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①
2022-02-13刘晓月姚永鹏
刘晓月 姚永鹏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兰州 730070)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空心村”的不断增多,我国面临的养老问题日益严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出现,为老人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推动了我国多元化养老模式的出现。内黄县是省级贫困县,于2019年脱贫摘帽。分析内黄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状况,能更好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 样本特征与变量选取
本次调查对象是内黄县16~59周岁的城乡居民,考虑到相关人员有的不会手机在线填写调查问卷,采取线上和线下2种调查方式,其中线上填写调查问卷200份;线下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同时,还采取随机入户的方式,了解村民的需求,掌握村民对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查问卷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被调查人员的基本信息,包含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第二部分是被调查人员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和认知状况,包含通过什么途径知晓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现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等;第三部分是被调查人员选择的缴费档次以及影响因素,包含政府补贴的高低对于参保缴费有无影响、领取的养老金对于个人生活的帮助等。
2 内黄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现状
2.1 被调查者的参保意愿
2.1.1 被调查者是否愿意参保
表1显示,有91.25%的村民都愿意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通过入户走访调查发现,村民认为这项制度非常利民,对老年生活有帮助,乐意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没有参加的村民是想等年龄大些再参保,占比2.5%(表2),主要担心还没有领取养老金就去世了,想等年龄增大后视身体状况决定是否参保。说明人们还不了解养老保险政策[1]。
表1 是否愿意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表2 没有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原因
2.1.2 被调查者是否愿意提高缴费档次
表3可知,被调查者中不愿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的人员占52.75%,愿意提高缴费档次的人员占47.25%。被调查者不愿意提高缴费档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不了解政策占29.75%,政府补贴力度低占12.00%,经济压力大占7.25%。走访调查发现,不愿意提高缴费档次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缴费档次与领取养老金有何关系[2]。
表3 不愿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的原因
2.2 被调查者的参保行为
2.2.1 被调查者是否已经参保
表4显示,被调查者的参保率已经达到了91%。内黄县在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上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目前没有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被调查者处于以下三种状态:拟参加占2.75%,不参加占1.5%,观望状态占4.75%。入户调查发现,村民没有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主要原因是每月领取金额太少,不足以满足基本生活。而村民每月领取金额的多少与自身缴费年数、缴费档次有关[3]。
表4 没有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被调查者以后是否打算参加
2.2.2 被调查者的缴费档次
表5显示,居民选择较低档次保险缴费额主要是由于缴费高低档次待遇差别不大,占比为42.25%,选择较高档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经济能力可以承受,占比达到1.75%(表6)。走访调查发现,村民选择较低档次缴费的原因中主要是村民们都不太清楚缴费的档次、政府补贴的标准,而选择较高缴费档次的村民都是通过人工窗口或者电话咨询等一些方式详细了解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4]。综上所述,村民选择较低缴费档次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对该项制度存在一定的错误认知。
表5 被调查者选择较低档次缴费的原因
表6 被调查者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的原因
3 内黄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
3.1 主观因素
3.1.1 对现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了解程度
表7可知,被调查者对现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非常了解的人员仅占6.25%,不了解的人员占15.00%,比较了解的人员占37.50%,较少了解的人员占41.25%。根据入户走访调查发现:村民对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都是一知半解,对其越了解,满意程度越高,越愿意参保,甚至是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所以,对于现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越了解,村民的参保积极性越高。
表7 被调查者对现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了解程度
3.1.2 对现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和待遇领取流程的了解程度
表8显示,被调查者对现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和待遇领取流程中非常了解的人员占3.25%,不了解的人员占7%。根据入户走访调查发现,村民们没有比较了解的原因主要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一直在更新完善,而村民的认知中暂时没有更新相关内容,村干部没有做好相应的解释工作,让村民只是简单地跟风从众[5]。村民对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和待遇领取流程越了解,参保率越高。
3.2 客观因素
3.2.1 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表9显示,被调查者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收入49.25%,外出务工、就业收入等工资性收入45.25%,其它收入来源只占一小部分。根据入户走访调查发现,依靠农业收入和外出务工、就业等工资性收入的人员更愿意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且选择较高缴费档次的几率更高。所以,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影响着村民的参保率,并且还会影响它们对于缴费档次的选择。
表9 被调查者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3.2.2 家庭的月总收入
表10显示,被调查者家庭的月总收入主要为3 500~6 500元,其中3 500~4 500元占25.0%,4 500~5 500元占 34.0%,5 500~6 500元占23.5%。从整体来看,村民的月总收入都处于中等水平,偏高或者偏低的人群只占少数。根据入户走访调查发现,低收入人群主要是由于家庭成员年迈或者是有重大疾病,高收入人群主要是家庭成员的劳动力人口较多或者是自主创业人群。所以,家庭的月总收入不同,愿意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程度也不同,家庭月总收入越高,村民越愿意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家庭的月总收入影响村民的参保意愿[6]。
表10 被调查者家庭的月总收入
4 对策建议
4.1 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强人社、民政、残联、计生、扶贫办等各部门的联系,避免造成参保信息和领取养老金的信息不畅等情况的发生,减少村民的跑路次数,提高村民的参保意愿;完善激励机制和政府补贴制度,鼓励村民提高缴费档次,增加缴费年限,不仅仅局限于缴纳最低缴费档次和最低缴费年限,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缴费档次,让自身晚年生活有所保障;加强基金的保值增值管理,信息公开透明,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同时,积极拓宽投资方式,提高个人账户的金额,让村民放心缴纳养老保险[7]。
4.2 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
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对于政策的理解和认知。社保部门可以运用微信公众号,推送最新政策,收集村民的相关问题,在线解疑答惑;做好宣传册子,利用基层组织向群众发放并解释政策,提高村民的参保率。同时,设立宣传栏并实时更新相关政策,普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小常识;举办专题讲座,邀请社保部门工作人员讲解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此外,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尤其是基层人员,提高专业技能和素养,及时解答村民相关疑问,也可以选拔精通业务的工作人员入村宣传,为村民送服务和政策,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
4.3 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
调查发现,村民选择较低缴费档次和不缴费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领取的养老金少,不足以满足自身生活需要。因此,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调整机制,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要。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的补贴力度,省、市两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基础养老金后,县级要根据当地收入情况、物价水平等相关内容,增发基础养老金,提高村民参保积极性,减轻养老压力,切实做到“老有所养”;另一方面在缴费档次、缴费年限与基础养老金挂钩的同时,对积极缴费并且选择较高缴费档次的人员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增发基础养老金,激励村民提高缴费档次,增加缴费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