青年患者更担心性生活情况,在性需求方面相对较高,因此青年患者对支持性照顾需求水平也就越高。随访中发现老年患者在恐惧死亡方面心理更为突出,这提示在临床护理中,应针对不同年龄层患者的心理需求、性需求等给予适合的支持和照顾。本研究中文化程度与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水平密切相关,本科学历患者需求明显高于小学学历患者,与陈雨静等[15]研究结果一致。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患者对疾病关注度更高,更关注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更高水平的支持和照顾,因其更容易理解文字信息,且更易接受电子平台等新鲜事物,可以为其提供多种模式的延续性护理。而对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患者,其延续性护理则应多采取口头交流、视频、画册等简单易懂的方式帮助其理解接受。临床分期越接近晚期,患者身心负担越重,其支持性照顾需求水平也越高,与周晓明等[16]结论一致。中晚期患者受症状困扰较为严重,因此其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较早期患者更为常见,使得他们对于支持性照顾有着更高的需求。随访发现早期患者主要担心预后,而晚期患者更在意生存率问题,因此针对不同分期患者的心理需求、信息需求等给予相应的护理策略。患者术后1~3个月内支持性照顾需求得分较高,且随着术后时间推移,支持性照顾需求得分逐渐降低。一方面可能由于长时间的修养使患者的身心负担都得到了改善,另一方面复查也使得患者更清楚自己现阶段的病情,对康复也越有信心,患者的支持性照顾需求程度也因此逐渐下降。既往研究表明[17],支持性照顾需求是动态变化的,本研究随访中也发现术后康复期时间不同,患者的支持性照顾需求程度和内容均有所差别,这提示临床工作中应及时、动态评估并给予解决,以提升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康复期宫颈癌患者构成了一个对支持性照顾有较高水平的癌症患者群体,其中卫生系统和信息需求、生理和日常生活需求、心理需求水平较高,年龄、文化程度、疾病分期和术后时间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的主要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考虑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临床分期、术后时间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为患者提供相关的有针对性的支持性照护,以期最大限度满足其需求,促进其康复。

猜你喜欢

支持性宫颈癌癌症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留意10种癌症的蛛丝马迹
幼儿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Survivin、NF-кB和STAT3 mRN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