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慧眼,精准扣题—中考命题作文审题的技巧
2022-02-13马如玉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附城初级中学
⊙马如玉(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附城初级中学)
★写作是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它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体现,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文在中考当中所占的分值是最高的,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这个模块花费的时间相当多。写好作文必须建立在充分审题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有好的思路、好的习作。只有审题过关才能让学生独具慧眼,精准扣题,走好“佳作”的第一步。于是,审题技巧的训练就成为作文训练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中考命题作文的审题现状
(一)没有审题,离题严重
中考时,有的学生只看一眼作文题目,不看具体要求,也不明题目立意就匆匆下笔作文,结果因不符合要求而跑题,失分现象非常严重。比如,某省中考半命题作文题目为“有 同行,真好”,要求以人物作为描述的主题,但很多同学没有看清要求,写的是有关动物、书籍之类的作文,那么文章无论多精彩都于事无补。
(二)审题不清,立意不明
有的同学在阅览作文题目时,没有审清题意,于是,文章的立意就出现了选材不当、结构不明的问题。例如,某市的中考作文题目“记一次传统文化活动”,要求写亲身经历的民族特色节日。有的同学却写六一儿童节、国庆节、植树节……更有甚者写“奶奶的生日”。这部分学生因为审题不够细致,导致作文跑题、立意不明,这与前面提到的没有审题相比,几乎相差无几。
(二)审题失当,偏离题意
有的同学虽有审题,但出现了误解题意的操作,是更为遗憾之举。例如,2018年某市中考作文题目“我和好朋友的事”,认真看这个题目,强调的就是“我”和好朋友之间一起经历、一起成长的故事。但有的同学居然着重写好朋友的个人故事、个人品质等,这明显误解了题意。
二、中考命题作文审题的技巧
在考场上,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就是明确作文要求,审清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关键。如果同学们能够审清材料,也就抓住了中心,但如果不按题目要求进行作文,只会费力不讨好。因此,同学们平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一)抓题眼——审清重点
所谓“题眼”,其实就是指题目的关键性词语,它往往蕴含着题目的主旨。命题作文的题目一般有一个甚至多个关键性词语,审题的第一步就要找准这个关键性词语,彻底弄懂这个词的真正内涵。比如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就题眼方面来说,这个题目本身就具有典型性:“最后”是指小说主人公在一所乡村小学告别自己母语学习的最后一堂课,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表达国土沦丧的屈辱和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对表现文章主旨有重要作用。又如某市的中考题“一件难忘的事”,题目中的“难忘”就是题眼,而事件就是叙述的重点,较为清楚明白。再以某省中考试题为例:
“原来”,意思是发现原来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请以“原来, ”为题写一篇作文。
在这道中考题目中,审题的时候首先要理解“原来”这个词语的意思。那么回归题意,“原来”是指“发现原来不知道的情况”。根据语境,题目横线里面可以补充一个主谓短语,那么学生脑海中一定能够想到“妈妈如此爱我”“你的话是对的”“生活这么美好”等。在这些题目中,“妈妈”“你的话”“生活”是写作的主体,“爱我”“对的”“美好”是写作的重点。在这样的审题情况下,学生就能明确文章的写作主体和写作的重点,剩下的构思和立意就自然水到渠成了。比如,“原来,你的话是对的”,那么应该是写“我”曾经不听“你”的话,导致“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醒悟原来“你的话是对的”,这样的事件描述起来就有逻辑了,脉络就变得非常清晰,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离题。
(二)多训练——灵活审题
审题的技巧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年累月的坚持训练,在训练的基础上学会灵活应对各种题型,这样在考试的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加强关于“独词”的审题训练。所谓“独词式”命题,是由一个单独的词构成的题目形式。这种题目对于广大考生来说难度可谓“上一层楼”,因为这类题目本身提供的参考信息就比较少,写作范围往往又比较宽泛,题旨也不够具体,可以说“空间大,毫无边际”。这类题目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的要求。对于这一类题目,学生审题时可以采用“添加枝叶法”,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相应的词或短语,来显示自己表达的主旨或者中心思想。以2018年某省中考试题为例:
恒,是追梦路上的执着,是身处困境的坚守,是成功的压舱石。恒,就是不忘初心一笔一画去描绘心中的愿景。请以“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我们可以在不改变题意的情况下,对这个题目补充一些条件、限定词语、结果等元素,使题旨更加明确具体。例如,将题目拟写成“恒是坚持到底的动力”“恒——跨越失败”,这就为文章指明了写作的方向。
又例如,某市的中考作文题“搀扶”。我们可以这样思考:第一,明确对象。究竟谁搀扶了谁?第二,添加人物。在“搀扶”前可以加上“老师”“我”等,在“搀扶”后面加上“你”“他”等。第三,加入事件。为什么搀扶?搀扶的结果怎样?我们可以写“过马路”“上课”“前行”……使题目的意思更加完整,文章的结构和脉络自然明了、清晰。我们甚至可以写“自己搀扶自己”,那么就演化成“我”经历了什么事情,促使“我”的心态发生了根本变化,让自己重新振作,勇往直前,从生活的角度进行情感表达,更有感染力。通过这样的训练,写作范围就明确了,也更便于下一步选材立意。
这里,再强调一下关于“短语式”的审题训练。这种“短语式”命题,可以是偏正短语,如“节日的味道”“父亲另类的爱”;可以是动宾短语,如“走向未来”;还可以是主谓短语,如“红旗飘飘”。那么,学生在审题时,要先分析短语的结构,分清结构中的中心或者重点。如“父亲另类的爱”,作文的主体是“父亲”,而“另类的爱”是指跟平时的关爱、爱护不同的父爱。因为父亲平时都是不苟言笑且不轻易说爱的,这种爱是严肃的、深沉的爱,那么学生的作文内容就要回到一件父亲“严肃”对待“我”的事情上,这样确定内容可使审题更加准确。
(三)审限制——明确指向
有时作文题目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限制条件,如果不留意,就会变得审题不清。具体说有三种情况:范围限制、修饰词限制、文体限制。先说范围限制,具体表现在时间限制、地点限制、对象限制、数量限制等。首先,在时间限制中,有的题目有明确规定的时间,如“寒假里的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只能发生在“寒假”,不得超出这个时间限制;有的是题目中的时间有一定的跨度,如“初中趣事”,这个内容的跨度比较长,但是我们又不能从初中入学一直写到毕业,这不是作文,而是纪实文学了,所以,我们只能从中挑选一件或者两件典型的“趣事”来写。其次,在地点限制中,题目已经约定为具体的地点,那么作文的空间是不能更改的。比如刚刚列举的“初中趣事”,作文中的趣事只能发生在初中阶段,不能在小学,也不能在家庭生活中。同理,对象限制就是指题目的本身已经确定了要写的对象范围,例如“父亲的爱”只能以父亲作为主体来写。而数量限制更容易明白,如刚刚列举的“寒假里的一件事”,只能写“一件事”;又如“家庭生活琐事”,则可以写两到三件事。如果学生有这样的审题意识,这种限制条件就很容易找准突破口。
再说修饰词限制。题目中的修饰词限制对作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其实这是对学生观察力的考查。如某市的中考题“可喜的失败”,题目中的“可喜”二字对“失败”起一定的限制作用。按照常理来说,“失败”不值得“喜”,所以在此要明确这个“失败”强调了从失败当中看到了新的希望,促使我们将来获得更大的成功。那么在写作的时候,就要将这件“失败”的事情前前后后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出来,文章还要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以便突出强调“可喜”的丰富内涵。还有的题目有一些仿佛可有可无的虚词或者副词,很多时候学生会忽略掉这些信息。以“这样的生活才幸福”这道中考作文题为例,“才”是一个副词,表示恍然大悟。那么,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就应该这样想:一直以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才是幸福的、无忧无虑的,后来经过社会实践才明白,劳动的生活才是幸福的,可见,“才”表达了对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醒悟。如果学生有这样的审题想法,就非常难能可贵了。
最后说文体限制,这个很好理解。初中三年,考生已经学会了多种文体,文体限制就是题目当中明确要写的是议论文,或者是说明文,或者是记叙文,甚至是应用类文体(如某市中考要求写一封信),作为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文体来写。这点不再赘述。
(四)审材料——找准暗示
命题作文有时候为了降低审题的难度,命题者会有意加上一些提示语或提示性文字,以帮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明确写作的方向和内容。例如2017年某市中考作文题目: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一个微笑、一句问候,表达着相互的尊重;一次善意提醒、一次抬头相助,传递着邻里的温情。或许你依山而居,傍水为邻,一些友邻也会给你带来温暖、慰藉和感动。请以“邻居的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这里,命题者已经有明显的提示,题目当中“尊重”“提醒”“帮助”“温情”“问候”“微笑”都可以成为考生用作填空的词语,剩下的就是围绕这些词语进行构思立意。
同学们常有这样的疑问:如何审题才有效,才能称之为“充分”呢?确实,作文的写作过程不像解数学习题那样有明确的步骤,但审题的过程是有章可循的。所谓“不打无准备的仗”,凡事当未雨绸缪。只要平时有意识地强化作文审题训练,就能练就百步穿杨的审题技巧,在中考作文中获得更大的成功。